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那恒常的人我也不能轉成天人。而如果能轉生天界,當我轉生時,人的我和天的我就將並存。所以這種觀點不合理。
據說有科學家發現了人首蛇身的怪物,但這種怪物也只是由特殊業力形成的,並非真正兩個生命體的並存。雖然科學家們使用的都是尖端的科學儀器,但也無法看到業因果,所以他們無法解開這些謎。其實這些問題依靠佛教的因果輪回的道理很容易解釋,所以這些科學家們不如多看些佛教書籍,了解了解佛教因果的道理。
癸二、(破所受蘊之二邊):
受亦複如是,雲何一分破,
一分而不破?是事亦不然。
所領受的五蘊也是如此,怎麼能一分壞滅一分不壞滅呢?這也不合理。
對方認爲所領受的五蘊也是有邊無邊二俱的法,即一半是有邊一半是無邊。
但這種說法也不合理。一方面,以五相推理觀察可以了知無有人我,既然沒有人我,觀待人我的所謂“我的五蘊”也不可能成立,又怎麼談得上五蘊的有邊無邊呢?另一方面,比如我現在是人,如果人的五蘊是半有邊半無邊,則不可能出生天界五蘊;而當我轉生天界時,天界的五蘊和人的五蘊就會並存。所以對方的觀點不合理。
辛叁、(破二者皆非):
若亦有無邊,是二得成者。
非有非無邊,是則亦應成。
如果有邊無邊二者兼具得以成立,那麼非有非無邊也應該可以成立。
如果有邊無邊二者兼具成立,那麼非有非無邊也可以成立。但前面已經觀察過,有邊無邊二者兼具並不成立。既然如此,二者皆非也不可能成立。
己二、(攝義):
一切法空故,世間常等見,
何處于何時,誰起是諸見?
一切法都是空性的緣故,在何時何地誰還會生起世間常無常等的四邊十六見呢?
既然器情、輪涅所攝的一切萬法全部是空性,那何時何處誰還會生起依靠前際的生無生、常無常等八種見解,依靠後際的生無生、邊無邊等八種見解呢?所以,當了達了一切萬法爲空性的時候,任何見解會自然滅盡。
《顯句論》說:在世俗中雖然有如影像般的取受者與所取受的五蘊,也有常等見解,但在抉擇一切萬法爲無緣空性時,一切萬法都跟石女兒的身材一樣毫無實體。
本頌從能取所取皆無自性的角度,宣講了證悟緣起空性的功德。那我們如何才能到達這樣的境界呢?首先要知道,在暫時的名言中各種見解都是存在的,《釋迦牟尼佛廣傳》中就講到提婆達多對佛陀生起了邪見;佛陀在靈鹫山轉般若*輪時,須菩提尊者證悟了空性正見。但以理詳細抉擇之後可知,在勝義中一切法皆如虛空一樣不存在。
丁二、(以教證總結):
《般若波羅蜜經》雲:“佛告勇猛極勇猛菩薩摩诃薩:“知色非起見處,亦非斷見處,乃至受想行識非起見處,亦非斷見處。若色受想行識非起見處,亦非斷見處者,是名般若波羅蜜。””
《梵王請問經》雲:“深解因緣法,則無諸邪見,法皆屬因緣,無自定根本。因緣法不生,因緣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中觀根本慧論·觀邪見品》傳講圓滿
乙叁、(憶念恩德而頂禮):
瞿昙大聖主,憐愍說正法,
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
大聖主瞿昙(釋迦牟尼佛)爲了令衆生斷除一切邊執邪見而以憐愍之心宣說了正法,我現在畢恭畢敬地向佛陀頂禮!
月稱論師的《顯句論》把本頌放在第二十七品中,我們單獨列爲一個科判。
“瞿昙”是姓,藏文中叫“果達瑪”。龍猛菩薩在這裏恭敬頂禮大聖主釋迦牟尼佛,因爲他以悲愍衆生之心而宣說了能令衆生斷除一切邊執邪見的緣起性空正法。在世間無數智者和無數學說中間,佛陀和他的緣起空性獅吼聲就像群星中的皓月一樣獨一無二、無與倫比。在這個世間,首先通達並宣說緣起空性法門的就是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世間無邊無際的衆生以實執沈溺在極其難忍、漫長的輪回苦海中,佛陀在通達了一切萬法的真相——遠離四邊八戲的緣起空性以後,就以大慈大悲之心爲他們宣說了這一無上甘露妙法。佛陀宣說正法的目的,就是爲了拯救苦海裏的衆生,息滅輪回的痛苦。龍猛菩薩也依靠佛陀的恩德通達了緣起空性的真理,所以在本論的開頭與結尾都頂禮世尊,並且是從佛陀通達並宣說緣起空性的角度頂禮佛陀的。
對佛陀生起信心很重要,鈍根者應依靠《釋迦牟尼佛廣傳》等法門對佛陀生起信心,利根者應依靠緣起空性法門對佛陀生起信心。有了信心,我們就應當祈禱釋迦牟尼佛。祈禱的時候,可用《中論》開頭和結尾的叁個頌詞來祈禱。也可以念《釋迦佛修法儀軌》中的偈頌:“大悲攝受具诤濁世刹,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這樣祈禱的功德非常大。
如果即生中我們對佛陀以及緣起性空法門生起了牢不可摧的定解,那我覺得該得的已經得到了,就是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我們在輪回中轉生過無數次,但從未播下緣起空性的種子,這次有機會一定要抓住。我們也應當發願:願我對釋迦牟尼佛生起不退的信心!願我對佛陀所傳的真理生起不退的信心!願我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生生世世利益衆生!
大家還應該從內心深處感謝龍猛菩薩爲主的曆代傳承上師。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就會跟世間人沒有差別。大家尤其應該感謝法王如意寶,如果法王如意寶沒有傳授這部法,就不會有此法的傳承。大家還應再再祈禱法王,雖然上師已經圓寂了,但法王如意寶在清淨的法界中仍然會賜給有緣弟子加持。上師在世的時候,以叁喜讓上師歡喜非常有必要;上師不在世的時候,弟子應當盡力圓滿上師的意願,上師的意願就是讓人們通達緣起空性的真理。所以,大家一起聞思修持本論非常有意義。
圓滿傳講《中觀根本慧論》是我很多年來的一個願望。依靠傳承上師和護法神的加持,《中觀根本慧論》終于傳講圓滿了。如果不是在五明佛學院,不要說在這麼長的時間講聞這麼深的論典,即使開七天的法會,人和非人的違緣也相當多。我在外面放生的時候,最多給大家講些開示,除此以外,要正式講經說法確實很不方便。所以我深深感到,學院能具足這麼多的順緣是多麼不可思議啊!現在大家不一定有這種體會,當沒有聽法的機會時,可能會明白現在的日子是多麼快樂!
在聽受《中觀根本慧論》的過程中,有些道友不僅傳承圓滿,而且對佛教的緣起空性還生起了殊勝定解;有些道友雖然傳承沒有斷,但內容卻沒有懂。但不管怎樣,在這麼長的時間裏聽受這麼甚深的論典,每一個人都克服了很多困難,有的是生活上的困難,有的是心情上的困難,有的是身體上的困難……在這樣的時代中,翻譯、傳講、聞思這麼一部大論典是非常難得的,所以大家應該生起歡喜心。聽受中觀法門的利益很大,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的收獲,只不過內心的收獲並不像體力勞動的成果那樣明顯。比如掃路,路很快就幹淨了,誰都看得出來;而智慧的增長則無法明顯感覺到。法王如意寶曾說過:聞思的功德不容易見到,如果能見到的話,有些道友幾個小時就可以在山溝裏造一間房子,那這麼多道友日日夜夜聞思修行的功德,整個大地又豈能容納?
甲叁、(末義):
這裏的末義,也即爲論著撰寫圓滿所作之跋。
歸屬大乘對法之義,闡揚勝義真如法性,開顯(聖)般若波羅密多之理的《中觀根本慧論》,乃爲擁有不可掠奪之智慧與悲心,開演如來無上大乘之理,成就極喜地之果位,前往極樂刹土,于“極淨光世界”成佛,號“智源光如來”之聖者大阿阇黎——龍樹菩薩圓滿撰著完畢。
奉擁有殊勝自在妙智之具德大國王赤松德贊之聖诏,印度中觀大論師,堪布雜加納嘎巴達(益西娘波),與主校比丘焦若·魯堅贊譯師共同翻譯、校勘並訂正。
該論共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九偈,共計一卷半。
之後,于克什米爾慧美繼鴻城(妙臂城)中心的仁親衛寺(藏寶寺)內,克什米爾堪布——大智者哈薩瑪德(夏波洛珠),與西藏譯師巴擦尼瑪紮(日稱),于(克什米爾)國王帕巴拉(聖天國王)年間,根據與克什米爾版本相符之《顯句論》,再次進行修訂。
隨後,于拉薩大昭寺殿內,印度堪布嘎那嘎瓦馬色及國卡(金铠)與譯師(巴擦尼瑪紮),(依照東西方各類版本)再次進行大校。
《中觀根本慧論》傳講圓滿
定稿于二OO八年叁月
《中論講記 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