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作佛形像。后世所生处.当生富家。钱财珍宝不可胜数。常为父母兄弟宗亲所重爱。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后世生阎浮利地.常生帝王王侯家。为贤善家作子。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后世作帝王中.复最尊胜于诸国王。诸国王所归仰。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后世作遮迦越王。上天上后来下自恣。在所作为无所不至。作佛形像其福得如是。 作佛形像。后世生第七梵天上。寿一劫.智慧无有能及者。作佛形像。死后不复在恶道中生。生者常自守节心念常欲求佛道。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后世生常敬佛.慈心于经。常持杂缯彩好华好香然灯火诸天下珍宝奇物持上佛舍利。其后无数劫会当得泥洹道。人有出意持珍宝上佛者.皆非凡人。前世故作佛道。作佛形像其得福如是。 作佛形像后世得福。无有穷极尽时。不可复称数。四天下江海水尚可斗量枯尽。作佛形像。其得福过于四天下江海水十倍。后世所生为人所敬护。作佛形像。譬若天雨水人有好舍无所畏。 作佛形像。后世死不复更泥犁禽兽薜荔恶道中生。其有人见佛形像.以慈心叉手。自归于佛塔舍利者。死后百劫不复入泥犁禽兽薜荔中。死即生天上。天上寿尽复来下生世间为富家作子。珍宝奇物不可胜数。然后会当得佛泥洹道。 佛告王。作善者.作佛形像.其得福祐如是不唐。其王欢喜前为佛作礼。以头面着佛足。王群臣皆为佛作礼而去。寿终皆生阿弥陀佛国。 佛说作佛形像经 阙译人名 出自《后汉录》 佛到拘盐惟国。有个所有园林中最主要的名叫拘翼。这时的国王名叫优填,年龄为十四岁。听到佛即将来到,国王就命令陪同的大臣和身边的人都全部备好车仪,前去迎接佛。国王远远地见到了佛,心中感到激动欢喜。下车步行,辞退陪同左右的大臣和撑持伞盖的侍从。国王小步跑上去迎到佛的面前,以头面接足顶礼佛陀,绕佛三圈,合掌跪在佛前,对佛说:“天上天下的人民没有比得上佛的。现在佛的面目身体无以伦比,光彩焕发,如此的美好,我欣赏佛的相貌,没有感到够的时候。如今佛是天上天下所有人的导师,佛的心地慈悲,所怜爱的人很多。”佛陀默默地听着,没有回答。 国王又对佛说;“有作善的人,他们得到的福德应该会是什么呢?佛离去以后,我担心不能够再见到佛。我想制作佛的形象,恭恭敬敬地事奉。这样做之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福报呢?请佛哀怜我,为我讲说,我想闻知。” 佛回答说:“年轻的国王啊,你所问的问题非常好。听我说吧,听了以后应当铭记在心中。” 国王说:“好的,我接受指教。” 佛告诉国王:“如果制作佛的形象,其所得到的福德,我都为你讲说。” 国王回答道:“接受您的恩赐。” 佛说:“天下造佛像的人,后世所出生的地方,眼睛净洁,面貌端正。身体手脚一直完好。如果他们生到天上,也是相貌净洁,与那些天人大不相同,眼睛和相貌非常美好。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这样。 “造佛像的人,他们所出生的地方没有丑恶,身体都完整美好。死了以后能够生到第七梵天上,并且还要胜过其他的天人,比他们端正,美好无比,被所有天人所尊敬。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这样。 “造佛像的人,后世将会出生在豪贵的家庭,他们的实际情况与世间人根本不同,所出生的地方不会在贫穷之家作子女。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这样。 “造佛像的人,后世的身体一直是紫磨真金色般的端正无比。 “造佛像的人,后世所出生的地方将会在富裕的家庭,钱财和珍宝多得不可胜数。并一直被他们的父母、兄弟和亲戚所尊重爱戴。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这样。 “造佛像的人,后世作帝王,并且还是帝王中最为尊贵的,胜过了其他所有国王,被其他国王所归附和仰靠。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这样。 “造佛像的人后世生在第七梵天上,寿命长达一劫,智慧没有能够比得上的。 “造佛像的人,死后不会又在恶道中出生。活着的时候一直能够自守节操,心里总是追求佛道。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这样。 “造佛像的人,后世生一直礼敬佛,对佛经心生爱敬,常常拿着各色缯彩、好花、好香、点燃的灯火以及普天下的珍宝和奇妙之物奉持上供佛的舍利。在以后的无数劫将会证得泥洹道。有发心持奉珍宝、上供佛陀的人都不是普通人,这都是他们在前世制造了佛像的缘故。造佛像的人所得到的福德就是这样。 “造佛像的人在后世所得的福德,没有穷尽的时候,不可以再用数字来衡量。四天下的江水和海水尚且可以用斗计量穷尽,制造佛像的人所得到的福德超过了四天下江水和海水的十倍。他们在后世生将为人所尊敬爱护。制造佛像的福德,就好像上天下雨,若有需要水的人,其施舍是没有畏难的。 “造佛像的人,后世不会再到地狱、禽兽和饿鬼等恶道中托生。如果有人见到佛像,以慈悲的心双手合十作礼,自己归敬于佛塔和佛舍利的人,死了之后一百劫不会再堕入地狱、禽兽和饿鬼道中,死了马上就上生到天上,在天上的寿命结束了又下来转生到人世间作富裕人家的子女,所拥有的珍宝和奇物多得不可胜数。在以后他们将会证得佛的泥洹之道” 佛告诉国王,行善的人造佛像,所得到的福德就是如此,不会落空。优填王闻佛慈示,非常欢喜,上前去向佛礼拜,以头面顶礼佛足。国王的大臣们都向佛顶礼而去。优填王与大臣们(由造像功德的缘故)寿终之后都生到了阿弥陀佛的极乐国。 佛说作佛形像经 附录3: 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疏 匡庐秀甲天下,高人蔚生,地灵人杰,誉动震旦。东晋远公大师,肇建东林祖庭,缁白二众谨律之侣,绝尘之士,四方不期而至,启立白莲社于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修持念佛三昧,求生安养佛国。莲社一百二十三位高贤,悉皆蒙佛接引,成办净业。为净土宗在中国的弘传谱写出壮美的篇章。东林祖庭,遂尔便以中国净宗第一道场,铭刻在历史的年轮中。 物换星移,苍海桑田。东林寺的兴衰,悉与国家政运的穷通,唇齿相关。本寺前任方丈果一上人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来,驻锡本寺,披荆斩棘,以仿宋式大殿为中心的东林道场,蔚具规模。果一上人于1994年,七十三岁时,化缘周讫,舍报西归。启建四十八米接引佛像是他圆寂前的最后愿望。继任方丈传印大和尚赓续未竟事业,惕励朝夕,先后完成佛像报批、奠基、设计等一应前期工作。现在各项准备工作已然圆成,阿弥陀佛接引铜像步入正式建造阶段。 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时代与根器愈劣,念佛法门愈为当机。此中时教相应的情状,充分表诠着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吾辈孤露穷子,舍弥陀慈父,将何以堪?! 在政通人和的今天,启建四十八米阿弥陀佛接引铜像,意义至为深远。观经云:"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吾人睹见阿弥陀佛相好庄严,便可领略到阿弥陀佛平等救度我等众生的愿心。引发吾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的善根。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阿弥陀佛大铜像,普结法缘,俾令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的无上功德,海墨难书。 由是恳祈诸山长老、十方檀信,发菩提心,行方便事,舍本有之家珍,培不朽之功德。量力随缘,布金捐助。俾令阿弥陀佛接引铜像,指日可成,经劫常住。使一切有缘众生,观像发心,求生安养。展劫外之玄风,辅寰中之德治。其功德利益,赞莫能穷。 南无阿弥陀佛! 中国庐山东林寺谨疏
《略述净土信愿行 六、结语》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