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君規教言論釋▪P40

  ..續本文上一頁義。來世他自己及其眷屬也能獲得安樂,有莫大的利益。只可惜,曆來有很多帝王總統,不知行持佛法,在位兩叁年,卻造下了彌天大罪,地獄有份,善道無緣,這是非常虧本的生意,很悲慘的一賭,故君主當行十善爲第叁十四條。

  恒時善爲人宣說,了義殊勝之正法,

  即是利他持教士,此乃功德卅五條。

  大君主具有恒時與人爲善之心,常以極善之妙語爲他人宣說大乘經論中的了義正法,如往昔古印度及藏地的國王們,盡心盡力利益衆生,高舉佛教法幢,行持佛陀的教法,這是君主的第叁十五條功德。後來的君主們即使不能自己宣說正法,只要能明達地做到不反對也是十分英明之舉,像松贊幹布那樣的國王,從未損害過任何衆生的汗毛,恐怕是後無來者吧!

  若具此等中一德,現世亦將獲名聲,

  及財富等諸多德,後世趣入天界中。

  如上所述叁十五條功德中,若誰人能具足其中一德,則彼現世的名聲美譽也能傳遍世界、獲得財富等很多功德,後世無疑趣入天界,享受安樂欲妙。

  法王于此世間中,令諸衆生享安樂,

  越過安樂之聖道,趣入真實安樂處。

  對于世間人來說,一般國王能給予他們衣食住行娛樂等一些安樂,而法王不僅能令衆生享此人世間的妙樂,複能以其智慧福德力,越過這些世人共享的安樂,趣入佛陀聖道中的大樂,這種無與倫比的聖道之樂是最究竟的真實安樂處。

  此等各自之功德,一切廣泛之贊頌,

  念住經中已說故,諸具慧者當拜閱!

  如此所述各種功德,對其所作的廣泛贊頌,在《正法念住經》中已作宣說,諸位具慧者,欲使自己成爲完美的君主,應當拜讀彼經而了知。

  

  第八品 觀察正行

  聖者殊勝金光經,所雲天王之妙語,

  君主法規論之中,所宣諸義當明說!

  《正聖殊勝金光經》中載有天王妙語所宣說的君主法規,此論中所涉及的各種要義,在此爲我等簡明地概述!諸有緣者當谛聽!這部經,藏文版本中也有,藏地牧民們往往爲了一年中家裏能平安順利,尤爲重視念誦此經,每年至少在家中念上一遍祈求加持。

  昔日天王梵天前,天界諸衆祈問言:

  爲何人間之君主,稱爲天人與天子

  天界之中諸天人,如何成爲人主尊

  昔日,在天王大梵天前,天界諸衆興會一堂,向大天王詢問道:爲什麼人間的君主國王們被稱爲天人或天子呢

  藏族古來就有眷屬習慣將國王稱爲天或天人,華夏史上的曆代帝王也是均以天子自稱。爲何我們的名字他們同樣可以引用呢

  那麼,又爲什麼說天界的諸天人是人間的主尊呢

  請您一一明示。

  于護世間諸天衆,天王梵天作答言:

  天界尊主天王等,保護世間諸天衆,

  爲止非法造罪業,依法治理國境故,

  加持人間之尊主,故稱國王爲天人,

  抑或稱之爲天子,名聲傳遍天界中。

  大慈大悲的天王梵天,他視所有衆生爲自己之愛子,常護世間衆生及諸天衆,其慈心無量。如是慈善的天王回答說:譬如天界的主尊天王等,他們樂意保護所有的天衆,而世間人們的尊主同樣是爲了保護人們不造罪業,遮止人們的非法行,這樣如理依法治理國家的緣故,取名爲天子或天人。

  這裏采用了藏族文化中優美的詩學風格來宣說:天王常加持人間的尊主,以此原因可稱他爲天人抑或天子,他的名聲已傳遍天界。從而說明了人間尊主與天子的相同之處是具有保護的作用,堪可如是稱名。

  爲示今生行善業,作惡犯罪之諸人,

  異熟果報現前故,任封人間之君主。

  爲了顯示今生行持善業能得安樂,作惡造罪者即生感受自作自受的果報,以及現前異熟果報的緣故,所以封其爲人間的君主。有了君主,他就會對殺人犯、盜竊犯等違法者判以徒刑,關進牢獄等相應的皮肉之苦使其現前受報。對那些舍身救人、赈災濟貧等作善之人給予金錢名位上的獎勵和贊揚,使他們現世得到身體的安怡和心裏的快樂。冊封君主這是對人們示現因果報應的必要。

  何時君主依法律,合理製裁諸罪犯,

  以及爲非作歹衆,如若不能製止彼,

  則此君主國境中,非法之徒日益增,

  頻發戰爭多動蕩,天等衆生起爭鬥,

  爲此目的諸天衆,封爲人間之君主。

  爾時被封爲衆人所依的君主,依照國法合理地製裁那些罪犯以及爲非作歹之徒。如果不製止彼等,任其胡作妄爲,則君主所主宰的國境中,非法行會日益增多,國境之內內亂頻發、戰火連綿、政局動蕩,人民不能安心度日,天界也因人間多行不善的原因,非天的氣焰囂張,與天界挑釁作戰。爲此,諸天衆允許人間可立國王,保護衆生,以免他們做一些非法行。

  旨在防止罪人增,舍棄善業力所致,

  非時狂風與暴雨,敵軍侵略疾疫多。

  在人間冊封君主,其宗旨是爲了防止造罪的人增多,若是罪人增多造諸惡業,勢必會引起非時狂風與暴雨損害人們的住宅莊稼等;鄰邦敵國無端地侵犯,殃及蒼生,人們的生命如墜于塗炭,無法生存;非天不悅,各種瘟疫一時俱起,這些都是舍棄善業所導致的後果。

  並且凶惡星曜等,不祥噩兆時出現,

  鮮花葉果不成熟,盜匪雷雹與饑荒,

  各種各樣諸橫死,傷憂畏懼屢發生,

  施主以及阿阇黎,一切眷屬行非法。

  由于業力現前,空中出現凶星惡兆,流星屢屢出現,如東方的燃火星、南方的螺頭星等很多不吉祥的星曜;人群中會出現女人打架、嚎哭等八十一種不吉祥的征兆;植物中鮮花萎落,葉果不成熟;道途中多有盜賊攔截,土匪搶劫;天公不作美,降下冰雹打壞莊稼,饑荒連年等等;各種各樣的橫死接連不斷;平民百姓整天憂傷度日,畏人懼獸,甚至以前行善的施主、品優的阿阇黎以及眷屬們也會行持非法。

  爾時彼等諸君主,亦于非法者供養,

  製裁奉行正法者,行法者若遭懲罰,

  出現洪水星風災;恭敬非法之人故,

  衆生光彩正法藏,大地精華皆毀滅。

  若于爾時不幸值遇彼等昏庸君主,顛倒是非,不知理與非理,對非法行者恭敬供養,對奉行正法卻橫加製裁,若如此懲善揚惡,國境中則會遭洪水之災、流星惡兆、狂風侵襲等人與非人所作的危害。同時,由于恭敬非法人的緣故,衆生光彩的正法寶藏,大地的精華悉皆毀滅。

  葉果不具精華味,雖食亦不得飽足,

  衆生醜陋不安樂,無歡喜心不安穩,

  百種煩惱擾亂心,行持非法之君主,

  遠離一切喜悅後,遭受種種難忍苦。

  國王若行持非法,則大地上的葉果不具有精華美味,人們雖然經常享用飲食,但始終也覺得不能飽足,其眷衆相貌醜陋,性情乖戾,心不安樂,無論做什麼都沒有歡喜心,身心不安穩,各種各樣的煩惱擾亂其心,難得片刻的安甯。如此君主,今世喜悅與他無緣,來世種種難忍之苦與他有份,總是伴隨不去。

  任封君主徒無義,天界諸衆議論言:

  此乃非法之君主,天衆減少惡趣增。

  任意封賜造諸惡業者爲君主,他對衆生的叁門行持善法徒勞無益,天界諸衆也紛紛議論說:這是一個非法行之君主,惡君不能引導人們避惡向善,致使作惡者漸增,行善者愈來愈鮮少,如此天衆越發減少,墮入惡趣者日有所增。這樣的君主天衆皆大爲不悅。

  君主所做諸事業,未滿天衆之心願,

  是故並非天子也,天王父輩天界中,

  亦成具有罪業境,天界勝衆亦失望,

  爾後舍棄彼昏君,故此國境速毀滅。

  若君主所做的各種事業,未能滿天衆好善的心願,則成了魔子,並非是天子,以從惡棄善故。

  如此整個天王父輩所在的天界中,因爲天衆減少,非天興盛而染汙了天界,而成爲具有罪業的天境,天界中所有的勝衆見君主行持非法招致諸多不祥之事,也非常失望。爾後,他們都舍棄此昏君,不再護佑幫助他,因此他統領的國境會迅速毀滅。

  倘若製裁非法者,依靠正法護自境,

  亦無偏袒心護持,其他境中諸眷屬,

  則彼具法之君主,聲譽傳遍叁界中。

  如果君主依法製裁非法者,斷除非法行,依靠正法護持國境,也沒有任何偏袒心,平等護持其他任何國境內的衆生,所親近他的人都具足法相,那麼這位君主的美名就會傳遍于叁界中。

  住于叁十叁天中,天王滿心歡喜說:

  南贍部洲我等子,如是行法之國王,

  依法治理國家故,地上人類轉生此。

  安住在叁十叁天的天王見到地上行持善法的情景,滿心歡喜地說:南贍部洲的某某君王,真是我等天界之子,他能將佛法弘揚一方,依法治國,衆生多造善業,守持淨戒,殁後將轉生于叁十叁天,天人會越來越多。

  從而遍滿諸天界,如此行法之君主,

  天王眷屬生歡喜,恒時護之如親子。

  以持善法故,天人增多得遍滿整個天界。如果天王和天衆對行持佛法的君主都生起歡喜心,則會恒時護持國王如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以此君主的事業會順利圓滿,聲譽財富等一切欲妙受用都會稱心如意。

  彼境運行善星曜,遣除非時暴風雨,

  上述所說諸過患,出現極多勝功德。

  爲諸天所護持的緣故,彼境之內空中出現很多吉祥星曜,遣除非時的暴風雨之災難等上述各種過患,出現許多吉利的事情,增長殊勝的功德。

  是故此等諸君主,縱遇命難亦不舍,

  一切世間安樂因,珍貴難得之法寶。

  因此,像這樣的君主,縱遇生命之難也不舍棄世出世之安樂因,即極爲珍貴難得的法寶。任何人無論遭遇怎樣的不幸也不能舍棄正法,舍法之人,只能是離命之行屍走肉,不會受任何神靈的護佑。若是不違背佛法,承蒙佛力的加被,則痛苦和違緣如夢一場,醒來一無所有,痛苦不會增上。一切安樂的因是法寶,故永時不能舍棄。

  依靠具法功德後,當以正法護眷境,

  恒時斷除非法行,亦應正確宣佛法。

  君主自身依靠佛法功德後,複當以正法如理護持自己的眷屬國境,恒時斷除自私自利、貪汙邪念、殺生邪淫、飲酒妄語等一切非法行,也應以正確如理的方法爲民衆宣說佛法。

  令諸衆生行善法,避免造罪行惡業,

  不可避免造罪者,如理懲罰可調化,

  君主獲得美名聲,國境繁榮又昌盛,

  一切衆生亦安樂。上述之義當銘記!

  君主盡量讓所有的衆生行持善法,盡力避免他們造五逆十惡之罪業。其中那些野蠻者不可避免地造一些惡業時,也應…

《君規教言論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般若攝頌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