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也次第變成這樣,人間天界中存在的旁生與餓鬼也同樣變成如此。之後南贍部洲的人依靠法性力而獲得一禅。他衆聽到後均獲得以法性力而得的一禅,轉生到一禅天。再按次第,東勝身洲與西牛貨洲也是如此。北俱盧洲衆生由于有異熟障而在那一生中無法遠離貪欲,因此後來轉生到欲天,六欲天也都依次獲得以法性而得的一禅,他衆聽聞此事而獲得依法性力而得的一禅,轉生到梵衆天。之後一位一禅的衆生以法性力獲得二禅,他衆聽到此事而獲得依法性力而得的二禅,轉生到二禅天,這期間有十九中劫。當時,諸天人時時不降雨水,致使南贍部洲的草木森林均已幹枯,又過了很久,出現了第二個熾熱的太陽,使得所有的小河水塘均幹涸,接著第叁個太陽至第七個太陽之間依次出現,從而使江河無熱惱海以及外海之間均幹涸,四大洲及須彌山冒出濃煙,燃起一熊熊火焰,依此爲緣,一禅所攝的火將一禅天的無量殿焚毀,它不是欲界的火,是異地之故,這期間經過一中劫。世間壞滅總共有二十劫,這也是就以火毀滅而言的。以水毀滅時,二禅天衆獲得以法性而得的叁禅轉生到叁禅天;以風毀滅時,叁禅天的衆生獲得以法性而得的四禅轉生到四禅天。
庚二、成劫:
成劫即指從初風,至有地獄衆生間。
所謂的成劫是指從最初的微風吹起至無間地獄一個衆生出現之間。最開始一切成爲一大虛空時形成世間的前兆和風吹起,當然僅以此也不足以形成整個器世界,只是使梵衆天到離诤天形成了。在此之後,以前的風在數年中呼嘯不止,從而使下基風輪到叁十叁天之間向上次第形成,這期間需要一中劫。隨後,光明天的衆生壽、福、業滅盡而轉生到梵天無量殿中,因爲最後滅盡就意味著最初的形成。自此向南贍部洲之間逐步形成。到那時南贍部洲的人類均是化生,以禅悅爲食,身體發光,以神變行于空中,壽量長達無量歲,從此開始直至一個衆生轉到無間地獄之間曆經十九個中劫。當時從無量歲下減到八萬歲之間、一衆生墮入無間地獄、成劫圓滿與住劫開始是同時的。
庚叁、住劫與大劫
中劫即從無量歲,直至人壽十歲間。
最終上增爲一次,彼等壽即八萬間,
如是已成此世間,存住二十中劫也。
成壞空劫亦同等。八十中劫一大劫。
住劫有二十中劫。每一中劫的量:從人壽無量歲下減到八萬歲之間,再到十歲之間爲一中劫,之後上升到八萬歲並下減到十歲之間也是一個中劫。如是上增下減算爲一,如此有十八中劫,最後上增爲一中劫,到底是如何上升的呢?是從壽量十歲到八萬歲之間上升的。那麼,初終二劫是單獨的,中間是往返的,這樣一來,不是有長有短了嗎?無有這種過失,因爲初終二劫時間過得緩慢、中間過得快速之故。如此形成的世間住存二十中劫。世間形成、毀壞、滅空也都同等有二十中劫。
八十個中劫稱爲一大劫。
己二(旁述)分二:一、大劫之旁述;二、壞劫之旁述。
庚一(大劫之旁述)分叁:一、佛陀出世情況;二、緣覺出世情況;叁、轉輪王出世情況。
辛一、佛陀出世情況:
叁無數劫現成佛,下減百歲間出世。
所謂的經過叁無數劫積累資糧而成佛,這裏的劫是指什麼呢?是指在叁大無數劫中積累資糧而成佛。如果是無數那不是與叁相違了嗎?無有這種過失,此處的數並不是因爲不可計數而說爲無數的,而是以六十數位稱做無數的。那麼,佛陀在何時出世呢?上增時不會出世,原因是那時所有衆生對輪回不生厭離。從八萬歲下減開始到人壽百歲之間佛陀出世,這以後不會出世,因爲五濁極爲熾盛,衆生不能堪爲佛教之法器。
辛二、緣覺出世情況:
緣覺增減皆出世,麟角喻百劫得果。
若問:緣覺也只是在下減時出世嗎?不是,所有的緣覺在上增下減時均出世,原因是他們主要不是爲了利他,而主要是爲了自利。那麼,積累多少資糧才能得緣覺果位呢?麟角喻獨覺在一百大劫中積累資糧才能得果。
辛叁、轉輪王出世情況:
諸轉輪王現世間,不越人壽八萬間。
金銀銅鐵轉輪王,次統四叁二一洲,
二不共存如佛陀,他迎自往布沙場,
預備兵器勝無害,能仁相正明圓勝。
轉輪王出世于世不超越人壽無量歲至八萬歲之間,原因是在這之後衆生不能堪爲他的圓滿法器。爲什麼叫轉輪王呢?因爲依靠寶輪而統治四洲,故而得名。轉輪王共有四種,即金轉輪王、銀轉輪王、銅轉輪王、鐵轉輪王。他們統轄幾洲呢?他們依次統轄四洲、叁洲、二洲與一洲,即鐵轉輪王統轄一洲等。
一洲之中不可能同時有兩位轉輪王等出世,他們是具有無與倫比的福報者之故,就像佛陀一樣。
那麼,轉輪王如何勝伏諸方呢?在初十那一天,金轉輪王受長淨戒,當時金輪落入他的手中,與此同時空中傳出“願行以前的轉輪王之事業”,接著金轉輪王騰空而起,結果諸小國從彼土前來迎接,僅此而獲勝。銀轉輪王僅以親自前往他們的面前便大獲全勝。銅轉輪王只是憑借來到他們面前擺開戰場而得勝。鐵轉輪王僅是准備降下兵器而製勝,結果對方恭敬頂禮。這些轉輪王雖然獲勝,但不會傷害任何一個衆生的性命,這是由于他們斷除了十不善業的緣故。
另外,轉輪王身體具足叁十二相。若有人問,那不是與佛陀無有差別了嗎?無有此過失,因爲能仁佛陀的妙相在莊嚴、明顯、圓滿方面已遠遠勝過了轉輪王。
先前有情如色界,爾後漸次貪執味,
懈怠者作積蓄後,具執著者封地主,
複次以造惡業道,壽命短暫爲十歲,
劫以兵疾饑荒盡,次第七日月年止。
那麼,最初就有轉輪王,還是後來才出現的呢?先前的衆生即初劫的人類如色界天一樣化生,依靠神變行于空中,身體發光,當時出現了色如新鮮的酥油、味如熬開的蜂蜜般的地味,後來有一個人貪愛美味而用指尖取來放在舌頭上品嘗,其他人也跟著品味,漸漸地,人們由于貪執味道而使身體變得堅固沈重起來,身體的光芒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正當他們感到憂愁之時,天空中自然而然出現了日月。由享地味的多少差別而使人們的色彩出現了好壞之分,于是相互之間開始侮辱,致使地味不複存在了。之後出現了地脂,人們享用地脂依舊相互侮辱,結果地脂也如前一樣隱沒。爾後出現了一種早上割晚上顯現晚上割早上顯現的苗圃,人們享用又出現相互侮辱的現象,它又如前一樣消失了。接著又出現了自然稻,人們享用而使男女根顯露出來,由于相互盯著看男女根而生起貪欲,開始作非梵行,其他人看見此種行爲而口出惡語,于是人們說建造住舍而作非梵行,就這樣出現了房屋的概念。住在房子裏,早晨需要糧食早晨取,晚上享用晚上拿,當時有一個懶惰的人取了一份明天吃的糧食,其他人聽到此事後覺得這是一個方便之舉,于是取了七天的糧食積蓄起來,結果這些糧食也變成早上收割晚上不現、晚上收割早上不現,並具有皮殼、糠秕,人們相互便分配所有的糧食,各自的堆積如山,如此一來,有些人開始偷盜,進而將田地執爲我所的人們任命一位相貌端嚴的人作田地長官,就這樣出現了衆敬王。衆敬王的太子光嚴王,彼之子善王、彼之子善勝王、彼之子長淨王的頂上生出一個絲毫無損的肉瘤,從中生出頂生王。他們就是統治四大部洲的轉輪王,也叫五先王。此後,由于人們過分造不善業而使壽命逐漸變短,最後人壽最長也只有十歲。
若問:中劫是依靠什麼而結束的呢?中劫是以刀兵、疾疫、饑馑而結束的,依照次第,刀兵劫爲七日、疾疫劫爲七個月零七日,饑馑劫爲七年七個月零七天。
出現此叁劫的情況:人壽十歲時,人們的害心尤爲增長,手中所持的東西全部變成兵器而相互殘殺,死後全部墮入地獄。在七日裏山中林間居住的人們來到城中,相互見而歡喜,仁慈相待,斷除殺業更加奉行十善,如此一來,他們的兒女等壽命上增到二十歲,爾後逐漸上增到八萬歲之間。此時的贍部洲富饒昌盛,莊稼豐收,人城遍地,五谷豐登,禾穗碩大,女人們都在五百歲以後才出嫁。之後又下減到人壽十歲之間,人們造不善業極爲嚴重,由于非天不悅而出現瘟疫,大多數人死後轉生地獄,剩余的人們聚集後戒殺,他們的子女等壽量又上增,再下減,在人壽十歲時,極度造不善業,導致天人不降雨水,出現箧盒、木條、白骨叁大饑荒。其中的箧盒饑荒:人們獲得微不足道的糧食,馬上裝在箧盒中爲後代保存,因而得名。木條饑荒:當得到少量食物時,母子都用木條來吃,因此稱木條饑荒。白骨饑荒:由于饑餓所逼,死人的骨頭粗糙無有光彩。七日、七月、七年中所有死去的人都轉生爲餓鬼,余下的人們聚集後奉行十善,由此一來,他們的子女等壽量上增到二十歲,接著又如前一樣漸次上增到八萬歲之間。
庚二(壞劫之旁述)分叁:一、壞劫之類別;二、身體之頂;叁、壞滅之次第。
辛一、壞劫之類別:
壞劫有以火毀壞,與以水風毀叁種。
壞劫如果分類,有多少種呢?有叁種,即以火毀滅、以水毀滅、以風毀滅叁種。
辛二、身體之頂:
第二靜慮等叁者,次第乃爲彼等頂,
與彼過患相同故,四禅毫不動搖故。
無常彼之無量殿,與衆生同生滅故。
被火等毀滅時,身體之頂是指什麼呢?以火毀滅時二禅以及等“字”所包括的被水毀滅時叁禅、被風毀滅時四禅此叁者不被這些所毀,因此按照次第稱爲身體之頂。初叁禅爲何被火等毀滅呢?此叁禅是以內在的過患而毀的,原因是初禅尋伺如火、二禅喜樂如水、叁禅呼吸如風;四禅無有毀滅,因爲四禅無有這些過患,毫無動搖。如此一來,四禅的無量殿不是成了常有的嗎?不會成爲常有的,因爲四禅的無量殿與衆生一起出現,也一同毀滅。
辛叁、壞滅之次第:
以火七毀水一毀,如是七水毀滅後,
亦複以火毀七次,最終以風而毀滅。
毀滅的次第是怎樣的呢?連續七次被火毀滅,接著一次被水所毀,隨後又七次被火毀壞,之後被水毀壞,如此被火毀滅七次後,再被水毀滅七次,又被火毀七次後,最終以風所毀。如此一來,一禅以下成、住、壞、空加起來作爲一大劫,如是二禅在八大劫中毀滅,叁禅在六四十大劫中毀滅。
俱舍論第叁分別世間品釋終
《俱舍論釋 第叁品 分別世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