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聞利養、世間八法特別地執著。
因此,我覺得最根本的幾個要點——無常觀、出離心和菩提心,大家要掌握。釋迦牟尼佛的八萬四千法歸根結底一定要以竅訣來結束,如果只在理論上說,恐怕臨死時什麼境界和把握都沒有,當然臨死之前獲得一種境界是最使人羨慕的事情了,但即使沒有任何境界,只要在心裏有無常觀的境界,那麼即生就沒有白費,大家應該牢記。
第十八修持正因品釋終
2004年3月4日 第51節課
《開啓修心門扉》全論有十九個問題,現在講最後一個問題。
十九 承前繼後,于師生信
修行人還應當學習前輩的修行之道,並對上師的竅訣深信不疑。如果在此基礎上,修習其他的法門,就能使信心進一步增強。
應對上師的竅訣深信不疑,應該對上師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上師講得再好,或者上師的竅訣再殊勝,恐怕要把它看作一般的語言來對待,這樣對自相續沒有利益。因此,通過各種途徑對上師生起信心,對上師的竅訣始終有與佛經、經論相合的信心,在此基礎上修任何法都會更加增上。
德熱紮波兄弟倆曾到仲敦巴格西前聞聽佛法。敦巴仁波切殷切地說道:“據說,在印度聖地,佛法的入門方式唯有一種,而外道的入門方式則有七種。我們應當修持上師的竅訣。
以前的印度,佛法入門的方式唯有一種,就是要聽上師的竅訣。比如從密宗八十四位大成就者的傳記,或者其他密宗成就者的傳記來看,很多都是依教奉行而獲得成就的。而外道入門有七種方法,外道有各種各樣的修行法。
什麼是竅訣呢?就是數數修習死亡無常與業因果,並持守清淨戒律。堅定不移地修持慈悲菩提心,以及以其爲前提而引發的各種行爲,並積累資糧、淨除罪障,這就是竅訣。”
實際上上師的竅訣就是要看《大圓滿前行》,別無其他。很多人問我要修什麼法,我都說你認真地看《入菩薩行論》和《大圓滿前行》,其實我的竅訣已經講完了,可能是個好上師,因爲下文就講什麼是竅訣?竅訣就是數數修習死亡無常與業因果,沒有說輪回的過患和暇滿難得,(仲敦巴仁波切認爲四個共同加行裏這兩個可能不太重要,)還要受持清淨的戒律,之後發菩提心、積累資糧,積累資糧是修曼茶羅,淨除罪障修金剛薩埵。這是仲敦巴格西給我們的教言。
《大圓滿前行》真是一生當中成佛的法,華智仁波切在後面的偈文當中也如是說。那天實修班的法師問我可不可以講《大圓滿前行》,我說非常好,按理我們每年都聽一遍是最好的,但是學院中所學內容特別多,以前法王如意寶說每年春天要講一次,但後來可能因學院的人越來越多,沒有成功。按理我們的傳承非常清淨,尤其上師如意寶親口傳的最後一個圓滿的法就是《大圓滿前行》,因此,對我們來講,這個法是非常殊勝的竅訣,除此以外沒有竅訣。
那天有個美國的道友給我打電話說對西方人不敢講輪回的過患、地獄的痛苦,美國人不太喜歡聽,所以就不想給他們講。”我說:“不喜歡聽就不講是不行的,不管法裏面說什麼,都應直言不諱。”“不不不,我不想講,我只給他們講了壽命無常,不講輪回的過患,他們是不喜歡痛苦的,很喜歡快樂。”他是這樣說的。但實際上造惡業也恐怕是不能實現快樂的。不管別人怎麼說,《大圓滿前行》作爲我們終身的、真正的上師竅訣來對待的話,是非常殊勝的。
沃色加措法師向尊者祈求教言的時候,尊者的回答如出一轍。
沃色加措法師向仲敦巴尊者祈求教言的時候,尊者也是同樣的回答。
另外,康巴華巴即將離開之際,曾向敦巴仁波切討教,仁波切回答說:“行住坐臥之時,都應當趨向于禅定。在體力充沛的青年時代,就應抓緊時機,培養鍛煉自己的身心,修習上師的竅訣。
康巴華巴要離開的時候,他說:敦巴仁波切,我要回去了,現在家裏和寺院裏的事情特別多,我依止你這麼多年了,今天我要離開,心裏很傷心,也許再也見不到你了,你可不可以將你一輩子當中最殊勝的教法傳給我。
仲敦巴仁波切說:行住坐臥要經常觀自己的心,尤其是年輕的時候,老了以後可能就糊裏糊塗的,所以,精力充沛之時,一定要修煉身心,不要太脆弱。我們的身體是欲界的、有漏的、四大組成的,所以,身體實在倒下去了肯定是無可奈何,不要說我們,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到了年老體衰或有病在身之時也是無計可施,在此之前以小小的因緣不要退墮。我都這樣想,如果我們大家都脆弱,去年、前年遇到了很多修行的違緣,如果不堅強,大家現在連聞法的機會都不一定有。阿羅漢是有退失的時候,有些阿羅漢遇到小小的一個違緣就退失果位了,這叫做退法阿羅漢,有些遇到小違緣不退,大的違緣就退了。所以阿羅漢都是如此,我們凡夫人一點也不退恐怕是有困難的,但是堅強還是很重要,尤其是現在的時代當中。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痛苦,不要自以爲只有自己很痛苦,別人都很快樂順利,上至大法座上的法師下至乞丐以上的所有人都有自身的一些痛苦和違緣,不堅強都不行,因此在修行過程中一定要鍛煉自己的身體和心。
什麼是竅訣呢?就是多多修習死亡無常與業因果,並持守清淨戒律,修持慈悲菩提心,以及由其引發的積累種種資糧、淨除種種罪障,這就是竅訣。”
什麼是竅訣,這裏與前面所講沒有差別,仲敦巴要求所有的弟子都是這樣。
除了“種種資糧”等的語句與藏文稍有出入外,其他是相同的。我想,仲敦巴遇到哪個弟子都讓他修加行。你們也是這樣,有些人初學佛時不知所措,一無所知,雖然皈依了,但是不懂修什麼法,我想你們最好給他提一個建議——好好看《大圓滿前行》,如果通達了裏面的道理,你就成了名副其實的修行人了,仲敦巴當時講的內容就是這些竅訣。
博朵瓦尊者雲:“如理思維佛功德,皈依叁寶入佛道。
博朵瓦尊者:首先如理思維大慈大悲佛陀的功德,尤其是《白蓮花論》當中講了很多佛陀的功德,歸根結底,佛陀的功德歸納起來是什麼呢?就是利益他衆。佛陀並沒有在《白蓮花論》中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或者修什麼建築、搞什麼宣傳,佛陀成佛的途徑不是這樣,唯一就是利益衆生,哪怕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他也去利益衆生,這就是佛陀的功德。
因此,作爲佛陀的隨學者,在自相續中應“以悲待衆,以智行事”,以悲心來觀待衆生,以智慧來行持事情。以悲待衆是在世俗中以大悲心來觀待衆生,以智行事就是世俗中具足一切,勝義中智悲雙運,當然是顯空雙運的究竟妙智了。
暇滿難得爲先導,修習隨念死無常,複次恒時思四谛,了知輪回諸過患,衆生俱與我等同,于彼萌生慈悲意,溫和且具菩提心。諸法彼中鹹包涵,此即野風傳遺囑。”
上面所講的一些教言,我不解釋大家都會明白,這是野風傳的遺囑。野風傳的遺囑有兩種解釋方法,一個是以民間的故事來宣說,或是當時博朵瓦要圓寂的時候留下了這個教言,意思是讓山上的風傳達自己的遺囑,以後如果人們要聽我的教言,風傳的範圍比較廣。就像無著菩薩和博朵瓦格西臨死的時候也再沒說什麼,好好地修持我所講的道理,這就是我的遺囑。
卓衮大師也單刀直入地指出:“我等出家人,所修之白法,叁藏四續外,別無諸修士,無常至實相,當修此漸道。”
卓衮大師: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除了叁藏四續部以外再沒有其他的修法,但是叁藏四續部修法的道次第首先從無常開始,最後到證悟實相,顯宗和密宗都是如此。顯宗比如說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也是根據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論》而講的,顯宗和密宗的最究竟就是從無常到證悟實相。我們甯瑪巴的道次第論就是《大圓滿心性休息》,這也是從無常到最後證悟實相之間,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諸位修士一定要記清。
柳吾色巴仁波切曾坦率地說道:“我常爲農區某些密咒師以酒獻新的方式感到害臊,拉美白咒師飲酒前獻新時,口中總是念念有詞:“請叁寶享用、請護法享用、請叁世父母享用、請六道衆生享用,其他再沒有剩下的吧!”
柳吾色巴仁波切曾說:以前有些農夫和密咒師用酒獻新供養,但是我覺得這種獻新供養的方式有點羞恥和難爲情,因爲當時他的動作和行爲太激動。
他獻新供養的時候全部都享用了,後來六道衆生也要享用,再沒有什麼吧。他的語氣當中已經包括了一切,他自己心滿意足地認爲再沒有什麼事。
同樣,具德上師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次第之此法中,才真正是將四續叁藏的所有法義無不涵蓋,(除此之外,其他再沒有剩余的法。)
同樣的道理,具德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燈論》,叁藏四續的法要沒有一個不涵蓋的。我想方便的話《菩提道燈論》也給大家傳一下,《菩提道燈論》有68個頌詞,內容不多,漢文可能有叁個翻譯本,法尊法師、如石法師都翻譯過,但是我最滿意的是如石法師的翻譯本。大概很早的時候我在國外請了一個法本,當時很想講,但是一直沒有講成。在藏傳佛教中是非常有名的大論典,因爲宗喀巴大師也是依靠《菩提道燈論》造兩大論——《菩提道次第論》和《密宗道次第論》。
也許《開啓修心門扉》講完了以後再講一個《菩提道燈論》,但是我覺得我現在變成格魯派一樣,今天講《劄嘎山法》,明天講《開啓修心門扉》,再講《菩提道燈論》,自宗的大圓滿一點都不講,覺得不像龍欽巴的兒子,有點慚愧,當然格魯派的講法是非常好,但是自宗是什麼,有時候應該要頭腦清晰。
因此,尊者爲我們調配好的這劑靈丹妙藥,諸位至少應當享用少許。服用之後也切忌嘔吐,如果有要吐的征兆,就通過對其吐口水,吹氣、用冰冷潮濕的石頭熨貼身體,以及拔頭發的方法想方設法地平息嘔吐症狀。
尊者給我們弄了很好的藥,諸位還是要吃一點上面所講的阿底峽尊…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