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宗教並沒有爲未來的時代做准備,並沒有爲這個已經轉變的時代做任何的調整來適應,他們所做的都是爲過去君主時期、戰爭時期、非科學時期、局部狀態、農業時期、生態破壞時期、通貨膨脹時期等等做准備,並沒有爲這個已經轉變的未來而且繼續加強轉變的時代,做任何准備的工作,以上是我所做的觀察。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問題,本來我的演講順序是先看中國,不過我想我們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臺灣。我們就先來看臺灣,臺灣有一個很明顯的狀況就是從陸地轉變成海洋,這個從鄭成功父親鄭芝龍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從陸地轉變成海洋現在還在持續中,只是我們這邊的人,雖然也知道要轉變到海洋,可是腦袋裏裝的還是陸地文化。從什麼地方可以觀察出來呢?從現在很多主張可以看得出來:想從陸地轉變成海洋的人士,嘴裏提出來的卻是本土文化,本土化是陸地化呀!應該講「本水化」,不是「本土化」才對。怎麼會這麼矛盾呢?因爲他們自己心理是陸地文化、陸地思想,並沒有真的轉變成海洋文化、海洋思想,也因爲這樣的矛盾使得他們進入海洋化不順利,因爲把握不了海洋文化、海洋思想的特質!所以在這個狀況下,心理是陸地思想,而要跟大陸來比陸地,怎麼比都是很小;但是要跟大陸來比海洋,如果我們知道我們是「本水化」,那我們是很大的。所以這個地方的轉變是在進行,但是這中間會有很多的挫折。
第二個是被統治的狀態轉變成獨立自主、民主自由,現在仍在進行中,很曲折,很顛簸的,並沒有那麼的順利。獨立自主、民主自由本來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工作,像美國他們是經過二百年的發展才成功的,我們想要在二叁十年完成當然不容易,這個學費一定是要繳的,但是我們不要怕繳這個學費,因爲這是值得追求的價值,所以這個轉變是值得努力、值得追求的。
再來看中國人的未來,中國人的未來很明顯的趨勢是從共産主義變成改革開放,也就是走向資本主義,使得原本的一窮二白,漸漸地走向富強康樂,這是可以預期的;而一黨專政雖然到現在還沒有走到民主自由,但是我認爲必定會走向民主,尤其臺灣每四年就選一次總統,會選得讓大陸人心發癢的,所以一黨專政不是最後結局,民主趨勢必然要出現,我相信是這樣。
好,我們再來看我們佛教的未來是什麼?我覺得我們佛教一直停留在農業時期,沒有進展,整個佛教的說法都是爲農業時期做准備,用在農業時期,當然沒有問題,可是用在現在就有問題。現在正進入科學時期,我說的正進入科學時期,是指我們圓覺宗也是我們圓覺文教基金會所做的努力,我們已經辦了五屆的佛學與科學研討會,現在又繼續辦佛學與科學期刊,在我們這些努力之下把佛教調整到進入科學時期,一些迷信的、不合乎科學的內容都被我們刪除了、過濾掉了,把一些合乎科學的內容保留下來,同時更加的把它強化,這個是我們十多年來所做的工作。我認爲因爲我們做了這樣的工作,所以才使得佛教進入科學時期。我還看不到其他什麼有份量的工作讓佛教可以進入科學時期。
再來,我覺得整個佛教正要進入工商企業時期,但現在還沒進入,只是想要進入,誰在想?當然是我們圓覺文教基金會在想,我還看不到有其他人注意這個問題。因爲我們的佛教是出世的、無欲的,是反商的,而且是非常個人化的,強調這樣的內涵是無法進入工商企業時期的。工商企業時期則是群體的、有組織的,這個時期的內涵和農業時期的內涵是非常不同的,所以爲農業時期准備的佛教,拿來用在工商企業上可以說是毛病百出,因此現在我們臺灣就有人流行這樣子的一個看法,什麼看法呢?他們認爲真正的佛教徒,也就是嚴格遵守佛教教義的佛教徒,甚至這個佛教徒的禅定功夫很高,有神通力,但一讓他們來經營工商企業卻都是失敗的。有人就問我爲什麼是這樣?其原因就是因爲佛教本身是反商的,反商的成分太重了,所以一個反商的人一進入工商企業,怎麼做得來?一定是不適應的!所以通常是:做生意的時候,我們就做生意,不談佛法;要談佛法,就是把賺來的錢捐給佛教團體去用。這樣佛教和工商企業是分工的,無法合在一起。這樣要如何改變呢?想要改變就要提倡入世的佛法,佛教裏有沒有入世的佛法呢?有的,那就是菩薩乘,不能只是口頭上的菩薩乘,口頭的菩薩乘沒有用,一定要是真正的菩薩乘才是入世的。爲了進入工商企業我們曾經提出貢獻主義的主張,有別于資本主義、共産主義和社會主義。提出貢獻主義就是爲了佛教進入工商企業做准備,這個東西在佛法裏並沒有明顯的講出來。
爲了進入工商企業,我們還提倡「莊嚴佛土、莊嚴佛性」。這樣的主張一定要把它標明出來,這個「莊嚴佛土、莊嚴佛性」在我們佛法的經典裏是有的,菩薩乘的佛法就有這個東西,只是沒有被拿來用;若想要進入工商企業時期,就必須要拿來用。促使我提出這樣的主張的原因是基督教,資本主義的興起是因爲基督教的一個主張:做生意、辦企業是爲了榮耀上帝,不是爲了賺錢,也可以說賺錢的目的是爲了榮耀上帝。這一點要特別的注意,因爲這樣他們的精神領域跟我們完全不同,因爲我們臺灣、我們中國有很多商人、企業家只是爲了賺錢而奮鬥,剛開始時能夠賺到錢是很開心的事情,但是做到後來,賺錢的本事有了,很會賺錢了,還可以繼續賺很多錢,可是那個時候就發生問題了:懷疑自己賺那麼多錢幹什麼?人生只是爲了賺錢嗎?可是資本主義那些企業家,他們是爲了榮耀上帝而賺錢,賺錢愈多表示榮耀上帝的事情做得愈多,他們就不會發生因爲賺錢而苦悶的事情;但是我們的商人、企業家在我們的佛教文化及中國的反商文化的影響之下,卻非常痛苦,認爲無商不奸,錢賺得愈多就表示你愈奸詐。所以商人對自己的人格是否定的,這樣的沖突一定要把它改掉才行,怎麼改?只要把觀念改成:辦事業、賺錢是爲了莊嚴佛土。雖然現在大家也會莊嚴佛土,但是總認爲蓋廟、印經、念經、拜忏、燒香等等才是莊嚴佛土,這是不對的。把你的事業做好就是莊嚴佛土;把你的人格、精神領域、智慧提升,這就是莊嚴佛性。莊嚴佛土是對物,莊嚴佛性是對人,也可以說任何事情你都把它做好了,你就是在「莊嚴佛土、莊嚴佛性」,不需要去蓋廟、燒香、拜佛、誦經,莊嚴地去做任何事情,並且把它做好就是修行!能發展到這樣,才是爲工商企業時期的衆生准備了佛法,不然就是沒有爲他們准備適合的佛法。這個工作才剛要開始,所以我說佛法將要進入工商企業時期。
再來我們就講到最後一個主題了:「我們」是指修行者,那麼我們修行者的未來是什麼?就是成佛,沒有別的。我們是爲成佛而來的,所以對于修行者而言,我們的未來就是修行成佛。好,我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各位。
以下是梁教授在現場爲聽衆回答問題的精采內容:
問:DNA的整理如何造福人類?是否信解菩薩的工作?
答:DNA的整理是屬于科學的工作,它應該可以影響我們的生命,會造福我們人類;但是弄不對也會産生破壞,這一件工作是要非常小心的。關于這個部分我們在佛學與科學期刊將陸續有探討論文出現。
問:請問梁教授是否能透露一下佛性、明心見性的境界?
答:不可說。
問:請問您說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修行,「好」的界定是什麼?
答:我們可以用真善美、慈悲喜舍、戒定慧來界定事情好否。
問:在兩岸方面,若有人問您:我們臺灣人應該采取何種態度?您的答案是獨立?是統一?還是順其自然?
答:我們應該采取什麼態度?既不是獨立、統一,也不是順其自然;而是要看清事實!看清實際的事實是什麼?現況是什麼?未來的趨勢是什麼?你要看清楚;若看不清楚現實的真實,你就會完蛋。不是你的意願要獨立、要統一,或順其自然,都不是;而是你要看清事實,看清楚了以後,你才能夠決定要走什麼路?就好像你要看清楚門在那邊,然後你才曉得要朝哪邊走一樣。若連門在哪邊都不清楚,你就往那邊走,那你就只有撞牆了。我們佛教徒以及我們中國的文化,在這一方面是有缺陷的,不知道要看清楚現實中的事實,不知道該這麼做這件事情。看清事實是做任何事情的第一步,第一步都沒做好,以後就不用講了。像這裏提出來的問題都是表示你的意願是要獨立?要統一?還是要順其自然?或是要保持現狀?這些全部都是意願,而不是描述現況的事實是什麼,因爲我們都不知道要這樣做,我們的文化沒有教我們要這樣做,佛教也沒有教我們要這樣做,這是非常嚴重的缺陷。
問:請再說明臺灣人的未來?從陸地進入海洋臺灣的優勢?
答:從陸地思想、陸地文化進入海洋思想、海洋文化,臺灣有絕大的優勢。中國大陸在這幾千年以來都是陸地文化、陸地思想當道;海洋思想、海洋文化在中國是受壓製的,這個壓製應該是從商朝滅亡、周朝興起就開始,一直到現在。而最近歐美國家都是海洋文化、海洋思想,他們主導了整個地球,所以整個地球都充斥著海洋思想、海洋文化,將來這個趨勢仍然會持續下去。原因是什麼?因爲地球的面積只有四分之一是陸地,而海洋卻占有四分之叁,當然海洋占優勢了。何況現在多出了很多不同層次的海洋:天空也變成海洋,金融也變成海洋,通訊也變成海洋,而自由民主的政治也是海洋,是民意的海洋,是人民意志的海洋,出現了這麼多人造的海洋,這個不是陸地文化、陸地思想能夠適應、能夠處理的。所以臺灣是中國文化裏海洋文化的代表,他適合扮演領導中國的海洋文化的角色,要把中國沿海一帶的這些省份、這些人民的海洋文化帶起來,臺灣可以扮演好這個角色!但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就要在海洋文化、海洋思想方面下功夫,如果腦子裏裝的是陸地文化,那就根本不夠格去主導。那麼顯然中國大陸將來要興起,必須要由海洋文化興起,所以像鄧小平後來選的接班人士江澤民,他的基礎地盤是上海,當時我就認定他的選擇是對的,因爲那是代表中國海洋文化的部分,由他來主導中央的政權這顆棋子算是下對了。
問:經濟成長及物價穩定兩者爲當前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理念,那通貨緊縮將影響企業家的投資進而導致蕭條失業問題的産生,請問該如何解決通貨緊縮的問題?
答:通貨緊縮並不可怕,尤其是現在的通貨緊縮更不可怕,因爲通貨緊縮可以減少浪費,同時可以讓那些賭博性、投機性的經濟活動無利可圖,因爲投機活動在經濟上沒有實質的貢獻。他們只有在通貨膨脹時可以賺到錢;但是在通貨緊縮時只有賠錢,想要賺錢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通貨緊縮的時候,貢獻主義就會興盛。這個問題不用擔心,而且經濟不會衰退也不會蕭條。
問:隔空抓藥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答:以科學態度而言我不知道。孔老夫子說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所以我是「是知」。
問:如果希特勒時代殺死六百萬猶太人的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抱持憎恨心而來,故而身不由己地殺人,以因果觀來說會不會導致陳進興殺害白小燕,亦有其合理化的解釋?
答:憎恨心會造成這個世界的汙染是必然的,至于這個因果觀要牽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受過迫害的人要來報複,如果認爲這樣子的觀點才是因果觀,那麼這是一個局部的、比較狹義的因果觀,更狹義一點就變成合理化陳進興殺害白小燕事件了,這樣的思考是不必要的。我們說有憎恨心的人多了,彙聚在一起做出可惡而危險的事情,這樣子的因果觀是比較一般性,也是比較概略性的敘述,使得我們對事情會有了解,也更清楚這個轉變的來龍去脈和他們的關聯是什麼。如果要把它窄化到陳進興殺白小燕,這樣子的推論過程太多了,類比也太簡陋了,這樣的想法我認爲沒有必要。我們要用的因果觀,是要讓我們對事情更加了解、更加清楚,而不用到後來讓我們更加糊塗,不要這樣子用下去。
問:中共文革時期的年輕人,現在已是中共的中堅分子,未來大陸會有更多小皇帝般的人,這些人顯然不是信解菩薩,如何能推知未來的中國會富強康樂呢?
答:中共有很多有才智的人,我們不要小看他們。大陸領導階層的那些人,其實是很有謀略很有才智的,這些人就會是信解菩薩。
問:修行高深者,只要將佛教帶入金剛經的句型,即可將工商企業管理好?
答:金剛經句型不能這樣的帶入,那個是要實踐的。如果只是帶入金剛經的句型,那是沒有用的,只是鹦鹉學語而已,沒有力量的!要産生力量一定要實踐,所以這個不是那麼容易的。
問:教育已往科學方向走,而唯物、功利也是科學的本質?
答:不錯,是這樣子走的,有這樣的教育內容,也有這樣的傾向。但是這個是有缺陷的,而這個缺陷只有佛教可以挽救,也就是已經進入科學時期的佛教可以解救這個問題,別的宗教都還沒有這個能力。
問:如何能夠做到悟證的菩薩?
答:這是修行上的一件大事,今天我還有一個東西沒有提到,就是:「無量衆生發菩提心故。世界海純清淨劫轉變」也就是說如果「無量衆生悉發菩提心,彼心令剎海住劫恒清淨」。什麼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悟本來面目,也就是悟到真正的真我、真心。發菩提心以後再繼續修行,就能夠做到悟證菩薩;如果未發菩提心,只是能夠修行,則大部分是信解菩薩的階段。那麼要怎麼樣才能夠做到呢?就是來參加修行班,我教大家怎麼去悟本來面目,那麼就能夠進入悟證菩薩了。
好,最後一個問題就回答到這裏,謝謝各位。
《我們的未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