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P23

  ..續本文上一頁論,這樣是不行的。原來有一個老堪布,對五個小孩子講經,我在旁邊偷聽,下面的小孩子一直在玩耍,他自己講宗喀巴大師的八大難題是如何,下面的人連什麼叫宗喀巴大師也不一定懂。因爲那個堪布不是很出名,所以其他的人不一定到他那裏去聽,但是他給他們講《叁主要道論》的時候講宗喀巴大師的八大難題,後來我都想笑,我聽了很長時間,但是下面的小孩子根本沒有聽。

  最初我也是這樣的,我去馬爾康那邊安居,聽說他們要給老鄉開一個法會,我想我作爲一個五明佛學院來的修行人,連教證都引用不來肯定不行,我就提前背了很多的教證。我現在想想都有點不好意思,因爲這些老鄉藏話說得也不是很好,不要說教證、理證,基本上淺顯易懂的道理給他們講一下就已經足夠了,但是我引用了很多因明、中觀方面的教證,他們也是一點也不懂。

  針對你的弟子有一顆饒益心就可以溝通,如果你沒有饒益心而是全部爲了自己,你自己講什麼可能都不知道。希望你們與這些堪布、堪姆互相尊重,對世間的老師也是如此,這樣一來,在每一個人的面前都會獲得一些學問。

  在當前,佛教的傳播非常重要,因爲基督教的教法有興盛的預兆,而佛教很有可能會滅亡。爲什麼這麼講呢?很多佛教徒自己在山裏面苦修,沒有大膽地在社會中弘揚的力量,基督教在很多地方建立慈善機構、醫院、孤兒院、養老院等等,甚至別人辦婚事的時候也去參加,隨順社會,所以人們很容易吸收他們的教法。尤其是西方,像美國,只要是個基督教徒,學費也很少,對他們幫助利益,其實他們幫助利益的角度我們大乘佛教徒根本做不到,有些地方我們應該隨學,只要有一個真正利益衆生的心,不管是外道徒的相續中有,佛教徒的相續中有,都是值得贊歎學習的,我們佛教徒的相續中整天抱有一顆毒藥般的自私自利心,這是一定要舍棄的。

  因此,以後你們在自己的行爲中,只要存在幫助別人的機會就應該盡力幫助,但幫助不是用財産來幫助,而是用佛法。我的想法是這樣,我的想法基本上符合佛教的道理,你幫助上師也要在佛法方面給他提供一個順緣,這對上師來說是最大的幫助。因此,以後大家應該有一種勇氣,以前在朝鮮和印度,佛教是怎樣滅亡、脫離社會的呢?就是很多出家人在山裏一直苦修,沒有管社會,後來社會對他們的看法都不好。

  因此印度有種說法:回教毀滅以後、佛教稍微有點興盛的時候很多和尚在自己的寺院裏面不想出來,不願意與人交流,這樣人們不能接受,所以現在在漢地弘揚佛法很有困難,因爲漢地法師根本不管可憐的在家人,藏地來的很多人根本講不來佛法的道理,就是給你們“灌一個水”,從此以後你就是我的弟子了,你一定要對我供養,很多都是這樣。

  也許我成了大誹謗者,但也許現在社會的趨向就是這樣,很多人對我不滿,對我個人來講也沒有什麼,我也沒有希求很高的地位和名聲,以後他們毀謗我、失毀我的名聲也無所謂,我是好心好意。尤其是漢地佛法現在特別衰敗,爲什麼衰敗呢?因爲寺院裏沒有講經說法,只有一個老和尚在佛堂裏面敲一個棒棒,這些可憐的在家人只念一點阿彌陀佛,爲什麼念阿彌陀佛能往生?念阿彌陀佛有什麼樣的功德?沒有聞思過。

  所以整個佛教的狀況已經陷入了這樣的境地,這個時候很多人認爲以財産來利益衆生是很好的,但事實不是這樣。真正去利用我們佛教的智慧,對上師和弟子來說都有助益,但很多人特別愚盲,根本沒有如法行持,我想我們真正繼承如來的教法,用善法方面來溝通是極其必要的,這是我的一種想法。

  

  

  

  2004年2月18日 第38節課

  昨天已經講了爲了上師也不用積累財産,還有一部分沒有講完。

  至尊熱達瓦雲:“深入細致地聽聞,並舍棄今生,全神貫注地修持精華之義,沒有比此更殊勝的令諸佛菩薩生起歡喜的供養了。

  至尊熱達瓦是宗喀巴大師的根本上師,他說:我們作爲修行人應該深入細致地在善知識面前聽聞佛法。聽聞佛法有兩種,有一種人聽聞佛法的目的就是爲了即生當中獲得圓滿,獲得榮華富貴,我們出家人當中也是有的,特別喜歡辯論,喜歡修一些實修法,目的就是即生當中變成一個有名的善知識,過得特別快樂。

  那天我們接待很多高僧大德的時候有一位法王,也許他說好話,也許真是這樣的,他說:“我以後還是想聞思,以前我沒有聞思,有點不好意思,我很想聞思,因爲沒有聞思好像跟別人說話就沒有力量一樣,說什麼話都起不到什麼作用,所以我一定要聞思。”他老人家想聞思的目的就是給別人交流。有時候也是這樣,沒有聞思智慧的人,與高僧大德和有智慧的人要交流、溝通是很困難的,想到這一點,他說以後要好好地聞思,聞思的目的就是怕與別人說話不方便,但這不是舍棄今生而聞思的。我們首先要搞懂聞思的目的,否則你聽聞了很多年,在別的地方也求學,但是求學的目的……

  現在很多人是這樣的,到藏地、漢地很多地方去學一些密法,學密法的目的就是要身康體健、即生發財、住持寺院、得到供養恭敬等等,那麼我們的聞思就不究竟,但是聞思非常需要,如果沒有聞思真是無法修行。

  因此,我今年爲什麼對聞思班比較著重,那天給你們畫表格的時候基本上除了聞思,不聞思的人沒有很多出路,這是故意的。尤其是年輕人,說要實修,只聽堪布的課,我想大家還是互相接觸,互相多聽聞,知識是可以互相傳播的,這樣對大家都有很大的幫助。但也有一部分說是修正行,真正你們認真地去修,我當然也贊同,但是也有點害怕這些人是不是對聞思沒有興趣,光是在這裏享受、懈怠,在這裏不像漢地的有些寺院一樣嚴格,整天想看一點書就看,如果心情不太好的時候到色達去打遊戲、打麻將,或者到其他的地方去,沒有管理自己就很放松,反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這種方式我覺得不太合理。

  那天也嚴厲地申明了,如果你們真正修行,已經聞思很多年的人也許可以。過一段時間我們還要商量,每一個月中修得什麼樣,到時候給我們幾個堪布要有個交代。

  聞思很重要,爲什麼呢?現在中國將近十叁億人口,十叁億人口當中除了藏族以外其他的民族真正通達五部大論的大法師和大知識分子有沒有,據我所知,我自己碰到的,到目前爲止,很多大法師對佛教只是一知半解,可以這樣講。他們整天開一些會議,舉行一些儀式,有些在寺院裏面念阿彌陀佛,有些是坐禅,坐禅的時候,一定要金剛跏趺。其實金剛跏趺坐也可以,不能坐也可以,這不是很關鍵,我們並不是爲了鍛煉身體,有些人對形象上非常的執著,一定要打盤腳,否則就不能到這個道場來。

  釋迦牟尼佛的哪一部佛經有說打盤腳就是我們修行的根本?沒有這樣說的,很多人卻在這方面講解很多,但是不要說真正通達五部大論,聽過的人到目前爲止有沒有?《現觀莊嚴論》、中觀、因明沒有通達,釋迦牟尼佛的究竟甚深的意義,我們名言如何推理和如何抉擇根本不懂。如果沒有通達《俱舍論》,佛教當中浩瀚無邊的名詞如何解釋。如果不通達戒律,一個出家人在佛教的教法當中如何行持?所以五部大論對修行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自古以來在曆史上缺了這一頁,沒有聞思傳統的原因,現在在佛教曆史上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很多佛教徒自己也不懂什麼叫做佛法,就沒有給居士和出家人講經說法和攝受的能力,沒有能力當然是跟世間人一樣,整天參加會議,跟領導一起,挂上一個牌牌,參加會議的時候當然還是很精彩的,但是形象上世間的領導也搞得來。

  實際上真正的五部大論,藏地也好,漢地也好,大法師們必須要精通,但是藏地很多寺院中像以前麥彭仁波切、薩迦班智達那樣完全精通的到目前爲止,尤其在這一個時代當中是比較罕見的,很多大堪布對佛教的五部大論有一些認識的人比較多。

  你們心情孤獨的時候,自己到一個寺院裏面去坐,這是一個阿羅漢的獨修方法,也是很好。但我們所謂學佛的目的是什麼?發菩提心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利益衆生,利益衆生是用佛法來利益。你以前所學的全部是一些亂七八糟的知識,你的肚子裏面裝的真正的聞所智慧、思所智慧,尤其是出世間的智慧有多少斤兩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我們應該深入細致地聽聞,深入細致地聽聞必須有舍棄今世的前提,否則就像剛才那些人說的一樣,爲與別人溝通,或者是即生當中發財等等爲目的,我們的修法根本不成功。

  因此,從聽聞佛法來講,尤其是現代的時代當中,我不是破斥哪一個民族,如果不是這樣,你們也可以跟我說:“不是,你說錯了,我們某某法師已經精通了五部大論。”給我指點幾個老法師也是可以。

  本來佛教協會在民間應該是對弘揚佛法起作用的一個團體,但是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他們的目的就只要自己獲得一點工資,其他爲弘揚佛法和爲衆生的利益方面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除此以外寺院裏面的僧人應該也有責任弘法利生,但是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大多數就是在禅堂裏面念阿彌陀佛。我們藏地有些寺院當中也是這樣,寺院裏面的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發了菩提心,自己安居念經,過後看這個月收入多少錢,目光一直轉向這些方面。

  我們究竟發了菩提心沒有,如果發了菩提心,當前佛教的狀況是怎麼樣的,衆生處于怎樣痛苦的狀態當中?我們有沒有責任?有沒有必要去度化他們?要是度化,光是給他說個好話肯定不行,自己的肚子裏面還是有一些佛教的知識。好幾天當中沒有吃飯,肚子本來是空的,什麼都吐不出來,如果你肚子裏面有一點,手掐到喉嚨裏面就可以吐得出來。所以,如果你肚子裏面多裝一點佛法有用的知識,給別人講經時,不管從世間法、出世間法應該是有一些體會的。

  因此,剛開始一點學問還沒有裝到肚子裏面的時候,就要參加實修。有些老年…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淨土教言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