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仆女、女兒等女眷全部被這惡性沙門變爲男人,他將他們須發剃除,還給他們穿上袈裟,最後又將其帶走,我真真切切爲之苦惱萬分。從此之後,我們應遷移到連沙門名字都不可得聞之山岩地方居住。”其他人也湊趣說:“這沙門以仙人形象率成千上萬衆生到偏僻寂靜之地爲他們宣說無有解脫、無有業力異熟果報之斷滅法,他真正乃造魔業之人。若誰前往朝拜、聽聞其教法,均能引發心生散亂。現如今依靠他之衆生,全都剃發出家,他們以乞討爲生,又喜居寂靜之地,且心生厭離、遠離妙欲。以此種表面形象宣說斷滅法之沙門,實爲衆生公敵。可惜多有衆生從未見聞接觸過此類惡人,這次我們方才如夢初醒。”經過這些惡見衆生如此宣揚後,很多人都開始執持邪見,並屢屢造惡。
大沙門蓮面聽聞如此傳言後心中焦慮不安,他想:這些衆生分明執持惡見,我若不能令其守持正見、得到解脫,則我成爲沙門又有何意?待我將來成佛後,此等可憐衆生如何能得調伏。思前想後,蓮面最終還是以頑強毅力與不竭悲心祈請如來率衆前往誹謗佛陀之人所居山岩地方。到達那裏之後,蓮面製止住衆人惡見,令其皆趨入叁乘佛法,並對女人宣說寶頂陀羅尼法門使其統統變爲男子,這些人隨後全部被蓮面交與佛陀而出家。
學瓦童子則憤怒至極地發惡願道:“我所有眷屬都已被這蓮面沙門拐帶走,此人將來成佛後,我一定要到他刹土上成爲魔王,從他入胎及至最後獲得佛果之間,我要恒時製造違緣對他加以危害。他成佛後,我亦要損害他教法。”
學瓦剛剛如是發完願,蓮面沙門馬上就已對其心態了知無遺,他立刻想盡辦法,以種種方式試圖能令學瓦回心轉意。學瓦在其精進不怠之毅力與悲心感召下終于對他生出信心,並舍棄了惡見,又向蓮面連連忏悔;蓮面則令其發下菩提心。童子諸根隨後均變得調柔,並對蓮面及佛法生信,他最後說道:“大悲尊者,願你成佛時我亦能得無上菩提授記。”
此段公案于《寶頂陀羅尼經》中有宣說。當時之天麗即爲後來之彌勒菩薩;當時之學瓦童子即爲後來之魔王波旬。其後以他願力感召,于釋迦牟尼佛教法下,他也最終獲得了未來成佛之授記。
又釋迦牟尼佛曾于贍部洲成爲仙人國王,他一直對大乘經典充滿信心,始終持之以恒、無有吝啬及嫉妒心地爲衆生宣說大乘法門,並成爲貧窮者及無怙主之人的無偏親友。
當時並無如來出世說法,連聲聞也無處可覓,國王就在十二年中以財富、仆人等方式供養大婆羅門。仙人國王有一天對這些大婆羅門說道:“你們作爲大尊者理應發無上菩提心。”
婆羅門卻回答說:“國王,其實根本就沒有菩薩法相,亦無所謂大乘經典。”因國王對大乘法門有極大信心,爲製止諸婆羅門誹謗大乘經典之惡行,他便趁勢將其全部降伏。結果因其清淨心之力,國王從此永免墮落地獄之苦。
保護大乘經典便具有如是無法衡量之功德。
又久遠之前,于音施如來教法下,有一國王名爲吉祥妙音,他經常建築衆多善妙如來佛塔以爲供養。釋迦牟尼佛當時轉生爲一樂施菩薩,後有一日,樂施將右手以布包裹,在酥油湯中浸泡後便點火燃燒以供養佛陀。結果所放光芒竟遠超無數盞燈光之亮,光輝普達恒河沙數世界。整個大地皆開始震動,無數如來刹土亦降下花雨。而以手爲燈、厲行供養之菩薩卻毫無懼色,他鎮定自若、顔面未改,還以悅耳妙音宣講平等等持法門。
諸天人看到後都趕來供養他,吉祥妙音國王親眼目睹後也率八十王妃從萬丈宮殿上齊往下跳。不過因他目的乃在于拜見菩薩,故而國王身體未受絲毫損害。國王眼見樂施菩薩右手燃燒,心痛至極不由得放聲大哭,他哽咽著以偈頌方式詢問菩薩。樂施則回答他說:“何人若無手,此人非殘疾,何人戒不淨,此人真殘疾。醜惡之此身,應作大功德,世間應供處,我今供如來。”言畢,菩薩以宣說谛實語之力再次令大地震動,而他右手也恢複如初。
樂施比丘能令任何目睹他身相之女人全部轉爲男身,並獲不退轉授記;他亦令天人等無量衆生趨入菩薩道。
常不輕比丘得名由來
無量劫之前,畏宣妙音王如來于巨源世界出世傳法,他爲衆生宣說聲聞及大乘法要,住世長達四個恒河沙數劫。當時佛法于贍部洲成千上萬微塵數劫中存在,形象佛法亦住世無數微塵數劫。佛法形象期隱沒後,此世界又出世二億皆名爲畏宣妙音王之如來。第一位如來教法接近形象期末尾時,衆多增上慢比丘紛然應世。當時有一比丘名爲常不輕菩薩,此菩薩之得名自有一番來曆。
常不輕比丘每每看到四衆眷屬中任何一位時,總要現身其前、不厭其煩地說道:“我絕不會輕視你。大尊者,你不會受到我任何欺淩。爲何如此?因你們皆行菩薩行,將來必獲圓滿佛果。”他不唯對四衆眷屬如是宣說,但凡碰到任何一位衆生都會將上述話語重複一遍。除去反複訴說“我絕不會欺辱你……”外,常不輕既不誦經,亦不爲衆生講法,只是翻來覆去講述這幾句話。大多數人都不耐其煩,他們紛紛對他生起嗔恨之意與邪見,並痛罵、毆打他。這些人理直氣壯怒斥道:“我們從未問起過他,他爲何自顧自喋喋不休地整日聒噪“我絕不會輕視你……”,他這種作爲即是對我們最大輕視。更何況我們從未希求聽他開示,他竟恬不知恥還要爲我等授記得無上佛果!”
衆人即如是經常罵他、揍他,但菩薩多年來從未生過嗔恨心及損害衆人之意。每當他又老生重彈時,有人便用棍棒、糞便痛擊他,他躲到遠處後依然平和說道:“我絕不會輕視你……”多年來他即將這些話在增上慢諸眷屬前廣泛宣說,人們便因此而稱他爲“常不輕比丘”。
常不輕菩薩臨死之前已聽聞過妙法白蓮法門,此法門有成千上萬偈頌,曾被畏宣妙音王如來宣說。當如來宣講妙法白蓮法門之音聲從虛空中自然傳出時,常不輕無漏聽聞。在精進聞法、守持後,他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立即得以清淨,壽命也因此而延長,他就在隨後之千百萬年中爲衆生宣說此法門。增上慢比丘等四衆眷屬看到常不輕菩薩漸漸具有神變力、誓言力、辯才力、智慧力等功德後,都開始對他生出敬意,相繼來到他足下聽聞,有無數衆生都因之而在他面前發起無上菩提心。
常不輕圓寂後,多生累劫轉生爲兩億畏宣妙音王如來前聞法之人,每一世他都能令如來歡喜,且在兩億如來前依次聽受妙法白蓮法門。隨後以其前世善根力成熟,他又連續轉生爲兩億鼓聲王如來前聞法之人,又一一令諸如來均生歡喜心,並于兩億如來前次第聽聞妙法白蓮法門。他不僅如是聽聞,更世世嚴持妙法白蓮,還爲四衆眷屬廣爲宣說。之後,兩億雲聲王如來出世,常不輕又轉生無數次,且皆令衆如來歡喜,並再度將妙法白蓮法門次第聞受、爲衆人宣說。于每一佛陀前聞法後,常不輕均會六根清淨。
常不輕菩薩即如是于無量無邊如來前承侍、供養,並聽聞受持妙法白蓮法門,以此善根終于成爲後來之釋迦牟尼佛。假如他當初不守持妙法白蓮法門,他絕不會在如此迅速之時間內證悟成佛;正因他恒時守護此法門,成佛時間才大大縮短。而那些以惡心故意傷害、欺侮常不輕菩薩之衆生,在二億大劫中都未曾聽聞叁寶名稱,一萬劫中于無間地獄感受痛苦。待其業障完全消除後,這些人終獲解脫,又是常不輕菩薩令其皆發無上菩提心。在此等善根日後成熟之眷屬中,有護賢等五百位菩薩,尚有五百比丘尼、五百優婆夷等四衆弟子,他們皆于無上菩提中獲不退轉果位。
故而守持此法門有極大利益,即使佛陀涅槃也應守持不廢,並常常讀誦。依此妙法白蓮法門定能獲得圓滿菩提果位。
諸多精進行迹
久遠之前,精勤燃如來于妙見世界正處花源劫時出世說法,當時之世界無有女人名,衆生皆從蓮花中化生,如來恒時宣說精進法門。那時釋迦牟尼佛轉生爲一堅铠菩薩,他有一日于如來前詢問何爲精進法門,如來便向他宣說了精進、努力、妙觀察、勤修等四種有關精進之法門。堅铠隨後就開始精進修持,並在一千萬年後終獲相應安忍境界。
堅铠後于不離精進之心態中安然離世,並再次轉生于如來面前。他又開始聽聞精進法門並努力修持,隨後再次離世,然後又再度轉生。他即如是于八萬四千如來前聞法,並令諸佛皆心生歡喜。妙見世界花源劫中,堅铠世世都在如來前精進修法,不斷希求善法。因他所具有之大精進力已遠超成千上萬菩薩衆,故而堅铠在他們之前早一步成佛,此道理在《慧海請問經》中有詳載。
在燃燈佛之前,有如來名天王如來者出世說法,當時世間人、天衆生全由蓮花化生,根本無有女人名及淫亂字眼存世,連聲聞乘都未曾得聞,全部教法皆爲大乘法門,針對大乘根基之利根者。衆生若有所需,無論飲食、衣物皆隨念而至,善妙境況同于兜率天。衆生臨死之時,皆騰空至七多羅樹高之處,並宣說無生法門,然後便隨心所欲前往如來住世之刹土中。于其刹土中,如來及眷屬皆不著袈裟,只穿清淨天衣,又無遮止戒律,衆生全部具足無生法忍,對如來所宣法門樣樣精通。衆人同時得到安忍、陀羅尼等功德,且如來爲一法王,再無其他任何國王,如來並且對七萬兩千菩薩做過授記。
釋迦牟尼佛當時也爲天王如來眷屬,名爲無垢清淨光菩薩。眼見其他菩薩紛紛得如來授記,他不禁內心多少有些波瀾。他想到:得授記之菩薩無人能在正念及智慧、精進等功德上超過我,但爲何偏偏就我不得如來授記?
如來早已洞悉他想法,便溫和地對他說道:“善男子,將來燃燈佛會爲你授記。”無垢清淨光聽罷當然高興萬分,他騰身虛空說:“盡管燃燈佛一恒河沙數劫後方能出世,但我必獲如來果位,此乃如來以真實不虛之語親口所宣。”
無垢清淨光菩薩隨後又令光明如來等諸佛皆生歡喜,並于衆多如來前聽聞戒律、神通、妙慧、智慧等四幻化法門,且身體力行,後終于燃燈佛前得授記。
無量劫之前,藥王如來于莊嚴刹土加行劫時出世說法,並住…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下冊) 六 精進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