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設定」見新局
梁乃崇教授
《修練的軌迹》前面談了「懸挂」,而後談了「轉向」,與談人對于「轉向」,並沒有厘得很清楚,只說是處于一種大略知道的狀況。他們舉了不同的例子,以試圖說明什麼是「轉向」。其中一個說法如下:例如我們看手表,不只要看表的本身,還要看到表的背後有那些關聯──像是手表的各種材料、材料分別來自哪些工廠、用了多少的零件組裝、它如何被運送到各個銷售點、顧客又是怎麼買到它的……光一個手表,就可以看到它背後其實是有許多的人事物關聯在一起的。
所謂的「轉向」,就是要把事物背後的事也拿出來看;然而,這對我們而言,只是更深入、更廣範的「看」,並不是「轉向」。
另一個說法是:我們看一件事情時,要回頭把自己的「設定」或「立場」給找出來。例如:我是以「使用者」的立場來看手表時,只能看到手表的某一層面的東西;但是,如果我以「銷售者」的立場來看手表時,所看到的,則是另外一回事;再者,我若以「製造者」的立場來看手表時,所看到的,便又會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般人看東西時,往往是站在某一種局限裏面,但是,卻往往無法自知,因爲,自身是陷于「設定」或「立場」之中的;然而,透過檢討,這些「設定」或「立場」,是可以被找得出來的;找出來之後,把它「懸挂」著,就可調整它、改變它,這就是他們所謂的「轉向」。
「轉向」如果可以轉得很深入的話,就會看到內心很多不同的「設定」或「立場」;而它們是可以被拿開或更換的;當我們更換不同的「設定」或「立場」時,就會看到很多新的東西。比如:手表,它其實是一種「計時器」,在古代,人類用「沙漏」來計算時間;而後,又發明了「鍾」;到現代,「手表」則是既輕巧又方便的掌握時間的工具──這些就是手表的演變曆程。再來,我們還可以從不同的材質來看手表:手表有石英表、機械表、電子表……等等各種不同的材料。當我們「轉向」,可以靈活地轉換「立場」、調整「設定」時,很多事情就會無限地開展出來。(摘錄整理自20060717共修)(莉華、憶玫、滿妹整理)
關鍵字:修練的軌迹 懸挂 轉向 立場 設定 使用者 手表 銷售者 製造者 計時器 沙漏 鍾 時間 工具 材質 石英表 機械表 電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