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關於「四相」之09:現實社會中的人相與衆生相

  

現實社會中的人相與衆生相

  

  

梁乃崇教授

  

  

  

如果我們都能清楚知道別人是怎麼看我的,

  

別人是怎麼想的,那就是所謂的他心通。

  

當你有了這個能力以後,與人相處就很容易了!

  

  

  

時間:2004年7月26日

  

地點:臺北精舍

  

主講:梁乃崇教授

  

紀錄:張民文

  

整理:黃秀真、梁玉明

  

  

  

老 師:吳女士!你這個禮拜六去新竹參加超度法會,有什麼感受嗎?

  

  

吳女士:我正好有一個問題要請問老師,在法會中老師對地獄衆生念到兩句諺語,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可是老師卻對我們說修行不要修苦行,要享受修行。是不是地獄衆生只有苦沒有樂,所以老師的說法不一樣?

  

  

老 師:對啊!

  

  

吳女士:他們受苦行要甘之如饴,不能有抱怨的心,才能消業嗎?

  

  

老 師:對呀!因爲他們的環境不同,他們處在那種環境裏,看到的都是苦。對小孩子要說小孩子的話,對大人要說大人的話呀!

  

  

吳女士:好,謝謝!

  

  

老 師:你是第一次參加超度法會,有什麼感想呢?

  

  

吳女士:我從來沒參加過這樣的超度法會,老師持很多我聽不懂的咒,打很多我沒看過的手印,老師對他們說《金剛經》,就像對我們說的一樣。整個過程我感覺到很強的震懾力,然後老師向他們推薦五位已經修行成道者,我也聽不懂,所以整個超度法會,對我來講是滿陌生的,跟我以前參加過的超度法會都不一樣,我覺得很殊勝,覺得心裏滿歡喜的。

  

  

老 師:好。大家如果有修行上的問題可以提出來,如果沒有的話,我就要講上個禮拜想要講而沒講的東西了。

  

  

  

我們在講佛法或談修行的時候,爲了方便說明,常把各種情況化約成最簡單的方式。譬如談修行時,就只講個人的狀況:只講個人的能知能覺、個人的本來面目、個人的主動權;完全不涉及其他的人,先把他們放在一邊,好像他們不存在一樣。就像物理學一樣,我們知道金屬體裏有無量無邊的電子,但是我們的理論都只講一個電子在裏面跑的情況;後來發展得複雜一點的時候,就擺叁個電子,不敢多擺喔!結果得出來的複雜度,連我們的量子力學都沒有辦法算。量子力學只能夠算出一個電子的狀況,所以他們就講:「啊!我們的物理single electron!」爲什麼?只講一顆的,大家已經聽不懂了,你還講兩顆、叁顆?根本沒法講!

  

  

我們的佛法也是一樣,在教你們修行的時候,就只講你個人修行的狀況,其他人好像都沒主張、沒意見,你要怎麼做,他們就跟著你怎麼做似的。事實並非如此,現實情況複雜多了,因爲每個人都有本來面目,都有主動權,對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意見。佛法就把這複雜的情況分成四個層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我相就是講自己;再進一層就是人相,那就有別人了;更深一層是衆生相;最深一層是壽者相。我們對四相的了解,除了《圓覺經》上的定義之外,還要加上我所指出來的、朝法性廣度的四相的定義,這才是圓滿的四相內涵。如果大家只是依著法本在家自修,不會有甚麼問題,因爲你只要用到我相層次就夠了,不必去管別人。就像物理學裏面,雖然是有很多電子,但是你把它看成只有一顆電子,這樣去了解就可以了。

  

  

但是,我們生活在家庭裏,在現實社會裏,或在職場工作,即使是來我們基金會做義工等等,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這時你若仍然用我相的思維去處理事情,就會産生很多沖突,很多問題。我們在這種狀況之下要怎麼修行?一般佛法,大多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法的,可是現實生活裏不會只有你一個人,你的周圍會有很多人。譬如在一個公司裏,你只是個小職員,上有主管或老板,他的我相就比你的我相大,他的主動權就壓過你的主動權。萬一他的看法跟你的看法不一樣,這個時候你怎麼辦呢?其實修菩薩大乘就是要讓我們有智慧去面對這些問題的,只是菩薩大乘的佛法也沒有講得很清楚。我自己經過摸索之後,得到了一些心得,今天講給你們聽。

  

  

我認爲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你的我相要健全,要成熟。也就是遇到問題你自己要能夠承擔,要能夠勇敢面對。

  

  

第二、要學會超越我相,進入人相。怎麼樣才算是超越我相進入人相呢?就是你要放棄你自己的主動權,以別人的立場來看事情,來作判斷或提出想法。我們有一個指標,可以用來檢查自己是不是已經超越了我相,進入了人相。譬如:或許你自認爲很慈悲,但別人也認爲你慈悲嗎?如果你能夠在別人認定你是慈悲的,然後你才敢說自己是慈悲的,這就表示你已經超越我相進入人相了。依此類推,如果你對一件事情的認定,都是出于你自己的思維,那你還停留在我相中。假如你的認定也能得到別人的認同,那這個認定才算是進入人相的認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拿這個條件來時時檢驗、反省,做實際的修行,那就是真的進入人相了。這個檢驗、反省的工作雖然是非常繁重的,但它的實踐效果卻是很真實的。我們在跟人相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別人怎麼看我,而不是我怎麼看他。如果我們都能清楚知道別人是怎麼看我的,別人是怎麼想的,那就是所謂的他心通。當你有了這個能力以後,與人相處就很容易了!你不但能清楚知道別人心裏想甚麼,甚至你能夠比他自己更了解他,到這種程度,你的人相就算健全成熟了。

  

  

  

第叁、人相健全成熟後就要再進一層,進入衆生相。衆生相就是一個團體組織,它是有生命的,像國家就是衆生相。國家不是有很大的權力嗎?這個權力是怎麼來的?就是組成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個人的主動權凝聚起來的。凝聚成衆生相的主動權,遠遠高過每一個我相、人相的主動權,它擁有極強大的力量,能完成非個人能力所及的衆生相的大任務。想要知道一個修行者是否已進入衆生相,我就是觀察他是不是懂得應用權力去完成衆生相的任務。如果一個修行人看到任務當前時,他只想自己有沒有能力去完成這個工作?那他還沒有進入衆生相。因爲進入衆生相的人,絕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務,而是懂得運用這樣的權力去完成任務。他不必具備諸多能力,但是他必須懂得運用權力。

  

  

實際情況就是這樣,今天講這個大家不見得能懂,但是當一

  人聚在一起時,不知不覺中都在遵守這個法則,因爲這些原則就是法性所生出來。或許你根本不懂什麼衆生相或衆生相的權力規則,或做事情要守什麼紀律等等,但是只要一

  人聚在一起,一定自然而然就會遵守這些法則。因爲大家不懂,起初也有不遵守的時候,于是就不斷會有沖突、麻煩産生,這樣撞來撞去的結果,到最後還是會遵守的,這些事情我們修行人必須去了解。大家要知道從健全、成熟我相,再健全、成熟人相,再進入衆生相,要一步一步修,不能跳級的。

  

  

  

接下去應該講怎麼進入壽者相,可是我想這就不用講了,因爲講了也是白講。現在就由大家提問題,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我相應該有某種程度的健全,所以就在怎麼進入人相這件事情上,大家有什麼問題?

  

  

  

朱:請教老師,像我們處在今天多元的社會裏,我們周圍的人可能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職業……大家對好人的定義可能都不一樣,那我們說別人的定義,是指那一個人的定義?有沒…

《關於「四相」之09:現實社會中的人相與衆生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