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君主法規論▪P10

  ..續本文上一頁主,

  名爲勝敵之國王,爲殺一人而將其,

  抛至屍林女魔處,五千眷屬所圍繞,

  女魔以自刃等目,見彼剃發頸上系,

  一塊袈裟碎片後,合掌敬禮告諸眷:

  身著恒河沙數佛,解脫勝幢法衣者,

  若于此人生惡心,定墮無間地獄中。

  聞言諸多羅刹女,匆匆忙忙釋放彼,

  且將實情禀國王,勝敵國王及眷衆,

  驚詫不已甚希奇,爾後頒布一法律:

  無論具戒或破戒,甚至持相佛弟子,

  于之何者亦莫作,乃至譏諷之損害。

  凶殘餓鬼羅刹女,亦供身著袈娑者,

  未來野蠻之君主,較諸羅刹更殘忍,

  一切愚昧無知者,不敬追隨佛陀者,

  進行呵責毆打害。故若掠奪僧人財,

  責罵懲罰而摧殘,喜愛叁寶之天衆,

  遷移他方並懲罰,致使彼境多不幸,

  國境君主亦罹患,各種各樣重疾疫。

  從事賣淫榨芝麻,販酒屠宰行業者,

  較他罪業重十倍,粗暴昏君之罪惡,

  較此難忍罪還重,成爲極其呵責處。

  君主倘若善護持,身著袈娑出家衆,

  則爲廣供叁寶故,贊其功德不可數。

  如同此經中所說,佛于虛空藏經等,

  諸經部中已遮止,懲罰治裁出家僧。

  經說君主若懲治,一切追隨佛陀者,

  成爲損失福德力,毀壞國政之根源。

  未期濁世出家衆,剛強難化諸多故,

  依靠僧衆共法律,無法調伏有衆多,

  即使需要君主調,明智具義之君主,

  憶念本師此教言,結合各自僧團規,

  則令僧衆共處理。若依此亦不能伏,

  君主當以諸僧衆,佛陀教言爲證據,

  相合僧衆之規定,擯除驅逐出境等。

  掠奪僧衆之財物,應當重新償還彼,

  如是而行之君主,尊崇本師之教法,

  亦是恭敬供養法,並非有害于佛法。

  爲不失毀佛教法,遣除令俗生厭僧,

  嚴謹護持佛法規,即是具法之法王。

  如是君主令叁世,叁寶聖尊生歡喜,

  以彼福德及威望,國境充滿幸福也。

  人們共稱之國法,誰人亦不能逾越,

  好似純金之木轭,置于肩上極沈重。

  遵紀守法高尚士,處于賢善道之中,

  永不受法律治裁,故于彼等極輕微。

  法律衆生安樂因,一切智者不視其,

  乃爲沈重之負擔,守法無有困難故。

  不應爲己之利益,製訂非理諸法律,

  是故合理之法律,于諸高尚士極輕。

  業力所迫衆有情,今生自己造罪業,

  承擔法律之治裁,思維沈重乃己過。

  步入不善之道者,自己感受異熟果,

  較今受王法製裁,嚴重成百上千倍。

  故說合理之國法,似有說重卻輕微,

  具有如此王法處,一切衆生享安樂。

  濁世惡劣諸君主,聚集娼妓貪利潤,

  狩獵栽贓掠奪財,自行非法行業中,

  無理繳納稅收等,稍有違越亦嚴懲,

  此于高下者重故,當知其爲非理法。

  法規猶如絲綢結,即是緊縛又松懈,

  以此今來世得樂,若緊解脫自相續,

  若是松懈放逸者,能受百苦即法律,

  若是桎梏緊縛住,能松懈之是法律。

  是故一切高尚士,依此法規無憂慮,

  心情舒暢安樂住,下劣之徒視其緊。

  符合經論之法律,于高尚士如親友,

  于卑下者如怨敵,非法律過自過失。

  是故一切勝君主,當舍不符經與論,

  以強私欲而製訂,猶如毒藥諸法律。

  若護利樂今來世,善妙二規及法理,

  君主自己之樂財,美名無勤任運成。

  何人不失世間理,趨入正規聖道中,

  借助君主福風力,駕馭日月之法律,

  宛如空中之日輪,大地衆生頂莊飾,

  恒住善規山肩上,放射利樂世光芒。

  

第十七品終

  

第十八品 觀察方便

  

如是君主以合法,善護自己之衆生,

  威力眷民福美名,並駕齊驅而增長。

  應贊具善巧方便,等同天王之君主,

  彼能統治全世界,勝伏一切世間衆。

  善巧方便諸君主,了知威力知時間,

  亦知做事之方便,依此易成一切事。

  自己具力富足時,多成親友敵不生,

  縱是心懷舊怨者,表面合掌露利相。

  自己淪落下者時,雖無怨恨多仇敵,

  故欲摧毀怨敵者,首先應當增自力。

  若具智慧精進力,製服對方有何難?

  如嘉桑子已摧毀,十二軍衆之劄安。

  雖無勢力以智慧,善于自衛不受害,

  猶如山兔以方便,驅逐象群殺獅子。

  自方勢力若薄弱,敵方具強威力時,

  切莫反擊挑戰爭,沈默不語獲安樂。

  住于他鄉之異地,依靠他食生存時,

  縱受淩辱亦當忍,倘若爭論遭失敗。

  一切智者先了知,敵方智慧威力時,

  萬萬切莫于非時,挑起戰爭與沖突。

  無論成辦任何事,時機成熟無困難,

  了知一切時機者,于取舍理不愚昧。

  不知大智者所說,天文曆法星命論,

  元音數術而行事,猶如盲人漂林中。

  爭時愚昧之衆生,不知應時與非時,

  輕視如眼之竅訣,嗚呼彼等真迷惑。

  一切具有福德者,根據吉祥緣起兆,

  天尊示意之相中,應時開始作諸事。

  具有善巧方便士,有些以攝受調伏,

  有以粗暴行調伏,毫不費力成諸事。

  貪婪者爲財引誘,傲慢者被恭敬欺,

  愚笨者爲隨順騙,平庸者被飲食誘。

  少量布施卑劣者,亦令彼生歡喜心,

  天尊仙人與勝士,智者以真實語喜。

  知曉衆人意如何,若依同行引彼心,

  猶如風吹棉絮也,隨意引導無困難。

  乃至違緣未出現,應當警惕諸違緣,

  倘若違緣已現前,當以無畏戒摧毀。

  具慧智者依嗔勝,惡劣之輩嗔失敗,

  一敗塗地劣慧者,豈能相比于智者。

  若飲如水極柔軟,若燃如火能焚盡,

  見此具相士性情,無有相者誠可笑。

  心穩寬廣如大地,精進如同末劫風,

  攻擊彼之諸怨敵,如灰塵般摧無余。

  自己恒處正道中,依谛實力令天喜,

  以如理嗔力消滅,非理敵衆誠希奇。

  恒時依止護法神,披上福德之铠甲,

  執持猛咒武器者,人中獅子勝諸衆。

  壯大自己之力量,待到時機成熟時,

  具有勇氣再開始,對付仇敵有何難。

  了知分寸之正士,有時當與敵和好,

  有時當與親爭鬥,有時行事有時退,

  有時沈默如聾啞,有時健談如君主,

  有時清涼如雪山,有時熾燃如烈火。

  有時怯弱如綠草,有時穩固如山王,

  有時富足如國王,有時赴林如仙人。

  有時當歡喜歌舞,有時隱居如野獸,

  有時揚威如獅子,知理非理如是行。

  具足地時人優勢,縱是強力之敵軍,

  與之角逐且抗衡,亦有自己獲勝時。

  自己縱有強武力,不具境時人優勢,

  雖是勢單力薄敵,切莫應戰當警惕。

  眼見不宜作戰時,應當決然放棄之,

  以如大象之看式,似無所知而安住。

  如防蕪菁痕增長,怨敵惡規與陋習,

  趁其尚處微小時,竭力斷除爲智者。

  以此爲主種種事,作與不作之界限,

  聰明智者可現見,愚者縱勤豈能知?

  縱是極其真實語,若不相合境與時,

  他人聞不悅耳故,言語適當最莊嚴。

  即便一切皆圓滿,亦莫肆無忌憚行,

  凡夫均隨業力轉,後將出現諸苦樂。

  縱然極爲悲慘時,亦勿受他人淩辱,

  廣闊無垠大地上,誰成誰人之奴仆?

  即使窮困潦倒時,亦莫與法相違背,

  如法而行則衰敗,可如夢境速消失。

  縱然具足大勢力,亦勿輕視于他人,

  若能相應攝受之,則增自己之圓滿。

  表面多數之順緣,許多成爲諸違緣,

  表面多數之違緣,亦有于己有利者。

  極難辨別危難處,若不依賴于他人,

  以自智力而抉擇,則稱彼爲具慧者。

  愚者精勤作布施,不如智者顧情面,

  劣者嗔怒而毆打,不如智者僅微笑。

  縱爲智者所逼迫,如鐵勾馴象攝意,

  縱爲愚者所保護,如食嘔物他惡心。

  以受方式而舍棄,以舍方式而接受,

  他人不可估測之,善巧方便者成事。

  智者心中籌劃事,縱如空中藏不現,

  時機成熟一切事,如錦緞紋不雜現。

  衆所周知狡詐罪,不應稱爲巧方便,

  具巧方便之諸事,諸衆贊爲最希有。

  具有福善巧方便,天人仙人具力王,

  僅以言詞利害大,何況說是真行事?

  首先觀其諸方案,不知人士縱申斥,

  最終見其成果時,衆人佩服彼智慧。

  是故諸具智慧者,所作所爲之定量,

  超越庸人之行境,必須觀其所作果。

  若森林中起猛火,狂風亦成其助緣,

  于諸具有勝慧士,縱作損害亦有利。

  愚者視爲重負擔,多數事情于智者,

  猶如毒利孔雀身,善巧方便以敵喜。

  沙場得勝乃英雄,殘殺妻子非勇士,

  應當度過危難處,眷中傲慢有何益?

  一切大象馬人衆,表面相等于同類,

  內在功德之差別,行事之時可辨清。

  君主賞賜賄賂品,娼妓報酬吉利詞,

  船費禮品當時收,延誤不得即時取。

  依止正士學知識,學工巧明積財物,

  修持天尊禅定等,切莫急躁漸精進。

  誅法鋒利劍柄上,飄揚懷業紅翼旗,

  勝伏敵衆之飛幡,勝慧勇士手中持。

  調柔靜士怒難忍,若依勝利爭則敗,

  若敬攝受恨製服,勝士具足多奇迹。

  以極遠大之目光,超越對方如海德,

  地位愈來愈高者,梵天界亦近遜色。

  大地母親懷抱中,鮮花童子衆睜眼,

  見其極廣之名聲,虛空腹部似脹破,

  空中運行衆繁星,爾時心驚膽顫後,

  綻開花蕊露齒鬘,似乎一齊哈哈笑!

  試圖騙人狡詐者,僅以言詞知其劣,

  以狡方便蒙蔽之,彼不覺察智者力。

  貪求財産貪婪者,雖爲財欺無自在,

  然卻全然不知曉,以此調之智者力。

  以嗔恨心害他人,被害之人雖製止,

  彼知自過被調伏,此乃智者之方便。

  于傲慢者從心中,取出我慢之利刃,

  摧毀傲慢之山王,具勝慧士之特法。

  嫉妒者之嫉妒境,自己功德力增後,

  無有鬥爭摧對方,具巧方便智者力。

  自己無論作何事,理應一切皆圓滿,

  勝伏一切諸敵方,于自眷屬賜安慰。

  如是善巧方便士,如轉輪王與明日,

  于此大地無助伴,孤身一人勝全球。

  若欲隨意執國政,不欲國政亦可舍,

  不依賴于其他人,人中君主如牛王。

  如是此等之功德,僅以言詞難诠表,

  皆從福德智慧力,天尊加持中獲得。

  一切無與倫比士,無論身爲何種姓,

  乃至有生之年中,恒時堅持高尚行。

  

第十八品終

  

《君主法規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薩迦格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