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我還是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給你們傳《佛子行》和《修心八頌》。”其中幾個代表的表情立即變了,“也可以,傳《佛子行》也可以,那就這樣吧。”以特別失望的口吻這樣說道。
現在的人們就是這樣,我認爲對初學者而言得一個灌頂不是很重要,得到一些基礎的法門才是首當其沖的事情。但是他們貪心不足,仍然對深高法門歡喜非常,對一些表面看來低劣的,譬如對傳皈依法一點都不滿足,傳大乘的慈悲菩提心,認爲都聽過見過,就喜歡即生成就、不用修就可以飛走的法。
他們對大空性、大無生、高深莫測的大法總是投以關注、欣喜的目光,從不觀察自己的相續與佛法是否相應。
他們就是對一些大空性法門,或者大中觀、大手印等等具有“大”字的法門情有獨鍾,但是不大的人要一個大法也沒有很大的意義,我們的心不大,連一個小小的出離心在自相續中還沒有萌芽開花,法再大也沒有真實的意義,就像口本來特別小,吃那麼大的東西裝不下,所以應該慢慢訓練對加行法門的重視。
上師如意寶的傳承弟子在這方面有一種特點,上師如意寶自始至終對加行法門都非常強調,因此他的傳承弟子就像依科喇嘛的弟子一樣。依科喇嘛圓寂以後,他的傳承弟子修行都非常成功,臨死的時候基本上都有成就的相。凡是聽過他的法的老年人,修行是很安全的,沒有半途而廢的情況,基礎打好了以後就比較穩固,不像最開初的時候說自己是大圓滿第叁步境界,最後發現連小乘羅漢的境界也沒有。
既然是上師如意寶的傳承弟子,對加行法門千萬不要輕視,每一年都要看、要學。但現在的人們對高深的法如是地欣喜若狂,對一般的法從來都不屑一顧,從來不觀察自己基礎打好了沒有。
雖然所修的法是大圓滿,但也無濟于事,因爲大圓滿的修行者必須是大圓滿的根器。
應先成熟大圓滿的根基,不過有些人也不要想自己一定不是大圓滿的根基,只能修一點小小的法,就像以前有些法師所說的那樣:只有七地菩薩才算是大圓滿的根基,我們這些自私自利的低劣凡夫不是大圓滿的根基。不是這樣,這也有一些走極端,沒有真實了解它的含義。所謂的大圓滿的根基,我想在座的所有人都應該是大圓滿的根基。爲什麼這樣講呢?因爲與上師有緣,而且聽到大圓滿的法門。無垢光尊者的《七寶藏》中也講過這個道理。因此,大家應該知道凡是對大圓滿有信心、對大圓滿不生邪見的密宗行人都應該是大圓滿的根基,只是看你是否已經成熟,你的心還沒有成熟的時候要看甚深的法本就是輕重倒置了,從大圓滿往下修是不會成功的。
我要求以後大圓滿的閉關者最少也是要聞思四五年以上的人,這樣比較保險,從來沒聞思過,基本的佛教道理都不懂,修托嘎、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觀風等的修法非常危險,最終肯定會變成一個精神病,還是很麻煩的。所以,千萬不要觀風脈明點,也不要觀托嘎,沒有打好基礎的人不要修這些,而應一心一意地修加行,加行已經圓滿完成,尤其對《大圓滿前行》的一字一句全部了如指掌的時候,再修有關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以及大圓滿的修法會成功的。
因此首先是打基礎。
我認爲在座的人應該全部是大圓滿的根基,當然我不要說他心通,連自心通都沒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但是通過推理來講,在這裏出家苦行,應該是對大圓滿有信心和緣分的,是大圓滿的根基。因此,以前得過大圓滿法要的人,也不要認爲沒有成熟真正的出離心之前不能動、不能看,還是要繼續看、繼續修。
目睹現在的人口若懸河地談論著像馬一樣價值昂貴的法,而其人的價值卻不如一條狗。
噶當派的加爾瓦樣功巴仁波切說話還是很厲害的,他說:現在人們口若懸河、高談闊論、不厭其煩地整天談論的就是像馬一般 價值昂貴的大圓滿、大手印、大威德灌頂,實際自己連一條狗都不如。因爲連一點點的出離心都沒有,這樣小小的人談高高的法有什麼用呢,沒有任何用處。
此處是描寫當時藏地修行人的一些毛病,現在有些修行人對世間八法執著不舍,整天談論高法同樣沒有什麼用。
已經與正法南轅北轍,尚不願修習。他們自以爲是的言辭其實與說唱者扣人心弦的歌聲,鹦鹉巧舌如簧的重複沒有區別。
已經與正法南轅北轍了,根本不能相應而是相違。他們的這種說法與有些人唱歌、鹦鹉巧舌如簧地學習別無二致,別人說高大的法,我也求高大的法,初學者不是這種根基和緣分,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應打好基礎,之後再修持大法才最相應,否則詞句上的言說就是鹦鹉學舌。
如果已經了知一兩個法,就應當身體力行地實際修持。一旦通達了一兩種法,就應讓其與內心相融。
那天我和一個堪布有一點辯論,但是我內心中非常贊同他的說法。他認爲得了法一定要漸次修行,不然光是得到也沒有絲毫用處,就應該是這樣。比如《大圓滿前行》中的人身難得,得到了以後就一定要修行、觀想,沒有修就根本嘗不到它的法味,也沒有很大的意義。所以,得到了一兩個法以後就應該身體力行,與相續相融合。
如果心法未能互相交融,那麼,就如同水與粉末未能融合一般,人法之間也相距萬裏 ,而不能真正地互相容納。
法雖然非常殊勝,但是人法之間有很大的距離,就已經完全脫離。
法就如同肺葉做成的菜湯一樣(肺葉全部漂蕩在湯面上),僅僅漂浮在口頭,而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經常說法很殊勝,應該好好地修,但是行爲上卻無動于衷,就像將內髒中的肺作成湯,肺葉全部漂浮在上面,裏面一無所有。我們的法也全部漂浮在口頭上:“好好修啊,佛法非常了不起啊,上師如意寶的功德是非常大啊。”講起來頭頭是道,吸引很多人,其實自己內心當中從來沒有想過上師如意寶的功德,沒有想過法是如何好,自己面對一些痛苦和困難的時候根本不能轉爲道用。法既然這麼殊勝,爲什麼你自己不相應呢?所以,修行人沒有必要在口頭上誇誇其談,空口說白話,沒有任何實義。
整日怨天尤人、驕傲自滿,滔滔不絕地抱怨。這樣,修法的意義就不能充分體現了。”
自己遇到一點點違緣就開始怨天尤人,怪這怪那,自己修行不好就說這個是壞人,那個是壞人,反正他的眼前所有的人全部是壞人,沒有一個好的,無法體現修法的意義,修行較好的人便不會如此。
所以,諸位應當將舍棄今生作爲修行的主題,緊密圍繞這一核心進行修持。
我們作爲修行人,看破今世應該作爲修行的主題和修行的核心,圍繞這個中心修什麼法都可以了,如果沒有看破今世、抛棄今世,以任何法作爲核心都困難,這就是關鍵。
2004年1月4日 第12節課
大家在聽法過程中要排除萬難,前一段時間很多人的學習態度還是不錯的,這幾天我也看得出很多人的心情和學習的精神又開始走向低調,學習不要半途而廢,一定要努力堅持。雖然我也很辛苦,你們也很辛苦,但是我們都要堅強。
下面我們開始講課,《開啓修心門扉》中引用了一些成語,希望你們小孩子或者漢語水平不太好的人,一定要仔細地學,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學問是非常可憐的,雖然有時候在表達方式上稍微難懂一點,但噶當派教言的寫作方式就是這樣,對于每一個字你們不一定一一通達,但希望大家將每一個道理記住于心間。
無著菩薩的一席話,也讓一些心術不正之人理屈詞窮:“趨入正法解脫軌道時,全神貫注奔于此生榮,無有更甚于此之違緣,是故應當將其悉舍棄。
無著菩薩的教言令心數不正的人無話可說,講得非常透徹:我們已經趨入佛法,在希求解脫道的過程當中卻全神貫注奔于今生的榮華富貴,就再也找不到更大的違緣了。
有些人已經出家,該修行的時候不修行,全神貫注地搞生意和希求世間的名聞利養。昨天有一個人給我打電話說:“我准備到某某地方去化緣,但是那裏的人好像認爲我是騙子,你可不可以擔保我不是騙子,只說一句就可以。”我說:“可以,反正你在學院住過,也是學院中有一些名聲的仁波切。” 但究竟是不是全神貫注于名聞利養也不好說,無論去哪裏也有可能爲財産和名利等奔波,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所以,如果在修行的過程中沒有看破今世,一直爲了名聲和財産疲于奔命,那麼就再也沒有更大的違緣了。
有些人覺得“阿修羅”來了是很大的違緣,生病了違緣很大,家人排斥違緣很大,但這些很有可能是順緣,爲什麼呢?這樣對修法的難得之心會自然而然生起來,故不一定是違緣。真正的違緣就是不能看破,整天爲自己和家人奔波忙碌,這是即生修行中的最大違緣。所以希求今生榮華富貴的這些念頭一定要舍棄。
無論如何勤于聞思修,如若雜染惡劣此意念,猶如珍馐摻雜下劣糞,以勝轉劣必定無懷疑。
無論我們怎樣日夜廢寢忘食地聞思修行,如果雜有希求今世的念頭,譬如想因聞思修行而獲得一點名聲、財産或者利益,全部是爲了今生,不是爲來世也不是爲衆生,那就像是非常可口的美味飲食裏面有一塊牛糞,或者老鼠屎,這樣一來,美味飲食變爲下劣食。聞思修行是斷輪回的直接對治,但是自己要觀察意念正不正,表面看來某個人聞思修行很好,但是卻摻雜了特別重的世間雜念,只有用其他方式將自心糾正。因此,就像種下青稞的種子只能生長青稞而不能變成大米一樣,種下今生的種子只能有今生的果報,來世和菩提之果根本無從談起。所以說,就像極美的飲食裏面有一塊牛糞,最後只有把它倒掉。
師徒兄友親戚忙爭鬥,惡言劣行全然不顧忌,勤苦勞作積攢諸受用,皆因惡念主宰而導致。
我們對親戚朋友和師徒等說各種刺耳的語言,做各種的行爲,全部是爲了今生而忙碌,一切的來世利益都不聞不問,精勤地積累受用,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不能舍棄今生的念頭而主宰,在它的領導下我們的所作所爲都成爲不如法,…
《開啓修心門扉講記 上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