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 真正的大孝──以念佛超度祖先

  

真正的大孝

  ──以念佛超度祖先

   【編者按】本文爲慧淨法師對參加淨土宗念佛會所舉辦的「念佛聯合追思法會」的家屬所作的開示。

  

******************

  淨修法師、洪居土、各位家屬: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看大家在佛堂念佛,大部分都很虔誠、很專心,你們所念的佛,阿彌陀佛都知道了;同時,點點滴滴都達到了你們的盼望── 就是超度自己的親人。

  從佛教觀點看孝道

   一般講「孝道」,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可分爲叁等,第一等是最基本的,就是對父母、祖先盡孝養之道,使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衣食的憂慮,同時滿父母的心意,不違逆他們,表現對父母的既愛又敬,這是爲人子女最基本應盡的孝道。第二種,是中等的孝道,就是本身能夠立言、立德、立功,來顯揚祖先,榮宗耀祖。這二種孝道,在世間人的觀念,已經非常孝順了,使得父母沒有平白生下這個兒女。

   但是以佛法來講,這個還不能算孝,因爲佛法是從叁世因果、善惡報應、六道輪回來看整個人生,也以這樣的人生觀來談什麼是孝、什麼是不孝。如果從佛法來談,前面那二種孝還不是真正的孝,而是必須使自己的父母祖先,徹底的離開六道生死輪回,才是真正的「大孝」,前面兩種就是「小孝」跟「中孝」,以佛法的眼光來看,這兩種孝是不圓滿的。

   那麼,要怎樣使自己的親人離開六道輪回,讓做子女的我們達到圓滿的孝道呢?就是除了在父母還沒有往生的時候,盡到孝養、孝敬、孝順外,進一步以各種方法來引導父母、親人學佛。讓親人曉得這世間的一切不過是一時因緣和合而已,每個人都隨各人的善業、惡業而流轉、投胎轉世,所以它不是永恒不變的。死後並不是一無所有,沒有解脫還要繼續輪回,它的時間很漫長。要讓親人了解這個道理,那麼親人的世界觀就不一樣了,會對這個世間持另一種看法。也就是說,固然生而爲人,做父母的應該愛護、養育兒女,做兒女的應該孝敬父母,同時也要在這短短幾十年當中,引導親人跟隨我們學佛,並依佛法而解脫生死輪回。告訴父母這些道理,至少能讓父母有所啓發。

  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

   每個人的生死輪回是不能相代替的,有一句話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而要了脫生死輪回,說容易並不容易,但只要找對了法門,說簡單又非常簡單。所以,有句話說:「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也就是說,如果找對了法門,我們今生今世,不但可以脫離六道輪回,而且能夠快速成佛。如果沒有找對法門,這輩子只是結個佛緣,還會有下輩子。而人生流轉在六道當中,往往是一世不如一世的。想想看,我們生活在世,從小就是靠著吃肉長大的,而且人的內心都自私自利,充滿著貪瞋癡,可以說,一生當中是惡多善少。這樣檢討之下,下輩子是不容易保持人身的,要保持人身,就必須在佛法中有基本的修行。所以如果找對法門的話,不管自己會不會修行,都能夠解脫。

  今生今世能夠成就的法門

   那麼,哪一個法門是我們今生今世能夠成就的法門?就是念佛的法門。念佛的法門就是在我們現生、有生之年,能夠願生極樂世界── 只要願生極樂的心是絕對性的、百分之百的,是不妥協的、不苟且的,那麼,此後就專念這一句名號,這樣的話,等于已經從地獄除名,而在極樂挂號了。相當于考上最好的大學,已經放榜錄取了;雖然還沒有入學,可是已經具備那個學校學生的身份了。我們要到極樂世界不用考試,只要願生極樂,然後專念彌陀名號,就已經被阿彌陀佛所錄取了。因爲往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主動、平等來要求我們,而且,往生極樂世界所必要具備的種種功德及資糧,也是阿彌陀佛爲我們預先完成的。那麼,祂完成在哪裏?在這一句名號。所以只要專念這一句名號,自然就擁有了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功德。就好像被錄取的時候,就是那個學校的學生了。也就是說,雖然現在壽命未盡,但是發願往生,專念名號,時間一到,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然而並不是說,我們現在念佛,並發願要往生,現在就會往生,不是這樣的!因爲每一個人的壽命各不一樣,但只要從今起念佛、發願往生,臨命終之時,阿彌陀佛就會來迎接我們。所以,一個願生極樂,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就是「念佛人」,一個「念佛人」在臨終,生命還沒有結束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會顯現到我們的面前,一方面安慰、保護我們,讓我們沒有任何障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來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去。

  引導親人念佛

   我們要以這樣的道理來引導自己的親人,面對親人的死亡,並爲親人做超度法會;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親自去體驗世事無常。固然親人的死亡,讓自己很傷痛,但是有一天我們也終將一死,所以,假借親人的死,我們得以好好思考未來。在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功德當中,以佛法的功德來超度祖先,是最容易、最殊勝,效果又最快速的。所謂「下手容易,成就高超」。就像《地藏經》所講的,即使一個人在世的時候,沒有遇到佛緣能學佛修行,甚至遇到惡緣而作惡多端,但是在臨終的時候,人家勸導他念佛,他起了忏悔之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下也能脫離叁惡道,不受過去惡業的果報。

  萬德洪名

   爲什麼會這樣?因爲這句名號叫「萬德洪名」。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爲十方衆生所發的四十八願的功德,都在這句名號裏面;經過兆載永劫時間所累積的功德,也在這一句名號裏面。同時,所爲我們建設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的功德,也在這一句名號裏面;能夠消除業障、增長福德的這一些功德,也都在這一句名號裏面。所以即使一生遇到惡緣,而誤蹈法網,觸犯了國家的法律,也犯了世間的道德,可是臨終的時候念了這一句名號── 這是阿彌陀佛將祂累積的功德,放在這一句名號中送給我們的,我們稱念它等于領受了阿彌陀佛的功德,就能夠消除我們一生的罪業,不至于墮入叁惡道。

   如果臨終的人不只念佛,而且願生極樂世界,那麼當下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永遠不再叁界六道中輪回了。這完全不是他平生的積善,或精進修行所致,而是這一句名號的功能。就好像這個人不只是貧困,而且負債累累,有一個既富有又有愛心的人,他寫了一張百千萬億的支票,或一張金融卡給他,那麼他不但能夠償還所有的債務,而且當下立即雍容華貴起來。

   所以這一句名號叫做「萬德洪名」。所謂「萬」並不是百千萬數目的萬,這個「萬」是「表法」的意思,也就是它是圓滿的功德、超越的功德,具足叁藏十二部,具足法界的功德,使得稱念這一句名號的人,有了這個萬德,就可以消業障。《觀無量壽經》說,一個現生誤蹈法網,而且違背倫理道德的人,固然因爲他一時無知,同時遇到惡緣,但最後卻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因爲這一句名號。所以,《觀無量壽經》中說,這一種人到最後念佛,每一聲的佛號,都在消除他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一旦斷了氣,立即往生極樂世界。

  以念佛超度祖先

   所以,我們以念佛來爲我們的祖先超度,這個我們都做得到,不必花錢請外面的人做法事,只要在家裏,以我們的虔誠心,用這一張嘴巴念佛就可以了。所以它很容易,不必花錢,也不必做其他的法事,更未必要到其他地方去。所以,論要消除祖先的業障,沒有比念佛更容易、快速的;如果要增加祖先的福德、功德,也沒有比念佛更容易、高超的。

   《無量壽經》中說,「當我們歡喜踴躍,念一句彌陀名號,就能夠具足無上功德。」這個「無上功德」就是成佛的功德。因爲這個宇宙中最高、最上的就是佛,再沒有比佛更高的了,我們只要念佛,就能擁有跟佛一樣無上的功德,所以念佛既容易又殊勝。《地藏經》也說,臨命終的時候,不管他有罪、無罪,只要聽到這一句名號,都能脫離叁惡道。

   因此,我們應以念佛來超度我們的祖先,不管七七四十九天到了沒有,在四十九天之內,就要把握每一天,盡量抽空請假,來爲祖先念佛超度。爲什麼?因爲這四十九天中,在他中陰身還沒有投胎轉世前,是我們最後能夠盡孝道的時候;過了這個時候,要盡孝道就比較不容易了。當然,四十九天之後,如果仍不曉得祖先到哪裏去── 甚至可能在叁惡道,這時候我們爲他繼續念佛,佛會放光明到叁惡道把他救拔起來。如果在他還沒斷氣,或是斷氣不久,能夠爲他助念的話,那麼祖先是不會墮入叁惡道的。但我們目標不只在這裏,我們期盼的是,祖先能夠徹底地脫離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也將功不唐捐,不白費氣力的。

  戚繼光誦《金剛經》超度部屬

   我現在舉一件大家比較能夠體會的故事,明朝有一位將軍叫戚繼光,他是一個愛國愛民的將領,同時也是一個學佛人。他在一生當中,天天固定誦一部《金剛經》,即使行軍在外,也要利用時間把《金剛經》誦完,才會去睡覺,可見他對佛法的信仰是很虔誠深切的。有一天他的部下去世了,這個部下托夢給自己的太太,要太太請戚將軍誦《金剛經》來超度他,戚將軍誦《金剛經》到一半的時候,戚將軍的夫人端了一杯人蔘茶給戚將軍喝,想讓他解渴、補氣。當戚夫人從門外進來的時候,戚將軍看到了就用手一揮,心中說「不用啦」。這部經誦完的當天晚上,部下的太太又夢到先生來托夢說,還沒有…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 真正的大孝──以念佛超度祖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