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切善神善鬼合掌恭敬:「噢,念佛人來啦!」
又如《觀經》雲:
若稱、禮、念。
「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禮」是禮拜南無阿彌陀佛,「念」是憶念、想念阿彌陀佛。
願往生彼國者,
願往生極樂淨土的,不是說你專門求人天福報的。
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
複于前二十五菩薩等,百重千重,圍繞行者,
不論行住坐臥,一切時處,若晝若夜,常不離行者。
無數化佛,無數化觀音、勢至菩薩,百重千重,團團圍繞,不論行住坐臥,不離開你。就怕你改變了,心中懷疑,放棄了,「我念佛哪有這麼大好處,我修別的法門……」你自己的心一改變,諸佛菩薩自然就消退了,那樣損失就大了。
有一個例子:北京有位居士,叫青明慧,她有一個感應。她生病了,在醫院注射一種藥,一下子昏迷過去。人家看他昏迷了,其實她不是昏迷了。她醒來就告訴大家:「哎呀!真的是念佛之人二十五位菩薩常來保護啊,以前只在經典裏看到。」她真的見了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韋馱菩薩,還有很多菩薩,她不認識,都在旁邊坐著,都在旁邊護念她,高興得不得了!真的是這樣的。所以,佛經講的話,決定不會虛假。
法然上人講:「叁昧道場雖狹,而無數聖賢側塞(念佛的地方叫叁昧道場,我們今天大家在這裏念佛就叫叁昧道場,雖然很狹小,但是無數的聖賢把肩膀側著擠進來,爲什麼?保護你啊);念佛草庵雖隘,而恒沙聖衆雲集(念佛的茅草棚雖然很局隘,但是無數聖衆都在空中雲集,爲什麼?也是來護念你)。若人不念佛,則恒沙聖衆,一個不接;無數化佛,一佛不來。念與不念,得失天淵,行者應知。」
若不念佛,這些聖賢會來嗎?一個也不來,一佛也不來接。若念佛,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而伸手要迎接你、援救你。所以念佛與不念佛,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我們應當常行念佛。
專修念佛往生事例
前面講到念佛的時候,第叁文、第四文講到專修念佛,也有一則公案,是一個現實的專修念佛往生的例子。這事發生在甘肅省徽縣柳林鎮,有一對姐妹倆,妹妹叫王彩芹,她什麼經都會讀,什麼咒都會持,宗教還沒有開放的時候,她們家就保護了一個和尚,這個和尚就教她念早晚功課,後來政策一開放,早晚功課人家都不會,她都會背,所以,人家都非常尊敬她。她念《大悲咒》非常有感應,如果有人生病了,她持幾遍大悲咒水,給病人喝下去,馬上就好了。她還會安土地、安竈神,什麼都會,所以是在當地頗有名氣的一個人,人們都向她請教佛法。
她有一個姐姐,跟她恰成對比。她姐姐不識字,當時也沒有學早晚功課,只會念佛。一九八六年農曆二月初五,她姐姐帶信來,說得了食道癌,已至晚期,希望她去幫著念幾天佛,送一送。王彩芹就去了,去的時候帶了一個小孩,這個小孩後來出家了(這事是這位師父親自告訴我的,所以決定不會虛假的),這個小孩也很有特點,她從小就喜歡念佛,喜歡念咒,不喜歡念書,她讀書的時候,老師在上面上課,她在底下念《大悲咒》,上山割豬草、打柴,東西往那兒一放,先念幾遍《大悲咒》再說,然後再去幹活,所以王彩芹老居士很喜歡她,就帶她一道去給她妹妹念佛。念完佛就回來了,回來之後過了叁天(即二月初八),她姐姐那邊又帶信來說:「你姐姐已經往生了。」王彩芹老居士一聽,心裏非常後悔,這次又帶上那個小孩(就是後來的那位出家師父)去了,路上跟她講:「我真的很後悔,叁天前我們去念佛的時候,我姐姐親口告訴我,她要往生了,叫我送送她,可我當時沒有相信。」
情況是這樣的:她姐姐跟她講:「妹妹你不要走了,我這幾天要往生,你念佛送送我。」王彩芹老居士心想:我念經、念咒什麼都會,雖然聽說有念佛預知時至的,我也念佛,也求生淨土,我還沒有預知時至,難道姐姐你一字不識,就能預知時至嗎?她內心裏不相信,她懷疑,「可能沒那麼簡單吧」,懷疑歸懷疑,不過不妨問一下,就問她姐姐:「你怎麼知道要往生呢?」
姐姐就講:「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觀世音菩薩拿了一瓶鹽水,打點滴,來給我治病(她是食道癌晚期),我對菩薩講:你不要給我治病了,我不要治了,這個世間做人太苦了,請菩薩大慈大悲,早一點接我到淨土去。」
她問:「菩薩怎麼對你說呢?」
「菩薩講:『二月初八早晨五點我來接你。』所以請妹妹留下來,時間也不長。」
王彩芹老居士雖然聽到這樣動聽的感應,還在懷疑,心想:雖然菩薩托了這個夢,但是夢也未必是真的,我姐姐她實在不會什麼修行,就會念一句佛,我還是不敢相信。但是又不好明說,就對她姐姐說:「我家裏的小孫子要照應,他要上學,我要回去爲他做飯,實在沒有時間。」
她姐姐說:「你真沒有時間,也不勉強,那就算了,你就回去吧。」
所以,你看看,二月初八馬上報信說她姐姐往生了。她當然後悔了,她說:「你看,我姐姐再叁懇求我,把菩薩的夢也告訴我,讓我留下來念兩天佛,我都沒有滿她的願,知道她真要走,我無論如何也要留下來啊。」這樣,兩個人就趕到她姐姐家。
她姐姐的女兒也從外地回來侍奉母親,王老居士就問外甥女:「你母親走的時候情況怎麼樣?」
外甥女就講:「今天早晨(即二月初八)四點多锺,我母親就喊我起來上香,說:『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都來了,你去上香。』我就去上香了(北方都睡炕,那個時候還很冷)。我剛下炕,還沒有上香,滿屋子非常香。上香回來,母親就問我幾點了,事先母親已跟我說了二月初八早晨五點鍾要走,所以我心裏邊就有個主意:不能講。其實五點已經到了,我告訴母親說:『現在才四點多锺,還不到五點。』(意思是能夠挽留半個小時也好)我母親說:『你不要騙我,時間到了,我要走了,我看見佛菩薩都來了。』就合掌念幾句佛,往生了。」
這就是專修念佛、一字不識的老太婆,走得這樣殊勝。王彩芹老居士聽到這裏,心裏非常感歎:「看我姐姐一字不識,專修念佛,走得多麼好!」感歎歸感歎,人的根性真正不一樣,據說這位王老居士到現在還沒專修念佛。
那位小孩已經出家了,作師父了,回去勸她說:「你要專修念佛啊。」
她說:「我也知道專修念佛好,師父們都教我專修念佛,可是我就是舍不得那些經咒。」還舍不得其它的東西。
所以,大家應該知道:求往生爲大利益,應該專靠佛的誓願,專修念佛。
母親走了之後,女兒非常想念母親,經常哭泣,有一天就做了一個夢,夢見她的母親穿著菩薩的衣服,非常漂亮,年輕,莊嚴,像天人一樣,像菩薩一樣。更爲奇特的是,她母親從空而來,騎著一個跟文殊菩薩所騎的一樣的青毛獅子。女兒一看見母親,就很高興了,也很傷心了,抱著媽媽的腿就哭了,她媽媽就對她說:「你不用傷心,你好好念佛,叁年之後,我來接你。」說完之後,一腳就把女兒蹬開,然後又坐著青毛獅子,騰空而去。醒來之後,女兒想:哎呀!不行,叁年之後我不能往生,我的孩子太小了,我要等她長大了再說。
現在時間過了十七年,這個女兒還在。各位,是不是太可惜了?太可惜了。所以,往生極樂世界是很容易的,就像這個媽媽一樣,跟她講好了「你念佛,叁年之後,我來接你」,她會不來嗎?
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親父母,你不要以爲你家裏的才是你父母,那是一起輪回到人道當中的父母,就是這個緣分而已。阿彌陀佛的慈悲,超過我們人世間父母不知道多少萬倍啊,他親口講「念佛來接你」,他會不來嗎?你還擔心他會騙你嗎?
所以,我們人就信凡夫、不信佛,如果我母親給我講的,「哦,我相信哦!」佛給我講的,「哎!有那麼容易嗎?」反而懷疑。
要知道,佛在沒有成佛之前,也在六道當中,乃至修菩薩行的時候,還和一切衆生結緣,爲我們作父母兄弟,所以,佛看我們衆生,過去,都看得清清楚楚,未來,也看得清清楚楚:「在某時、某一個國家、某一個地點,那個時候,你某某人叫什麼名字,那個時候,你在爲我做子女,我就是你的父母,而我現在成佛了,我當初的子女,還在六道輪回!」你說這尊佛他心裏願意嗎?他當然要百千萬億的方便救你啊!佛救衆生是天經地義的事,比父母的情感還要自然,出于天真,佛度衆生,他沒有說「這個人是好人是壞人?」都是他的兒子啊,還有什麼好壞?所以說衆生在迷茫當中,是愚癡衆生,而佛並不以人類善惡的觀點來判斷,任何再惡的衆生,是因爲你迷茫,被無明、被煩惱遮蔽,不能自在,才造罪造業,若能念阿彌陀佛,一念回心,阿彌陀佛絕不嫌棄,你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子女,是他流浪多年的浪子。阿彌陀佛看見你了,他會把你丟掉嗎?他會把你舍掉不救你嗎?不可能的事情。
窮子喻
大家讀過《法華經》,《法華經》裏邊有一個比喻,叫「窮子喻」,非常能說明佛的慈悲,這個比喻是這樣的:
窮子是一個貧窮的兒子。說有一位大富長者,很富裕。他有一個獨生兒子,小的時候就丟掉了,散失了,我們可以想象,這位大富長者的心情是怎樣的著急,想找到他的兒子。這樣找了幾十年,也沒有找到,到處找啊到處找,漸漸地,大富長者也老了,他有很多的田園家産,他說:「我這麼多的財産,我唯一的兒子不知在何方,那我交給誰呢?」所以,更加急切地去找他失散多年的兒子。到了一個地方,大富長者就駐紮下來。
他的兒子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外面流浪,也不知道他的父母…
《唯說念佛 正講 第十條「諸佛護念」之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