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日,太子複下;叁十日四天王複自下。也就是說,每月的六齋日,四天王遣使下到人間伺察善惡兩次,遣太子下到人間伺察善惡兩次,四天王親自下到人間伺察善惡兩次。所以在天王、天神來到人間伺察善惡的這六天,大家都要持齋、守戒、修福。
還有的經書上說:“一切神中,摩醯首羅神最尊第一。”摩醯首羅天,在所有的天神中是第一位神。諸神處理人間善惡等事,各有分工,都是按照一定的日期來到人間伺察善惡。摩醯首羅天每個月有四天來到人間,就是每月初八、十四、二十叁、二十九。其余的天神每月有兩天,就是每月初一日、十六日。
經中說此六齋日是惡日,是不好的日子。正因爲是不吉利的日子,所以會令人遇到種種不吉利的事情。
若有人在這六天中,“受八戒,持齋、布施、聽法,諸天歡喜,小鬼不得其便,行者得益。”可見在六齋日持齋受戒,“既能至涅槃彼岸,亦能獲得人天善法。”也就是說,六齋日持齋受戒,現世能獲人天善法,最終能夠至涅槃彼岸。
六、八關齋戒的內容及受持方法
八關齋戒,分爲戒與齋兩方面的內容。爲什麼叫作“八關齋戒”呢?關,就是關閉地獄、餓鬼、畜生叁途之門。持齋守戒,就是關閉通往叁惡趣大門,打開通往人天、涅槃的大門;或者說關閉惡趣之門,打開向善之門。
所謂八戒,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著香花璎珞、不香塗身、不著香薰衣;不自歌舞作樂及故往觀聽。這就是八戒。過中不食是爲齋。八關齋戒,一共有這九件事。一日一夜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著香花璎珞(就是不佩戴裝飾品,比如說項鏈、耳環)、不香塗身(不用香水、香皂等)、不著香薰衣(衣服上不灑香水等),不自歌舞作樂(不自己作娛樂活動)及故往觀聽(也不看、聽,不參加)。居士們一日一夜守持這八戒,應該說不是很難,做得到。過了中午一點以後不吃飯,這就是齋。關是關閉。受持齋戒,善法增長,乃至趨于涅槃而得解脫,就關閉了通往惡趣的大門。不往惡趣,就往善趣。
關于八關齋的受法,《大智度論》上面這樣說:“雲何受持一日戒?答:受戒人長跪合掌白言,稱法名已,即雲:今一日一夜歸依叁寶。”說叁次,然後叁結,然後忏悔叁業。叁歸依、叁結、忏悔之後,再才說受戒的事:
“一、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弟子一日一夜不殺生,亦如是;二、如諸佛盡形壽不偷盜,弟子一日一夜不偷盜,亦如是;叁、如諸佛盡形壽不淫欲,弟子一日一夜不淫欲,亦如是;四、如諸佛盡形壽不妄語,弟子一日一夜不妄語,亦如是;五、如諸佛盡形壽不飲酒,弟子一日一夜不飲酒,亦如是;六、如諸佛盡形壽不坐高廣大床,弟子一日一夜不坐高廣大床,亦如是;七、如諸佛盡形壽不著璎珞、不香塗身、不著香薰衣,弟子一日一夜不著璎珞、不香塗身、不著香薰衣,亦如是;八、如諸佛盡形壽不自歌舞作樂,不往觀聽,弟子一日一夜不自歌舞作樂及故往觀聽,亦如是。”這就是八戒,然後是齋。“如諸佛盡形壽過中不食,弟子一日一夜過中不食,亦如是。”
前面八條爲戒,後面一條爲齋,加在一起就叫八關齋戒。
有的居士自己在家裏經常守持八關齋戒,這非常好。這一次來到四祖寺,集中五天的時間,五日五夜受八戒,過中不食,我們明天受戒的時候,就要把一日一夜改成五日五夜。因爲受一次就要保持五天。如果我們只說“一日一夜”,那就每天得受一次;如果說“五日五夜”,受一次就可以管五天。
七、過中不食的意義和功德
過中不食爲齋,取其防邪、少欲爲義。多食多貪,淫欲心就重,所謂“飽暖思淫欲”。晚上不吃,對于守戒、修禅定都有很大的幫助。有許多高僧,一輩子堅持過午不食。
《毗羅叁昧經》說:“早起諸天食,日中叁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製斷六趣因,令同叁世諸佛故。”《佛說處處經》說:“佛言:日中後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臥;叁者得一心;四者無有下風 ;五者身安隱,亦不作病。”《雜譬喻經》說:“佛言:一日持齋,有六十萬歲糧。複有五福。一曰少病身安,二曰少睡,叁曰少淫,四曰得生天上,五曰知宿世因緣。”經典上講到持八關齋戒有這麼多功德。
很明顯,吃飽了就睡,不但是飽暖思淫欲,而且還會導致許多疾病産生。過中不食,就能少淫欲,少睡眠,得一心。得一心就是得禅定,禅定以一心爲體。“無有下風”,身體健康,氣血順暢,就沒有下風。“身安隱”,身體少負擔,所以身心輕安,能夠減少疾病。
《雜譬喻經》更說持齋的功德,持齋一天就有六十萬歲的糧食。意思就是說:一天節省一頓飯,相當于積累了許多種子。這些種子如果經過繁殖,就好像谷子在田地裏生長一樣,善法在福田中生長,也是在不斷地繁殖。越繁殖越多,就有了六十萬歲的糧。這種糧,既是生命的資糧,也是福德、智慧的資糧。
八、受持八戒能得善神擁護
《佛說四天王經》說:“若持一戒,(天帝)令五神護之;五戒具者,令二十五神營衛門戶。殃疫、衆邪、陰謀消滅;夜無惡夢;縣官、盜賊、水火、災變終而不害;禳禍滅怪。唯斯四等、五戒、六齋,猶如大水而滅小火,豈有不滅者乎!”大水滅小火,當然是很容易的事。“臨其壽終,迎其魂神,上生天上七寶宮殿,無願不得。”五戒十善,是人天善法。如果我們以此功德,回向了生脫死,也是無願不遂。
“若有不濟衆生之命、穢濁盜竊、淫犯他妻、兩舌惡罵、妄言绮語、厭禱咒詛、嫉妒恚癡、逆道不孝、違佛違法、謗比丘僧、善惡反論,有斯行者,四王以聞,帝釋及諸天佥然不悅,善神不複營護之。”那些行惡之人,諸天不喜歡,衆神憎惡。
“即令日月無光,星宿失度,風雨違時。作惡者,衆神憎惡,不複擁護。人間受到疾病、惡名流布。不僅一人作,日月無光,星宿失度,風雨違時,以現世人。”守戒有功德,作善有功德;作惡則有過失。不但在人間會遭受種種疾病纏繞,惡名流布,諸天也不喜歡。如果作惡多端,這種惡行不僅僅是一個人作,而且形成一種社會行爲,那就會使得日月無光、星宿失度,風雨違時,以此來警告世間之人。
這些話,好像就是講我們人間的現實一樣。在地震的時候,就是日月無光。星度失度,就是星體不是按照正常的軌道和速度運行,必然會引起地球的異常變化。地震、海嘯、臺風,都是宇宙天體在運行的過程中地水火風不平衡,因此導致大的災害。我們剛剛經過了“5.12”四川大地震,接下來又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臺風、泥石流,這些都是自然災害。
這些災害與人心有沒有關系呢?應該說和人心有密切關系。人的行爲直接影響到大自然,影響到氣候。剛才講到吃葷吃素的問題。吃的肉類多,奶喝得多,必然就要多養豬、多養雞、多養牛、多養羊。動物身上都有溫度,這些熱量的散發超過了地球所能承受的程度,就會引起氣候的變化。前幾天我在邢臺玉泉寺舉辦了一個禅七,那幾天雖然天氣已經逐漸涼了下來,但是當禅堂裏坐滿了人的時候,溫度馬上就上來了。比如說我們今天坐在這裏,將近兩百人,大家可以測量一下現在的溫度是多少;等人都退完了,過一個小時再量一量溫度是多少。那一定有很大的變化。我們在同一個屋子裏面,有這種溫室效應,太熱,引起人心的種種煩燥、出汗、氣悶,地球也是一樣。地球並不是很大,它所能承受的熱量,在大氣層以下,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了這個限度,地球就會起變化,地球上的生物就會起變化,地球的地水火風四大會起變化。起了變化就有可能帶來一些災疫。這些災疫,無非就是風雨違時。該下雨的時候不下雨,不需要下雨的時候雨拼命地下。
我們要改善氣候,應該怎麼辦呢?應該使“人心符合天心”。有的人說,天是大自然,哪有心呢?天不僅是大自然,天也有天心。天心、人事是互相感應的。整個地球上生活著60億人,這60億人不可能對自然界一點影響也沒有。地球環境的惡化完全是人類造成的。因爲人類不知道愛惜這個地球,人類向地球種種索取,而對地球不知回報,不知道反哺,使得地球越來越貧瘠,使得地球越來越失去平衡。
如果我們能夠改往修來,洗心齋戒,恭敬叁寶,慈心不殺,盡誠不欺,那就符合清淨之道,就能夠化解災疫,使得人間好事多于壞事,順利多于不順利。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人事天心是相互呼應的,世界上沒有一件孤立的事情。
九、一日一夜的界限
凡持齋之日,是以一日一夜爲限。第一日過中不食,亦名過午不食。所謂“日中”、“午”,其時間爲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之間,過了一點就不要再吃了。這就就叫過午不食。一日一夜以第二天什麼時候爲限止呢?以第二天明相出,“始得解齋,食其粥也”,才可以解除齋戒吃早飯(見《法苑珠林受齋篇第八十九》)。如果過了晚上十二點,認爲淩晨一點就是第二天,就開始吃飯,那不對。一定要到第二天的明相出。頭一天下午一點,至第二天明相出的這段時間,是一日一夜的持齋期。我們現在的時製,是以兩小時爲中國的一個時辰,二十四小時就是十二個時辰。《景德傳燈錄》上有寶志禅師的《十二時頌》,這十二時就是:“平旦(寅)、日出(卯)、食時(辰)、禺中(巳)、日南(午)、日昳(未)、脯時(申)、日入(酉)、黃昏(戌)、入定(亥)、夜半(子)、雞鳴(醜)。”這是西洋時製與中國時製的比較。另外還有印度時製,它是日叁時,夜叁時,晝夜六時(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初夜、中夜、後夜),每四小時爲一時。所以“晝夜六時恒吉祥”、“六時吉祥”的六時,並不是六個小時,而是說“白天吉祥,晚上也吉祥”,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是吉祥的。
這裏我們要掌握的,就是什麼是“明相”。明相就是天開始亮了。它的標准,就是憑著早上的自然光,能夠分明地看清自己的掌紋。這叫“明相出”。
八關齋戒的內容,粗略地講就是這些。當然,八關齋戒雖然只是一日一夜過出家人的生活,而叁世諸佛成佛都是現出家相,所以出家人的生活就是叁世諸佛的生活。我們一日一夜受八關齋戒,實際上就是受的佛戒,所以受持八關齋戒的意義非常重大。希望各位在這幾天能夠誠心忏悔,非常投入地受持八關齋戒。在受持期間,常住也配合這次活動,廚房晚上不開火,全體人員都過午不食。常住的居士、出家師父,都在這五天當中,和大家一起過過午不食的清淨生活。
問:阿彌陀佛!師父!我是想,八關齋戒既然可以在家裏受持,爲什麼非要到寺院裏受呢?除了大家一起共修的力量,我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答:照這位居士講的,一般地理解,確實有這個問題。但是在南傳佛教國家,八關齋戒都是在寺院裏受,都不是在家裏。因爲在家裏有幾個問題難以解決。比如說“不坐高廣大床”,爲了受八關齋戒,在家裏還得專門准備一張簡陋的床。在家裏畢竟是一家人,生活上諸多不便。所以南傳佛教國家的居士們,到了六齋日,他們在家裏吃了早飯,就帶上午飯,帶上供佛的香花,也帶一點簡單的臥具到寺院來,然後就在佛塔邊、走廊裏、某個殿堂打坐。到了中午就吃自己帶來的飯,晚上就把臥具在地上鋪開睡。在寺院受八關齋戒是一個傳統,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寺院傳授八關齋戒同時,也會舉辦一些禅修活動、講法的活動。依止僧團容易進步,在修行上容易提高。僧團每年舉辦幾次八關齋戒的禅修活動,對于提高廣大在家信徒佛法上的認識和修行的層次,有幫助。所以並非多此一舉。
問:受八關齋戒期間,是不是不可以用牙膏刷牙,用香皂洗臉,用洗發精洗頭發?
答:牙膏是現代社會生活的必需品,佛陀時代是用楊枝刷牙。牙膏大概沒有太多的香味,應該可以允許。香皂還是不用,用一般的肥皂就可以了。
問:師父你好!《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戒是個形式,它的目的是爲了克製欲望,離欲成佛。這是我的理解,不知對不對?所以我覺得,不用牙膏、香皂、洗發精,只是一個形式,是否真的特別有必要非這樣做不可?因爲牙膏、香皂和洗發精,都是必須使用的生活用品,如果不使用,會有很多不便。這是我所要請教的問題。
答:佛陀製戒,總的戒有兩條。一是止惡的戒,一是生善的戒。止惡的戒叫諸惡莫作;生善的戒叫衆善奉行。香皂、香水、璎珞這些物品,很有可能讓我們産生邪念,産生貪愛,所以我們要戒。把這些戒掉了,善法得以增長,貪愛得以製止。持戒講了這麼多的戒相,是不是和《金剛經》上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矛盾呢?不矛盾。《金剛經》上講的相,不是指某件事情本身。比如說茶杯,茶杯是不是相?不是。不是說茶杯是虛妄,而是說我們在茶杯上面所産生的貪愛執著的那個相是虛妄的。茶杯明明在這裏;茶杯碎了,它還有碎片在這裏。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叫我們對一切法在認識上不要起貪愛、分別等執著。一起執著就是障礙。不起執著,該喝水就喝水,該吃飯就吃飯。可是我們做不到,我們不該執著的地方要執著,不該貪的地方要貪,不該嗔的地方要嗔。怎麼辦呢?還是要從守持戒律入手,逐步地調伏身心,真正能夠做到每時每刻,當下就能進入“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的境界,當下就能達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境界。這有一個過程。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經過這個過程。
問:佛曲是不是在歌舞伎樂的範圍之內?我們在家裏受持八關齋戒的時候,可能會意外地聽到歌曲算不算破戒?
答:佛曲是善法,幫助我們生善,幫助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所以佛曲可以唱。大殿念經唱贊也是佛曲,這是可以唱的。如果是意外地聽到歌曲,只要你不起貪心,不覺得“好聽極了!再聽一聽”,就不算犯戒。所謂犯戒是指有意故作,無意不在犯戒之內。
《六齋日與八關齋戒》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