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關於「四相」之08:進入人相的實例▪P5

  ..續本文上一頁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是走《圓覺經》的那種自性的深度的四相,從「我相」進入到「人相」,別人並不知道,即使破了「無明」,超越了「壽命相」,進入了離四相,別人還是不知道,因爲那是你自己內心的事。要別人知道,就是在走法性的廣度這個系統,是入世的系統。現在我已經把它們合並成一個系統,要同時並行。這個是在修行實踐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件事情對于我們的修行實踐,影響是很大的。

  

  

我再強調一次,曾惠美她所做的,是走法性的廣度這個系統的,這個應該說是很難做的,比禅定走的自性的深度還要難做。

  

  

師:我想現在要問臺北了,從早上聽到現在,你們的心得、你們的感想?先問蘇莉華。

  

蘇:好。剛才老師重新又把高級班所講的有關于四相,特別是《圓覺經》裏面自性的深度與法性的廣度,重新再做一次诠釋。我注意到:我們在選擇要走自性的深度或是走法性的廣度的時候,如果單單只是先選擇走其中一條路的時候,另外一條路會是一種拉力。換句話就是說,我只想走自性的深度的時候,事實上外界也會有一股拉力要把你拉出去;如果說我只想走法性的廣度的時候,自性的深度那一邊也是一股拉力。具體來講的話,譬如說,有的人他只是走法性的廣度的時候,他會不會只活在別人的眼光裏面,而忘記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說他只想走自性的深度的時候,他不理外面的世界,那別人會認爲這個人怎麼這麼無情啊!我想,修行是必然得時時地去調整的,要同時看著外面的反應,還有自己心裏面的反應。

  

  

另外關于真我和假我的部分,佛法就是要我們離相,雖然知道自己的種種假我最終是要離的,但我的情況是──如果真要做到「離」,我必須要把它完成了,才能夠真的放下。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我要時時地提醒自己,爲什麼我要做這個事情。我們現在要處理的還是爲了假我的那個部分。我會覺得說要去清楚,就是說我來這個世界,然後現在我有這個身體,這個部分是假的。當我要離開這一切我所認爲的假我時,還有一個事情我要做──我還要去完整它。老師曾經說過的,我們要去找出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面對好多的我,個個層面的我,有的問題是大的,有的問題是小的,彼此間錯綜複雜。我會覺得說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跟時間管理也有相關。要集中火力去做對于我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去做追根究柢。這樣一直在處理的還是「假我」的部份,那我會覺得其實這個部分,是要去完整它的,完整它以後才能放下。當然,這些過程中,如果太認真了,就會忘了我爲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師:單獨走一個系統,就是自性的深度的系統,或是法性的廣度的系統都會被拖累。阻力最小之路,如果我把自性的深度畫成是Y軸;把法性的廣度畫成是X軸,假如是這樣子。那麼修行阻力最小之路,是在45度的斜線那一條線。

  

  

陳:剛才聽了臺北師兄講的,讓我有點擔心,今天所討論的這些從言詞上來說,我覺得可能是最深入、最頂尖的,可能宇宙沒有能比的。以爲我們也做到了,這是我比較擔心的。譬如說你自性的深度來講,如果你沒有禅定做基礎,怎麼能夠進到「人相」或「衆生相」呢?我現在比較會認爲先用一些思維,進而用一種實踐的角度,最後還要去參。除此之外,保持那個心去打坐,做一做禅定。這樣子才能夠去實踐,不然的話,落于分析的假我中,是不是會有這個問題。

  

  

師:你的擔憂是對的。因爲有這樣擔憂的話,我們更加要警惕,要想說做成,說容易,做是困難的。不過你要實踐之前,還是要想清楚,對于實踐是有幫助的。不要流于想過、說過,就以爲是做了,要有實踐成功的期待。

  

  

「想」和「說」弄清楚也是很重要。就像今天舉的曾惠美的例子,她只不過實踐了一年,從我相超越到人相,那是花了一年時間的成果。這個就讓我們很感動了。可是她並沒有想清楚,也沒有說清楚,可是她做到了。我就期許她說:做得很好。如果你能影響你的先生、兒女也像你一樣,有這個本事,做到你所做到的程度,那你就成功了。所以我們確實要警惕,不必擔憂想清楚和說清楚,我們只要實踐就可以了。

  

  

師:曾煜隆,你的感想呢?

  

曾:關于「我相」、「人相」要有一個覺察的能力很重要。我舉我來基金會的例子。剛開始很新鮮,接電話都會比較客氣有耐心,久了事情一多,在做事情當中會感到心煩,覺得這個同修怎麼怎麼啦!可是慢慢地我會覺察到我怎麼會有那個情緒呢?他們打來的一通電話,只是說出他們要的東西,並沒有看到我在忙的樣子,我覺察到了不應該有這樣的反應呀!之後這樣的覺察力愈來愈強,同修們會說我的EQ很好。其實在那個背後,內心深處的情緒有的時候是很複雜的。基本上覺察能力沒有的話,「我相」、「人相」要健全是不容易的。以前我曾經參加過戲劇表演的活動,要如何刻畫人物的性格,其實背後的假設,你有很多的選擇,假設是可以變的。要健全「我相」、「人相」其實也是需要深刻的體會才有辦法做到。

  

  

師:真正實踐的經驗。

  

  

曾:另外「人的分別心」可以察覺到,自己反省,爲什麼對其他人是不一樣的,我就是老師上次在修行班上課時,所舉出的那種會批評挑剔的人。

  

  

師:很真實的實踐經驗,確實要有省察的能力。

  

  

孫:老師,我想講兩個假我的例子。一個是「委曲求全」、一個是「感情沒有安全感」。我拿這兩個部份來檢查,我檢查第一項時,發現我喜歡和平相處的狀態,因爲我不喜歡一言不和,撕破臉的難堪,我很在乎別人的不肯定,于是會委曲求全,其實我要的是尊重。第二項「沒有安全感」,潛意識裏第一個浮現的要求就是「安全感」。由于內心深處沒有「安全感」,以前受到的傷害深植于潛意識裏,于是往外求安全感。平等對待和尊重,自主的主動權出了問題,要恢複主動權,這個過程體悟到自性與莊嚴的感受,要不卑不亢,不是向外求而是在平等尊重時的感受就會出來,所以說只是一點點的感受就很受用。在反省、檢查的過程中,了解別人也了解自己,了解別人的言外之意在哪裏?幫助我們知己知彼。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老師,從聽聞到實修、實證,那麼自性深度的縱軸線與法性廣度的X軸線,是不是要不斷地修正達到45度斜線才算是修成了呢?

  

  

師:不要太在意45度的斜線,大概就可以了。

  

  

孫:更需要實踐。

  

  

師:如果說一直都是服務人群,也不在打坐,水平線上這樣做,那也很累的,自己會覺得沒有了自己,會很失落。最好是兩者都在用、都在做,所以自性深度的垂直線是「定」;法性廣度的橫軸是「慧」,45度斜線就是「定慧均等」

  

  

孫:謝謝老師。

  

  

師:蕭莉君從澳洲打來,她說,進入「人相」的時候,要體會別人的感受,同時也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能夠說是讓別人開心,自己不開心。尊重別人的感受,別人開心同時我們也開心,否則是不妥當的。這是她的經驗。

  

  

(關鍵字:我相 人相 衆生相 四相 自性 法性 實修實證)

  

《關於「四相」之08:進入人相的實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