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果沒想到,佛陀將當天的所有功德,都回向給那個隨喜的乞丐了。因爲乞丐隨喜的功德,大于做廣大物質供養的國王。
沒過幾天,國王開始不太高興了,他想:都是我在供養,但是功德卻回向給一個乞丐。因此,聰明的大臣們想到一個方法,有一天他們派人去把乞丐的食物全部用腳踩爛,讓乞丐分心,使得他忘記做隨喜,結果那天佛陀的回向,就給了國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隨喜的人,可能得到比實際供養者更多的福德。因爲就算供養者准備了豐盛、廣大的供品,但有時愈富有的人愈容易傲慢,所以,積聚福德善業最好的一個方法,其實就是隨喜功德了。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嫉妒別人,無論大小善業,都要隨喜,我們可以歡喜地雙手合掌,可以歡喜地口說贊歎,也可以帶著歡喜的心,發自內心地給予祝福;這樣身口意的隨喜贊歎,能夠得到很大的功德利益,這是非常重要的。
隨喜是對治嫉妒最好的方法。我們容易對一個和我們差不多,但是比我們成功或是地位、名聲比我們高的人生起嫉妒之心。例如看到對方的弟子比自己多、寺院比較大、事業比較廣等等,心中有種隱隱的不悅感,這就是嫉妒心。千萬不要這樣,我們應該學習隨喜對方的功德。
第六大願,請轉*輪
接下來是「請轉*輪」。偈頌是: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于無上妙*輪。
「請轉*輪」能夠淨除自以爲是的我慢,例如覺得自己佛學懂很多,不用再學習佛法的傲慢心。同時,透過「請轉*輪」,也能夠讓我們博學多聞,並且得到廣大的福德。
佛陀的法教,像是一個能夠幫助我們度脫輪回的車子,然而如果車輪不轉動,車子也是無法行駛,所以僅有佛法還不夠,我們還要勸請轉動這個*輪,也就是請求善知識們宣講佛法,這是很重要的。
修行者的道次第
「請轉*輪」一詞,包含了很多意義。對于一個沒有恭敬心的弟子來說,請轉*輪的意思,是要請求善知識宣講如何依止善知識的*輪;一個執著的人,就要請求開示無常的*輪;我執強烈的人,應該求授無我法門;一個自私的人,應該請轉大乘利他的*輪;密乘根器的弟子,就要請求上師轉動密乘的*輪。「請轉*輪」對于一個修行者來說,就是他的道次第,簡單幾個字,卻包含了深刻的意義。
《妙法蓮華經》說:「叁千大千世界中,僅僅是一個小如微塵的地方,都曾經是佛菩薩們爲了追求正法,舍棄生命和財富的地方。」《大般涅槃經》中也提到:「佛陀曾經舍棄生命,只爲求得一個偈文的教授。」我們想一想,《大藏經》裏何止一個偈文了,當中無量的偈頌,都是過去佛菩薩們舍棄自己的性命和一切的財富所得來的珍貴教法。我們現在輕而易舉地就能接觸到這些正法典籍,真是我們的福氣。如果我們不知珍惜,只是把經典供在佛堂上蒙塵,然後心存如果隨意打開經函就會落入地獄的迷信、恐懼,真的就是人在福中不知福了。
所以我們應該多去思維:請轉*輪的必要性是什麼?它的功德利益是什麼?認識到它的功德利益之後,就要盡力地請轉*輪、求授法教。雖然佛陀誕生世間的目的就是宣說佛法,但是爲了讓凡夫大衆生起求法之心,佛陀成道後說:「我證得了如此甚深、寂靜、離戲、光明、無爲的法教,如同珍貴的甘露一般,然而沒有人能夠明白,因此我還是在林中靜住吧。」佛陀成道後的49天裏沒有說法,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這是給予真心想要學法的人,一個求授法教的機會。佛法是爲了那些想要聽聞的人而說的,佛陀不會勉強不想聽聞的人學佛,也不會刻意傳道說:「拜托你們來學法喔!」佛陀是不會這樣做的。
以前有位堪布,他很喜歡學習經典,所以總是告訴別人要學習經典。有一天,他到尼泊爾的寶大佛塔繞塔,去跟每個他遇到的人說:「拜托拜托,你們都要好好的學習經典呀,我可以免費爲你們上課的。拜托要學習經典呀!」就這樣到處去拜托請求每一個人。不過我想佛陀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但是特殊情況之下,或許還是會那樣做吧!其實在律典中也有提到:不給予不請求的人。意思是唯有當對方請求了,才能爲對方說法或傳戒。
原因就是因爲佛法很殊勝難得,就像佛陀成道後說的「甚深」,意思是佛法的義理深奧;「寂靜」意思是遠離了煩惱習氣;遠離了分別妄念的戲論,所以是「離戲」;因爲遠離了暫時和根本的覆障,所以是「光明」;「無爲」的意思則是前、中、後際一切皆非真實,佛法就是如此具備了五種殊勝的甚深法教。當然,不會有不說法的佛陀,那麼爲什麼還要請轉*輪才說呢?因爲請轉*輪是弟子的責任,說法的目的就是爲了弟子,因此,弟子的請求就很重要。
第七大願,請佛住世
接著是「請佛住世」。偈頌是: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衆生。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衆生及佛道。(譯注)
佛陀最初發起菩提心,中間行持菩薩行,叁大劫的時間裏,不斷地積聚資糧,最後圓滿成就了佛果,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爲了利益衆生。佛陀爲了利益菩薩的弟子,示現報身,爲了凡夫衆生,示現化身。直到圓滿每一個衆生的暫時和究竟的心願,佛陀都會不斷地化現利益衆生。雖然這是佛陀的特質功德,但是我們還是要發自內心地祈請諸佛住世,不要示現涅槃。
我們現在都是凡夫,沒有辦法依止到佛陀,就算我們想要見到佛陀,都沒有這種福分。佛陀2500年前已經涅槃,所以就算我們這麼想見到他,也沒有那樣的福氣。雖然十方叁世的諸佛存在,但是,我們也因爲自身的福德淺薄,沒有辦法見到並且依止他們。所以,我們現在學習到的一點佛法,這都是凡夫善知識的恩德。所以凡夫善知識對我們的恩德,可以說是非常大的。
因此,我覺得不僅是憶念過去祖師們的事迹、故事,更要認識到現在住世的具德善知識們的智慧、關愛以及力量的功德,並且知恩報恩。今年祈願法會的最後一天,我們特別舉辦了祈請創古仁波切、天噶仁波切和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長壽住世的祈壽法會。我相信這個祈壽法會,具有很好的象征意義:讓我們感念在佛法、生活各方面給予我們照顧的衆多大恩上師們,尤其是我們實修噶舉派的上師們;感恩是很重要的。
尤其如同第二佛的尊者,我們現在能夠親近他、聽到他的開示跟教導,這真的是我們很大的福氣。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真的是太幸福了,可是如果沒有認知到自己的福氣,那麼這個福氣也就沒有用了。感恩很重要,感恩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到自身的幸福,如此才能夠讓這個幸福起到作用。一個沒有福氣的人,曆經千辛萬苦也很難找到一個能夠依靠、皈依的對象。但是我們現在完全不需費功夫找尋,擺在眼前就有值得我們去依靠、皈依學習的對象,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事情。
調伏自心,修行無須外求
總而言之,以上從禮敬諸佛到請佛住世的祈願,每一個祈願都是一個修持的方法;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修行法門,但其實每一個法門,都是幫助我們調伏自心的工具。就算今天只是聽到一句佛語,也要用來調伏自心。不然就會像是魔鬼在東邊,卻把施給魔鬼的多瑪丟到了西邊,完全浪費了。
在這裏說個故事,這是著名的大成就者竹巴衮列的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人,脖子上長了一個很大的瘤,裏面都是膿血,看了很多醫生,做了很多治療,都沒有用,很是痛苦。他聽說竹巴衮列大師什麼都懂,心想也許他有點辦法吧,于是就去拜見竹巴衮列。大師看到這個病人之後,先要病人製作一些除障的多瑪,自己則開始修法誦經。叁天的時間裏,大師煞有其事地在房間裏敲鑼打鼓,並且念誦了許多儀軌。
第四天一早,竹巴衮列把食子拿到外頭,但沒多久,就看他又把多瑪帶回家了。病人看了皺著眉頭說:「仁波切呀,多瑪不是應該丟到外面嗎?您怎麼又帶回家了勒?」就聽大師說:「我呀,繞了一圈,發現實在沒有地方可以放多瑪耶。你看,東邊有金剛薩埵,所以不能往那兒丟;南方有寶生佛,往他那兒放也不好看;西方呢,有無量光佛,如果往他那一扔,我們也別想投生淨
土了;北方又有不空成就佛在,也不能往那兒擺……」,病人氣得聽不下去,就說:「把多瑪帶回家,真是犯忌諱!」只聽大師突然說:「太好了,既然這樣,就丟到犯忌諱的頭上吧!」結果就看多瑪飛到了病人的臉上,原來是竹巴衮列用力把多瑪往病人丟去,多瑪上有一根稻草,剛好刺到病人脖子上的膿包,膿血全部流出來,結果病就好了。自顧自地說個沒停。
平時,我們裝模作樣地對魔障施放多瑪,又對仇人做什麼回遮法之類的法事,其實真正的仇敵和魔障,根本不在外頭,而是被我們小心翼翼地保存在心中。要知道,外在的敵人永遠消除不完,真正的仇敵,其實就是我們自心的貪嗔癡的煩惱。因此,我們應該每月、每周、甚至每天檢查自心的善惡,然後找到適當的對治方法,好好調伏自心,不然,修行是絕對不會進步的。真正用上功,讓佛法成爲佛法,讓口訣成爲口訣,讓密法成爲密法,是非常重要的。是否用上功,主要在于自己,是否調伏了自心。
當然調伏自心並不簡單,不是一蹴可幾的。但是,我們總是要把調伏自心,做爲我們的目標,不論行、住、坐、臥任何時刻,都要把降伏自心這個目標放在最前面,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不然有的時候,我們把修心、佛法的目標放一邊,然後自己又再去找一個不同的目標,這樣舍本逐末是不會有結果的,佛法永遠起不了該有的作用。因爲佛法的作用是什麼呢?就是調伏自心;然而自己卻把修行當成了什麼呢?許多人一心只想求長壽、求無病,想要修持財神求財富,或者修持度母求生兒子,總之,都是帶著短視近利的世俗心態而修持,其實這樣已經完全跟佛法相違背了;佛法、修行已經成爲我們滿足世俗心態的工具了。
以上這些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並不容易,我自己也不例外;或許各位是有善根的人,因此不會很困難。無論如何,我們大家都要很小心,一定要回到心上作修持。
我想還是不要說太多了,在這麼殊勝的聖地,這麼多人在這裏繞塔、頂禮,很多人在這裏禅修、持咒,也有許多人在這裏點燈、供佛,大家都盡力地積聚善業功德,所以在這種時候,如果盡說一些不吉祥的話,也不太好。總之,我們的任何作爲能否成爲善業功德,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心態跟動機。光只是點燈,我們說那就是一種善行、善業,這是很難說的;光只是一個頂禮,就要說那絕對是一種善業功德,這也是很難說的。
我們每年都只會到這裏一次,聚集在這裏一次。就像一般公司年尾的工作總結一樣,而這是我們修持的總結,例如一年中造作了多少善業或惡業,如果能在菩提迦耶這個聖地來結算,會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如果有惡業,就好好忏悔,有善業,就好好隨喜,然後發願在新的一年裏,努力行持更多、更圓滿的善業。我覺得這樣的反省總結,對于修行是非常有幫助的,我也相信各位都能做到。
有一首藏族歌曲,我覺得歌詞寫的很有意思,歌詞說:「帶著惡心持誦六字大明咒,不如帶著善心而歌唱。」許多藏族老先生、老太太都會在拉薩大昭寺繞塔,剛開始一邊繞,一邊清楚地慢慢念著「嗡嘛呢呗美吽」。之後愈念愈快,到最後,連「嗡嘛呢呗美吽」都不念了,只是在那裏講是非、說閑話。外在看起來是在修行,但是內心充滿惡念的修持,這是一種欺騙,就像經典形容的「道貌岸然行非法」一樣,我們要非常注意的。
感恩禅修,思維衆生恩德
接下來要禅修,我們做感恩的禅修。一般來說,父母大多是好的,當然有一些很不負責任的父母,完全不照顧孩子,甚至孩子一出生,就被他們丟到垃圾堆中。還有一些父母,對孩子過于嚴厲,而造成了傷害。總之,父母有好有壞,但是我相信多數的父母都是很好的,這是我的認爲,不見得大家都這麼想。其實,在做感恩的禅修時,不一定要觀想父母親,還有許多關愛我們的親人、朋友都可以作爲禅修的所緣;接著,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對感恩的想法。
每年到了我生日的時候,許多朋友都會爲我慶生,已經變成了一種傳統;雖然我的出生,到底對世界有利有弊,是帶來福氣還是災難,現在還說不定,總之,每次的慶生活動,我都會想到很多對我有恩的人。
首先當然是想到父母親,他們的生育、養育之恩,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父母之外,我還想起很多照顧過我生活的朋友們,他們其實也像是我的父母,我從小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就連擤鼻涕的衛生紙,都是這些遠道而來的法友們帶給我的,每次想到他們,都覺得他們對我的恩德真的很大,可以說,我是在他們關愛的滋養之下,活到了現在20多歲,實在很感恩他們。
如果再想廣一點,我想到整個大自然,對我也是如此的有恩。我們的食物、衣服、呼吸的空氣,都是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總之,周圍的人事物,周圍的一切,對我們是具有如此的大恩和大悲。
借著慶生活動的時候,我都會回想大家的恩德,感恩大家。爲了報答他們的恩德,我提醒自己要不斷地勇猛精進。其實,我們都一樣,雖然我們現在互相不認識,但沒有人不曾做過我們的父母,也沒有一個生命,不曾做過我們的朋友,因爲我們被自己的愚癡無明障蔽了,使得我們互相不認識了,因此千百年來,相互之間無量的恩德,也都忘記了。恩人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卻視而不見,這真的是最愚癡的一件事情。
我們現在靜下來,好好思維衆生的恩德,並且祝福一切衆生,能夠遠離叁惡道的痛苦,證得佛果。請帶著這樣的思維,一起來做叁分鍾的襌修。叁分鍾就好,因爲太久可能有人要打瞌睡了。襌修是要打起精神的,可不是用來睡覺喔。
-------------
譯注:第七大願請佛住世的偈文是「諸佛若欲示涅槃」至「利樂一切諸衆生」。「所有禮贊供養福」至「回向衆生及佛道」是七支供養的偈文。
《《普賢行願品》釋論 第四堂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