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竞争与创造▪P4

  ..续本文上一页生不灭的世界,因为永远不会变,所以是真的。在真的世界里面,我们不能创造,不可能创造。所以我们到了佛的世界,你说,我要创造一个佛出来。拜托!哪有这种事,觉性不可能被你创造。所以在不生不灭这里,是没有创造的,只有在有生有灭这边,才有创造。也就是说,菩萨要修三摩钵提,只能在生灭的世间修,所以菩萨一定要入世间,度众生。其实那是说好听的,他是在玩创造游戏,创造游戏很好玩的,对不对?

  

  你们要做艺术家,要做发明家,在那里创造很快乐的。尤其玩到要水有水,要火有火,什么都可以。要你活就活,要你死就死,哎呀!好玩得很耶!什么游戏都可以玩。要佛法大兴,就大兴;要佛法开始进入末法时期要你灭了,就让你灭,起起灭灭,好玩啦!在这个里面玩这样子的创造游戏的时候,就是他修三摩钵提。

  

  我现在知道,他们要在这里修三摩钵提。修到什么程度?就是在生灭中发现不生不灭。厉害吧,这样子的功力!在印度的德蕾莎修女,她就说,在最贫苦人的脸上,她发现了上帝,意思差不多,她看见上帝。咦!怎么上帝要在最贫苦人的脸上才看得见。这一样啊!我们要在生灭里面,发现不生不灭。这就是他们在这世间修三摩钵提,他们在修的。所以他们这样子修的时候,就是在玩,也可以说是在修三摩钵提,就是在修创造,他们在修创造力这个功课。

  

  有生灭,才能创造

  

  所以你这样一下子就把它界定清楚,创造,原来是这么回事情。创造本身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当你不了解它的时候,你就以为它是神秘的,当你了解了以后,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它的特征就是要生灭。在一个生灭的环境,一个生灭的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生灭的,会生也会死的,在那样子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如果是在一个不会生也不会灭世界,它是永恒的,那就一点都不能创造,绝对不可能创造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创造,原来就是编造,编造一个假的世界,一个假的东西,会生灭的东西。如果说我们创造的东西,不会灭,那就惨了。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垃圾,它们是永恒的,像塑胶这一类的垃圾,它不会腐烂。我们把它制造出来以后,糟糕了,变垃圾山,不会腐烂,那是灾难!地球上以后都是塑胶垃圾。所以不要以为做出一个不会坏的东西,我们就觉得很高兴。哦!那是灾难。

  

  所以说,东西会灭是好事,人会死也是好事。如果人都长生不老,不会死,那是灾难啦!以后地球上都是人,都不会死,大概站的地方都没有了。所以你要维持继续不断的创造,就是要生灭,创造出来以后要灭才行。我们现在不是努力的要做出一个塑胶,它可以分解的,细菌可以把它分解,就可以让它消失了。这样子的东西才能够循环使用。所谓循环使用就是可以循环不断的创造。

  

  宇宙进化是法身如来的三摩钵提

  

  从这里我们就渐渐的了解了这一个部分。在创造的过程当中,会展现出智慧。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就会变成什么呢?达尔文所说的演化!演化跟创造是相通的,是一个有系统的,不断的在创造的一个过程,我们就称它为演化。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宇宙的演化。我认为宇宙里面所有的演化,都是三摩钵提。我们有个人修行者的三摩钵提,还有整个宇宙的三摩钵提。整个宇宙的三摩钵提,就是法身如来的三摩钵提。这一个三摩钵提非常壮观,壮观得不得了,很惊人,让人吃惊的状况。我本来也不知道,后来体验到了,佩服得不得了。

  

  以人类而言,最早地球上没有人。先前地球上只有无机的分子,渐渐地再形成有机分子。形成有机分子以后,从有机的分子又演化生出一种类似我们现在叫做Virus的形态。它已经有一点生命的形态。从病毒这样的阶层继续演化,形成单细胞,从单细胞又演化成多细胞。多细胞又演化成像小昆虫这样子的东西,像草履虫这些水生的小昆虫。又从小昆虫变成比较大的昆虫,然后又变成什么爬虫类,蠕动的小虫,像蚯蚓这种。然后从无脊椎又变成有脊椎的,然后有脊椎又变成哺乳动物,然后再一步、一步,再演化,提升上去,变成了什么呢?变成了人类。人类是整个生物演化最高的。从单细胞到人类大概要四亿年的时间。这个还只是指什么呢?指生物肉体的演化。

  

  ※四亿年的身体演化历程,怀胎十月即可完成

  

  所以达尔文演化的想法,他只取整个演化中间的一小段,他发现了这个事情,就提出这个说法。事实上,这个演化的整个大结构,不只这样。这样子的演化历程,可以在十个月内复制成功。四亿年这么壮观的演化里,你看!就我们人类来看:你有眼睛、你有鼻子、你有耳朵、你有头脑,你这些能力、这些本事,有科学家在吗?没有科学家在,他自己就演化出来了。科学家制造一个像人类的眼睛这么精巧的仪器,做得到吗?做不到。整个这么有智慧,你看!这么聪明、这么有智慧的整个演化,叹为观止!

  

  更叹为观止的是,四亿年的时间可以浓缩在十个月就把它做出来,复制成功。十个月怎么把它复制?就是人类不是在母亲的子宫里面,本来是一个卵细胞吗?就是一个细胞啊!怀胎十个月,不就一个baby 出来了吗?你去看胚胎学的发展,它真的就是从一个细胞变多细胞,然后先变成像蝌蚪这样子的一个身体,然后再演化、演化,变出来。整个历程四亿年的时间十个月就完成,太惊人了。科学家做得到吗,作梦都做不到。这是什么?创造。这就是三摩钵提。到这个层次的三摩钵提,我们觉得好像不是个人的,这么大规模,那是法身如来。

  

  识心也在演化

  

  好!还要告诉你,不只是这个部分在创造、在演化,还有一个部分。刚才讲的是身体的演化,现在呢,我们要讲,还有一个东西在演化——识心,识心也在演化。你不要以为一个单细胞,一个细胞、一个细菌,它没有识心,有,它有识心,不但有识心,还有觉性。觉性这个部分,细菌的觉性跟我们人的觉性没有分别,是不生不灭的,所以祂不会变,本来是什么就是什么,一样的。会变的是什么?识心。

  

  所以当你是细菌的时候,它要配细菌的识心。就好像你是一个很小的小电脑,那要配一个软体给你的,硬体还要配软体。我们这个身体是硬体,还要配上一个软体给这个硬体的。当你是细菌的时候,就配细菌的识心。当你是昆虫的时候,就配昆虫的识心。当你是四脚蛇的时候,就配四脚蛇的识心。当你是哺乳类动物的时候,配哺乳类动物的识心。那个识心也在演化,就好像我们电脑里的软体也在不断的进步、演化。一样啊!所以当你变成人的时候,就要有人的识心。

  

  有些人的识心是动物的识心,结果不小心,住到人的身体里面来,这个人常常不会说话。为什么呢?那个动物的识心里面,说话、语言的这个功能还没有发展出来,所以他这一方面就会变得比较弱,好像什么都是好的,但是就是不会说话。有没有这样子的人?有。这种状况,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就是他的识心,还是畜生的识心,还没有进步到人的识心。但是住在人的身体,这个说话的功能就不会。所以识心也在演化,但是觉性无法演化,不能演化。

  

  ※法身如来的三摩钵提,演化历程令人惊叹不已

  

  这样子的话,你来看!这一宇宙,这个世界,从三摩钵提,从演化的角度来看,唉呀!壮观,真是壮观的不得了。所以非常、非常的敬佩,对于法身如来的三摩钵提,敬佩得不得了。

  

  那一天,当我第一次体验到这个东西的时候,那时我还没有退休,还在工作。我的办公室是有纱窗的,但是莫名其妙,怎么在我的桌上停了一只大黄蜂。那个大黄蜂其实小小的,大概拇指这么大,没有那么粗,长度大概这样大而已。就在我的桌上!我把自己缩小来看它。哎哟!雄赳赳,气昂昂!它的腰好细,然后用它的脚来梳翅膀。我就在想,我们科学家能够创造出一个这样子的黄蜂吗?怎么创造都造不出来,尤其这个黄蜂还可以生小黄蜂。这样子的科学家更不要想,根本不可能。所以看到它雄赳赳,气昂昂,好美哦!就对它很欣赏,很赞叹。对于法身如来的三摩钵提,更是佩服、佩服,赞叹!

  

  在这样赞叹的时候,又看到一只蚊子,哦!蚊子我也赞叹,真是厉害!谁能创造出一只蚊子来,没有这个本事,人类不可能有这个本事。所以像蚊子这样子的出现,都是属于法身如来的三摩钵提。在这个时候走出去,看到路边一朵野花、小草,唉呀!都觉得太美了,非常赞叹!这就是创造力。宇宙里面这个创造力是这么丰富、这么美丽、这么壮观,真是惊叹!

  

  菩萨祂为什么要入世间行菩萨道?就是要欣赏,来玩这样子的三摩钵提。这样子的戏码是没有办法在涅槃世界有的,佛世界那里是没有的,因为那里是空、无、宁静、不动、平等不变、不生不灭,那里是绝无创造可言,绝对没有的。所以看到这里,你就会知道,世间不是原始佛法所认为的,苦、空,无我,那么悲惨,不是这样子的,那是丰富得不得了,好玩得不得了,让人惊叹得不得了。在这个里面才可以发现,不生不灭。那么,这就是菩萨入世修行的目标。

  

  好!我想,我把创造力,就介绍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现场问答】

  

  生:师父!如果心中很敏觉的看到一个批判之心,可是知道要放下才能看到不生不灭,要怎么去做,要怎么接纳?

  

  师:你这样的问题,也不是批判啦!因为你讲到另外的一个主题去了,我们现在讲创造,跟批判这个主题比较不相关。批判这个主题,反而跟赞美这个主题是对比的,我们今天,现在讲的这个部分,不是批判与否的事情。

  

  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我们把心放空,要创造,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好奇怪,怎么这个人会这个样子。比方说,看到艺术家、看到音乐家因为创造,好像不理别人,我们的心态,就不理他们吗,不理他们又会觉得,好像不能跟他们融在一起,那要怎么办?

  

  师:我不知道。你问的问题我不知道,要怎么办都可以嘛。

  

  生:师父!您说,在还没有创造之前,觉性是真的,这样真的觉性,跟一真法界也是真的,它有什么实相?

  

  师:一真法界,指的是佛世界。我现在讲的世间,不是指佛世界,是我们娑婆世界,世间。你们是不是刚才听那些,觉得太大了,把你们压垮了。会不会?

  

  生:老师,关于这个创造力,就是说,每一个人的理想、愿望,这个是先通过目标设定,再通过创造,达到的吗?

  

  师:所谓实践就是你去编造。好像服装设计,都是你去设计,其实也是编造,还有写书,编故事,编剧情,都是在创造。人最会创造的就是谎话,没有人敢创造真话,当他想要创造真话,他就写不出来,要他创造谎言就很会创造的。

  

  ※知幻即离,才能任运三摩钵提,不致认假为真

  

  黄:师父!我们凡夫在创造的过程中会迷失心性,但是菩萨在创造的过程中,不会迷失心性,祂是以什么窍门。

  

  师:因为祂知道这是假的,幻的,知幻即离,知道这是幻的,就不会受它的拖累。如果你创造的东西,以为是真的,那你就陷进去了,重点就在这里。因为祂知道这个是幻化的,祂不但知道自己做的创造是幻化的,根本知道这个世界,这个环境,整个都是幻化的,怎么会陷进去?陷不进去。祂只是来玩幻化游戏,祂晓得我是来玩的。如果把它当真了,那就陷进去了,这个是要点。所以黄清水问的是要点。

  

  好!如果没有问题,我们时间是不是已经差不多到了。好!我们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竞争与创造》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