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十叁▪P2

  ..續本文上一頁的叫拘勿頭,赤色的叫缽頭摩,白色的叫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蓮胞亦有光。”我們這個世界的衆生是由光音天下來的,本來身體是有光的,但是我們現在因爲煩惱,自身的光沒辦法通過肉眼看見,只能通過天眼才能見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光。我們修行人越修越精進,他的身光非常強烈,如果是一個懈怠的人,他的光就非常黯淡。人身上有光,到了極樂世界蓮花也有黯淡跟光鮮的差別。七寶池中的蓮花其實遠遠不止這四種顔色,這四種顔色只是基色,還能組合無量的顔色。

  【微妙香潔。略歎蓮華四德。質而非形曰微。無礙曰妙。非形則非塵。故潔也。蓮胞如此。生身可知。】

  微妙香潔者,贊歎蓮花的四德。一、微。質而非形曰微。蓮花的材質是由七寶合成,沒有一定的形狀,蓮花的形狀也是根據我們念佛功夫的深淺所決定的。念佛功夫深,煩惱斷的多,帶業帶的少,我們的蓮花就非常大,反之蓮花就非常小,但最小也有一小由旬四十裏這麼大。這個蓮花我們用手觸摸不到,所以叫質而非形,曰微。二、妙。自在無礙曰妙。極樂世界的一切都是有量的無量,唯獨蓮花有生滅相,其它的東西都可以常住。蓮花爲什麼有生滅相呢?前面講到了,如果我們現在發心極樂世界就有一朵蓮花,但是我們懈怠了,或者改修其他法門,這個蓮花就要枯萎。所以蓮花在極樂世界有生滅相,這個地方就能促進我們的信心力啊,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定要專一,不要今天修這個法門明天修那個法門,你今天修念佛法門明天再去修禅宗,或者今天很勇猛精進明天又懈怠了,那你極樂世界的蓮花就枯萎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互相比誰念佛念得精進,你念得精進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的蓮花越開越大。叁、香。蓮花具有無比的清香。極樂世界的一切都是寶香和合而成,蓮花也不例外,清香無比。四、潔。極樂世界的蓮花沒有一定的大小形狀,隨心所現變化而有故曰潔淨。娑婆世界的蓮花出生于淤泥當中,能夠出淤泥而不染。極樂世界蓮花生長在金沙之中,因爲池中以金沙鋪地,那就更加潔淨無比。我們娑婆世界的人都是胎生,母胎肮髒不堪,膿血交加,出生就是不潔。極樂世界出生地是蓮花,在七寶池八功德水的滋潤下,蓮花微妙香潔,所以化生之人也微妙香潔。以上就是極樂世界的出生地——七寶池中蓮花化生。

  己二、結示佛力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叁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

  我們講了極樂世界的居住處與出生處,這些莊嚴皆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大願大行稱性功德所成就的。莊嚴有能莊嚴跟所莊嚴,能莊嚴的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所莊嚴的就是極樂世界的四土。大願是智慧莊嚴,大行是福德莊嚴,我們常講福慧二嚴。諸佛菩薩在因地發願的時候有總願和別願,總願就是我們現在皈依佛門包括出家時候發的四弘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別願就是每個人發的和別人不一樣的願。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時候,他發的別願就是四十八願,在因地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的時候,他總覽了二百一十億個佛土,博采衆長,發願要建立一個國土超越所有的國土。他的大願是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法藏比丘發了這個大願之後就開始勇猛精進修學佛道,經過無量劫的修學六度,修福修慧,積功累德,修德圓滿他的性德就顯現出來,佛果圓成。由此大願大行所圓滿的自性流露出來的極樂四土也是無比殊勝,能夠普攝十方叁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法藏比丘經過大願大行所成就的極樂國土能夠普攝一切衆生。前面我們講過,下至沒有斷煩惱的凡夫衆生,上至斷除四十一品無明煩惱的等覺菩薩,皆是阿彌陀佛所攝受的對象,到了極樂世界也根據每個人的修行,念佛程度的深淺,以及斷煩惱的程度決定他生到哪一土哪一品,都有他的位置。

  【複次佛以大願作衆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衆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這是從衆生的角度來解釋功德莊嚴。阿彌陀佛以大願大行成就了殊勝無比的極樂世界,令我們一切衆生向往,又以他的大願大行成就了一句萬德洪名,在阿彌陀佛的名號當中包含了大願所莊嚴的多善根,大行所莊嚴的多福德。如果我們現在信願具足能夠念這句佛號,那就能以佛的善根作爲我們的善根,以佛的福德作爲我們的福德。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把念佛的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也就有我們每一個念佛人的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這是藕益大師鼓勵我們念佛人,阿彌陀佛已經是功德圓滿成就的,不是現在成就的,也不是過去成就的,他已經成就的。我們只要現在念佛,念念與佛相應,也就等于與阿彌陀佛是一樣的,非常不可思議,一般的人很難生信。

  【此則以阿彌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帶起衆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個地方是從生佛不二的角度來解釋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阿彌陀佛是依靠大願大行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這個可以作爲增上本質。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增上本質來激發我們自性所包含的清淨莊嚴。“全佛即生”,阿彌陀佛所成就的依報莊嚴,其實我們衆生自性中本來就具有,阿彌陀佛西方的淨土就是我們衆生心中的淨土,這個就是講的唯心淨土。“全他即自”,我們以阿彌陀佛作爲本質,就是把我們自性當中的無量光壽啓發出來,所以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這個講的就是自性彌陀。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從事相來講,完全是依靠阿彌陀佛所發的大願與所行持的大行,與衆生信願持名功德所成就的。從理上講,這些依正莊嚴是我們衆生自性本來具有的,但是我們要通過事相的修學才能把自性本來具有的清淨莊嚴顯現出來,才能夠去利益一切衆生,所以叫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十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