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除業障百咒功德
全知麥彭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那莫革熱瑪則西日嘉那薩埵雅!
佛陀一切妙種智,現文字相而恩賜,
利樂衆生諸吉祥,敬持所有明咒王。
一
嗡啊吽
這是叁時一切如來的真實身語意,堪爲叁世佛陀所說的一切咒語之王、一切咒語之本,念誦此咒能成就所有咒語,無論是什麼咒語,開頭加上“嗡啊吽”,都會變成智慧咒,使一切未成辦之事得以成辦,一切不吉祥變爲吉祥,一切罪業蕩然無存。《密集續》與《八大法行續》等續部中唯一贊揚這一咒語。大圓滿續等之中說“嗡啊吽”咒能焚淨六道的種子。僅僅念誦也能消盡輪回的障礙,相當于持誦浩瀚無邊叁世寂猛如來的咒語。諸如此類,功德無量,這是諸續部中再叁宣說的。如《密集續》中雲:“此咒叁世佛,身語意歡喜,嗡字佛身勝,啊字佛語道,吽字明智意,此爲勝菩提,此僅一切佛,盡成正等覺,智金剛幻化,現佛因與果,此等佛士夫,贊謂密明咒,生次等誓言,修叁堅金剛。”又雲:“嗡字智慧咒,能獲金剛身,啊菩提幻主,能得金剛語,吽字身語意,得堅叁金剛。”《八大法行集善逝續》中雲:“十方正覺如來尊,所有百部五部衆,集于大密此一部,依此叁字之心咒,獲身語意之悉地。”“叁世現善逝,無余身語意,所攝此密咒,稱爲嗡啊吽。誦時金剛誦,盡所如所一切法,無余攝于叁字中,抉擇身語意攝要。上中下根者之法,集此深廣要訣中。叁界衆生叁處所,所見所修叁清淨,曆經宏願智慧地,行于叁處之果位,所護所遮叁壇城,叁摩地部及一切,身語意之叁究竟,顯現大樂與覺性,無二無別之明空,方便智慧法界智,勝義世俗無改造,無二光明自本性,身住脈及依于彼,無實運行圓形物,功德事業令歡喜,圓滿福德供施中,成就悉地咒手印,具有依修與加持,威力誓言與儀軌,能護境及殊勝心,受持永變覺性地,叁敵四魔諸暖相,堪爲向導之要訣,一切叁文字運行,金剛薩埵身語意,自性之中本安住,一切輪涅之命根,唯一安住于一處。何者叁門住于此,極爲嚴重之罪業,所積惑因皆清淨。七種別解脫戒律,二十願行之學處,普賢衆地續所說,內外密之特殊戒,根本支分學處中,無論違何均恢複。盡除一切惡趣處,救脫惡性非時中,死亡以及八怖畏。成就圓滿之福德,迅速安住究竟地。繕寫系帶見持誦,彼之功德不可量。衆生滿足聖尊喜,獲得受用依此成,世間以及出世間,尊衆歡喜護遣障,現在以及未來時,不幸痛苦均遠離,樂欲解脫均成就。”
二
嗡啊吽索哈
這是五勇士咒,也就是五部佛心咒。依靠它能盡除五趣,獲得身語意功德事業的成就,功德無量。
叁
嗡吽張舍啊
這一咒語與前相同,是寂猛五佛的心咒,依靠此咒的每一個字也能成就共同、殊勝悉地,關于這一道理,應當從《吉祥勝續》等中了知。
四
瓦阿哈夏薩瑪
這是大圓滿六百四十萬續部的根本咒,只是持誦也能于報身中得解脫,命終時出現舍利與金剛舍利。對于其中的一個阿字,其他經續中也稱它是智慧波羅蜜多的唯一文字。如《金剛薩埵意鏡續》中雲:“诠釋法性無生文字阿,無滅義中不住文字瓦,無生之中現相文字哈,解脫清淨刹中文字夏,安住不變之地文字薩,覺性無改文字瑪本性,通達六字義解大密續。安住六字義士得涅槃。一切密咒圓滿六字中。”
五
嗡班則薩埵吽
這是金剛薩埵的六字真言,如果持誦十萬遍,那麼失毀根本誓言的罪業也能滅盡,這是《金剛薩埵猛尊叁調伏續》中所說的。密咒百字明實際上也可以包括在此金剛薩埵心咒中,因此是淨除一切罪業的咒王,因爲往昔金剛薩埵曾發下這樣的宏願親口承諾說:願我住于具有業障者面前從而淨除他們的一切罪障。密主(金剛手)在《集密意續》中親言:“如今像在此娑婆世界中的釋迦佛一樣,在叁十六個世間界的刹土中每一大能仁均于六道中分別傳播各自的名號,也就是說,在叁世十方等同虛空界的世間界中現世的點亮世間明燈的不同佛陀、名號與身相其實都是相應一切有情的根基而顯現的,所有這一切均是唯一金剛薩埵的遊舞。他的名號說之不盡,任何有情耳聞金剛薩埵佛的名號也相當于曾經承事衆多如來,必定能往生金剛薩埵佛刹,蒙受一切如來加持,于大乘教法中出離輪回,具足神通,擁有勝觀慧眼,必然堪爲佛子。”法性菩提心自性光明如虛空般無有遷變金剛是叁時一切佛陀的精華,被譽爲金剛薩埵,持誦他的名號就等于持誦所有如來的名號。
六
那瑪薩曼達布達囊 阿波ra吽康
《普明現前菩提續》中的金剛句是這樣說的:此咒語能勝伏四魔、解脫六趣,圓滿一切種智。這一咒語開頭的“那瑪薩曼達布達囊”是咒語之怙主,真正的咒語是五勇士咒,被稱爲叁世諸佛菩薩的叁世等性咒,功德無量,並且各文字也有不同的作用,如果誦一百遍阿字加持藥物,則以前的業力病也能得以康複,若觀修文字(所觀修的文字藏文原義不明顯,請觀察)而誦十萬,那麼五無間罪的業障也能立即滅盡。以此爲例。對每一個文字的作用也有說明。《叁誓言莊嚴續》中也說:此五字密咒,于靜處雖無畫像,然若爲清淨衆生之界緣成就而誦叁十萬遍,則如來降臨摸頂,獲得神通、總持,誦十萬遍者隨心所欲成就聖物,成爲持明王。面見彌勒、金剛手、普賢等尊顔,持誦十萬遍也會相應見到彼等聖尊,賜予悉地。依靠此咒自然成就,無有貪執,具有實義,迅速成就,無有障礙而成就,無論是了悟如來行境的任何儀軌,也依賴于此心咒(原義不明)。總而言之,能成辦一切所欲、被稱爲叁世等性誓言的就是此五字心咒。
七
嗡阿沃ra吽克匝ra
《文殊根本續》中雲:“嗡阿沃ra吽克匝ra,此乃一切手印的八字大勇士心咒。密咒之主,如佛陀般安住,依此能賜殊勝吉祥,能清淨一切罪障,能斷絕叁有之法,能阻斷一切惡趣,能息滅一切違緣,能成辦一切事業,能獲得涅槃安樂,能令現見佛陀而安住,如文殊童子般安住,爲利一切有情以殊勝密咒本體安住,能滿足一切願望。如果僅僅憶念也能使無間罪完全得以清淨,那持誦此咒就更不必說了。總之,它的廣大功德即使在百千萬劫中言說,也無法說盡。”
八
哲母
《文殊根本續》又說:此外,一切中最爲殊勝者即佛陀出有壞,同樣,世間與出世間的諸咒之王,在末法诤時,頂髻轉輪佛變成唯一守護文字,一切時分可得成就,是佛陀出有壞真實現前,攝集如來法藏,盡除一切業障,持誦一遍也能滅盡所有罪業,能如意滿願,此續中宣說了哲母咒諸如此類的功德以及依靠它的許多事業。關于此咒,《金剛藏莊嚴續》中稱謂一切善逝智慧大轉輪。《密集續》中稱之爲智慧金剛藏。一次持誦這一咒語保護自己,念誦兩遍護佑他衆,叁遍持誦守護財産,念誦四遍能如願保衛領土等。在五由旬之內欲天以外的其他天衆也不能存在,更何況說其他魔障了。
九
莫
彼續中雲:堪稱爲一切善逝之密咒、一切續部之精華,于此教法中成爲一切如來之寶珠、法藏,宛若一切世間中能滿足心願的如意寶一般,在未來诤時能護持佛教的唯一文字即是文殊菩薩的心咒“莫”,此咒如同頂髻如來一般,即便沒有修持,僅是念誦也能起到作用,獲得所求之果,並令勤修菩提。縱然是享用酒肉、行邪淫的在家俗人依此也能成就。一次持誦保護自己,兩次持誦護持他衆,叁次持誦變成正士,有此咒語作爲守衛,甚至以十地菩薩的威德力也無法動搖,那其他的衆生就更不言而喻了。其中宣說此咒具有此等諸多作用。
十
那瑪薩瓦布達囊昂芒
《文殊根本續》中雲:“那瑪薩瓦布達囊昂芒,此乃文殊所有心咒中最爲殊勝,能成辦一切事業。”認識到此咒是文殊菩薩所有咒語之本,一切功德、加持、悉地之源,應當精勤持誦。
十一
那瑪薩曼達布達囊昂
《精華莊嚴續》與《普明現前菩提續》等中說:這是一切咒語之怙主,也是真正的威光佛陀、諸法的自在能仁,想要成佛者應當萬分精進持誦。它如同諸成就者的命根一般,成爲一切文字的生命、生存依處與親友。想要得到諸佛的加持、面見、供養佛菩薩、利益衆生、獲得佛果者理當勤奮持誦此咒。諸法由經所謂的阿字之門而入,如雲:所謂阿字真實說,乃爲諸咒之精華,一切密咒住彼中,如是決定一切咒。在此所誦的咒語中最主要的就是唯一的阿字,爲了表明它具有滿足的作用而在上面加上圓圈。應當在前面加上咒語之怙主而持誦。
十二
阿
這是一切咒語的根本,如果成就此咒,那麼同時也就成就了所有咒語。因此,應當精勤念誦心咒阿。《不空成就絹索續》中也說:此一文字是一切善逝、廣大蓮花壇城總的明咒密咒,讀誦可得成就,區分一切如來壇城、手印、覺性均隨此一文字。叁世諸佛的心咒隨此一文字,恒時持誦此咒能得諸佛加持而成就。任何衆生只是憶念此咒,觀世音菩薩即住于其前,滿足一切願望。諸如此類的道理在許多續中也有闡述。
十叁
阿ra巴匝那 嗡阿ra巴匝那德
《叁世尊勝續》中是這樣說的:文殊童子的心咒,何者念誦即刻能獲得一切善逝諸法等性智慧等性,一切衆生獲得智慧波羅蜜多的成就。所謂的“阿ra巴匝那”是獲得一切所欲之義,爲什麼這樣說呢?所謂的阿字意爲欲求、 即貪執、巴爲勝義、匝爲享用、那爲無自性。如此而修持所欲、貪執、勝義、享用、無自性的這個心咒,則能獲得一切所欲。如來是一切所欲之器,因而依靠此咒也能迅速獲得如來金剛持果位。繪製金剛壇城,在它的中央放置寶劍,于其前修持這一心咒,則能修成文殊菩薩。即使未成就,也能成辦事業。一次念誦能擺脫一切痛苦,兩次持誦能使無間罪滅盡無余,念誦叁遍能現前等持,念誦四遍將具足正念,誦五遍能疾速圓滿成就無上圓滿正等正覺菩提。在具有舍利的佛塔上右旋寫此咒語從阿至那,之後轉繞、持誦十萬…
《淨除業障百咒功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