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略述淨土信願行 六、結語▪P2

  ..續本文上一頁  作佛形像。後世所生處.當生富家。錢財珍寶不可勝數。常爲父母兄弟宗親所重愛。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生閻浮利地.常生帝王王侯家。爲賢善家作子。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作帝王中.複最尊勝于諸國王。諸國王所歸仰。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作遮迦越王。上天上後來下自恣。在所作爲無所不至。作佛形像其福得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生第七梵天上。壽一劫.智慧無有能及者。作佛形像。死後不複在惡道中生。生者常自守節心念常欲求佛道。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生常敬佛.慈心于經。常持雜缯彩好華好香然燈火諸天下珍寶奇物持上佛舍利。其後無數劫會當得泥洹道。人有出意持珍寶上佛者.皆非凡人。前世故作佛道。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後世得福。無有窮極盡時。不可複稱數。四天下江海水尚可鬥量枯盡。作佛形像。其得福過于四天下江海水十倍。後世所生爲人所敬護。作佛形像。譬若天雨水人有好舍無所畏。   作佛形像。後世死不複更泥犁禽獸薜荔惡道中生。其有人見佛形像.以慈心叉手。自歸于佛塔舍利者。死後百劫不複入泥犁禽獸薜荔中。死即生天上。天上壽盡複來下生世間爲富家作子。珍寶奇物不可勝數。然後會當得佛泥洹道。   佛告王。作善者.作佛形像.其得福祐如是不唐。其王歡喜前爲佛作禮。以頭面著佛足。王群臣皆爲佛作禮而去。壽終皆生阿彌陀佛國。       佛說作佛形像經    阙譯人名 出自《後漢錄》   佛到拘鹽惟國。有個所有園林中最主要的名叫拘翼。這時的國王名叫優填,年齡爲十四歲。聽到佛即將來到,國王就命令陪同的大臣和身邊的人都全部備好車儀,前去迎接佛。國王遠遠地見到了佛,心中感到激動歡喜。下車步行,辭退陪同左右的大臣和撐持傘蓋的侍從。國王小步跑上去迎到佛的面前,以頭面接足頂禮佛陀,繞佛叁圈,合掌跪在佛前,對佛說:“天上天下的人民沒有比得上佛的。現在佛的面目身體無以倫比,光彩煥發,如此的美好,我欣賞佛的相貌,沒有感到夠的時候。如今佛是天上天下所有人的導師,佛的心地慈悲,所憐愛的人很多。”佛陀默默地聽著,沒有回答。   國王又對佛說;“有作善的人,他們得到的福德應該會是什麼呢?佛離去以後,我擔心不能夠再見到佛。我想製作佛的形象,恭恭敬敬地事奉。這樣做之後會得到什麼樣的福報呢?請佛哀憐我,爲我講說,我想聞知。”   佛回答說:“年輕的國王啊,你所問的問題非常好。聽我說吧,聽了以後應當銘記在心中。”   國王說:“好的,我接受指教。”   佛告訴國王:“如果製作佛的形象,其所得到的福德,我都爲你講說。”   國王回答道:“接受您的恩賜。”   佛說:“天下造佛像的人,後世所出生的地方,眼睛淨潔,面貌端正。身體手腳一直完好。如果他們生到天上,也是相貌淨潔,與那些天人大不相同,眼睛和相貌非常美好。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他們所出生的地方沒有醜惡,身體都完整美好。死了以後能夠生到第七梵天上,並且還要勝過其他的天人,比他們端正,美好無比,被所有天人所尊敬。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將會出生在豪貴的家庭,他們的實際情況與世間人根本不同,所出生的地方不會在貧窮之家作子女。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的身體一直是紫磨真金色般的端正無比。   “造佛像的人,後世所出生的地方將會在富裕的家庭,錢財和珍寶多得不可勝數。並一直被他們的父母、兄弟和親戚所尊重愛戴。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作帝王,並且還是帝王中最爲尊貴的,勝過了其他所有國王,被其他國王所歸附和仰靠。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生在第七梵天上,壽命長達一劫,智慧沒有能夠比得上的。   “造佛像的人,死後不會又在惡道中出生。活著的時候一直能夠自守節操,心裏總是追求佛道。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後世生一直禮敬佛,對佛經心生愛敬,常常拿著各色缯彩、好花、好香、點燃的燈火以及普天下的珍寶和奇妙之物奉持上供佛的舍利。在以後的無數劫將會證得泥洹道。有發心持奉珍寶、上供佛陀的人都不是普通人,這都是他們在前世製造了佛像的緣故。造佛像的人所得到的福德就是這樣。   “造佛像的人在後世所得的福德,沒有窮盡的時候,不可以再用數字來衡量。四天下的江水和海水尚且可以用鬥計量窮盡,製造佛像的人所得到的福德超過了四天下江水和海水的十倍。他們在後世生將爲人所尊敬愛護。製造佛像的福德,就好像上天下雨,若有需要水的人,其施舍是沒有畏難的。   “造佛像的人,後世不會再到地獄、禽獸和餓鬼等惡道中托生。如果有人見到佛像,以慈悲的心雙手合十作禮,自己歸敬于佛塔和佛舍利的人,死了之後一百劫不會再墮入地獄、禽獸和餓鬼道中,死了馬上就上生到天上,在天上的壽命結束了又下來轉生到人世間作富裕人家的子女,所擁有的珍寶和奇物多得不可勝數。在以後他們將會證得佛的泥洹之道”   佛告訴國王,行善的人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如此,不會落空。優填王聞佛慈示,非常歡喜,上前去向佛禮拜,以頭面頂禮佛足。國王的大臣們都向佛頂禮而去。優填王與大臣們(由造像功德的緣故)壽終之後都生到了阿彌陀佛的極樂國。   佛說作佛形像經 附錄3: 四十八米阿彌陀佛接引銅像疏   匡廬秀甲天下,高人蔚生,地靈人傑,譽動震旦。東晉遠公大師,肇建東林祖庭,缁白二衆謹律之侶,絕塵之士,四方不期而至,啓立白蓮社于阿彌陀佛像前,建齋立誓,修持念佛叁昧,求生安養佛國。蓮社一百二十叁位高賢,悉皆蒙佛接引,成辦淨業。爲淨土宗在中國的弘傳譜寫出壯美的篇章。東林祖庭,遂爾便以中國淨宗第一道場,銘刻在曆史的年輪中。   物換星移,蒼海桑田。東林寺的興衰,悉與國家政運的窮通,唇齒相關。本寺前任方丈果一上人自新中國成立,尤其是從改革開放以來,駐錫本寺,披荊斬棘,以仿宋式大殿爲中心的東林道場,蔚具規模。果一上人于1994年,七十叁歲時,化緣周訖,舍報西歸。啓建四十八米接引佛像是他圓寂前的最後願望。繼任方丈傳印大和尚赓續未竟事業,惕勵朝夕,先後完成佛像報批、奠基、設計等一應前期工作。現在各項准備工作已然圓成,阿彌陀佛接引銅像步入正式建造階段。   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叁根普被,利鈍全收。時代與根器愈劣,念佛法門愈爲當機。此中時教相應的情狀,充分表诠著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吾輩孤露窮子,舍彌陀慈父,將何以堪?!   在政通人和的今天,啓建四十八米阿彌陀佛接引銅像,意義至爲深遠。觀經雲:"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衆生。"吾人睹見阿彌陀佛相好莊嚴,便可領略到阿彌陀佛平等救度我等衆生的願心。引發吾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的善根。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阿彌陀佛大銅像,普結法緣,俾令一切衆生離生死苦,得涅槃樂的無上功德,海墨難書。   由是懇祈諸山長老、十方檀信,發菩提心,行方便事,舍本有之家珍,培不朽之功德。量力隨緣,布金捐助。俾令阿彌陀佛接引銅像,指日可成,經劫常住。使一切有緣衆生,觀像發心,求生安養。展劫外之玄風,輔寰中之德治。其功德利益,贊莫能窮。   南無阿彌陀佛!    中國廬山東林寺謹疏

《略述淨土信願行 六、結語》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