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调整「设定」见新局

  

调整「设定」见新局

  

梁乃崇教授

  

《修练的轨迹》前面谈了「悬挂」,而后谈了「转向」,与谈人对于「转向」,并没有厘得很清楚,只说是处于一种大略知道的状况。他们举了不同的例子,以试图说明什么是「转向」。其中一个说法如下:例如我们看手表,不只要看表的本身,还要看到表的背后有那些关联──像是手表的各种材料、材料分别来自哪些工厂、用了多少的零件组装、它如何被运送到各个销售点、顾客又是怎么买到它的……光一个手表,就可以看到它背后其实是有许多的人事物关联在一起的。

  

所谓的「转向」,就是要把事物背后的事也拿出来看;然而,这对我们而言,只是更深入、更广范的「看」,并不是「转向」。

  

另一个说法是:我们看一件事情时,要回头把自己的「设定」或「立场」给找出来。例如:我是以「使用者」的立场来看手表时,只能看到手表的某一层面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以「销售者」的立场来看手表时,所看到的,则是另外一回事;再者,我若以「制造者」的立场来看手表时,所看到的,便又会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般人看东西时,往往是站在某一种局限里面,但是,却往往无法自知,因为,自身是陷于「设定」或「立场」之中的;然而,透过检讨,这些「设定」或「立场」,是可以被找得出来的;找出来之后,把它「悬挂」着,就可调整它、改变它,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转向」。

  

「转向」如果可以转得很深入的话,就会看到内心很多不同的「设定」或「立场」;而它们是可以被拿开或更换的;当我们更换不同的「设定」或「立场」时,就会看到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手表,它其实是一种「计时器」,在古代,人类用「沙漏」来计算时间;而后,又发明了「钟」;到现代,「手表」则是既轻巧又方便的掌握时间的工具──这些就是手表的演变历程。再来,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材质来看手表:手表有石英表、机械表、电子表……等等各种不同的材料。当我们「转向」,可以灵活地转换「立场」、调整「设定」时,很多事情就会无限地开展出来。(摘录整理自20060717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修练的轨迹 悬挂 转向 立场 设定 使用者 手表 销售者 制造者 计时器 沙漏 钟 时间 工具 材质 石英表 机械表 电子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