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天王复自下。也就是说,每月的六斋日,四天王遣使下到人间伺察善恶两次,遣太子下到人间伺察善恶两次,四天王亲自下到人间伺察善恶两次。所以在天王、天神来到人间伺察善恶的这六天,大家都要持斋、守戒、修福。
还有的经书上说:“一切神中,摩醯首罗神最尊第一。”摩醯首罗天,在所有的天神中是第一位神。诸神处理人间善恶等事,各有分工,都是按照一定的日期来到人间伺察善恶。摩醯首罗天每个月有四天来到人间,就是每月初八、十四、二十三、二十九。其余的天神每月有两天,就是每月初一日、十六日。
经中说此六斋日是恶日,是不好的日子。正因为是不吉利的日子,所以会令人遇到种种不吉利的事情。
若有人在这六天中,“受八戒,持斋、布施、听法,诸天欢喜,小鬼不得其便,行者得益。”可见在六斋日持斋受戒,“既能至涅槃彼岸,亦能获得人天善法。”也就是说,六斋日持斋受戒,现世能获人天善法,最终能够至涅槃彼岸。
六、八关斋戒的内容及受持方法
八关斋戒,分为戒与斋两方面的内容。为什么叫作“八关斋戒”呢?关,就是关闭地狱、饿鬼、畜生三途之门。持斋守戒,就是关闭通往三恶趣大门,打开通往人天、涅槃的大门;或者说关闭恶趣之门,打开向善之门。
所谓八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香花璎珞、不香涂身、不着香薰衣;不自歌舞作乐及故往观听。这就是八戒。过中不食是为斋。八关斋戒,一共有这九件事。一日一夜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着香花璎珞(就是不佩戴装饰品,比如说项链、耳环)、不香涂身(不用香水、香皂等)、不着香薰衣(衣服上不洒香水等),不自歌舞作乐(不自己作娱乐活动)及故往观听(也不看、听,不参加)。居士们一日一夜守持这八戒,应该说不是很难,做得到。过了中午一点以后不吃饭,这就是斋。关是关闭。受持斋戒,善法增长,乃至趋于涅槃而得解脱,就关闭了通往恶趣的大门。不往恶趣,就往善趣。
关于八关斋的受法,《大智度论》上面这样说:“云何受持一日戒?答:受戒人长跪合掌白言,称法名已,即云:今一日一夜归依三宝。”说三次,然后三结,然后忏悔三业。三归依、三结、忏悔之后,再才说受戒的事:
“一、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弟子一日一夜不杀生,亦如是;二、如诸佛尽形寿不偷盗,弟子一日一夜不偷盗,亦如是;三、如诸佛尽形寿不淫欲,弟子一日一夜不淫欲,亦如是;四、如诸佛尽形寿不妄语,弟子一日一夜不妄语,亦如是;五、如诸佛尽形寿不饮酒,弟子一日一夜不饮酒,亦如是;六、如诸佛尽形寿不坐高广大床,弟子一日一夜不坐高广大床,亦如是;七、如诸佛尽形寿不着璎珞、不香涂身、不着香薰衣,弟子一日一夜不着璎珞、不香涂身、不着香薰衣,亦如是;八、如诸佛尽形寿不自歌舞作乐,不往观听,弟子一日一夜不自歌舞作乐及故往观听,亦如是。”这就是八戒,然后是斋。“如诸佛尽形寿过中不食,弟子一日一夜过中不食,亦如是。”
前面八条为戒,后面一条为斋,加在一起就叫八关斋戒。
有的居士自己在家里经常守持八关斋戒,这非常好。这一次来到四祖寺,集中五天的时间,五日五夜受八戒,过中不食,我们明天受戒的时候,就要把一日一夜改成五日五夜。因为受一次就要保持五天。如果我们只说“一日一夜”,那就每天得受一次;如果说“五日五夜”,受一次就可以管五天。
七、过中不食的意义和功德
过中不食为斋,取其防邪、少欲为义。多食多贪,淫欲心就重,所谓“饱暖思淫欲”。晚上不吃,对于守戒、修禅定都有很大的帮助。有许多高僧,一辈子坚持过午不食。
《毗罗三昧经》说:“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诸佛故。”《佛说处处经》说:“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 ;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杂譬喻经》说:“佛言: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一曰少病身安,二曰少睡,三曰少淫,四曰得生天上,五曰知宿世因缘。”经典上讲到持八关斋戒有这么多功德。
很明显,吃饱了就睡,不但是饱暖思淫欲,而且还会导致许多疾病产生。过中不食,就能少淫欲,少睡眠,得一心。得一心就是得禅定,禅定以一心为体。“无有下风”,身体健康,气血顺畅,就没有下风。“身安隐”,身体少负担,所以身心轻安,能够减少疾病。
《杂譬喻经》更说持斋的功德,持斋一天就有六十万岁的粮食。意思就是说:一天节省一顿饭,相当于积累了许多种子。这些种子如果经过繁殖,就好像谷子在田地里生长一样,善法在福田中生长,也是在不断地繁殖。越繁殖越多,就有了六十万岁的粮。这种粮,既是生命的资粮,也是福德、智慧的资粮。
八、受持八戒能得善神拥护
《佛说四天王经》说:“若持一戒,(天帝)令五神护之;五戒具者,令二十五神营卫门户。殃疫、众邪、阴谋消灭;夜无恶梦;县官、盗贼、水火、灾变终而不害;禳祸灭怪。唯斯四等、五戒、六斋,犹如大水而灭小火,岂有不灭者乎!”大水灭小火,当然是很容易的事。“临其寿终,迎其魂神,上生天上七宝宫殿,无愿不得。”五戒十善,是人天善法。如果我们以此功德,回向了生脱死,也是无愿不遂。
“若有不济众生之命、秽浊盗窃、淫犯他妻、两舌恶骂、妄言绮语、厌祷咒诅、嫉妒恚痴、逆道不孝、违佛违法、谤比丘僧、善恶反论,有斯行者,四王以闻,帝释及诸天佥然不悦,善神不复营护之。”那些行恶之人,诸天不喜欢,众神憎恶。
“即令日月无光,星宿失度,风雨违时。作恶者,众神憎恶,不复拥护。人间受到疾病、恶名流布。不仅一人作,日月无光,星宿失度,风雨违时,以现世人。”守戒有功德,作善有功德;作恶则有过失。不但在人间会遭受种种疾病缠绕,恶名流布,诸天也不喜欢。如果作恶多端,这种恶行不仅仅是一个人作,而且形成一种社会行为,那就会使得日月无光、星宿失度,风雨违时,以此来警告世间之人。
这些话,好像就是讲我们人间的现实一样。在地震的时候,就是日月无光。星度失度,就是星体不是按照正常的轨道和速度运行,必然会引起地球的异常变化。地震、海啸、台风,都是宇宙天体在运行的过程中地水火风不平衡,因此导致大的灾害。我们刚刚经过了“5.12”四川大地震,接下来又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台风、泥石流,这些都是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与人心有没有关系呢?应该说和人心有密切关系。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大自然,影响到气候。刚才讲到吃荤吃素的问题。吃的肉类多,奶喝得多,必然就要多养猪、多养鸡、多养牛、多养羊。动物身上都有温度,这些热量的散发超过了地球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引起气候的变化。前几天我在邢台玉泉寺举办了一个禅七,那几天虽然天气已经逐渐凉了下来,但是当禅堂里坐满了人的时候,温度马上就上来了。比如说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将近两百人,大家可以测量一下现在的温度是多少;等人都退完了,过一个小时再量一量温度是多少。那一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在同一个屋子里面,有这种温室效应,太热,引起人心的种种烦燥、出汗、气闷,地球也是一样。地球并不是很大,它所能承受的热量,在大气层以下,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地球就会起变化,地球上的生物就会起变化,地球的地水火风四大会起变化。起了变化就有可能带来一些灾疫。这些灾疫,无非就是风雨违时。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不需要下雨的时候雨拼命地下。
我们要改善气候,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使“人心符合天心”。有的人说,天是大自然,哪有心呢?天不仅是大自然,天也有天心。天心、人事是互相感应的。整个地球上生活着60亿人,这60亿人不可能对自然界一点影响也没有。地球环境的恶化完全是人类造成的。因为人类不知道爱惜这个地球,人类向地球种种索取,而对地球不知回报,不知道反哺,使得地球越来越贫瘠,使得地球越来越失去平衡。
如果我们能够改往修来,洗心斋戒,恭敬三宝,慈心不杀,尽诚不欺,那就符合清净之道,就能够化解灾疫,使得人间好事多于坏事,顺利多于不顺利。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人事天心是相互呼应的,世界上没有一件孤立的事情。
九、一日一夜的界限
凡持斋之日,是以一日一夜为限。第一日过中不食,亦名过午不食。所谓“日中”、“午”,其时间为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之间,过了一点就不要再吃了。这就就叫过午不食。一日一夜以第二天什么时候为限止呢?以第二天明相出,“始得解斋,食其粥也”,才可以解除斋戒吃早饭(见《法苑珠林受斋篇第八十九》)。如果过了晚上十二点,认为凌晨一点就是第二天,就开始吃饭,那不对。一定要到第二天的明相出。头一天下午一点,至第二天明相出的这段时间,是一日一夜的持斋期。我们现在的时制,是以两小时为中国的一个时辰,二十四小时就是十二个时辰。《景德传灯录》上有宝志禅师的《十二时颂》,这十二时就是:“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禺中(巳)、日南(午)、日昳(未)、脯时(申)、日入(酉)、黄昏(戌)、入定(亥)、夜半(子)、鸡鸣(丑)。”这是西洋时制与中国时制的比较。另外还有印度时制,它是日三时,夜三时,昼夜六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初夜、中夜、后夜),每四小时为一时。所以“昼夜六时恒吉祥”、“六时吉祥”的六时,并不是六个小时,而是说“白天吉祥,晚上也吉祥”,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吉祥的。
这里我们要掌握的,就是什么是“明相”。明相就是天开始亮了。它的标准,就是凭着早上的自然光,能够分明地看清自己的掌纹。这叫“明相出”。
八关斋戒的内容,粗略地讲就是这些。当然,八关斋戒虽然只是一日一夜过出家人的生活,而三世诸佛成佛都是现出家相,所以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三世诸佛的生活。我们一日一夜受八关斋戒,实际上就是受的佛戒,所以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非常重大。希望各位在这几天能够诚心忏悔,非常投入地受持八关斋戒。在受持期间,常住也配合这次活动,厨房晚上不开火,全体人员都过午不食。常住的居士、出家师父,都在这五天当中,和大家一起过过午不食的清净生活。
问:阿弥陀佛!师父!我是想,八关斋戒既然可以在家里受持,为什么非要到寺院里受呢?除了大家一起共修的力量,我觉得有点多此一举。
答:照这位居士讲的,一般地理解,确实有这个问题。但是在南传佛教国家,八关斋戒都是在寺院里受,都不是在家里。因为在家里有几个问题难以解决。比如说“不坐高广大床”,为了受八关斋戒,在家里还得专门准备一张简陋的床。在家里毕竟是一家人,生活上诸多不便。所以南传佛教国家的居士们,到了六斋日,他们在家里吃了早饭,就带上午饭,带上供佛的香花,也带一点简单的卧具到寺院来,然后就在佛塔边、走廊里、某个殿堂打坐。到了中午就吃自己带来的饭,晚上就把卧具在地上铺开睡。在寺院受八关斋戒是一个传统,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寺院传授八关斋戒同时,也会举办一些禅修活动、讲法的活动。依止僧团容易进步,在修行上容易提高。僧团每年举办几次八关斋戒的禅修活动,对于提高广大在家信徒佛法上的认识和修行的层次,有帮助。所以并非多此一举。
问:受八关斋戒期间,是不是不可以用牙膏刷牙,用香皂洗脸,用洗发精洗头发?
答:牙膏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佛陀时代是用杨枝刷牙。牙膏大概没有太多的香味,应该可以允许。香皂还是不用,用一般的肥皂就可以了。
问:师父你好!《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戒是个形式,它的目的是为了克制欲望,离欲成佛。这是我的理解,不知对不对?所以我觉得,不用牙膏、香皂、洗发精,只是一个形式,是否真的特别有必要非这样做不可?因为牙膏、香皂和洗发精,都是必须使用的生活用品,如果不使用,会有很多不便。这是我所要请教的问题。
答:佛陀制戒,总的戒有两条。一是止恶的戒,一是生善的戒。止恶的戒叫诸恶莫作;生善的戒叫众善奉行。香皂、香水、璎珞这些物品,很有可能让我们产生邪念,产生贪爱,所以我们要戒。把这些戒掉了,善法得以增长,贪爱得以制止。持戒讲了这么多的戒相,是不是和《金刚经》上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矛盾呢?不矛盾。《金刚经》上讲的相,不是指某件事情本身。比如说茶杯,茶杯是不是相?不是。不是说茶杯是虚妄,而是说我们在茶杯上面所产生的贪爱执着的那个相是虚妄的。茶杯明明在这里;茶杯碎了,它还有碎片在这里。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叫我们对一切法在认识上不要起贪爱、分别等执着。一起执着就是障碍。不起执着,该喝水就喝水,该吃饭就吃饭。可是我们做不到,我们不该执着的地方要执着,不该贪的地方要贪,不该嗔的地方要嗔。怎么办呢?还是要从守持戒律入手,逐步地调伏身心,真正能够做到每时每刻,当下就能进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境界,当下就能达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境界。这有一个过程。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经过这个过程。
问:佛曲是不是在歌舞伎乐的范围之内?我们在家里受持八关斋戒的时候,可能会意外地听到歌曲算不算破戒?
答:佛曲是善法,帮助我们生善,帮助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所以佛曲可以唱。大殿念经唱赞也是佛曲,这是可以唱的。如果是意外地听到歌曲,只要你不起贪心,不觉得“好听极了!再听一听”,就不算犯戒。所谓犯戒是指有意故作,无意不在犯戒之内。
《六斋日与八关斋戒》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