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競爭與創造▪P4

  ..續本文上一頁生不滅的世界,因爲永遠不會變,所以是真的。在真的世界裏面,我們不能創造,不可能創造。所以我們到了佛的世界,你說,我要創造一個佛出來。拜托!哪有這種事,覺性不可能被你創造。所以在不生不滅這裏,是沒有創造的,只有在有生有滅這邊,才有創造。也就是說,菩薩要修叁摩缽提,只能在生滅的世間修,所以菩薩一定要入世間,度衆生。其實那是說好聽的,他是在玩創造遊戲,創造遊戲很好玩的,對不對?

  

  你們要做藝術家,要做發明家,在那裏創造很快樂的。尤其玩到要水有水,要火有火,什麼都可以。要你活就活,要你死就死,哎呀!好玩得很耶!什麼遊戲都可以玩。要佛法大興,就大興;要佛法開始進入末法時期要你滅了,就讓你滅,起起滅滅,好玩啦!在這個裏面玩這樣子的創造遊戲的時候,就是他修叁摩缽提。

  

  我現在知道,他們要在這裏修叁摩缽提。修到什麼程度?就是在生滅中發現不生不滅。厲害吧,這樣子的功力!在印度的德蕾莎修女,她就說,在最貧苦人的臉上,她發現了上帝,意思差不多,她看見上帝。咦!怎麼上帝要在最貧苦人的臉上才看得見。這一樣啊!我們要在生滅裏面,發現不生不滅。這就是他們在這世間修叁摩缽提,他們在修的。所以他們這樣子修的時候,就是在玩,也可以說是在修叁摩缽提,就是在修創造,他們在修創造力這個功課。

  

  有生滅,才能創造

  

  所以你這樣一下子就把它界定清楚,創造,原來是這麼回事情。創造本身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當你不了解它的時候,你就以爲它是神秘的,當你了解了以後,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它的特征就是要生滅。在一個生滅的環境,一個生滅的世界,所有的東西都是生滅的,會生也會死的,在那樣子的條件下才能創造。如果是在一個不會生也不會滅世界,它是永恒的,那就一點都不能創造,絕對不可能創造的。

  

  現在我們知道了,創造,原來就是編造,編造一個假的世界,一個假的東西,會生滅的東西。如果說我們創造的東西,不會滅,那就慘了。就像我們現在,很多垃圾,它們是永恒的,像塑膠這一類的垃圾,它不會腐爛。我們把它製造出來以後,糟糕了,變垃圾山,不會腐爛,那是災難!地球上以後都是塑膠垃圾。所以不要以爲做出一個不會壞的東西,我們就覺得很高興。哦!那是災難。

  

  所以說,東西會滅是好事,人會死也是好事。如果人都長生不老,不會死,那是災難啦!以後地球上都是人,都不會死,大概站的地方都沒有了。所以你要維持繼續不斷的創造,就是要生滅,創造出來以後要滅才行。我們現在不是努力的要做出一個塑膠,它可以分解的,細菌可以把它分解,就可以讓它消失了。這樣子的東西才能夠循環使用。所謂循環使用就是可以循環不斷的創造。

  

  宇宙進化是法身如來的叁摩缽提

  

  從這裏我們就漸漸的了解了這一個部分。在創造的過程當中,會展現出智慧。在不斷的創造過程中,就會變成什麼呢?達爾文所說的演化!演化跟創造是相通的,是一個有系統的,不斷的在創造的一個過程,我們就稱它爲演化。

  

  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宇宙的演化。我認爲宇宙裏面所有的演化,都是叁摩缽提。我們有個人修行者的叁摩缽提,還有整個宇宙的叁摩缽提。整個宇宙的叁摩缽提,就是法身如來的叁摩缽提。這一個叁摩缽提非常壯觀,壯觀得不得了,很驚人,讓人吃驚的狀況。我本來也不知道,後來體驗到了,佩服得不得了。

  

  以人類而言,最早地球上沒有人。先前地球上只有無機的分子,漸漸地再形成有機分子。形成有機分子以後,從有機的分子又演化生出一種類似我們現在叫做Virus的形態。它已經有一點生命的形態。從病毒這樣的階層繼續演化,形成單細胞,從單細胞又演化成多細胞。多細胞又演化成像小昆蟲這樣子的東西,像草履蟲這些水生的小昆蟲。又從小昆蟲變成比較大的昆蟲,然後又變成什麼爬蟲類,蠕動的小蟲,像蚯蚓這種。然後從無脊椎又變成有脊椎的,然後有脊椎又變成哺乳動物,然後再一步、一步,再演化,提升上去,變成了什麼呢?變成了人類。人類是整個生物演化最高的。從單細胞到人類大概要四億年的時間。這個還只是指什麼呢?指生物肉體的演化。

  

  ※四億年的身體演化曆程,懷胎十月即可完成

  

  所以達爾文演化的想法,他只取整個演化中間的一小段,他發現了這個事情,就提出這個說法。事實上,這個演化的整個大結構,不只這樣。這樣子的演化曆程,可以在十個月內複製成功。四億年這麼壯觀的演化裏,你看!就我們人類來看:你有眼睛、你有鼻子、你有耳朵、你有頭腦,你這些能力、這些本事,有科學家在嗎?沒有科學家在,他自己就演化出來了。科學家製造一個像人類的眼睛這麼精巧的儀器,做得到嗎?做不到。整個這麼有智慧,你看!這麼聰明、這麼有智慧的整個演化,歎爲觀止!

  

  更歎爲觀止的是,四億年的時間可以濃縮在十個月就把它做出來,複製成功。十個月怎麼把它複製?就是人類不是在母親的子宮裏面,本來是一個卵細胞嗎?就是一個細胞啊!懷胎十個月,不就一個baby 出來了嗎?你去看胚胎學的發展,它真的就是從一個細胞變多細胞,然後先變成像蝌蚪這樣子的一個身體,然後再演化、演化,變出來。整個曆程四億年的時間十個月就完成,太驚人了。科學家做得到嗎,作夢都做不到。這是什麼?創造。這就是叁摩缽提。到這個層次的叁摩缽提,我們覺得好像不是個人的,這麼大規模,那是法身如來。

  

  識心也在演化

  

  好!還要告訴你,不只是這個部分在創造、在演化,還有一個部分。剛才講的是身體的演化,現在呢,我們要講,還有一個東西在演化——識心,識心也在演化。你不要以爲一個單細胞,一個細胞、一個細菌,它沒有識心,有,它有識心,不但有識心,還有覺性。覺性這個部分,細菌的覺性跟我們人的覺性沒有分別,是不生不滅的,所以祂不會變,本來是什麼就是什麼,一樣的。會變的是什麼?識心。

  

  所以當你是細菌的時候,它要配細菌的識心。就好像你是一個很小的小電腦,那要配一個軟體給你的,硬體還要配軟體。我們這個身體是硬體,還要配上一個軟體給這個硬體的。當你是細菌的時候,就配細菌的識心。當你是昆蟲的時候,就配昆蟲的識心。當你是四腳蛇的時候,就配四腳蛇的識心。當你是哺乳類動物的時候,配哺乳類動物的識心。那個識心也在演化,就好像我們電腦裏的軟體也在不斷的進步、演化。一樣啊!所以當你變成人的時候,就要有人的識心。

  

  有些人的識心是動物的識心,結果不小心,住到人的身體裏面來,這個人常常不會說話。爲什麼呢?那個動物的識心裏面,說話、語言的這個功能還沒有發展出來,所以他這一方面就會變得比較弱,好像什麼都是好的,但是就是不會說話。有沒有這樣子的人?有。這種狀況,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就是他的識心,還是畜生的識心,還沒有進步到人的識心。但是住在人的身體,這個說話的功能就不會。所以識心也在演化,但是覺性無法演化,不能演化。

  

  ※法身如來的叁摩缽提,演化曆程令人驚歎不已

  

  這樣子的話,你來看!這一宇宙,這個世界,從叁摩缽提,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唉呀!壯觀,真是壯觀的不得了。所以非常、非常的敬佩,對于法身如來的叁摩缽提,敬佩得不得了。

  

  那一天,當我第一次體驗到這個東西的時候,那時我還沒有退休,還在工作。我的辦公室是有紗窗的,但是莫名其妙,怎麼在我的桌上停了一只大黃蜂。那個大黃蜂其實小小的,大概拇指這麼大,沒有那麼粗,長度大概這樣大而已。就在我的桌上!我把自己縮小來看它。哎喲!雄赳赳,氣昂昂!它的腰好細,然後用它的腳來梳翅膀。我就在想,我們科學家能夠創造出一個這樣子的黃蜂嗎?怎麼創造都造不出來,尤其這個黃蜂還可以生小黃蜂。這樣子的科學家更不要想,根本不可能。所以看到它雄赳赳,氣昂昂,好美哦!就對它很欣賞,很贊歎。對于法身如來的叁摩缽提,更是佩服、佩服,贊歎!

  

  在這樣贊歎的時候,又看到一只蚊子,哦!蚊子我也贊歎,真是厲害!誰能創造出一只蚊子來,沒有這個本事,人類不可能有這個本事。所以像蚊子這樣子的出現,都是屬于法身如來的叁摩缽提。在這個時候走出去,看到路邊一朵野花、小草,唉呀!都覺得太美了,非常贊歎!這就是創造力。宇宙裏面這個創造力是這麼豐富、這麼美麗、這麼壯觀,真是驚歎!

  

  菩薩祂爲什麼要入世間行菩薩道?就是要欣賞,來玩這樣子的叁摩缽提。這樣子的戲碼是沒有辦法在涅槃世界有的,佛世界那裏是沒有的,因爲那裏是空、無、甯靜、不動、平等不變、不生不滅,那裏是絕無創造可言,絕對沒有的。所以看到這裏,你就會知道,世間不是原始佛法所認爲的,苦、空,無我,那麼悲慘,不是這樣子的,那是豐富得不得了,好玩得不得了,讓人驚歎得不得了。在這個裏面才可以發現,不生不滅。那麼,這就是菩薩入世修行的目標。

  

  好!我想,我把創造力,就介紹到這裏。大家有沒有什麼問題要問的。

  

  

  【現場問答】

  

  生:師父!如果心中很敏覺的看到一個批判之心,可是知道要放下才能看到不生不滅,要怎麼去做,要怎麼接納?

  

  師:你這樣的問題,也不是批判啦!因爲你講到另外的一個主題去了,我們現在講創造,跟批判這個主題比較不相關。批判這個主題,反而跟贊美這個主題是對比的,我們今天,現在講的這個部分,不是批判與否的事情。

  

  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時候我們把心放空,要創造,這樣人家會覺得你好奇怪,怎麼這個人會這個樣子。比方說,看到藝術家、看到音樂家因爲創造,好像不理別人,我們的心態,就不理他們嗎,不理他們又會覺得,好像不能跟他們融在一起,那要怎麼辦?

  

  師:我不知道。你問的問題我不知道,要怎麼辦都可以嘛。

  

  生:師父!您說,在還沒有創造之前,覺性是真的,這樣真的覺性,跟一真法界也是真的,它有什麼實相?

  

  師:一真法界,指的是佛世界。我現在講的世間,不是指佛世界,是我們娑婆世界,世間。你們是不是剛才聽那些,覺得太大了,把你們壓垮了。會不會?

  

  生:老師,關于這個創造力,就是說,每一個人的理想、願望,這個是先通過目標設定,再通過創造,達到的嗎?

  

  師:所謂實踐就是你去編造。好像服裝設計,都是你去設計,其實也是編造,還有寫書,編故事,編劇情,都是在創造。人最會創造的就是謊話,沒有人敢創造真話,當他想要創造真話,他就寫不出來,要他創造謊言就很會創造的。

  

  ※知幻即離,才能任運叁摩缽提,不致認假爲真

  

  黃:師父!我們凡夫在創造的過程中會迷失心性,但是菩薩在創造的過程中,不會迷失心性,祂是以什麼竅門。

  

  師:因爲祂知道這是假的,幻的,知幻即離,知道這是幻的,就不會受它的拖累。如果你創造的東西,以爲是真的,那你就陷進去了,重點就在這裏。因爲祂知道這個是幻化的,祂不但知道自己做的創造是幻化的,根本知道這個世界,這個環境,整個都是幻化的,怎麼會陷進去?陷不進去。祂只是來玩幻化遊戲,祂曉得我是來玩的。如果把它當真了,那就陷進去了,這個是要點。所以黃清水問的是要點。

  

  好!如果沒有問題,我們時間是不是已經差不多到了。好!我們就到這裏,謝謝各位。

  

《競爭與創造》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