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旅途腳印▪P39

  ..續本文上一頁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告訴他:

  《住處經》中雲:“恒河等五大河以及大海之水以瓶可量,守持八關齋戒之功德不可量。于阿羅漢前供養珍寶之功德與之相比,百分不能及一、乃至千百萬分亦不能及一。”

  《彌勒授記經》雲:“每月初八、十五,以及神變月守持八關齋戒者,已持吾之教法,極爲殊勝。”

  宗喀巴大師的大弟子克主傑在《叁戒論釋》中講道:“清淨守持八關齋戒者,將于彌勒佛之教法中成爲眷屬,並成就聖者果位。”

  經雲:“帝釋天曰:“每月初八,以及神變月守持八關齋戒者,與我等同。”佛曰:“汝勿出此言,每月初八,以及神變月守持八關齋戒者,實與我等同。””

  另外,守持齋戒之功德在《叁摩地王經》、《寶箧經》、《藥師經》、《涅槃經》、《護淨經》等經中均有廣說,有興趣者可詳閱。

  我們得到這樣的人生很不容易,看到守持八關齋戒之功德,作爲在家人又有誰不想受持呢?

  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有的人雖然嚴格守持八關齋戒的八條戒律,但卻在齋戒日頻生貪嗔之心,忘失菩提之念,甚至對別人怒目相對、惡口相向,這樣守持八關齋戒,即使有幾分功德,也會被新的惡業抵減數分。因此,希望稍有智慧的人能以此爲鑒。

  壬午年九月十五日  

  2002年10月21日  

  

  

  空  白

  身體不適,大腦一片空白。

  想起《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中的一段話:“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刹土,盡同虛空……”

  壬午年九月十六日  

  2002年10月22日  

  荒  涼

  腦海中仍是一派荒涼。

  如今的四衆弟子們,都能在上師的蔭蔽下共沾法樂。如果有一天無常來臨,我們是否會變成荒涼沙漠中無依無靠的孤兒呢?

  喇嘛欽!

  壬午年九月十七日  

  2002年10月23日  

  

  

  法  會

  極樂法會是學院常規的四大法會之一,一般在居士林舉行。去年因爲法王生病以及其他原因,極樂法會沒有舉行。今年經有關部門批准,極樂法會如期召開,時間是從今天起直至叁十一日,一共八天時間。

  各地信衆聽到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呼朋喚友、扶老攜幼地紛至沓來。據有人統計,兩天前,爲參加法會專門開來的包車已達十幾輛。

  居士林的陽山上人頭攢動,大家都沈浸在無邊的法喜當中。法王因爲身體欠佳,沒有到會。由門措空行母爲大家灌阿彌陀佛頂,大家都很珍惜這次機會,十分虔誠地聽受。

  法會期間,每天早上八點開始念誦《普賢行願品》,中午念誦列繞朗巴的《阿彌陀佛極樂捷徑修法》,下午念誦喬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中間念誦阿彌陀佛心咒,下午六點結束。

  法會期間要求每人念誦30萬阿彌陀佛心咒,在諸多論典中都衆口一詞地寫道:如果念誦完畢,並具備四因,必定會往生極樂世界。其四因爲:明觀福田、積資淨障、發菩提心、發清淨願。法會爲往生四因提供了外在的條件,是否具足內因,就看修行人自己了。

  無數的事例可以證明,如果如法地虔誠念誦,依《阿彌陀佛極樂捷徑修法》以及阿彌陀佛的發願力,我們一定能往生極樂刹土。

  夕陽照在喇榮溝上,金色的陽光與紅黃的僧衣交相輝映,顯得格外壯觀。看著令人稱羨的繁榮景觀,身心不由得爲之一振。

  願衆生皆能往生極樂刹土!

  壬午年九月十八日  

  2002年10月24日  

  

  

  慎  重

  可能因爲是法會期間,今天在接待室等候的各地信衆特別多,各種巨細事務也特別繁雜,我的大腦也開始呈現出昏沈狀態。但人群中一位身穿藍色羽絨服、叁十歲左右的女士所說的一席話,卻如同警鍾被叩響之後消散不去的回音,在我耳邊久久長鳴。使我驚醒,促我深思。

  “我畢業于上海一所高等院校,並在新加坡取得了學位。學佛後,依止過漢藏兩地的很多大德。

  幾年前,我認識了一位仁波切,並成爲他十分器重的弟子。我竭盡全力八方周旋,幫助他建立了一所孤兒院,通過與他的交往,我學到了很多藏傳佛教的教言,從而對佛法生起了不退轉的堅定信心,我從心底裏感激他,如果沒有他,也就沒有我的現在。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一些行爲也讓我難以接受。每次出門,他都住在住宿費高達400多元一天的賓館裏;在餐廳用餐,他也喜歡講排場,常常點了價格幾十元一份的大菜,卻幾乎未動。看到剩下堆積如山的飯菜,我曾試圖

  

  

  勸說他:作爲上師,雖然應該吃好點、住好點,但100多元一天的房間,條件也不錯了,點太多的菜也吃不完。孤兒院的孩子還張著饑餓的眼期待著我們,剩下的錢還可以去放生,救護更多的生命,這樣浪費實在可惜。

  每次聽了我的話,他在顯現上都不太高興,認爲這是他的福報,理所當然。我看過很多書,對密法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堅信這是佛菩薩度化衆生的方便,沒有生邪見,但最終也不得不選擇離開他。”

  聽了她的話,心裏十分沈重。現在很多所謂上師,經常在外大吃大喝,肆無忌憚。要知道,出家人享用的信財、亡財,都是很嚴厲的對境,如果隨意揮霍,後果不堪設想。除了佛菩薩度化衆生的方便以外,一般的修行人,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應慎重對待,千萬不要讓弟子生起邪見。

  

  關于遠離上師,高僧大德們都有不同看法。榮索班智達認爲:如果上師性格不好,適當的遠離也無妨。紮嘎仁波切卻認爲身體的遠離也就是心裏的舍棄:身體都不願待在上師身邊,心裏觀想就更不可能。所以,即使身體上的遠離上師,作弟子的也應該謹慎抉擇。

  作爲續佛慧炬的上師,更應護持弟子的信心,如果因爲自己的行爲,而令弟子破密乘戒,作上師的是不可能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卸掉的。

  請上師們慎重考慮!

  壬午年九月十九日  

  2002年10月25日  

  短  信

  與我相識與不相識的有緣信士:

  今天是佛教四大節日之一的天降日,于此首先祝大家節日快樂!

  天降日的來曆,源自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爲報母恩,前往叁十叁天爲母說法,圓滿後返回人間的緣起。

  在今天,無論做任何善事都能增上無量功德。因此,藏地的很多法會,都選擇在此期間舉行。今天,也正值五明佛學院極樂法會期間,無數的有緣衆生也在共同祈禱阿彌陀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法會結束後,法王如意寶將傳講華智仁波切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該書講解的內容是一切修法基礎的基礎,它囊括了一切顯密修要,是趨入正法不可或缺之言教,具有不共之意傳加持。

  

  末法時期,很多修行人因宗派之見染汙自相續的緣故,力抒己見,排斥他宗,徒增煩惱,棄離正法,這都是未真正領會佛法精髓的標志。

  我誠摯地建議,無論你屬于藏地的格魯派還是甯瑪派,漢地的華嚴宗還是淨土宗,若能放下門戶之見,按照此書的次第,從人生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直至最後的往生法,積铢累寸、循序漸進地修學,對于消除業障、斷叁毒煩惱,增長智慧,增上菩提心和信心,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願以法王如意寶重講此文的殊勝緣起,消除目前此起彼伏的宗派門戶之爭。使大家樹立正知正見,攜手並進,截生死流,至泥洹岸,同趨解脫大城。

  如今的大城市中,佛教書籍多如牛毛,善法邪說魚龍混雜,使人難以鑒別。很多人置身于數不勝數的修法與多如牛毛的堪布活佛之間,卻感歎法寶難得、善知識難遇。這本書無疑是價值連城的珍貴法寶,將給渴望正法的世人降下期盼已久的妙法甘霖。

  她是明燈,將爲我們荊棘叢生的修行道路帶來光明;

  她是船筏,將承載著我們駛離波濤洶湧的輪回苦海;

  她是陽光,將爲我們陰冷的娑婆世界帶來無限溫暖;

  

  她是善知識,將爲我們傳授走向解脫的無上法門。

  我殷切地希望大家能對此書見而生信,依書所教認真修學,獲得堅如盤石的定解,早日證得菩提之果位!

  如果你還沒有這本法寶,可向我們郵購。每本結緣價10元。經濟困難者,若對密法有堅定信心,並發願看兩遍以上的,我們也可免費結緣。聯系方法:……

  壬午年九月二十二日 

  2002年10月28日  

  吃  素

  午夜,手捧一盞清茶,獨享寒夜的清幽,收拾著連日來因各種事務纏繞而變得琳琅的心情。

  身邊,大成就者夏噶措智讓珠所著的《大悲書函》無聲無息地吸引著我的視線,就著幽幽的燈光,顧不得陣陣襲來的倦意,我再一次翻開了這本讓我刻骨銘心的書函。很快,紛亂的思緒又被書中情真意切的教誡所打動,我再一次全身心地沈浸于勸戒殺戮、力奉食素的章節中。

  合上書本,任思緒信馬由缰地馳騁:動物,曆來是人類最親近的夥伴,波光潋滟的清潭,蒼翠碧綠的草原,靜谧深幽的森林,處處是它們棲身的溫馨家園。它們世世代代在大自然的恩賜中繁衍生息,欣欣向榮的動物家族與天地渾然一體,組成了一幅安詳悠然、其樂融融的壯麗風景。

  然而,這份甯靜卻時常被凶殘的人類所搶奪。雖然手無寸鐵、勢單力薄的動物熱切地盼望著能與人類和睦相處,但這只不過是它們一廂情願。在面對人類的一次次無情之後,它們心中的希望,如同肥皂泡一般徹底化爲烏有。

  血肉被吞噬,子女被宰割,慘遭殺戮的淒涼情節曆曆在目,昔日的溫馨家園也因鮮血的橫流、白骨的堆積而變得滿目瘡痍。不可抗拒的災難隨時可能降臨,和諧亮麗的風景也因爲恐怖愁雲的遮障而即將墮于黑暗。殺戮之行,也是誘發饑馑、瘟疫、戰爭的緣由……

  想著想著,心不由得爲之而開始震顫!在震顫之余,不僅反問自己:難道,我也要因啖食血肉的行爲,而甘願成爲屠殺生靈大軍的其中一員,或者成爲他們的幫凶嗎?我反複地責問自己,心也因此而緊縮起來。

  由于從小的生活環境,使我養成了比較堅固的吃肉習慣。接受佛法的熏陶後,雖然有過多次短暫吃素的曆史,但終因各種因素而未得持續。吃素的情結雖然掩藏已久,卻一直難以攻占吃肉惡習占據的那片城堡。

  最近,針對自己久積的陋習,再次重溫先輩大德關于戒殺茹素的教誨,慚愧之心猶如一根無形的鞭子,一陣陣地抽打著我那顆堅硬的心,慈悲的烈焰也開始在胸中灼灼燃燒。強勁的動力,終于使我蟄伏已久的情緒開始萌動,使我再也無法隨意吞嚼父母血肉而無動于衷。

  我決定從今天起,用吃素一年作爲行動的起點,並以專門的章節,將戒殺吃素作爲主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以提醒自己以及周遭的人們,早日能以慈悲之風驅除心中的暴戾之氣,將綿延已久的對其他生命進行殺戮、暴虐的行徑,消融在慈悲的融融春意之中。

  在《涅槃經》、《楞伽經》等大乘經典,以及蓮池大師、印光大師等高僧大德的衆多論著中,有關殺生食肉的無盡過患,救助生命的無量功德之類的種種言說,早已使我們耳熟能詳。弘一法師也曾爲此痛下針砭:“是亦衆生,與我體同,應起悲心,憐彼昏蒙。普勸世人,放生戒殺,不食其肉,乃謂愛物。”

  慈悲,本應該是人類亘古不變的主題。但是,許多像我一樣心如頑石的佛教徒,在面對如山的慈悲教言時,卻仍然毫不動容。爲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仍不惜以其它生靈失去生命的痛苦作爲代價。更可恨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甚至以修習密宗爲幌子,肆無忌憚地大開殺戒、茹肉飲血。作爲一名真正的修行人,我們應當扪心自問:在曾爲父母的動物血肉面前的麻木不仁,是否真是證得等淨無二境界的標志?

  遙望蒼天,直面銀漢,鬥轉星移,草木榮枯。人類文明的進程已跨入一個飛躍的時代,我們怎麼能再回到那溫情匮乏的蠻荒歲月呢?在西方已視素食爲時尚的今天,相信不久的將來,戒殺茹素的風尚就會在全世界盛行。但願佛法的春風,能早日遣除殺戮的陰霾,使朗朗悲日重新在人們心中冉冉升起,並放射出耀眼的光輝!

  壬午年十月初七  

  2002年12月11日  

  深夜于馬爾康   

  

  

  

《旅途腳印》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中論講記 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