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集學論》中引用大量佛經講述了一種心態:有菩提心的國王或企業家會認爲,這個錢並不是我所擁有的,我只是負責保管或分配這些錢的工作人員,我的任務,就是把錢合理地分配給需要的地方,做對衆生有益的事情。
如果沒有用菩提心去對待,世間的錢財都是害人的痛苦之因,它會讓我們不得解脫。
2、同時也要思維:雖然有漏的東西都是痛苦之因,但因爲前世的福報,讓我暫時擁有一個平淡且相對幸福的生活,這個幸福是來之不易的。佛經裏面講過:能在人間過著比較幸福的生活,同時又有機會聞思修行,才是人間頂級的高端享受,是真正的福報,人間的幸福頂多不過如此了。在輪回當中能同時擁有二者的人,是非常稀有罕見的。
要知道,做高官、富豪、社會精英,不算什麼稀有,六道衆生中的天人、非天,以及餓鬼道一些衆生的富裕程度,也是人類中的大亨富豪們千分萬分不及其一的。但是,雖然他們家財萬貫、應有盡有,但他們卻缺乏佛法的聞思修智慧以及慈悲心。從修行的角度來說,他們只能是貧乏、可憐的落後分子。
兩相比較,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富有,所以,我要用福報去換佛法,然後用佛法去換取更深層、更恒久的幸福。讓幸福生活與聞思修行,成爲相互促進的因緣。
3、還要思維:當擁有幸福的時候,一定要能感知到當下的幸福。同時學會感恩,並習慣于樸素、低調、低碳、簡單的生活,並懂得少欲、知足、感恩和分享,學會布施多余的東西。雖然這只是錢財上的微小布施,但也可以同時具備六度,在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上做布施,可以積累很大的資糧。這樣,心就會慢慢平靜下來,在這個平靜當中,可以感受到自由、幸福與快樂。還要提醒自己,我不能沈醉在這小小的福報當中,我要用更多的時間去積極聞思修行。
可所有的凡夫卻不會這樣想,當他們獲得了世間的幸福之後,仍然不以爲足,不但感覺不到幸福,還想再去尋找另外的幸福。身體和語言被貪欲心操縱、支配著,這種人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4、遇到痛苦的時候,可以修自他相換;遇到幸福的時候,同樣也要修自他相換。
從世間的角度來說,身體健康,生活舒適,叫做享受幸福;從解脫的角度來說,這叫做浪費福報、浪費幸福。佛經中一再提醒我們:千萬不要把幸福浪費掉了!所以,在事業成功、心情舒暢、幸福無比的時候,一定要修自他相換。
呼氣的時候,把自己當下的幸福,與幸福之因——過去、現在、未來叁世所有的善業、福德,全部觀想成白色氣體呼出去,融入天下所有衆生的身心。觀想天下所有的衆生,都得到自己分享的幸福與幸福之因,並遠離一切痛苦等不幸。
如果沒有這些竅訣的指引,沒有嘗試著去觀修這些修法,很多佛教徒的心也與不學佛的人一樣。只要遇到一點點微乎其微的痛苦,就傷心欲絕、一蹶不振,不但修行無法正常進行,連基本的正常生活都無法維持。稍有一點強于他人的福報,又洋洋自得、目空一切,誰都看不起,事事唯我獨尊。所以,我們應該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去做、去落實。這樣長此以往,以後即使在夢中遇到苦樂境況,都會下意識地這樣觀修。若能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則不管以後的生命中遇到再大的起伏落差,都能保持平穩的心態,都不會阻礙自己的修行。
雖然從表面上看,這個修法顯得很簡單,不能和大圓滿、大幻化網、大中觀等高深大法相比。但是,對我們這些位于修行初段的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這些修法了。心靈的成長,有一個過程,要從零開始,不是一下子就能一蹴而就的。經過長時的努力,最終一定能達到最高的境界。
幸福不在于金錢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即使沒有錢,過著清貧的生活,人一樣可以有理想、有悲心,品行高尚、尊重因果,既不傷害其他生命,也不破壞周圍環境。不管別人怎麼看待自己,自己都感覺很愉悅、很開心,這就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但很多人目前的生活卻與之截然相反——沒有任何內在的成分,精神空虛無聊,情緒焦躁不安,道德衰敗、爾虞我詐、窮凶極惡、互不信任,過度地開發、破壞環境,金錢淩駕于一切之上,並認爲這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所有的地球人都變成這樣,這個社會就沒有希望了,人類也沒有希望了。
很多人雖然學佛了,但由于沒有足夠的聞思修,所以素質和不學佛的人一樣低下。佛教團體中互不團結、互不理解,抱怨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爲什麼沒有修行?就是因爲不知道人身多麼難得,不知道現在的機會多麼難得。一個人買再大的房子,再貴的名車,都沒有用。要珍惜當下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機會,這個非常難得。我們要知道,我們現在是最幸福的時候了,在這個時候,我們還不知道幸福,還不修行的話,再往後走,就是下坡路了。
(二)勝義谛的方法
勝義谛的方法,就是修空性。具體包括兩種修法:
1、中觀推理
如果用中觀的理論去推理,就能知道這個世界都是夢幻泡影,沒有一個真實的東西。就像昨天晚上的一場夢,夢到自己做高官,夢到自己很有錢,當時感覺似乎與現實生活是一樣的,但今天醒來之後會明白,夢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同樣,雖然我們在目前的現實生活中當高官、做富豪,但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現實生活也是假的。現實與夢幻之間只有時間長短的差別,而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2、直接觀心
這也是最好的方法:在觀修之前,首先要明白,所謂痛苦與幸福,都是內心的感受,它不在于金錢的多少,地位的高低,權利的大小。這一結論不僅是佛經裏面早就說過的,而且心理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在研究了半個多世紀以後,也得出了不謀而合的結論,並且也有很多數據的支撐。
就像到了夏天,或太陽升起、氣溫上升的時候,雪人、冰雕都會融化,不複存在。或在有些時候,藍天上白雲朵朵,有些像動物,有些像建築物等等,但僅僅在一瞬間,所有的烏雲都在空中消失無蹤,僅剩一片虛空,不留一絲痕迹一樣。雖然在尚未證悟的時候,心的現象實在且鮮活,但在證悟心的本性之後,就能現量覺察到,心或意識的本性都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像虛空一樣,附著在心或意識之上的痛苦和幸福也會像雲彩和冰雪一樣瞬時無影無蹤。正可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觀修方法:
首先靜下來,第一步,是修上師瑜伽。此處上師瑜伽中的上師,是法王如意寶。其他所有上師,都可以包含在法王如意寶當中。觀想法王如意寶和蓮花生大士無二無別,形象或相貌是蓮花生大士,本體是法王如意寶,修完上師瑜伽以後,觀想上師融入自己的心。然後靜下來,看心的本性。此時一下子就能明白心的本性,從無始以來就是這麼清淨,從來沒有誕生、存在或消失過任何念頭,它本來就是這樣清淨、甯靜、安靜、光明、空性。此時會感覺到一切都是空性,無論痛苦還是幸福。
起坐以後,在現實生活中,也要知道一切都是如夢如幻,這樣無論遇到任何境遇,都會安之若素、遊刃有余。
所有的修法都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最好能把自己從人群中隔離開來,尋找一個相對比較僻靜的地方去修,這樣效果會更明顯。即使沒有條件到安靜的地方去修,也應該安住在自家佛堂裏面,關嚴門窗爲自己創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每天堅持閉關一兩個小時。這樣長期堅持,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當應用娴熟之後,則無論住在吵鬧的城市,還是安住在寂靜的聖地,內心始終就像住在淨土一樣甯靜祥和,絲毫不受末法時代之娑婆世界的沾染。身處不淨紅塵,心住清淨佛刹。
馴心若馴象
調伏內心,就像馴服動物一樣。當它孤獨絕望、頹廢失落的時候,就修如何面對痛苦的法,把痛苦轉化爲力量,鼓勵自心,給心以勇氣,讓它重新站起來,走上解脫道。當它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的時候,就觀修諸行無常、有漏皆苦之類的法,以克製過度的傲慢。讓心不走兩個極端,始終處于中立、正常的狀態當中。
唯有釋迦牟尼佛,才知道最徹底、最有效的調心之方法,這是其他所有的科學家、哲學家等專家,神通超人的外道,以及那些自以爲了不起的成就者、神仙都沒有掌握的獨門絕技。
佛經中講過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印度很多小國家的國王都是非常虔誠的佛弟子,但有個國王因爲不了解佛教,所以沒有信仰。
一次,國王獲得了一頭非常珍貴的大象,他找到一位馴象技術遠近馳名的馴象師,讓他馴服這頭大象。馴象師施展了各種技巧,最終把這頭大象馴服得非常馴順、調柔。大功告成之後,他便請國王來當場鑒定。
他和國王一起騎在大象背上,四處巡視溜達。突然,大象開始瘋狂地往前沖,翻了一山又一山,根本不聽馴象師的口令。當大象跑到一座森林裏面的時候,無計可施的馴象師連忙叫國王抓住一根樹幹,這樣才脫離了象背,大象仍然不顧一切地拼命往前狂奔。
脫離險境的國王氣急敗壞、怒火沖天。他指著馴象師說道:你膽大包天,居然敢欺騙我!你根本沒有馴服大象,卻讓我坐在大象背上,居心何在?我要把你的頭砍下來示衆。
馴象師委屈地回答說:我確實是把它馴服得服服帖帖了,如果您不信,就等兩叁天,大象自己肯定會回來,到時候就可以一見分曉了。
國王雖然怒氣未消,但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便勉強回答說:再給你幾天時間,等大象回來,如果不是你說的樣子,就一定要砍掉你的頭。
過了兩叁天,正如馴象師所言,大象的確自己回來了。馴象師爲了證明大象已經被自己馴服,便將一個燒紅的鐵球放在面前,並給大象下了一個口令,大象當即毫不猶豫地准備用鼻子去抓那個燒紅的鐵球。馴象師當即對國王說:因爲它已經被我馴服了,所以一定會去抓這個鐵球,但抓了以後,它一定會馬上死掉,國王您看著辦,如果您需要這頭大象,就一定要製止它去觸摸鐵球,否則就來不及了。
起初還將信將疑的國王看到大象真的撲向鐵球時,不得不相信了,連忙出手製止了大象的愚莽之行。但國王同時也百思不解,便好奇地問馴象師:爲什麼那天你一再下口令,它卻充耳不聞、一路狂奔,今天卻如此服帖呢?馴象師說:我只能馴服大象的身體,卻無法馴服大象的心。因爲大象聞到母象發情時的氣味,所以生起了貪心,在貪心的驅使下,就會失去理智,又怎麼會聽從我的口令?今天它恢複了常態,所以會對我言聽計從。
國王聽了馴象師的陳訴,才心服口服。之後若有所思地問道:天下有沒有人能夠馴心呢?馴象師說:有,那就是釋迦牟尼佛。國王頓時對佛陀生起了無比的信心,連忙前往釋迦牟尼佛座前皈依、供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然世間強製性的法律法規,可以控製人的部分語言和行爲,卻無法調伏人心;馴服內心的唯一導師,就是佛陀。
以上所講的,就是調伏自心的方法。
如果沒有這些方法,很多人在遇到沈重打擊的時候,會極度絕望,甚至以自殺的極端行爲,來讓自己寶貴的生命走到盡頭。據2003年《光明日報》報道:僅于2003年,中國就有二十萬人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夫俗子都有這樣的通病,遇到一點點痛苦,就承受不了,要死要活;稍有一點點世間成就,又立即變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人類曆史上諸種不堪回首的慘劇,綿延不斷的戰爭,都是心造出來的,都是欲望無限膨脹的結果。我們都知道,西方慘無人道的黑奴買賣,可以持續長達四百年時間,把黑人當成豬狗不如的商品來進行交易,這是多麼喪盡天良的事情啊。這一切,都是人的欲望沒有得到控製的極端表現。
所以我們要調伏自心,不讓它主宰我們的肉體,讓我們飽受痛苦的折磨,甚至走向絕路;通過調心,就能給它以勇氣,從而把痛苦轉化爲力量;並給它以希望,使它重新走上解脫道。
痛苦或幸福,都是變幻莫測的人生之路中在所難免的。如果沒有調服內心,又如何能保持平穩的心態呢?
以後不管是修行,還是面對現實生活當中的一些波動,都要用佛法去調整心態,這種做法不但當下對大家有利,而且對所有生命的未來,都有著不可思議的緣起。
上述內容,都是在現實生活中運用佛法的具體方法。很多人也意識到要將佛法融合到現實生活當中,但如果沒有修行,沒有正知正見,又用什麼東西來融入現實呢?
出座之後的修法,就是將入座時體會到的正知正見,融入到現實生活當中。
希望大家在現實生活中,能盡量運用、落實這些修法。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我們千萬不要錯過。假如今生今世沒有修出什麼結果,什麼時候再有這樣的機會,就非常難說了。所以務必要珍惜這些修法,珍惜這個機會。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更豐富、更發達,但現代人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更忙碌、更緊張。巨大的生活壓力,激烈的競爭環境,已經把我們推向了精神崩潰的邊緣,我們太需要修行了!只有修行,才能最終自利利他。
我們現在雖然壓力很大,但獲得了暇滿人身,還是比較幸福、比較自由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不修行,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是任何人都說不清楚的。盡管大家都在說“明天更美好”,但會不會美好,誰敢打包票?自然災害、饑荒、戰爭、暴動隨時都有可能降臨。把握住當下吧!
《慧燈之光八 如何面對痛苦與幸福》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