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講】
第十條 「諸佛護念」之文
第十文:十方諸佛等護念念佛行者之文。
這是根據《阿彌陀經》的經文意義,但引用的是善導大師的《觀念法門》、《往生禮贊》。「護」是保護,「念」是憶念。十方諸佛保護、憶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人。
如果不是念佛的人呢,就得不到保護了。不是念佛,那你要達到菩薩的級別,才受十方諸佛的護念。經典都有明說的:在凡夫地,得不到護念。
《觀念法門》雲:
又如《彌陀經》說:
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前面這一句是善導大師解釋上面《阿彌陀經》那一段經文。把「善男子、善女人」的「善」字略掉,「若有男子、女人」,就通指一切人,怕人家誤解說「善男子、善女人才有份,那我可能沒有份……」所以略掉,經文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是指念佛衆生,稱爲「善男子、善女人」,所以不矛盾。「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盡一生」,即是解釋前面「若一日……若七日」,「若」是不定詞,和《無量壽經》裏的「乃至十念」是一樣的意思。「乃至十念」是從多到少,「若一日……若七日」是從少到多。底下說「及盡一生」,你不止七日七夜的壽命,還有八日、九日……就是一生的壽命;如果不到七日,一日就命終了,就是「若一日一心不亂」;二日命終,就是「若二日一心不亂」,依此類推。若半日命終,那就「半日一心不亂」;若一小時、若十聲、若叁聲都一樣。
「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把「一心不亂」解釋爲「一心專念」,和《無量壽經》「一向專念」的意思是一樣。這個誰都做得到,這個並不難。
一心之義
關于「一心」,有二種解釋,一個是安心方面的,一個是功夫上的。淨土宗都從安心上來解釋,聖道門因爲不了解淨土門的安心,總是從功夫上來理解。
「安心」就是說,「我一心一意靠倒這尊佛,不改變,沒有二心」,這叫一心,誰都做得到。比如父母對兒子說:「你要一心讀書。」他就不會問父母「我怎麼一心讀書?除了讀書,我心裏面還要想別的事,放學回家路上,看見一只螞蚱,我還在那兒玩了一下,這算不算一心?」這孩子不會這樣問的。領導對部下說:「你要一心工作。」這都是我們做得來的,是要安心,然後好好來做這件事情。佛告訴我們說:「你要一心念佛,你不要想七想八,你不要懷疑念佛不能往生。」你好好念佛就好了,這叫一心。
「功夫」的一心是什麼呢?就是我念佛、我行持的功夫達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證得阿羅漢果位了,理一心不亂就是達到登地菩薩果位了,破無明、證無生法忍了。那沒有一個做得到的。所以,那樣的解釋,不是我們凡夫做得來的,也不是淨土宗的解釋。這一部《阿彌陀經》是釋迦牟尼佛爲五濁惡世衆生說此難信之法,五濁是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衆生都善根薄少,哪能達到事一心、理一心不亂呢?佛說法被機,決定不會要求凡夫做你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叫你要一心念佛。所以,善導和尚解釋說「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這樣就對了,我們都做得到。
所以,同樣的經文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的解釋引導不同的修行。解行不同,專雜有異。我們依彌陀示現的善導和尚的解釋,是最穩當、最正確的。
諸佛護念
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
這樣的衆生就日夜獲得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各有恒河沙等諸佛共來護念。有多少佛呢?經中經常比喻說「恒河沙」,恒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跟我們中國的長江一樣,幾千裏長,四十裏寬的河床,都是細細的沙子,非常的細,金色的沙子。一把沙子有多少粒,數得過來嗎?一把沙子可能不知多少萬粒了;那麼,房子那麼大一塊地方,沙子有多少呢?數不清了;那麼四十裏寬、幾千裏長這麼一條河流兩邊的沙子是多少粒?那就數不清了,所以,經中經常用「恒河沙」來比喻。恒河沙等佛都來護念,東方有恒河沙的佛也來護念,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六方都來護念。我們一個小小的凡夫,就稱念六字「南無阿彌陀佛」,得到這麼多佛的護念,你還不滿足,這就叫不知好歹了,你就不知道念佛法門的尊貴了,再學別的雜行雜修,不得諸佛護念,你多可惜啊!
故名護念經。
所以這部經又叫做護念經。經中這樣說的,「汝等衆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爲什麼叫護念經呢?善導和尚解釋說:「念佛之人,六方恒河沙諸佛常來護念,所以叫護念經。護念之意者(護念的含義什麼呢?),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亦無橫病,橫死,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諸佛菩薩來護念,惡鬼、惡神就遠離了,不能得到報複的機會。
人生的凶相
如果你不念佛,惡鬼惡神(我們生生世世和衆生結的惡緣),他就找機會來報複你,你稍不留神,得了一種惡病,到醫院怎麼看也看不好,原來是惡鬼惡神來找你麻煩,所謂業障病。或者稍不留神,出車禍了,是你前世損害了人家的性命,今生他來報複。
所以,我們在這世間,做人很危險,真的非常危險!我們加害給一切衆生身上的殺生之罪、偷盜之罪,都要落到我們身上,無量劫來,我們做了多少?今生你還在這裏平平安安,那一定是諸佛菩薩的慈悲,不然的話,你哪有這樣平安呢?你出門一天遭八次車禍都不爲多,你害了多少衆生啊,殺了多少性命啊?你要這樣想一想:你看自己一頓吃魚吃蝦,吃了多少?那些魚蝦變成人,它會放過你嗎?業報來感,就知道,它不是故意來找你,自然而然就來了,它不需要記得,這是業報,因果報應。它投胎做人了,你也做人了,說不定你就死在它的手上,因爲它當初死在你的手上。
像梁武帝那個時候,有位國師有神通。有一天,梁武帝要下棋,下棋的時候,就跟門口的衛兵講:「今天我下棋,什麼人來我都不見。」這時,剛好國師來了。衛兵說:「大王下棋,不能求見。」國師堅持要進去。衛兵通報說:「國師來了,您看見不見?」梁武帝沒聽到,正在下棋,說了一個「殺」,吃掉對方一個卒。衛兵一聽,「噢,大王說不見,他硬要來見,大王說『殺』。」出去就把他綁著殺掉了。殺了之後,大王下棋下完了,就來問:「今天講好的,國師要來,來了沒有?」衛兵說:「來了。」「來了怎麼沒有叫他進來啊?」門衛說:「叫他進來了。」「進來到哪裏去了?」「進來把他殺了。」「好大膽!怎麼敢把國師都殺掉了?」門衛說:「我們進來禀報,大王你說『殺』,就殺掉了。」梁武帝就後悔不已了,就問:「國師臨死之前說了什麼?」衛兵就複述了國師臨死之前講的話: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然後還說,在多少多少生以前,梁武帝是一只蚯蚓,國師當時是一個小沙彌,小沙彌有一天鋤地,用一把鍬,一鍬鏟下去,蚯蚓當下兩段了,這是無意當中把蚯蚓殺死了。所以,到今天,梁武帝也無意當中說了一個「殺」,就把他殺掉了。
無量劫來,生生世世,我們還有意到街上買魚,「這魚好看不好看,肥不肥,活不活?」這個罪業很大啊!回家來,殺啊,燒啊,然後請客說:「來來來,多吃一點。」你說那魚聽到,它高興嗎?
我們造這麼多罪業,可以講:人生的凶相非常的多。要多念佛,念佛諸惡鬼神不能得便,也沒有橫病、橫死,不會得那些古古怪怪的病,也不會橫有厄難,「一切災障自然消散」,在你不知不覺當中就消失了。所以,一稱「南無阿彌陀佛」,滅掉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我們的罪業太多了,有人說:「佛菩薩不保佑我。」你這是太不懂事了,不知道保佑了你多少,化解了你多少罪業你不知道啊!現在的世道,天災人禍,時時處處發生,而你今天上街能夠平安回來,佛菩薩保佑了你啊,不然你還不知道受什麼罪呢。因爲我們過去的罪業確實太多,有這樣的罪業,如果念佛,它自自然然就消失了,叫「自然消散」。所謂「自然」,就是不是在我們衆生的思考範圍之內,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自然就沒有了。比如晚上睡覺,月亮自然照著你,你睡著了,不知道,它也照著你,並沒有說你知道它才照。我們念佛,我們不知不覺當中,罪業消除,逢凶化吉。
「除不至心」,除非你不是真心,你懷疑,「哪有這麼回事?」那就效果差了。所以,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有一分恭敬,得一分成效。念佛不可懷疑,往生更不可懷疑。
菩薩擁護
《十往生經》雲:
若有衆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
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
「彼佛」就是阿彌陀佛,「遣」就是派,派了二十五位菩薩保護你,光是佛還不止呢,菩薩也來了。
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晝、若夜,
一切時,一切處。
白天,晚上,任何地點,怎麼樣?
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都保護著我們,比父母保護自己的獨生子女還要慈愛、呵護千萬億倍都不止。父母雖然愛子女,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你牽一個小孩子上街,說不定還丟掉了,你雖然想保護他,哎!一轉眼,小孩子不知跑到哪裏去了。佛菩薩就不一樣了,有他心道眼,有無量慈悲,有光明智慧,二十五位大菩薩跟在你後面,如影隨形,你看你走路多麼地神氣啊!念佛人走路都是神采奕奕的,爲什麼?你在前面走,知道後面有二十五位大菩薩,頭頂上空還有很多諸佛,當然了!經中說:念佛之人身上放四十裏光明,一切惡鬼惡神早就退散了,一…
《唯說念佛 正講 第十條「諸佛護念」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