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問答▪P21

  ..續本文上一頁教內部的各種觀點,還是科學的說法,都是可以理解而不會有任何矛盾的。如果並不了知此理,而一定要破斥科學的說法,則是非常困難的。假如非得說地球不是圓的,而一定要按照佛教所說的須彌山那樣去安立,那麼請問八萬由旬的須彌山又去哪裏尋找,是在美國、亞洲,還是歐洲?

  以前,在中國佛教協會成立之初,多瓦西繞降措格西,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格西,也是非常有名的佛學家和哲學家,在其傳記中這樣記載,有一天他說:“我今天一定要和他們辯論!讓承認地球是圓形的這些人全都啞口無言,一定要和他們辯論!”更登群佩大師當時也在場,更登群佩大師說:“你去辯論也是可以的,但是你說地球不存在,他們可能不會回答你的,大家都會笑你的。”也就是說,這個地球是人們的現量所見,如果說它不存在,則如同在餓鬼面前說膿不存在,對此,餓鬼都會笑而不答的,因爲他明明見到的是膿,你說不是膿如何能夠令之信服呢?因此,不從性空緣起上解釋,彼此的溝通是非常困難的。

  聽說許多法師和專門研究佛教的人士,因爲佛教的須彌山與地球的說法不同,因而時常擔心:“釋迦牟尼佛會不會說了妄語?我們以後會不會失敗?在這方面我們佛教徒會不會很困難呢?”不會有任何困難!只要你通達了這個緣起性空,尤其是當你了知了,佛陀是針對不同業力的衆生而宣說了不同的世界,之後便不會再有任何的畏懼。因此,緣起性空的道理非常重要,基于此理,須彌山的觀點即可成立。當然,須彌山的存在,並非只是在理論上可以成立,而是在某些根基的衆生面前確實能夠顯現這樣的世界,所以《俱舍論》才作了如此的宣講。

  然而,雖然須彌山是存在的,但並非實有,如果世界實有,即究竟上是實有的東西,那麼我們只能講一個,不能說有很多。比如,如果每一個衆生所安住之處就是這個圓形的地球,那麼科學家必須這樣講,佛教徒也必須這樣講。但是,因爲地球的本體是空性,故于不同業力的衆生面前所顯現的世界也絕不相同,佛陀于不同教法下宣說了不同的世界,而不同的世界都是以衆生的不同業力所招感,絕非子虛烏有。對于此理,最好的比喻,就是一碗水在六道衆生面前,彼此所見均不相同。我們的喇榮佛學院也是這樣,來到這裏的人有兩種,有些人對佛教很有信心,覺得這裏真是一個極樂世界,這裏的山啊水啊皆不同于別處,甚至連老山羊也寫成是菩薩;但是有些人排斥佛教,一來到這裏,就說學院又髒又亂、魚龍混雜等等。二者對學院的認識不相同,同樣的學院,只是因爲衆生的根基而顯現出了不同。其實,我們這個喇榮在實相當中有沒有一個好與壞呢?沒有,因爲在勝義中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只不過在名言中,以衆生的不同業力而有不同的顯現,以其善業力所顯現的則是好的地方;以其不善業力所顯現的則是不好的地方。以前,梵天來到釋迦牟尼佛所安住的地方,說這裏都是清淨的地方,但舍利子卻說這裏並不清淨,于是二人爭論不休,佛陀問:“你們在爭論什麼?”梵天說:“我說這裏是清淨的所在,而舍利子卻不承認。”舍利子說:“我所見的皆不清淨,而他也不承認。”佛陀說:“我的刹土本來都是清淨的,如梵天所講的一樣,只不過舍利子你看不到而已。”可見,外境的好壞完全是由心而造作的,不同的心,對其面前的顯現皆會執著爲真實,而其余不同的安立,因爲並非現量,所以很難被認同。因此,對于這個世界,成千上萬的衆生所見的唯是地球,因爲觀待這些衆生的現量,地球是真實的存在,我們沒有必要去破其現量,而破也是破不掉的。如果到每一位科學家面前,說其所見都不真實,說地球並不存在,而只有須彌山存在,如此的做法能否破到對方呢?顯然這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因爲要破也只能于勝義中遮破諸法的存在,而于名言中則無需破其現量的成立。所以,唯有按照大乘性空緣起的觀點,方能真正理解佛教不同的宇宙觀,如果不能通達究竟圓融的觀點,只是相似地依靠小乘須彌山的說法,則因其與地球學說存在矛盾,故難以對佛教生起信心。而有的人甚至會因此而生起懷疑,並始終擔心:“釋迦牟尼佛對宇宙的觀點是不是說錯了?如果說錯了,那我們佛教徒實在是不好意思,因爲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的老師……”不用這樣擔心,因爲釋迦牟尼佛是通達一切萬法的,而且于兩千多年前就對輪回也好,涅槃也好,乃至衆生的所作所爲,全部都講得清清楚楚,因此,佛陀對于世界與宇宙的認識,也是根本不會有任何過失的。何以見得呢?我們就以天文的曆算作個例子,比如,藏曆是按《時輪金剛》的推算,有時候有兩個十號,有時候一個十號也沒有,以這樣的推算,每次十五號月亮都是圓的,這就是以佛教理論進行推算的結果。但按農曆進行推算,很有可能十六號的月亮才是圓的,或十七號才會月圓,存在有這樣的過失。因此,就是因爲我們懂得佛教的天文曆算學,才不會有這種過失,也正是因爲我們懂得緣起性空的道理,才不會陷入科學與佛教的矛盾之中。如同《時輪金剛大疏》及《時輪金剛無垢光疏》中所說:“釋迦牟尼佛絕對不會說妄語,表面看似相違的教言,實際毫無相違之處。”

  總之,《俱舍論》說宇宙是扁扁的,科學家說地球是圓圓的,二者並不相違,都是可以成立的,就如有人說喇榮是個好地方,有人卻說這裏又髒又亂一樣。其實,一切諸法于勝義中皆不成立,只是在名言中,跟隨多數人所承認之量而有不同的顯現,但是這些量並不固定,因爲以分別念所安立的都不會是真實之量。所以,如果我們稍微通達一點緣起性空的道理,對于佛陀的教言一定會深信不疑。

  我有一個同學,我們一起讀中學、中專,後來他去了塔貢上佛學院,學了《俱舍論》之後,他告訴我,因爲從小受到唯物論及現代天文地理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俱舍論》生不起信心,對于佛教與科學到底是相融還是相違,他一直非常擔心。當時他來到學院,我們倆整天整夜地辯論,辯論了很長時間,又翻了很多注釋、講義,之後在他的相續中確實生起了一種二者並不相違的定解。舉這個例子就是要告訴大家,對于一些關鍵的問題,我們應該通過學習、辯論來解決它,因爲稍許的懷疑都可能成爲産生邪見之因。但是,現在許多佛教徒根本不敢說,不敢開口,以爲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問題上說錯了。絕對不會的,因爲宣說與衆生所見不同的觀點,是大慈大悲佛陀的一個特點,如果是大家都能看得見的,連具有一切煩惱的凡夫通過推理也能認識到,佛陀是不必宣說的。佛陀所宣說的是凡夫以其自力無法認識的,是不同業力的衆生面前所顯現的不同世界,這一點我們應該如是承認。雖然宣說了須彌山,而對于成千上萬的衆生面前所顯現的地球,佛教中卻根本未作否定,因爲沒有任何經典說這樣的地球不存在。並且,有些經典如《時輪金剛》中的曆算,也有與現代科學的說法比較相近之處。

  另外,不同的說法不僅存在于佛教與科學之間,或者在佛教內部,而在科學界內部也有許多不同觀點,我的說法你不承認,你的說法我不承認等等。所以,只是說法不同,並不能說明一個觀點是對的,一個觀點是錯的,因爲彼此各有不同的依據。而科學的地球與佛教的須彌山都能夠成立,其最關鍵之處就是緣起性空的道理,即因爲衆生的業力不同而可以顯現各種各樣的世界,顯現的當下又是空性。

  今天我沒有講很多,但是你們應該用一段時間好好地分析。總的來說,我們首先沒有必要去破斥現代科學,因爲科學的說法,現在的衆生都能如是見到。所以,根登群佩大師說的非常對:“你如果破斥他們的觀點,他們不會給你回答的,他們只會笑你的。”確實是這樣,我們在科學家們的面前說地球不存在,他們可能會不屑于回答的。另外,我們成立須彌山的存在,但不能執著其爲了義或者唯一。多識活佛在一個問答中說:“須彌山是小乘的說法,大乘有不同的說法。”這樣的回答是合理的。如果像某些法師那樣,完全以小乘的觀點去解釋,說南贍部洲在地球的什麼位置,南贍部洲的下面有地獄,這些地獄的方向又在哪裏等等,這樣的解釋很容易引起诤論,因爲當地質學家以此去考察,卻不一定看得見,因爲沒有看見,則不會承認,不承認則無法生起信心,甚至會對整個佛法産生邪見或者進行誹謗。因此,解釋須彌山的存在,最重要的就是性空緣起的道理。

  當然,作爲一個科學家,只是因爲沒有看見就說不存在,這也是不合理的。因爲佛教中所說的很多道理,科學家們也已經發現了,並且也給予了承認。比如,隨著天文學的越來越發展,前一代科學家根本沒有發現的很多星球,很多外星人等,現在也是在不斷地發現,這就與佛教的種種刹土的說法非常吻合。並且,現在已經可以到月亮及別的星球上面進行觀測,因此,對于現在尚未發現的,科學家們也是不敢否認。

  以上介紹了佛教與科學不同的宇宙觀,二者雖然不同,但是都可以成立,既可以成立地球,也可以成立須彌山,二者並不相違。不明白這一點,很多佛教徒就會害怕,也不敢站出來說話,若說地球是圓的,就違背了《俱舍論》;說須彌山存在,又與現代科學的現量相違,因此就不敢說話。但這是不必要的,因爲懂得了性空緣起的道理,我們從兩個方面都可以承認。就如同說一個人,說是好人也可以承認,說是壞人也可以承認,爲什麼呢

  因爲這個人對我很好,是個好人;但對其他人不好,則是個壞人。同一個東西,好看也可以承認,不好看也可以承認,因爲一切事物如何顯現,並不在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完全觀待于安立者的業力的清淨程度。因此,對于世界的顯現,是可以有不同承認的。

  333、 《俱舍論》認爲太陽、月亮之量爲多少?由何構成?

  答:太陽、月亮之量:

  太陽:直徑爲五十一由旬;周長爲直徑的叁倍。

  月亮:直徑爲五十由旬;周長爲直徑的叁倍。

  二…

《俱舍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遣疑明炬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