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對神通的看法▪P2

  ..續本文上一頁救我母親多年的胃病。”金山活佛聽了之後,順手扚起一瓢大衆洗過浮上一層汗垢的洗澡水說:“喏!這碗般若湯讓你母親一喝,可以百病消除。”太滄老和尚面有難色,又不便發作,心中嘀咕著:玩笑未免開得過大了,這洗澡水怎麼能喝呢?金山活佛于是說:“所以我勸你不要找我看病,我開給你的是般若湯,你卻把它當作洗澡水,有什麼辦法呢?”因此他不輕易替人看病,有人再叁拜托,人情難卻時,偶而也替人把診,患者向他討藥方時,就抓抓身上的汙垢,搓成一粒粒黑黑的小團子說:“這是萬靈丹,配水服用,病就不礙事。”金山活佛于民國二十二年圓寂于緬甸仰光,汐止的慈航菩薩曾經爲他料理後事,至今仍然深爲大家所推崇,那是因爲他能夠解救人們的疑難,帶給人們以希望。因此神通雖然不是平常道,不宜經常使用,但是偶而顯露,好比挂急診,也不失爲苦難時應急的一劑藥方。

   (二)神通是亂世裏的救星

   俗話說非常時用非常法,道德澆薄、人心危殆的亂世裏,講說佛法的道理,無法應急拯救時弊,要假借神通,才能迅速解決問題,好比醫治患有陳年夙疾的病患,要施用重藥一樣,先救急然後再慢慢滋養,神通是對治亂世的救星。

   五胡十六國時代,殺人魔王的石勒、石虎,興兵作亂,不知有多少的生靈遭到塗炭?佛圖澄大師爲了救度衆生,千裏迢迢從西域來到石勒、石虎的營帳,希望感化他們棄邪向正:

   “你們要發發慈悲,爲天下的蒼生著想,不要如此殺戮生靈!”大師義正辭嚴地勸谏勒、虎二人。 

   “你要我們發慈悲心,我們倒要看看出家人的心地究竟如何慈悲呢?”石勒、石虎狡猾地說。 

   “好吧!你們仔細地看看。”佛圖澄大師隨聲拿起侍兵身上的利刃,往自己的胸膛一刺,挖出一顆血紅的心,並且對著身旁的一盆清水念念有詞,說也奇怪,那盆平靜無痕的清水突然長出一朵潔白的蓮花,頓時馨香盈室,佛圖澄大師面不改色地把“噗!噗!”跳動的心拿給石勒、石虎說: 

   “我的心就像這朵淨蓮一樣的高潔無染!” 

   即使是殺人不眨眼的石勒、石虎,看到一位出家人毫不畏懼地挖出自己的心,也不覺大驚失色,不得不感動禮拜佛圖澄大師爲依止師父,從此對大師的話言聽計從,免去了不可計數的無辜殺害。佛圖澄以神通懾服了殺人魔王的勒、虎叔侄,使無數的老百姓免去了兵燹之難,因此神通就是亂世的救星。 

   唐朝的隱峰禅師神通廣大,有一次行經一地,看到兩軍人馬正在拼命厮殺,急忙上前勸阻,可是雙方都不理睬。禅師于是將手中的錫杖丟擲于空中,自己並且飛騰至空中和錫杖對舞。正在交戰中的兩軍兵士看到中突然出現如此神異的景象,目瞪口呆,看得入神,竟然忘記了打仗,一場悲慘的戰爭,就在禅師的顯現神通之下,化于無形,從此人們就稱呼他爲飛錫禅師。 

   禅師爲人風趣,富有禅機。有一天升座談及生死問題時,對著滿座的弟子說: 

   “人頭南腳北手東西,坐化而亡的,你們看過嗎?” 

   “看過,某某禅師就是在打坐中圓寂的。”弟子異口同聲地回答。 

   “喔!那麼站立著而去世的聽說過嗎?”禅師再問。 

   “聽說過,傅大士一家在田中作耕作,說去就去。另外古代一些信仰淨土的人,念到隨念往生,生死自如的人也不少。” 

   “頭朝下腳朝上,倒立而死的你們看過嗎?” 

   “咦!這倒是聞所未聞,不曾見過。”弟子們個個驚異地回答。 

   “好吧!既然沒看過,我就死給你看!” 

   禅師言畢,馬上倒立過來,頭著地,腳頂天,入于涅槃。弟子們驚慌失色,不及哀恸,趕快處理師父的後事。但是准備收殓他的身體時,任憑弟子們如何地搖動,禅師的身體像鐵柱般堅定地矗立著,無法動搖分毫。大家正在束手無策的時候,他的妹妹聽到凶耗趕來。禅師的妹妹也是一位道行高深的比丘尼,看到禅師擎立不搖的倒立天地之間,就呵斥說: 

   “你在生時神奇古怪迷惑世間上的人,死了之後還要使用神通令人驚異嗎?倒下來!” 

   說也奇怪,禅師的身體不費吹灰之力應聲而倒,事實上隱峰禅師並不是要以神通來眩惑大衆,其用意是爲了讓人們了解禅者不受生死羁絆,來去自如的境界。諸如此類,神通在亂世中往往能發揮它不可思議的功用,化幹戈爲玉帛,解除人類的浩劫。在座的各位也許會有一種想法:我們趕快來修神通,有了神通,長手一伸,就可以把威脅我國安全的敵人抓來處決,但是一個匪酋抓來了,仍然不能解決問題,因爲一個匪酋殲滅了,另一個枭首還會再崛起,神通只能救急治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唯有釜底抽薪,推行德化,才能達到永久的和平。叁國時代孔明七擒孟獲,都一次一次加以釋放,原因是用奇謀巧術不能治服人心,以德感人,力量更爲巨大。我們深信道德雖然不能馬上立竿見影,但是一定能發揮作用,轉化腐敗的民俗、淨化汙染的人心。神通無論如何奇妙,只能使用于緊要關頭,解決一時的問題,只有平常道才是顛撲不破的長久之計。 

   (叁)神通是弘法時的方便

   神通比道理容易爲衆生所接受,因此過去的大德爲了達成弘法度衆的工作,不得已也會使用神通。佛教于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初傳中國的時候,遭受到道教的抗拒,當時一些有法術的道士,就要求和佛教公開比鬥神通,較量那一家的道行高深。在明帝的安排之下,一場中國佛教史上有名的佛、道鬥法乃正式展開。皇帝命人在一間寬大的殿堂裏排列兩行的案桌,一邊放了道教的經典,另一邊放置佛教的經典和佛的舍利。道士們趾高氣揚地或者騰空、或者土遁而至。佛教的代表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位法師穿著法衣迤逦而來,圍觀的大家一看,都認爲這兩位印度和尚絕非道士的對手。雙方坐定之後,道士首先發難,口中念念有詞,企圖用神力將佛教的經典燒毀,但是不但佛教的經典絲毫無損,佛陀的舍利卻放出萬丈的光芒,照到道教的經典,道藏一時燃燒起來,他爲灰燼。這時迦葉摩騰拂袖飛上天空說:

   “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山嶽嵘。 

   法雲垂世界,善種得開萌;顯通希有事,處處化愚蒙。” 

   意思是說佛教的氣度如同萬獸之王的獅子那麼軒昂雄偉,如同狐狸一般邪曲乖舛的道教怎能相匹俦呢?道教如一盞油燈,其智慧是不能和日月之光的佛教相提並論的。池塘的鬥水不及大海的浩瀚,小丘的寸壤不比高山的巍峨,道教的境界怎比得上佛教的高超?佛法慈悲的祥雲庇照著世間,讓有善根的人能夠萌發菩提種子,結成佛果。我今日所以顯現神通是爲了感化愚頑的衆生而行的方便法門,而不是至高無上之道。道士們聽了之後,臉色大變,倉皇想土遁而逃,但是土地卻如銅牆鐵壁那麼堅硬;有的想乘雲離去,雲朵卻如千斤磐石,飛騰不起來。漢明帝由于崇敬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功行高深,于是下令在城市建立四間寺院,做爲女子出家的道場;另外在城外建築叁間寺院,讓男子出家修行,中國于是有修持梵行的比丘、比丘尼。由于此次鬥法的勝利,佛教終于得在中國播下種子,日後並且開出奇葩。神通雖然不是究竟的解脫至道,但是有時卻是弘法度衆時的方便法門。 

   叁、神通的求證和運用 

   神通和我們既然有如此密切的關系,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求證神通、運用神通?我們應該從生活中去體會神通的真意,在生活中運用神通的妙趣。譬如在日常生活裏,當我們看到嫣紅嫩綠的花草、皎潔如輪的明月,不覺心曠神怡,感到歡喜,這自然流露的愉悅之情不就是神通嗎?有時我們想博得一個人的歡心,說幾句贊美的話,對方就喜形于色、笑逐顔開;相反地出言不遜,則會招來對方的指責。愛語能使人歡喜,惡言卻能使人生氣,這言語不是很神奇嗎?而人類那不可思議的喜怒哀樂等感情活動,不也是一種神通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充滿了神通,而在平淡的衣食住行之中,能夠去體會其中的神奇妙用,生活就會美好而富有情趣!譬如我們想收看電視節目,只要開關輕輕一扭,甚至遙控機一按,螢幕上立刻會出現我們希望的頻率臺,即使另外一個國度,甚至其他星球的活動,透過人造衛星的轉播,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清晰地映入我們的眼簾,這不是天眼通嗎?電話的發明,無論相隔多遠,都能夠聽到對方的聲音,重重疊疊的關山再也阻礙不了人們彼此之間的的互通音訊,這不是天耳通嗎?有了飛機之後,人們可以像鳥兒一樣飛翔于天際,想到那裏就到那裏,這不是神通嗎?其實只要我們稍加留意,我們將會發現生活本身就是神通,只是我們習以爲常,不覺神奇罷了!

   除了生活中充滿神通外,自然界的種種現象也是神通。譬如烏雲密布,天上就下雨了,甚至有時太陽懸挂在天際,豆大的雨滴也灑落不停,這不是很奇異的現象嗎?由于氣流流動的不同,而産生和風、暴風、臺風等等,乃至閃電打雷、飄雪下雹,這一切的自然變化,都可說是神通。它如四時的更遞,不違時令,讓生物得以繁衍生長,生物間彼此保持和諧的生態關系,生生不息地延續蓬勃的生機,這種種的自然變化,也可視爲一種的神通。

   神通充塞于大自然的各種現象之中,神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神通是人類經驗的累積,神通是人類智慧的呈現,神通是能力的超絕運用。我國日曆上慣用的節氣名詞,如“驚蟄”、“雨水”、“秋分”、“大寒”等,是曆代的古人經過無數次的經驗累積,而遺留給後代子孫的寶貴遺産。因此農夫們根據多年的經驗,看到天氣的陰晴變化,而決定谷物耕作,甚至生活起居也能隨著氣候而做適當的調整。經濟學家能夠預測出未來經濟的成長或蕭條,而提出解決的對策。社會上還有更多的專家們,早已經爲我們…

《佛教對神通的看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