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下冊) 九 智慧品▪P8

  ..續本文上一頁賂之人所收受之全部錢財,然後便率軍返回自己國內。剛一歸家穩坐,他就將五百接受財物之大臣統統殺害,接著又立五百大臣之子當上朝臣。能生國王聽到消息後非常高興,大藥得知後也欣慰不已。

  此時大藥又想:國王看中之阿林國王公主不知能否得到,我應再設法前去探察。于是他就率軍隊奔赴阿林國王治下國家,阿林聞訊後便令大藥進城商談,大藥卻說:“我暫時駐紮在城外園林中,若國王定要讓我進城,我則欲借住于某某大臣家。”阿林不解問道:“你爲何如此計劃?”他不覺想到:看來這大藥又要在我與大臣之間廣行離間之計。他假意隨順大藥說:“你既如此打算,那就按你意願住在園林中吧。”

  諸大臣則商議道:“我們父親被國王處死與狡詐大藥大有關聯,現在報仇時機已成熟,我們在國王面前應想方設法勿使大藥生還。”他們便來到國王面前說道:“能生國王根本不具足傷害別人能力,他所作所爲盡爲大藥在背後出謀劃策。趁大藥居留于此處,我們應設法出動軍隊搶占能生國王地盤。”

  阿林采納諸人建議後就率領四種軍隊直奔能生國王王宮,能生立即招集大軍准備應戰。大藥也已了知阿林率軍奔赴能生國王勝身國之消息,他暫時按兵不動,等阿林及軍隊全部走光之後,他才將公主藥菊及阿林國庫情況徹底觀察一番。了解清楚後,他帶領人馬沖進國庫,將金銀財寶洗劫一空,然後帶著藥菊從另處一條通道回到自己國家。看到大藥、藥菊等人安全歸來,能生國王喜不自勝,就大擺酒宴爲他們接風洗塵。

  阿林國王大臣最終將大藥劫走公主之事彙報與他,阿林聽罷只得率軍隊與眷屬返回;能生與藥菊則開始在王宮安享美好生活。

  阿林後來給公主寫信道:“我們過去所遭遇之種種危害,背後操縱者是誰,務必觀察清楚後回信告知。”公主了解後就給父親回信說:“大藥豢養有一只聰明絕頂之鹦鹉,有關秘密都乃它泄露。”阿林知道元凶後就要求公主能想辦法把這只聰穎鹦鹉送回國,藥菊遵從父命,用網捕獲住它後就派人將之押送到父王那裏。

  阿林一見聰穎鹦鹉不由怒發沖冠,他先以種種惡言粗語詛咒它,隨即便欲將之殺害。鹦鹉在國王腳下頂禮道:“大國王,如一定要殺死我,能否以殺我父親、祖父之方式再將我處死?”國王好奇問它:“你父親、你祖父又是如何被殺死?”聰穎鹦鹉就回答說:“它們尾巴上都裹以棉花並浸滿油脂,點火後就被放飛。”國王即按它所說如是照辦,結果它卻到處點火焚燒,亂飛一氣之後,終將整個王宮燒毀。而自己最終(卻在水池邊撲滅自身火焰,)又安然返回勝身國。

  大藥等它飛回後就向它詢問究竟,它就將前後經過詳細講與大藥,大藥與衆人聞言皆感高興。

  阿林隨後又給女兒寫信道:“這可惡鹦鹉竟將我王宮焚毀,你務必速速將其逮住送來。”公主此次又將它抓獲,然後急命人帶回國內。阿林一見它就怒不可遏,立即命人將它毛羽全部拔光,隨即就將一團淨肉一般之鹦鹉扔于野外,還惡狠狠對它說道:“若有本事,你就隨意遠走高飛去吧!”

  此聰穎鹦鹉不久即被一鹞鷹叼走,它看清自己所處情境後就祈請鹞鷹說:“若你啄食我,一天就可將我吃光啃淨。不如把我放走,我可日日供你吃喝。”鹞鷹聽信它所發誓言,隨後就將它釋放。它又對鹞鷹說:“你還需把我放置于某處國王神殿裏。”鹞鷹又如是照做,將它放在殿堂中,它則在殿中一小洞中寄居。

  第二日,衆婆羅門爲供養天尊紛紛來到神殿,他們擦拭完聖像後又各自在聖像前獻上香、花、食子等供物。聰穎鹦鹉就躲在神像背後裝神弄鬼說道:“嗟,諸位婆羅門!你們均應前往惡性國王阿林那裏,告訴他說正因他屢造惡業故而才招致種種懲罰。他若不造如此多之惡業,我亦不會降罪于他。今後若不按我要求行事,我還要嚴厲懲罰他。從今日始,每天都應供奉我新鮮肉食、芝麻、一鬥米粉所做之神馐,暫時先供奉這些,以後再據情況重新定奪。”

  衆婆羅門急忙向阿林彙報神殿見聞,阿林便派大臣及侍者每天做好食子放于殿中。衆人邊將供品放在神像前,邊小心翼翼主動請示天尊還有何吩咐,對供養物是否滿意,聰穎鹦鹉一直煞有介事一一給以答複。如此經過一段時日後,它全身羽翼又重新長出,可再度飛行。此時它已決意要離開此地,于是它又躲在天尊像背後說:“國王、王妃、太子及諸大臣,所有人都應把須發剃除,且需全部在我面前集中,這樣才能獲我寬恕。”

  諸婆羅門將此話原原本本轉告國王,國王等人不敢抗命,只得將頭剃成石臼般光滑。衆人來到天尊像前膽戰心驚忏悔所作惡業,正當此時,聰穎鹦鹉沖向虛空說道:“所作不空亡,各自受報應,拔光我羽翼,自己須發剃。我僅爲個體,衆人齊受報。”說完就振翅向大藥主人處飛去。

  大藥等人多日未見聰穎鹦鹉,此回見到它急忙詢問它近些日子都呆在何處。待它講完自己經曆,大藥對其行爲滿意非常。他又將它聰慧行徑告訴國王,國王聽罷也深感興奮。他高興說道:“真是稀有罕見,你們家連鹦鹉都如此機敏過人,我能碰到你們真乃福報現前。”

  爲觀察大臣智慧高下,能生國王後來發給衆大臣一人一條狗,且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必得教會衆犬皆說人言。大臣們各自將狗帶回家悉心調教,但無論如何也難讓狗開口說人語。大藥把狗牽回後,就將之拴于離自己坐墊不遠處一木樁上,每逢享用甘美飲食時,都只令狗可望而不可及,只給它一些低劣飲食。不多久,此狗雖未餓死,但也消瘦不堪。此時國王下令道:“不知各人所調教之狗現在能否以人言講話,請諸位帶來一觀。”

  其他大臣雖訓練多日,但無一狗能說人話。當國王看到大藥喂養之狗幹癟枯瘦時不由問道:“此狗爲何如此幹瘦?”大藥故意裝出一副不解神色回答說:“我亦不知其中原委,平日都是我吃何物也喂它何物,誰知它還是如此羸弱。”那狗再也忍耐不住,就用人言大聲揭發道:“大國王,他根本就是在打大妄語!我因饑餓所致才變成如此模樣。”大藥趁機對國王說:“此乃我傳授它之人語。”國王聞言自然心生歡樂。

  國王不久又欲觀察臣下智慧程度,他此次則送給五百大臣一人一只羊,且要求道:“你們必須喂其以豐盛食物,務必將它們養育好,使其身體強健有力,但絕不能膘肥油厚。”結果五百大臣盡皆乏少智慧,他們各個將羊養得又肥又大。大藥雖也給它好吃好喝,但他又在羊面前立一木板,上畫一惡狼形象。羊每次吃飽喝足後再看眼前狼像,不由得魂飛魄散,故而它並未長出肥膘,力氣倒有增無減。國王眼見其它羊均爲外表油光閃亮,大藥所養之羊盡管膘不肥、肉不多,但卻強勁有力,對比之下,自然對大藥表現深感滿意,他從內心對大藥智慧贊歎不已。

  國王還欲繼續觀察衆大臣之子誰具最高智慧,他便將衆大臣五百兒子集中于花園中,一邊讓其自在享用食物,一邊令其分別講述發生于家中之精彩故事。衆童子一一道來家中可贊可歎之事,輪到大藥之子時,他誇海口說:“我家珍藏有一柱石,將它放于水上,它竟能浮在水面永不下沈;若觸其表面,你等均能感受到它那柔軟質地。如此柱石現今就在我家,你們誰能找到與我家柱石一模一樣之奇妙石頭?”

  其他童子均滿懷疑惑說道:“世上哪裏會有這種石頭?真乃聞所未聞!”于是衆人便以五百金幣打賭,極欲一覽究竟。兒子回家後把情況向大藥禀明,大藥面授機宜道:“等衆人前來驗看時,你告訴他們此柱石不能輕易讓人目睹,輸給他們五百金幣即可。”大藥之子聽從父親吩咐,乖乖送上五百金幣。

  大藥隨後又抓來一些猴子,並親自教以彈撥樂器及歌舞。等猴子完全掌握後,大藥又對兒子說:“你現在可去與他們再次理論一番,看誰家有真正精彩之處。輪到你敘說時,你可告訴衆人,言我家有能歌善舞、會彈撥樂器之猴子。”待大藥兒子講完上述話語,所有童子因從未聽說過猴子會吹拉彈唱,于是各個表示決不輕信此事。大藥兒子順勢打賭道:“你們若不信,我可親自把猴子帶到你們面前,讓你們仔細觀瞧。不過我們賭多少金幣?”衆孩童因有上次成功經驗,此次便放心說道:“一千金幣!若我們看到,甘願付你一千金幣;若又是虛驚一場,你即付我們一千金幣。”

  當大藥兒子將猴子帶至王宮後,猴子在國王面前又是敲鼓彈奏,又是唱歌跳舞。衆童子眼見爲實,只得付與大藥兒子一千金幣。國王不得不深感稀有,自此之後,整個國家民衆都認爲大藥智慧無與倫比,于是各個對他恭敬佩服。

  當時有一地方名爲瓦得哈,此地有一婆羅門娶有一婆羅門女,二人後育有一相貌善妙、妍麗之女兒。此婆羅門心想:任何在我教授下精通念誦及十八種學問之人,若其掌握程度能與我並駕齊驅,我即可將此女嫁與他爲妻。

  他們後爲女兒起名俄丹瓦日嘎,此時有一婆羅門子也來到此位婆羅門面前學習吠陀等一切學問。此婆羅門子具足十八醜相,真真切切奇醜無比,故而人皆稱之爲醜者。醜者父親雖不同意他出外求學,但他還是自作主張來到婆羅門處,不久即精通婆羅門一切學問。俄丹瓦日嘎父親不由陷入矛盾之中,他想:此人實在醜陋無比,但他確已在我面前精通婆羅門一切學問。看來我也只能不違誓言,將女兒嫁與他了。

  婆羅門夫妻遂將女兒梳妝打扮後交與醜者,醜者雖接受俄丹瓦日嘎,但他尚有些微自知之明,故而未敢造次與她行不淨行,他欲將她帶往自己家中共同生活。

  俄丹瓦日嘎雖自覺美豔絕倫,丈夫媸怪無雙,因而內心非常自卑、羞愧,但她還是跟醜者上路向夫家進發。一路之上,兩人將口糧用盡,當抵達一水池邊時,二人已瀕臨餓死絕境。恰在此時,他們碰到一人正往米粉中倒水,用木棍攪和後正欲下咽。俄丹瓦日嘎急忙向他討要,誰料醜者卻搶先奪過那人所施之食,並立即送入自己口中。俄丹瓦日嘎委屈說道:“你爲我丈夫,我已饑餓難耐,你亦應分我少許。”醜者卻振振有詞:“以前…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下冊) 九 智慧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