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君規教言論釋▪P34

  ..續本文上一頁愛,如是諸菩薩,特意愍惡者”。否則,只是一味地對他們殘殺處刑,則說明君主護生的事業做得不夠圓滿。

  第五何謂以慈悲,粗暴懲治野蠻衆

  譬如父于蠻橫兒,爲製止其造罪業,

  並非殘酷殺害之,而是毆打呵責等。

  無害心之調伏法,必定無有罪過也。

  保護衆生的方便刑施第五條講到,如何才是以大慈悲心攝持,用粗暴的方法懲處那些野蠻之徒呢

  先以譬喻來說明:例如父親對自己兒子,爲了製止他造罪業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方便方法,或對他毆打責罵或將其交于法律,投入監獄進行勞改,絕不會殘殺他。同樣,對那些衆生,君主亦如嚴父善待愛子一般,不能心存任何損害,而是慈懷悲愍,語言上對其呵責大罵,行爲上對其毆打等調伏他,這肯定沒有任何罪過。像古來的大叢林,經常有人挨香板,但現在住持們因爲不懂得這一點,一味地慈悲,致使很多人對上不敬,對下不順。如今只有少數大德以其本具的功德威力住持道場,不必用這種方法就能調伏弟衆,但大多數還是需要這種方法。

  理應依法予製裁,蠻橫之人有五種:

  于彼君主作損害,彼此之間互殘害,

  不聽君主之教言,依靠邪命過生活,

  步入邪道之諸人,攪得世間不安甯。

  從道理上講,依法予以製裁的蠻橫之人有五種:一是對君主作損害的人,有些人自己不通事理,對君主所製定的一切法規都不願遵守,整天滿腹牢騷,以輿論傷害君主,心裏嗔恨,想盡各種方法損害君主。二是下屬彼此之間不能和睦相處,經常互相殘害,把下面人攪得像一團混水。叁是不聽從君主的教言,經常違背君主言教,故意與其作對,擾亂其心,無緣無故地令其不高興。四是依靠不正當的手段謀取財利,以邪命過活,如《佛遺教經》中講的以算命蔔卦賭博等類似的掙錢方法來維持生活的人。五是步入邪道者,如跳大神、練這種功那種功的人。以上這五種人攪得整個世間不得安甯,所以國王應將這些人予以製裁,或者施以皮肉之刑,或者流放僻野,若是道場中有這號人物,或者在不同場合予以批評令其當衆忏悔,或者擯除僧團,以免對衆生不利。下面一一廣說:

  首先謀害君主命,侮辱王妃毀財等,

  予以譏諷不保密,造作此等損害者。

  首先是那些經常蓄意謀害國王生命的人,他們傷害國王、侮辱王妃,對國王眷屬作大大小小的損害,毀壞國王或國家的財産等,或者對國王進行有因無因誹謗譏諷,該保密的要事不作保密,反而大肆宣揚。對這種進行損害的人,國王必須譴責呵斥,采取嚴厲的措施,使其不得方便。

  應據罪情予懲罰,呵責批評沒收財,

  綁縛驅逐出境等,如是今後無損害。

  對損害君主的人,應該根據其情節輕重、罪業的大小予以不同的懲罰,可以對其批評,呵斥指責其過失,或者沒收其家産歸爲國有,或者將其捆綁投入牢獄,或者將其流放到荒無人煙之處,依此方法既不損害他的性命也不會有因果報應。若對劣者作相應的懲罰,將對國家和人民有很大的意義。像道場中的個別業障現前者、嚴重誹謗上師者,同樣應給予相應的忏悔,重者擯除僧團。

  相互之間損害者,應施責罵恐嚇害,

  毆打關入監獄等,依此懲罰可阻止。

  第二在團體中互作損害的人,應公開當衆批評,斥責質問嚇唬他們,重者毆打拘留關入監獄等,依此懲罰可以製止他們以後再犯,給旁觀者有警告的作用,能殺一儆百,杜絕以後再有類似的問題出現。

  雖在自己所屬境,不聽君主吩咐者,

  依靠威力製服之,莫將彼等逐出境。

  第叁有些人雖然生活在君主所統領的國境中,但從不聽從君主的吩咐,對君主吩咐一件小小的事情也不認真承辦,敷衍了事,對此應以自己的威力壓服他。但因不是很嚴重,也不必將其驅逐出境。這類可憐的衆生,爲無明愚癡惡業習氣所使,難免有種種不如法之行爲,若是還可救藥者,君主宜用種種方便來調伏他們。

  因自未被驅出境,于君主生報恩心,

  以恐嚇令衆人服,君主名揚獲福德。

  此人若稍有智慧,自己會獨自內心感謝君主,因爲未被君主驅逐出境,自己得以生存,而生歡喜心和報恩心,並且會以實際行動以君主教言去做,或以如法行持令君主歡喜。君主以此恐嚇方法,能使劣者會受到教訓生起畏懼之心,之後謹遵言教不敢妄爲,正如有一句古話“若殺綿等時,山羊亦害怕”,周圍的人也會因此止惡防非,銷患于未然,這樣君主會名聲遍揚,獲得殊勝福德。

  獵人屠夫娼妓等,不持戒律恒作惡,

  于以邪命過活者,威嚴厲聲告誡說:

  今後切莫如此行,否則必受此製裁,

  應當如此遮罪行。

  第四對那些邪命養活者,如國土中凶殘的獵人屠夫,無恥的娼妓,他們以其見不得人的伎倆騙取錢財,腐蝕人們的美好心靈,不守任何道德規範及清淨戒規,唯以造業活命。君主對這些人應嚴厲地譴責,告誡這些惡劣種姓的人,以後不能再犯,若是屢教不改者,一定強製處罰。但如今的世道,大家睜開明亮的眼睛看一看:獵人屠夫娼男妓女,已遍布到窮鄉僻壤,還對這些腐敗惡劣現象竟然依法保護,對那些利于人類文明的文化、明智的信仰卻叁番五次不厭其煩地整頓治理。具有正常理智的人都應爲人類著想:這樣爲自己的後代子孫留下的將是什麼樣的“家産”

  諸如持執非理見,失毀戒律邪命活,

  一切步入邪道者,想方設法令改過。

  世上還有不信因果、執持邪見、非理見者,也有已入正道,但由業力現前而失毀戒律非法行持者,邪命過活者,對這些步入邪道者,要想方設法令其改過自新。這種現象在東西方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惡性影響力,時時在蠱惑著那些無知的人們,他們自己也無力改變。如果不加以強力方便製止,必將擾亂國政。

  于諸破戒邪命活,喪失威儀邪見者,

  僧衆協商欲擯除,即使各自已承諾,

  若時無法擯除彼,君主善加觀察後,

  應當支持僧衆方。

  對那些破戒者、邪命自活者、失壞威儀者、破失見解趣入邪見者,僧衆共同協商把他擯除,並且各方都如是承諾一定依照決策去做。但到了真正實行時,他又以種種理由找借口不願離開,大衆一時也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馬上讓他離開。在這種情況下,君主要通過詳細觀察後,應站在僧衆一方,不能支持邪見破戒者那一方。

  倘若雙方之僧衆,爭論出現毀戒等,

  君主如若知佛法,則應自行而解決。

  假若在僧團中有僧衆之間發生爭論,如曆史上屢屢出現的一院之內見解不和,不同寺院之間的宗派分歧,以及失壞見解戒律或誓言者勾結一些非法者與僧衆之間爭執不休,在煩惱心生起的時候,把菩薩戒和別解脫戒放在一邊,彼此毫不示弱……出現這樣的失毀威儀戒律和見解等非理時,如果君主對佛法的見行方面非常精通,由自己解決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中,君主能明確了知誰爲合理者、誰爲非理者,無誤地判斷後,再和平調伏雙方的矛盾,化幹戈爲玉帛。

  抑或召集本境內,沙門以及婆羅門,

  精通佛法高尚士,平息彼等之爭論。

  國境內若有僧衆雙方爭執不休,國王本人對佛法不精通、難以如法調解的情況下,應當馬上公開地召集自己境內有學問的沙門婆羅門、精通佛法的高尚之士會集一起,共同協商之後,以最佳方法來解除他們之間的爭執。沙門精通佛法,婆羅門中也有對佛法教法極爲精通的人,這些人無論是大臣或是平民,只要擅以佛法如理和解爭執者,就召集他們集聚一堂,國王對大家宣布所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大家遵照佛法如理調解這場爭執,這樣依照智者們的抉擇,即能如理如法地息滅彼此的爭論。

  爾時君主應支持,合情合理之一方,

  當以恐嚇逐出等,阻止對方入歧途。

  在如法抉擇完畢之後,君主應當站在合情合理的一方予以支持,對非理者采取開除恐嚇等方式盡力製止對方誤入歧途,使他們能改邪歸正。因爲,對有些人若不以強行措施阻止他的惡行,由于他本身非常愚癡的緣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誤入歧途,反而自以爲口才非凡,自己很英雄。其實到了戰場上是否真英雄,可以看《薩迦格言》中是如何宣說的,所以,大家平時的言語行爲一定要盡量嚴以律己,以免造很多不必要的惡業。

  行法君主國境中,父母老時不孝敬,

  不施親友奴仆等,合理飲食與財物,

  指使做事極辛苦,此等野蠻者屬于,

  五種不馴善何種

  

  行持佛法的君主,他國境中有些人對年老體衰的老父老母不孝順,不恭敬不贍養,更舍不得對親朋好友以及盡力爲自己效勞的奴仆等,給予合理的份內應得之財物飲食等,卻經常毫無慈善之心指使他們從事超體力的辛勞之事,類似這樣的野蠻者,究竟屬于前面所講的五種不馴善人中的哪一種呢

  世間上確有這種沒良心的人,非但不敬養老父老母,反而欺負他們年老無力,忍心對面做盜賊,明拿暗取父母一輩子積攢的財富,這種當予以何種懲罰,包括在哪一條

  在下文有明說。

  于彼饒益自己者,不予合理之布施,

  所有財産自享用,乃爲大邪命之故,

  屬于邪命不馴善。

  這種人包括于邪命不馴善者之中。因爲他只知道一心維護自己的利益,做盡損人利己的事,對自己的大恩人也不願作合理的布施,所有的家財全都自己一人享用。正像有個單巴人,他到一個寺院找到自己的一位喇嘛親戚作擔保,向寺院借了五千元錢,奉還期到,這位喇嘛去向他索要借款時,才知道他早已將自家的牦牛全都賣光了,家財席卷一空,不知去向何方,只留下他自己孤苦無靠的老母在無可奈何地哀歎自己的兒子“太壞了”。這就是屬于那種不馴善的大邪命者。

  出言不遜惡語傷,乞食沙門婆羅門,

  邀請做客後斷食,違法供齋毆打等,

  不敬理應承侍處,此等即是大邪道,

  是故諸如此類者,屬于步入邪道也。

  世間上有的人不知天高地厚,對人沒有一點恭敬心,對尊貴的應供處也常常出言不遜,正如人們常說的“狗嘴吐不出象牙”,他們從來都是惡語傷人,什麼都不懂,對殊勝對境也是出口不吉,以“乞食沙門”、“光頭沙門”等輕蔑…

《君規教言論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般若攝頌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