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切善神善鬼合掌恭敬:「噢,念佛人来啦!」
又如《观经》云:
若称、礼、念。
「称」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礼」是礼拜南无阿弥陀佛,「念」是忆念、想念阿弥陀佛。
愿往生彼国者,
愿往生极乐净土的,不是说你专门求人天福报的。
彼佛即遣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护念行者,
复于前二十五菩萨等,百重千重,围绕行者,
不论行住坐卧,一切时处,若昼若夜,常不离行者。
无数化佛,无数化观音、势至菩萨,百重千重,团团围绕,不论行住坐卧,不离开你。就怕你改变了,心中怀疑,放弃了,「我念佛哪有这么大好处,我修别的法门……」你自己的心一改变,诸佛菩萨自然就消退了,那样损失就大了。
有一个例子:北京有位居士,叫青明慧,她有一个感应。她生病了,在医院注射一种药,一下子昏迷过去。人家看他昏迷了,其实她不是昏迷了。她醒来就告诉大家:「哎呀!真的是念佛之人二十五位菩萨常来保护啊,以前只在经典里看到。」她真的见了观音菩萨、地藏菩萨、韦驮菩萨,还有很多菩萨,她不认识,都在旁边坐着,都在旁边护念她,高兴得不得了!真的是这样的。所以,佛经讲的话,决定不会虚假。
法然上人讲:「三昧道场虽狭,而无数圣贤侧塞(念佛的地方叫三昧道场,我们今天大家在这里念佛就叫三昧道场,虽然很狭小,但是无数的圣贤把肩膀侧着挤进来,为什么?保护你啊);念佛草庵虽隘,而恒沙圣众云集(念佛的茅草棚虽然很局隘,但是无数圣众都在空中云集,为什么?也是来护念你)。若人不念佛,则恒沙圣众,一个不接;无数化佛,一佛不来。念与不念,得失天渊,行者应知。」
若不念佛,这些圣贤会来吗?一个也不来,一佛也不来接。若念佛,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而伸手要迎接你、援救你。所以念佛与不念佛,就有这么大的差别。我们应当常行念佛。
专修念佛往生事例
前面讲到念佛的时候,第三文、第四文讲到专修念佛,也有一则公案,是一个现实的专修念佛往生的例子。这事发生在甘肃省徽县柳林镇,有一对姐妹俩,妹妹叫王彩芹,她什么经都会读,什么咒都会持,宗教还没有开放的时候,她们家就保护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就教她念早晚功课,后来政策一开放,早晚功课人家都不会,她都会背,所以,人家都非常尊敬她。她念《大悲咒》非常有感应,如果有人生病了,她持几遍大悲咒水,给病人喝下去,马上就好了。她还会安土地、安灶神,什么都会,所以是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一个人,人们都向她请教佛法。
她有一个姐姐,跟她恰成对比。她姐姐不识字,当时也没有学早晚功课,只会念佛。一九八六年农历二月初五,她姐姐带信来,说得了食道癌,已至晚期,希望她去帮着念几天佛,送一送。王彩芹就去了,去的时候带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后来出家了(这事是这位师父亲自告诉我的,所以决定不会虚假的),这个小孩也很有特点,她从小就喜欢念佛,喜欢念咒,不喜欢念书,她读书的时候,老师在上面上课,她在底下念《大悲咒》,上山割猪草、打柴,东西往那儿一放,先念几遍《大悲咒》再说,然后再去干活,所以王彩芹老居士很喜欢她,就带她一道去给她妹妹念佛。念完佛就回来了,回来之后过了三天(即二月初八),她姐姐那边又带信来说:「你姐姐已经往生了。」王彩芹老居士一听,心里非常后悔,这次又带上那个小孩(就是后来的那位出家师父)去了,路上跟她讲:「我真的很后悔,三天前我们去念佛的时候,我姐姐亲口告诉我,她要往生了,叫我送送她,可我当时没有相信。」
情况是这样的:她姐姐跟她讲:「妹妹你不要走了,我这几天要往生,你念佛送送我。」王彩芹老居士心想:我念经、念咒什么都会,虽然听说有念佛预知时至的,我也念佛,也求生净土,我还没有预知时至,难道姐姐你一字不识,就能预知时至吗?她内心里不相信,她怀疑,「可能没那么简单吧」,怀疑归怀疑,不过不妨问一下,就问她姐姐:「你怎么知道要往生呢?」
姐姐就讲:「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观世音菩萨拿了一瓶盐水,打点滴,来给我治病(她是食道癌晚期),我对菩萨讲:你不要给我治病了,我不要治了,这个世间做人太苦了,请菩萨大慈大悲,早一点接我到净土去。」
她问:「菩萨怎么对你说呢?」
「菩萨讲:『二月初八早晨五点我来接你。』所以请妹妹留下来,时间也不长。」
王彩芹老居士虽然听到这样动听的感应,还在怀疑,心想:虽然菩萨托了这个梦,但是梦也未必是真的,我姐姐她实在不会什么修行,就会念一句佛,我还是不敢相信。但是又不好明说,就对她姐姐说:「我家里的小孙子要照应,他要上学,我要回去为他做饭,实在没有时间。」
她姐姐说:「你真没有时间,也不勉强,那就算了,你就回去吧。」
所以,你看看,二月初八马上报信说她姐姐往生了。她当然后悔了,她说:「你看,我姐姐再三恳求我,把菩萨的梦也告诉我,让我留下来念两天佛,我都没有满她的愿,知道她真要走,我无论如何也要留下来啊。」这样,两个人就赶到她姐姐家。
她姐姐的女儿也从外地回来侍奉母亲,王老居士就问外甥女:「你母亲走的时候情况怎么样?」
外甥女就讲:「今天早晨(即二月初八)四点多锺,我母亲就喊我起来上香,说:『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都来了,你去上香。』我就去上香了(北方都睡炕,那个时候还很冷)。我刚下炕,还没有上香,满屋子非常香。上香回来,母亲就问我几点了,事先母亲已跟我说了二月初八早晨五点钟要走,所以我心里边就有个主意:不能讲。其实五点已经到了,我告诉母亲说:『现在才四点多锺,还不到五点。』(意思是能够挽留半个小时也好)我母亲说:『你不要骗我,时间到了,我要走了,我看见佛菩萨都来了。』就合掌念几句佛,往生了。」
这就是专修念佛、一字不识的老太婆,走得这样殊胜。王彩芹老居士听到这里,心里非常感叹:「看我姐姐一字不识,专修念佛,走得多么好!」感叹归感叹,人的根性真正不一样,据说这位王老居士到现在还没专修念佛。
那位小孩已经出家了,作师父了,回去劝她说:「你要专修念佛啊。」
她说:「我也知道专修念佛好,师父们都教我专修念佛,可是我就是舍不得那些经咒。」还舍不得其它的东西。
所以,大家应该知道:求往生为大利益,应该专靠佛的誓愿,专修念佛。
母亲走了之后,女儿非常想念母亲,经常哭泣,有一天就做了一个梦,梦见她的母亲穿着菩萨的衣服,非常漂亮,年轻,庄严,像天人一样,像菩萨一样。更为奇特的是,她母亲从空而来,骑着一个跟文殊菩萨所骑的一样的青毛狮子。女儿一看见母亲,就很高兴了,也很伤心了,抱着妈妈的腿就哭了,她妈妈就对她说:「你不用伤心,你好好念佛,三年之后,我来接你。」说完之后,一脚就把女儿蹬开,然后又坐着青毛狮子,腾空而去。醒来之后,女儿想:哎呀!不行,三年之后我不能往生,我的孩子太小了,我要等她长大了再说。
现在时间过了十七年,这个女儿还在。各位,是不是太可惜了?太可惜了。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就像这个妈妈一样,跟她讲好了「你念佛,三年之后,我来接你」,她会不来吗?
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亲父母,你不要以为你家里的才是你父母,那是一起轮回到人道当中的父母,就是这个缘分而已。阿弥陀佛的慈悲,超过我们人世间父母不知道多少万倍啊,他亲口讲「念佛来接你」,他会不来吗?你还担心他会骗你吗?
所以,我们人就信凡夫、不信佛,如果我母亲给我讲的,「哦,我相信哦!」佛给我讲的,「哎!有那么容易吗?」反而怀疑。
要知道,佛在没有成佛之前,也在六道当中,乃至修菩萨行的时候,还和一切众生结缘,为我们作父母兄弟,所以,佛看我们众生,过去,都看得清清楚楚,未来,也看得清清楚楚:「在某时、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点,那个时候,你某某人叫什么名字,那个时候,你在为我做子女,我就是你的父母,而我现在成佛了,我当初的子女,还在六道轮回!」你说这尊佛他心里愿意吗?他当然要百千万亿的方便救你啊!佛救众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比父母的情感还要自然,出于天真,佛度众生,他没有说「这个人是好人是坏人?」都是他的儿子啊,还有什么好坏?所以说众生在迷茫当中,是愚痴众生,而佛并不以人类善恶的观点来判断,任何再恶的众生,是因为你迷茫,被无明、被烦恼遮蔽,不能自在,才造罪造业,若能念阿弥陀佛,一念回心,阿弥陀佛绝不嫌弃,你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子女,是他流浪多年的浪子。阿弥陀佛看见你了,他会把你丢掉吗?他会把你舍掉不救你吗?不可能的事情。
穷子喻
大家读过《法华经》,《法华经》里边有一个比喻,叫「穷子喻」,非常能说明佛的慈悲,这个比喻是这样的:
穷子是一个贫穷的儿子。说有一位大富长者,很富裕。他有一个独生儿子,小的时候就丢掉了,散失了,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大富长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想找到他的儿子。这样找了几十年,也没有找到,到处找啊到处找,渐渐地,大富长者也老了,他有很多的田园家产,他说:「我这么多的财产,我唯一的儿子不知在何方,那我交给谁呢?」所以,更加急切地去找他失散多年的儿子。到了一个地方,大富长者就驻扎下来。
他的儿子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外面流浪,也不知道他的父母…
《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条「诸佛护念」之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