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蜜多心經》這樣殊勝的因緣,願以此功德回向叁界輪回所有可憐衆生,願他們早日獲得解脫!
這個時候心裏應該生起更強烈的大悲心,大家也清楚,對叁界輪回的衆生而言,不要說這樣甚深的般若空性法門,有些甚至連佛的名號也聽不到。包括有些金剛道友的家鄉,也的確算是邊鄙、黑暗、愚癡之地——很多人可能連叁寶的名稱都沒有聽到過,甚至還會對叁寶生邪見。那裏的有些人一看到出家人,就仿佛看到了夜叉或是羅刹。有些道友回家的時候也問過我:“我可不可以在回家時穿在家人的衣服,不然我的家人、親朋好友都會非常不方便?”聽到這種情況,我心裏真是說不出的難受。
所以,在回向時,我們應該祈願,願天上地下無量無邊的所有衆生,都能早日依靠般若空性法門獲得成就!
回向出定以後,自己平時的言行舉止都應該處于如夢如幻的狀態中,盡量在不離覺性的狀態中利益衆生。
修持《心經》以後,我們的相續中應該生起這些功德:一方面對般若法門和整個大乘佛法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另一方面,對可憐衆生也能生起更強烈的悲心:以後有機會,只要對方能接受,哪怕只有一個人,我也一定要把自相續中對《心經》的證悟,以及《心經》所宣說的道理講給對方聽。如果這個人能好好地讀誦、受持《心經》,我就沒有白來這個人間,我的任務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果目標訂得太大,就不一定能實現。比如,一開始就想:我要一個人度化普天下的所有衆生!這個願望在短短的一輩子能不能實現就很難說。即使在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中,也有他在因地時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度化一個衆生的公案,所以,我們也應該量力而行。
有時候我也這樣想:自己的相續中雖然沒有什麼證悟,但對空性法門和叁寶的信心應該是千真萬確的,今生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違緣或困難,這種信心都不會被摧毀。除非是自己得了精神病或者是著了魔,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好說,這種時候人的心態是非常難掌握的,但除此之外,我對叁寶的信心,對佛法的正信,不管任何科學家、醫學家怎樣說,都肯定是不可動搖的。
在這個寂靜的山溝裏聞思將近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之後,才終于在自己的相續中培養出這樣一個小小的凡夫正見,即便是這樣小小的凡夫正見,恐怕也是很多人所沒有的。在穿著袈裟的出家人當中,也有對叁寶、因果半信半疑的人。所以我想,如果能將這個正見傳遞給別人,我就沒有白來這個世界!
《心經》修法就此圓滿。
新 年 寄 語
Jan.28,2006,在傳講《心經》的過程中,剛好值遇2005年除夕。辭舊迎新,人們都沈浸在新年的快樂之中——和家人、朋友圍爐夜話,等待新年的鍾聲敲響,並祈願來年吉祥圓滿。與此同時,在藏地雪域寒冷寂靜的喇榮山谷,也有一群精勤修行的紅衣僧侶圍坐大恩上師身邊,以講聞《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方式度過這個美好之夜,祈願以此功德令佛法興盛!世界和平、國泰民安!衆生遠離殺戮之苦!如母有情遠離叁界輪回,早證無上菩提!
今天是2005年的除夕之夜,再過幾個小時,當淩晨的鍾聲敲響之際,新的一年就開始了。
今天,在大多數的城市或鄉村,大家的心情都很快樂,我們這裏也有很多道友仍然有這個習氣,因爲從小到現在都有這樣的習俗。但同時我們也要想到,人類過年的日子,也是很多動物失去最寶貴生命的日子。今天,在各大城市的餐廳或很多家庭的廚房裏,有無數衆生面臨被宰殺的命運。
在座的道友們雖然已經出家或學佛了,所以今天不會有殺生的行爲,但我們中的很多人在還沒有出家,或還沒有學佛的時候,每年過年或過生日的時候,都會殺害很多衆生——我們的開心快樂之日,卻是動物的死日,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雖然漢傳佛教一貫奉行食素,漢地也有很多素食館,但整體來看,漢地殺生也非常厲害。以前臺灣的海濤法師對一些西藏的出家人說:“你們西藏的喇嘛非常不好,因爲你們吃肉!”一個喇嘛就回答說:“我們出家人雖然吃肉,但可能一年連一頭牦牛的肉都不一定能吃完,你現在雖然是出家人,但你以前在家時,肯定吃了無數的衆生”。海濤法師聽了很不好意思,半天回答不上來。
有些喇嘛和覺姆對我說:以後不能再戒肉,越是戒肉,對肉的貪心反而越大。但依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倒沒有這種現象,應該是一年比一年好,現在看見什麼樣的肉,我都沒有一點想吃的感覺。
藏地和漢地的習俗有些不大一樣,一般來講,藏地過年的時候,尤其是在每年除夕,很多藏民會發願——在這一天裏不造任何罪業,不殺生、不說妄語,守持八關齋戒等等,大家對這一天特別重視。漢地卻恰恰相反,每逢這個日子,很多人都會造作無量的罪業。
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都無法計算,自己一生中吃過多少海鮮或其它動物,不要說因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間接殺害的,光是自己親自造下的殺業,可能也有很多吧,一百、二百,或數以千計?尤其是生長在海邊的人,那就更可怕了。在不久的來世,我們肯定需要以生命來加倍償還這些命債的。
于此之際,我們應該回憶這些罪業,以四對治力厲力忏悔,並在心裏發起猛厲的誓言:不僅今生,祈願我生生世世都不要再造這樣的惡業!祈請十方諸佛菩薩和傳承上師垂念我,我發願從現在開始,直至明年此時,甯可餓死也不吃動物的肉!
如果能在佛像或上師像前這樣發願,一方面能夠清淨以前的罪業,另一方面,我們活在人間的生活也會非常清淨,自己吃一頓飯也不會造下惡業,相反會有很大的利益。這樣一年一年發願,相信大家都會養成良好的食素習慣。
大家應該發菩提心,要有以佛法利益衆生的心態,如果實在無法利益衆生,心裏也要發願:我這輩子一定要盡心盡力修學佛法,發菩提心,並以此來度過自己的一生。大家來到這裏的目的,也應該是這樣的。
以前上師如意寶也說過: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壞的想法,都想在這裏好好地聞思修行,但過了一段時間,自己相續中的煩惱就會增長,如果不以正念攝持,最後自己也沒辦法控製,出乎意料的一些事情也會發生,所以,大家首先應該以正知正念來攝持自己,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裏也有很多道友在聞、思、修各方面都特別精進,這也是令人非常欣慰的一件事。
在今天課程結束念《普賢行願品》時,大家心裏應默默回向:雖然我沒有能力勸阻人們造惡業,但是,依靠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願力和我們的清淨善願力,必定能使他們早日醒悟,最後共證菩提!
《心經》要義之辨析
佛陀二轉*輪所宣講之般若,大略言之有廣般若、中般若、略般若之分。廣狹般若之意義,在《心經》裏已涵攝無余。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幾句話藏漢文譯本的順序略有不同,此處只就藏文譯本作一辨析)這四句,又是整個《心經》精華之要義,若能明了這四句經文的意義,也就抓住了般若空性的本質意義。
下面就對這四句話作一扼要分析:
首先來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夫根識前所見的色法,聖者見爲空性,故名“色即是空”;而聖者所見的空性,凡夫又見爲色法,這就成了“空即是色”。這兩句是觀待凡夫與聖者不同的所見分開了二谛,字句意義不是很複雜,比較容易理解。這一觀點爲前譯派諸論師共同承認。
再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與前兩句不同的是,這兩句經文是從破除分開二谛的執著角度而言的。依照藏文的字面含義,它的直接意義就是——色以外沒有空,空以外亦沒有色。一般而言,若按字面意義直接理解,往往會錯解原文含義,以致産生疑義。
這裏有可能産生的疑難是:若色以外沒有空性,那就說明色和空性是一體性的關系。如果二者關系爲一體,那又會産生新的問題——色屬有爲法的範疇,難道空也因此成爲了有爲法嗎?色乃世俗谛,空性不也成了世俗谛嗎?而且色爲凡夫根識所見,空性亦應爲凡夫根識現量親見等等。
再者,若空性以外無有色法的話,如果按照上述的理解思路繼續錯解下去,就會跟著發難:這樣的話,空性與色法也應成爲一體關系,那麼請問:聖者見空性時是否也就意味著見到了色法?空性是無爲法,與之相應,色法便也成爲了無爲法;還有,空性屬勝義谛,色法不也同樣歸屬于勝義谛了?
由此可知,如果想了解這兩句經文的真實意義,那就必須遣除這些疑難。
通過分析這些所謂的疑難點,不難發現對方的誤解:對“色以外沒有空性”,他以爲如果色以外無有空性的話,那空性就變成了色法,因而産生了空性乃有爲法,並成爲凡夫根識所見等問難。而對于“空以外無色”,他又理解成空性以外色法雖不存在,但色還是以與空性一體的方式而有,所以又産生了聖者見空性時還見到色法等疑難。
不過,如果根據第八世噶mb的《現證講義》和布頓大師的弟子仁欽華等論師的觀點再做分析的話,這兩句話的意義則可按如下方式進行理解——
妄心造作而成的色法,本來就不存在,當體即是聖者所見的空性,故雲“色以外沒有空”。這句話的所破是對二谛的分開執著。執著者又是怎樣分開執著二谛的呢?——色法在勝義中不存在,世俗中有;或者色法在聖者智慧前不存在,而在凡夫心識前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因爲有如此的執著,所以以上所述“色以外沒有空”的真實說法,方才能破除有些人對色與空分開執著的垢病。
比如對一個想尋找白色海螺的膽病患者,我們可以直接告訴他:除了你眼前的“黃海螺”以外再沒有另外的白色海螺。如果他一直以爲眼前有黃海螺的話,那他又怎麼能聽懂這句話的意思呢?如果他了知了“黃海螺”根本就不存在,只是由于自己的膽病才造成這種錯覺,那他就會直接拿起眼前的“黃海螺”,並指認道:這就是白海螺!
以此比喻可以說明,産生疑難的原因在于:問難者沒能理解“色”在名言中也不存在,也就是說色法在二谛中均不存…
《智慧寶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