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关於「四相」之08:进入人相的实例▪P5

  ..续本文上一页更重要的事情,如果是走《圆觉经》的那种自性的深度的四相,从「我相」进入到「人相」,别人并不知道,即使破了「无明」,超越了「寿命相」,进入了离四相,别人还是不知道,因为那是你自己内心的事。要别人知道,就是在走法性的广度这个系统,是入世的系统。现在我已经把它们合并成一个系统,要同时并行。这个是在修行实践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件事情对于我们的修行实践,影响是很大的。

  

  

我再强调一次,曾惠美她所做的,是走法性的广度这个系统的,这个应该说是很难做的,比禅定走的自性的深度还要难做。

  

  

师:我想现在要问台北了,从早上听到现在,你们的心得、你们的感想?先问苏莉华。

  

苏:好。刚才老师重新又把高级班所讲的有关于四相,特别是《圆觉经》里面自性的深度与法性的广度,重新再做一次诠释。我注意到:我们在选择要走自性的深度或是走法性的广度的时候,如果单单只是先选择走其中一条路的时候,另外一条路会是一种拉力。换句话就是说,我只想走自性的深度的时候,事实上外界也会有一股拉力要把你拉出去;如果说我只想走法性的广度的时候,自性的深度那一边也是一股拉力。具体来讲的话,譬如说,有的人他只是走法性的广度的时候,他会不会只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面,而忘记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他只想走自性的深度的时候,他不理外面的世界,那别人会认为这个人怎么这么无情啊!我想,修行是必然得时时地去调整的,要同时看着外面的反应,还有自己心里面的反应。

  

  

另外关于真我和假我的部分,佛法就是要我们离相,虽然知道自己的种种假我最终是要离的,但我的情况是──如果真要做到「离」,我必须要把它完成了,才能够真的放下。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我要时时地提醒自己,为什么我要做这个事情。我们现在要处理的还是为了假我的那个部分。我会觉得说要去清楚,就是说我来这个世界,然后现在我有这个身体,这个部分是假的。当我要离开这一切我所认为的假我时,还有一个事情我要做──我还要去完整它。老师曾经说过的,我们要去找出来,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面对好多的我,个个层面的我,有的问题是大的,有的问题是小的,彼此间错综复杂。我会觉得说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跟时间管理也有相关。要集中火力去做对于我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去做追根究柢。这样一直在处理的还是「假我」的部份,那我会觉得其实这个部分,是要去完整它的,完整它以后才能放下。当然,这些过程中,如果太认真了,就会忘了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师:单独走一个系统,就是自性的深度的系统,或是法性的广度的系统都会被拖累。阻力最小之路,如果我把自性的深度画成是Y轴;把法性的广度画成是X轴,假如是这样子。那么修行阻力最小之路,是在45度的斜线那一条线。

  

  

陈:刚才听了台北师兄讲的,让我有点担心,今天所讨论的这些从言词上来说,我觉得可能是最深入、最顶尖的,可能宇宙没有能比的。以为我们也做到了,这是我比较担心的。譬如说你自性的深度来讲,如果你没有禅定做基础,怎么能够进到「人相」或「众生相」呢?我现在比较会认为先用一些思维,进而用一种实践的角度,最后还要去参。除此之外,保持那个心去打坐,做一做禅定。这样子才能够去实践,不然的话,落于分析的假我中,是不是会有这个问题。

  

  

师:你的担忧是对的。因为有这样担忧的话,我们更加要警惕,要想说做成,说容易,做是困难的。不过你要实践之前,还是要想清楚,对于实践是有帮助的。不要流于想过、说过,就以为是做了,要有实践成功的期待。

  

  

「想」和「说」弄清楚也是很重要。就像今天举的曾惠美的例子,她只不过实践了一年,从我相超越到人相,那是花了一年时间的成果。这个就让我们很感动了。可是她并没有想清楚,也没有说清楚,可是她做到了。我就期许她说:做得很好。如果你能影响你的先生、儿女也像你一样,有这个本事,做到你所做到的程度,那你就成功了。所以我们确实要警惕,不必担忧想清楚和说清楚,我们只要实践就可以了。

  

  

师:曾煜隆,你的感想呢?

  

曾:关于「我相」、「人相」要有一个觉察的能力很重要。我举我来基金会的例子。刚开始很新鲜,接电话都会比较客气有耐心,久了事情一多,在做事情当中会感到心烦,觉得这个同修怎么怎么啦!可是慢慢地我会觉察到我怎么会有那个情绪呢?他们打来的一通电话,只是说出他们要的东西,并没有看到我在忙的样子,我觉察到了不应该有这样的反应呀!之后这样的觉察力愈来愈强,同修们会说我的EQ很好。其实在那个背后,内心深处的情绪有的时候是很复杂的。基本上觉察能力没有的话,「我相」、「人相」要健全是不容易的。以前我曾经参加过戏剧表演的活动,要如何刻画人物的性格,其实背后的假设,你有很多的选择,假设是可以变的。要健全「我相」、「人相」其实也是需要深刻的体会才有办法做到。

  

  

师:真正实践的经验。

  

  

曾:另外「人的分别心」可以察觉到,自己反省,为什么对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我就是老师上次在修行班上课时,所举出的那种会批评挑剔的人。

  

  

师:很真实的实践经验,确实要有省察的能力。

  

  

孙:老师,我想讲两个假我的例子。一个是「委曲求全」、一个是「感情没有安全感」。我拿这两个部份来检查,我检查第一项时,发现我喜欢和平相处的状态,因为我不喜欢一言不和,撕破脸的难堪,我很在乎别人的不肯定,于是会委曲求全,其实我要的是尊重。第二项「没有安全感」,潜意识里第一个浮现的要求就是「安全感」。由于内心深处没有「安全感」,以前受到的伤害深植于潜意识里,于是往外求安全感。平等对待和尊重,自主的主动权出了问题,要恢复主动权,这个过程体悟到自性与庄严的感受,要不卑不亢,不是向外求而是在平等尊重时的感受就会出来,所以说只是一点点的感受就很受用。在反省、检查的过程中,了解别人也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的言外之意在哪里?帮助我们知己知彼。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老师,从听闻到实修、实证,那么自性深度的纵轴线与法性广度的X轴线,是不是要不断地修正达到45度斜线才算是修成了呢?

  

  

师:不要太在意45度的斜线,大概就可以了。

  

  

孙:更需要实践。

  

  

师:如果说一直都是服务人群,也不在打坐,水平线上这样做,那也很累的,自己会觉得没有了自己,会很失落。最好是两者都在用、都在做,所以自性深度的垂直线是「定」;法性广度的横轴是「慧」,45度斜线就是「定慧均等」

  

  

孙:谢谢老师。

  

  

师:萧莉君从澳洲打来,她说,进入「人相」的时候,要体会别人的感受,同时也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能够说是让别人开心,自己不开心。尊重别人的感受,别人开心同时我们也开心,否则是不妥当的。这是她的经验。

  

  

(关键字:我相 人相 众生相 四相 自性 法性 实修实证)

  

《关於「四相」之08:进入人相的实例》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