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我執我愛、自私自利;一切幸福快樂的來源是饒益衆生。我經常跟大家講,我們真正能夠爲衆生,才能得到解脫。爲衆生而讓自己解脫。很多人都不懂,還認爲,我爲什麼不能爲自己活著呢?我憑什麼要爲衆生活著?愚癡顛倒麼,都不明白道理。佛法裏講的道理,不容易理解,不容易明白。
佛爲什麼讓我們別爲自己,要爲衆生?這是佛心疼我們,慈悲我們,這是佛的教導。佛不會讓我們受累,也不會讓我們受苦,是讓我們解脫,你得明白這個道理。如果我們放不下這個我,那麼自私自利地,無法得到解脫。我們真把我放下了,真能爲衆生了,不爲自己、只爲衆生的時候才能得到解脫。解脫了,就不用受累,不用受苦了,不用再輪回了,不用再感受輪回的痛苦了。現在我們活得多累,多痛苦啊,難道感覺不到嗎?不可能感覺不到吧,也不是植物。在輪回裏感覺不到苦是不可能的。
活得不累了,不痛苦了,這叫解脫。我們的身心得到自在,這叫解脫。把“我”放下了,真正能夠爲衆生的時候,我們才能得到解脫。這是方法啊,脫離痛苦的方法!不是不讓你爲自己,是因爲你不會爲自己!誰不想解脫啊?你賺錢也是爲了解脫,你爭權也是爲了解脫,而不是爲了痛苦。你那麼自私地去生活,去混,再有錢,再有權,也得不到解脫。這都不是方法。佛講顛倒顛倒,你正好顛倒了。
把我忘掉,把我放下,不要這樣自私。你去爲衆生,你就能得到解脫。爲衆生而讓自己解脫,饒益衆生而讓自己快樂。我們真正能饒益衆生的時候,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之前得不到快樂,真的得不到!現在也感覺到了吧,該明白了吧,該清醒了吧!
我們跟以前比,生活水平也上來了,家庭條件也好了,應該幸福了吧?應該快樂了吧?可是卻越來越不幸福了,越來越不快樂了!因爲物質發展的同時,我們對物質的執著越來越強了,把物質看得越來越重了;同時,我們的精神越來越貧乏了,越來越落後了,都有壓力了,所以雖然生活水平上來了,家庭條件也好了,但是沒有得到快樂,沒有得到幸福啊!那怎麼辦?必須要把我忘掉,就是要爲衆生,要饒益衆生,這是方法啊!
如果不這樣去做,想得到解脫,做夢去,不可能!我們真正能夠爲衆生了,自己就解脫了;我們真正能夠饒益衆生了,自己就快樂了。不明白也不怪你,你現在福報不夠,智慧不夠,悟性不夠,你根本悟不到這一步,這是你的業力。頭疼了,肚子疼了,這不叫什麼業力,剛才那個才是真正的業力!我們業力重,所以悟不到。現在一講,肯定有些人還糊塗,肯定還有些疑惑。沒辦法,業障深重,福報淺薄,根本悟不到這個道理。什麼叫智慧?你真正悟到了我剛才所講的這個道理,這才是智慧。
我執我愛、自私自利讓你的心量特別小,所以什麼也容納不了,我們發出來慈悲心、菩提心了,把心胸打開了,什麼都能容納起來,圓融起來了,這就是解脫。就是要放下我,就要看破我,要知道“我”的不存在。
我們所認爲的這個我本來就不存在嗎!哪裏有我?沒有我!我們從小時候就知道有我,有“我”的執著,有我執。這是天生的,生下來就有。看看那些小孩,雖然不會說話,不會做什麼事情,但是舒服了,他知道樂;不舒服了,他也知道哭,這就說明了他有人我執。他覺得“我”舒服,他就樂;他覺得“我”不舒服,他就哭。
我們所認爲的“我”,不用怎麼特意去想,就有一個我執,就知道有我。但是我們所認爲的我,是單獨一個,不認爲有很多“我“,認爲只有一個我,而且認爲“我”是恒常不變的,不知道他刹那刹那都在變。我們認爲我是恒常不變的,從小到大,從出生到死亡,就覺得我一直都存在,一直都有。我們所認爲的我,這個人是我,是實有的,是真實存在的,不知道是如幻如夢的。這是一種錯誤的概念,根本沒有這樣的一個我,你從哪裏找到的這樣一個自我?找不到!
一問,我在哪?你肯定對著自己的身體說,“我”在這裏。你也沒有想什麼別的,就是整個的身體,包括心,我們的精神,這就是我。但是我們這個肉體和精神的綜合體,都不是我們所認爲的這個我,跟我們所認爲的我是相反的。我們所認爲的這個我是都有的、恒常的、實有的,找不到了。肉體不是,精神不是,肉體和精神的綜合也不是。
我們的肉體不是單獨一個,比如我們的肉體大概地分,可以分爲五個部分,兩個手,兩個腳,頭部,胸,腹,沒有單獨一個東西。精神也是,沒有單獨一個。我們所認爲的我,你慢慢分析,在心裏想,你覺得有自我,自我在哪裏呢?肯定會對著肉體,自己的身體說,這就是我麼!我們剛才說的肉體不是我!
我們所認爲的自我在剛才一分,沒有肉體了。頭就是頭,腳就是腳,手就是手,就分成五個部分了,然後再一分,頭也不存在了。再這麼分,分成很多很多,沒有單獨的一個我,身體不是我,肉身不是我,精神也不是我。
精神不是物質,沒有形狀,不能直接分,但是我們用時間可以分。一年、一個月、一個小時、一分鍾,這都是一種概念,根本不存在,根本找不到。一年是12個月,一分就沒有一個單獨的年了。月也是,分成30天,也沒有獨自的月。一天也是,分成24個小時,就沒有了。一個小時也是,分成60分鍾就沒有了。一分鍾也是,很多刹那,一分就沒有了,沒有單獨都有的一個。
精神也是。比如說昨天的、今天的,昨天我們心的狀態和今天心的狀態就不一樣了,如果沒有變,現在也是昨天那樣。剛才和現在也不一樣,刹那一分也沒有了。我們精神也沒有單獨的一個,所以我們所認爲的“我”也不是精神。這樣肉體也不是我,精神也不是我,肉體和精神的綜合也不是我,沒有綜合的我。一分就沒有了,沒有單獨的一個東西,就是一個概念。這樣一分,沒有單獨的一個我,我們所認爲的“我”就找不到了。
沒有恒常不變的我,也沒有實有的我,就像很多配件組成的汽車一樣。大概地看形狀,就覺得有汽車。汽車也是很多配件的組合,一分,沒有汽車了,找不到汽車了。一個道理,我們也找不到這樣一個“我”,找不到一個單獨不變實有的“我”。別的東西,我們沒有認爲是我;別的地方,也找不到我,這叫性空。沒有一個綜合,綜合只是一種概念。這樣我們所認爲的“我”就找不到了。這麼一想,這個我就不存在了,就沒有我了,這叫看破這個我。
我們看破了人我、自我,才能放下這個“我”。你看不破的話,根本放不下,你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心裏老想不存在、不存在、沒有沒有,空的空的,也沒有用啊!你也不知道如何空的,你也不知道如何沒有。我們現在觀無我也是,光這麼想我不存在,一切緣法都不存在,都是如幻如夢,都不存在,都是空的,根本不知道他的道理。“不知道”不是看破,沒有看破就無法放下。剛才是簡單的說的,還有很多。通過各種邏輯,各種推翻的方法破我執,真正知道了“我”的不存在,這才是看破。
真正看破了,才能放得下。沒有看破之前,無法放得下。都會說放下、放下,不會放下的;都會說隨緣、隨緣,不會隨緣的。我們這些學佛的人都會說“放下吧放下吧”,都會說“隨緣吧隨緣吧”,都會說“不執著不執著”,其實不懂什麼叫放下,不懂什麼叫隨緣,不懂什麼叫不執著。我們現在一說放下,都放棄了;一說隨緣,都隨便了;一說不執著,就什麼也不認真了,不去想了,不去做了。這就不行了。
你真正明白了這個“我”的不存在,真正知道了“我”是空的,假的,如幻如夢的,那你就把“我”看淡了。你把“我”看淡了,才能放下這個“我”。你放下“我”了,才能真正爲衆生。你真正爲衆生了,才能得到解脫。
我們現在修加行,主要通過金剛薩垛修法消業,通過曼茶羅修法積福。我們的福報大了,業障小了,對上師有具足的信心了,我們自然而然就能悟到這些道理。證悟這些道理了,我們才真正能夠放下。證悟之前,通過各種邏輯也能說明一切緣法皆空這個道理,但這只是能了解點,很難證悟。要證悟就必須通過修行,消業積福,培養對上師的信心。你的業障小了,福報大了,對上師有信心了,才能悟得到這些道理。
剛才說的那些道理其實很簡單,講人無我的時候,這麼一分就沒有了,這就是性空的道理。你認爲太簡單了是不是?就是這麼簡單,但是你悟不到。你慢慢的思考、分析,我們所認爲的、單獨的不變的實有的這個“我”,你根本找不到,在哪裏都找不到,在自己的身上也找不到,在其他的地方也找不到,這叫無我。就這麼簡單,但是很難證悟。我們有業障,就有很多煩惱,所以障礙了,悟不到。
你看,你知道“我”不存在,你就沒有“我”了,就不摻雜這個“我”了。現在我們也發心,也發願,但是真正能夠達到清淨是很難的。什麼叫清淨的心、清淨的願?裏面不能有私心雜念,不能摻雜這個“我”。但是我們總是摻雜這個“我”,發心不清淨,發願不清淨,所以達不到效果。清淨心、清淨願的力量不可思議,都能實現,但是我們的願不清淨,所以沒有力量,達不到目的。現在很多人也發心,也發願,但是始終達不到目的,達不到效果。是什麼原因?沒有放下“我”,“我”在裏面摻著,這叫私心雜念,所以不清淨了。
我們現在通過這些邏輯來了解也行,但主要是修。我們現在爲什麼特別注重修加行?加行學好了,我們自然而然就能悟到這些道理。我經常說,積福消業特別重要,我們要證悟大圓滿的境界,要具足叁個條件,第一個消業,第二個積福,第叁個上師的竅訣。沒有上師的竅訣,無法證悟大圓滿的境界。什麼時侯才能得到上師的竅訣呢?對上師有具足的信心,沒有絲毫的懷疑,才能得到上師的竅訣。…
《觀音法會開示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