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山法寶鬘論講記▪P63

  ..續本文上一頁,修行人如果太脆弱,病魔、邪魔都會損害你的;如果對于病痛、違緣都不執著,即使出現違緣,也不會傷害自己,邪魔外道也會害怕他的。

  這樣殊勝的教言,如果是噶當派的格西來宣講一定會非常好,由我來說的話,不要說別人,連自己的舌頭都會笑話我的。但是不管怎樣,無常法和精進對修行人來說確實非常重要的,如果今天身體不好多睡一點兒、明天天氣不好多睡一點兒、後天心情不好多睡一點兒……這樣的話,每天都會出現一些修行的障礙,修法也就不可能成功了。因此,不要讓身體、心情、天氣左右自己的聞思修行,安心地依止在上師身邊,一心一意地聞思修行。

  千萬不要遠離上師,否則,你對上師的信心會逐漸消失,對上師的金剛語不會重視,就這樣漸漸地隨順世間人,自己修行的旅途也就徹底中斷了。所以在觀修無常的同時,不應該離開上師,一定要依止在上師身邊,精進地修持。

  精進之因便是修無常觀。所以說,修行要得以圓滿,再沒有比觀修無常、斷除今生牽纏更殊勝的方法了。

  希望大家的修行一定要圓滿究竟,死的時候也應該是一個修行人。

  不修無常、不舍今世之人即使修生圓次第以及空性也不可能究竟,由于裏裏外外的違緣總是伺機加害于他們,使得修法無法圓滿;再說,修法若無一股勇猛的恭敬心之精進與持久之精進也不可能得以究竟。

  有些人,心情好的時候特別精進,過兩叁天就松懈下來了,不能這樣。修法時,首先應該對佛陀和法本有一種恭敬心的精進,其次要具足一種持久性的精進。一般來說,對上師佛陀沒有恭敬心,相續中就不會生起證悟的功德;沒有持久性的精進,修法也成了叁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的修行根本不會成功。

  的確正像夏哦瓦尊者所說的“不憶念無常的小僧人繞經時只能喊腳痛罷了”。

  有一位叫路德意西炯尼的修行人向仲敦巴仁波切請求教言,當時,仁波切因爲某位尊者搞世間法而顯得極不高興地說:“尊者,所謂的佛法是要在關鍵的時刻用上。如果在關鍵的時候未能派上用場,那麼在風平浪靜、悠閑自得時說些有關對佛法的相似信心之語言,只是鹦鹉學舌而已。

  什麼是關鍵時刻呢?所謂的佛法,應該在遇到困難、違緣時用上,比如生病的時候、別人挖苦你的時候、煩惱生起的時候,如果這時能夠將上師的教言、修行的境界派上用場,說明你的修行確實不錯;如果這時用不上,即使口頭怎麼說對佛法有信心、空性修得不錯,也只是鹦鹉學舌,沒有什麼用處。

  下面劄嘎仁波切解釋的方法有點不同。

  要想使佛法在緊要關頭時用得上就必須多修死亡與業因果。不善業中生痛苦,相反而行定解脫,日日夜夜恒時中,我唯思維無常法。這就是教言你懂了嗎?”

  如果叁門唯一造作不善業,從中必定會生起無量痛苦,依靠思維無常的道理,就會製止造作惡業,唯一行持善法。因此,最殊勝的教言就是思維無常法。

  這裏所謂的佛法在關鍵時刻能否用得上,其中的“關鍵時刻”指的是,當自己處于現世的父母、親友、施主以及財物等的層層包圍之中的時候。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放棄父母、親友以及財物等一切而自我決定,無有任何所需,如棄毒物般舍棄塵世間的這一切,那就足以說明在關鍵時候佛法已被用上了。

  劄嘎仁波切說:關鍵的時刻,就是在遇到父母親友、財産受用的時候,如果這時能用佛法進行對治,就會放棄一切世間瑣事,毅然決然地到寂靜處修行了。

  相反,如果在遇到父母等外緣的時候,他們說什麼自己就規規矩矩、服服帖帖地跟隨,那說明佛法在關鍵時刻沒能用得上。

  對于父母親友的話如果言聽計從,也就不會有好前途,最終只能變成世間人。就連世間上的老師,也只是講一些世間上的道理,對修行人沒有太大的用處,因此也不應該聽。

  當前,大多數人說“我正在修空性見解”、“我在修生起次第”、“我在修圓滿次第”,如果對這些所謂的修行者、大上師、大法師加以觀察的話,那麼他們只是口頭上滔滔不絕地講經說法,而實際所做的就是維護大大小小的施主們的情面,

  這種現象非常多,有些人說:“我在修大圓滿、大威德……”表面看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修行人,實際上,他對世間法看得特別重,他的所作所爲就是爲了維護大大小小的施主們的情面。

  以收取大量的財物,並且用得來的金銀、松石、珊瑚等財産給自己的兄弟姐妹子孫後代等做裝飾品,購買高檔的衣裳以及大匹的牛馬,讓他們耕種,讓他們經商等等打開各種罪惡之門而毀壞自他,這種現象非常多見。

  藏地有種惡習,一些大上師、大法師得到信財亡財之後,經常給自己的兄弟姐妹買裝飾品,這種行爲非常不好,不僅對他人沒有利益,而且會産生非常大的過患。

  像這樣沒有修好無常、沒有舍棄今世,唯一索取大量財物,也不進行上供下施,那麼,信衆的資財以及自己的修行已經全部白費了。

  有些人只是挂上一個修行人的名字後便拼命地追求世間的利益,這表明他們修法根本沒有深入到相續中而只是口頭上膚淺地說說而已。這樣看來,空性、生圓次第等高難度的法門對自己又能有何利益呢?

  他們在相續中根本沒有修行,只是口頭上的一些修法,這樣的話,不管他修持何種高法,對自相續也沒有任何利益。

  心相續一如既往,仍處于低級的水平上,這多麼令人失望啊!

  法再高也沒有利益,只是徒有修行人的名稱而已,這可真是令人失望的一件事!

  金厄瓦羅珠嘉村曾經親言:“現今名相的大修行人所探究的教法內容大多數是關于風融入中脈的障礙是什麼這類高深的法門,而對無常法要尋根問底的人甚至比白天的星星還罕見。

  現在的很多修行人,每天探聽諸如“風脈明點的障礙是什麼”之類的高深法門,對無常法真正去探究的人如同白天的星星一樣非常稀少。

  在座的修行人也是,大家聚到一起就談論:“你見到本尊沒有?你修的風脈明點怎麼樣?”對于無常法根本只字不提。

  對于較高法門的斷證功德連一兩天也不能修持的人,不如深究必不可少的基礎法門更好。比方說,現在自己饑餓難忍、瀕臨絕境而來到一位富足的施主家中,結果主人家沒有給你提供解決當下燃眉之急的必不可缺的飲食,反而供養一些有利于將來的金銀財寶。放下無常法不修而去探尋些高法門實與之相同。”

  在快要餓死的時候,即使給他無數的金銀財寶又有什麼用呢?以前鬧饑荒的時候,到處都找不到糧食,有些非常富裕的人說:“有沒有一碗青稞?如果有,用價值七十頭牦牛的珊瑚跟你換。”但是根本沒有人跟他換,可見,特別饑餓的時候,財物沒有任何用處。同樣,正在修行的此時,高深大法雖然具有非常殊勝的意義,但對于相續未成熟的我們來說,觀修無常才是解決當下問題的唯一關鍵。

  修行人應該經常觀察自己的相續——無常法的基礎打好了沒有?朗日格西曾經說:“我每次講法前都會觀修無常。”各位道友也應該這樣,每次觀修前首先觀無常。

  如果無常法觀得好,對世間的一切法不會特別執著。當然,對凡夫人來說,想要完全斷除相續中的執著非常困難,但經常觀修無常法的話,執著心不會特別大,因爲他自己也非常清楚,一切的名聞利養都是清晨的露珠,轉瞬即逝,即使執著也沒有用處。

  慕求較高境地的斷證功德,現在自相續中就必須修習不可或缺的無常法與厭離心。

  無常法與厭離心在修法當中是不可或缺的,敦珠法王在勸修持正法的道歌中說:恍恍惚惚如夢般的人生,苦也可以、樂也可以,對于苦樂的對境不要執著,應該專心致志地精進修持正法。這個教言對初學者非常重要。

  麥彭仁波切也勸告初學者說:首先要在相續中生起厭離心與無常觀,之後在寂靜地方從人身難得開始逐步修持,這時你無論如何都不會想離開寂靜地方的。

  如果修持無常觀的話,就已經爲一切修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這基礎上無論是修持慈悲心、空性還是生圓次第等任何法門都會容易的。

  在心地中真正打好無常的基礎,無論修任何法都會非常容易。《毗奈耶經》中有一個公案:有神通的人觀察到某位施主的妻子只有七天的壽命,便告訴這位施主,施主的妻子聽說後,便來到一位比丘尼面前聽受無常法門,她依此修行七天後轉生到梵天界,後來釋迦牟尼佛在人間轉*輪時,她也來到人間聽聞佛法,後來獲得了阿羅漢果位。可見,無常法的功德確實不可思議。

  德熱劄波地方有兩兄弟到格西仲敦巴面前來聞法。敦巴仁波切諄諄教誨說:“在印度聖地,人們都說,佛法的入門唯有一種 ,而外道的入門則有七種。我們如果要修上師的竅訣,那麼什麼是竅訣呢?多修死亡無常、業因果,淨持戒律,穩固地修持慈悲菩提心,千方百計地積累資糧、淨除罪障,這就是竅訣。”

  有些人說:“我明天就要離開,你現在可不可以給我傳個竅訣?”這樣的話,你可以告訴他多修無常法,這就是最殊勝的竅訣,修不修就是他的事了……

  現在很多人已經得到了這個竅訣,應該精勤地依靠它積累資糧、淨除罪障,穩固地修持慈悲菩提心,如果今天修持明天馬上舍棄的話,那根本不是穩固的菩提心。

  所謂的上師之竅訣,必須是使弟子的相續中完整無缺、極爲迅速獲得無謬正道的教言。此中的無謬正道即是說增上生的正道、解脫的正道、遍知佛果的正道叁者相輔相成之義。完整無缺是指增上生的正道、解脫的正道、遍知佛果的正道,證得此叁道的方法圓滿具足、無有或缺。極爲迅速是指順應所化衆生的相續,因機施教。

  作爲上師,應該根據弟子的根基傳授相應的教法。

  如果對根性下劣的所化衆生傳授高難法, 門的話,正道就算不上是迅速。

  不要因爲某個法能夠迅速成就,, 就一定要修這個法。對某些根基非常殊勝、對上師的信心非常大的人,修持這種高深的法可以很快成就;對于根基比較下劣的人來說,修持這種法成就得可能更加緩慢,甚至不一定成就。

  爲什麼呢?如果爲根基下劣的所化衆生傳講像圓滿次第一類的高深道…

《山法寶鬘論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旅途腳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