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山法寶鬘論講記▪P65

  ..續本文上一頁;你誹謗他,他也不會心生嗔恨、奮起反擊。因爲這位修行人已經認識到了一切萬法無常的本質,知道別人說什麼都沒有價值,唯一應該做的就是好好修行。

  相反,相續中未生起無常觀的人其心相續就像牛角一樣堅硬,他對自己的身體、受用以及親友等一切,一直抱著實存、常有的念頭不放,于是不能抛下這一切,並爲之到處奔波,弄得身體疲憊不堪,到頭來卻未能如願以償地財富滿倉;

  相反,相續中沒有生起無常觀的你,性格像牛角一樣堅硬,無論聽聞多少佛法,你的相續也得不到一絲滋潤;無論上師如何勸說,你的心中也無有絲毫感應,仍然像牛角一樣尖銳無比。這位有牛角一樣性格的人,認爲親友受用都是常存的,爲了獲得名聲地位、伏怨護親到處奔波忙碌,內心痛苦不堪,對于所希求得到的受用也根本無法如願以償。

  口中經常說各種各樣的绮語;心裏俗世的貪心害心等如烈火般熾盛。

  他口中除了绮語、妄語以外,有關佛法方面的道理一點兒也說不出來;內心中除了貪心、嗔心以外,根本沒有一點兒慈悲菩提心的影子;就連夢中也是除了造作惡業以外,沒有一點兒有關善行的夢。

  即使對世間上的學問,對它沒有産生興趣時也不會再再地去研究,因此,首先應該認識到無常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就不會去修持。無常的道理,表面看來非常簡單,但很多世間人認爲自己的身體可以長期存在,對于萬事萬物刹那刹那變化的道理根本不知道,只是一味地追求索取。我想,無常的道理不僅對修行人很重要,假使一個世間人懂得了這個道理,對自己的一生也會作出具有意義的安排。

  如此接觸他的身語意叁門任何一種,都像碰到荊棘一樣粗糙刺人,沒有一點兒溫柔、細膩的感覺。

  荊棘渾身都是粗糙的刺,如果接觸它,一定會把你刺傷、給你帶來痛苦,同樣,身語意不調柔的人相續非常粗暴,只要一接觸就會刺傷你的心。

  這種人居然時時認爲“我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修行人”,甚至只是與別人交談一次,關于今生的瑣事無有必要、對輪回的痛苦生起厭離心的話語一句也沒有,

  他一直都在說:“這位親友如何如何,那個人怎樣獲得財富……”有關無常等修法方面的話語一句都聽不到。

  再叁說的全部是親友家鄉的事情,經商、放高利貸、耕作等類的話題,

  我們有些人,每天一開口就是“這個人掙了多少錢”、“那個歌星的名氣如何大”、“某某電視劇正在熱播”……希望你們之間說話時能不能把話題放在無常等聞思修行方面?整天談論這些無聊的話題對修行不會有任何幫助。

  還有些人,天天就是修房子。修行人每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聞思修行,住的地方只要簡簡單單、能夠容身就可以了,沒必要一直修房子。以前有一個人,他說要修個房子閉關,然後花了兩年時間修了一間非常好的房子,但是房子修好之後他也離開了。前段時間他給我捎口信說:“上師你要多注意身體。”當時我說:“我的身體倒還可以,不過你的那個房子可能挺寂寞的,你是不是應該安慰安慰它……”

  由此貪嗔的分別雜念紛紛湧現,肆無忌憚地享用信財,這些人雖然被許多信徒稱爲修行人、大法師、大上師的大名,實際上再沒有比他們更有害于佛法的敗類了。

  現在的有些佛教徒特別愚笨,認爲只要加上一個“大”字就非常了不起,然後對這些所謂的大修行人、大法師、大上師拼命供養、頂禮膜拜。實際上,這些人只知道聚斂錢財、追求名聲,再沒有比這更能危害佛教的行爲了,因此是最不好的人。

  這一切也是由于相續中未生起無常觀的過患所造成的。

  劄嘎仁波切說:任何人修行不好的原因,就在于沒有觀修無常。確實這樣,如果無常觀得好,對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會重視,唯一就是精進修行,這樣一來,修行肯定會有意義的。

  作爲初學者最關鍵的要以信心恭敬心誠心誠意地祈禱上師,直至淚流不止,修持七支供,精勤積累福德淨除罪障。

  修行人一定要對上師有信心,但有些人修行一段時間後就越來越遠離上師,那個時候,不要說祈禱上師直到流出眼淚,可能連鼻涕都流不出來……

  之後思維暇滿人身得之不易,具大意義爲前導,平時堅持不懈地修無常觀,如此具有極大的利益。

  這其中存在著一種不可思議的緣起力,即使上師是個凡夫人,也具有非常大的一種加持力,以一種誠摯的信心不斷地祈禱,自相續中肯定會得到一定的道相。《大圓滿心性休息》中說:忏除罪障最好的方法就是修七支供,之後就是思維暇滿難得。

  上面這些道理非常重要,但是人的性格的確不太相同,性格不好的人,即使在他耳邊強調一百遍也不起作用,但有一部分人,你說了就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對于後一種人,如果真的想要修行成功,就一定要觀修無常,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例如,要想割草,手中需要有一把極爲鋒利的鐮刀,這一點非常關鍵。要想斬斷煩惱的草叢,修死亡無常就像一把必不可少的鋒利的鐮刀一樣。如果有了一把鋒利的鐮刀,那麼無論有多少草需要割,也會胸有成竹地想:我具備鋒利無比的鐮刀,做這些事易于反掌。同樣的道理,我們首先必須將無常的觀念這把十分鋒利的鐮刀緊緊握持在手。

  一般到每年十月份的時候人們就會割草,以備冬天、春天時給馬牛等旁生享用,居士林的老年人經常把院子裏放滿了草。而割草時,必須有一把非常鋒利的鐮刀,否則草也是很難割下來的。

  無常觀就好比一把鋒利的鐮刀,如果這把鐮刀已經在手,不管什麼樣的煩惱雜草都不用害怕。但有些人雖然想割草,卻苦于手裏沒有鐮刀,因此,希望你們平時就應該把鋒利的鐮刀准備好。

  現在我們這些人修法過程中經常會産生過于困難、心生厭煩的感覺,如果對此進行觀察,便會發現,之所以心裏會認爲此法難度過大、在相續中生起道相以及斷除所斷的煩惱困難重重而産生怯懦的心態,其實都是相續中未生起無常觀的過患所導致的。

  現在很多人認爲修法非常困難,或者修法過程中經常生起厭煩心。前兩天有位金剛道友說:“這些天特別煩,既不想聞思也不想修法,怎麼辦呢?真是恨不得把頭撞到牆上。”修法過程中遇到一點兒困難倒不用撞破頭,如果是搞世間法的話,撞破頭也是可以的。其實你修法不順利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無常修得不好。有些人認爲:“是不是我的護法神不高興?要不然就是上師不高興,或者是自己的修法不對?”其實不是其他原因,就是無常沒有修好。

  如果相續中已經生起了無常的觀念,那麼感到修法困難、心起厭煩的情況絕對不會出現。

  無常觀得很好的時候絕對不會出現修法困難、心生厭煩等狀況,你修法的決心也不會輕易轉變的。

  以無常的觀念來激勵自己夜以繼日精進修持正法,這樣一來,根本不會有修法不能生起道相以及不能斷除煩惱的想法。

  如果認爲人生非常短暫,一直在聞思修行方面精進努力,那類似于煩惱無法斷除等想法也就根本不會生起來。而且由于一直在聞思修行方面努力,每天的時間都覺得特別短暫,這樣哪裏還會有生起煩惱的時間呢?

  如果未能迅速斷除煩惱、很快證悟所證的話,必將要感受惡趣的劇烈痛苦,到時如何能忍受得了,一想到這些,便會迫不及待地修行,決不延誤。

  這時,你的心中經常會想:如果沒有精進聞思修行,以後肯定會墮入惡趣,惡趣的痛苦難以想象——如果現在的一點兒寒冷都無法忍受,地獄的痛苦又該如何忍受?因此我一定要精進修持。這樣一來,相續中根本不會有生起煩惱的機會。

  具有無常信念的人表面看上去,也不會有滿臉的笑容,並且根本不喜歡無稽之談,對于娛樂、開玩笑等散亂愦鬧的事更是毫無興致,至于俗世間大大小小的任何事務均漠不關心。

  有些人對于金剛道友之間的說說笑笑一點兒興趣都沒有,就像朗日塘巴和金厄瓦格西一樣,對世俗的一切事情都漠不關心,只是一心一意地抓緊一切時間修行。

  有些人的頭發都已經花白了,但是見到他的所作所爲,就感覺好像還要住在世間一百年一樣,看起來也是非常可憐。因此,和不信佛教的世間人接觸時,心裏確實會生起一種無常觀念,進而對他們生起一種強烈的悲心。

  即使和他人談話,也經常說“一切瑣事無有實義、無有必要”,除此之外不會談論其他的話題。

  無常觀得好的人口中經常言說的是:“錢財沒有意義,身體受用也沒有意義,只有修行才是最重要的。”不像有些人那樣,每天談論的就是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

  無論與誰接觸,都會給對方留下“這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好修行人”的印象。

  一般通過談話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行如何。

  仲敦巴仁波切曾經親口說過:“如果沒有生起無常觀,只是一味地探尋本尊的身色白紅與身相、空性以及大手印等高法,那麼他的修法不會善始善終究竟圓滿。而重視無常觀、業因果的人修法一定能夠自始至終,究竟圓滿。”

  對無常法毫不關心,卻對本尊的身相、顔色以及空性、大圓滿、大手印等修法特別重視,那你的修行也不會究竟圓滿的。

  有些修行人,表面上說的都是空性、大圓滿之類的大法,這些法固然很好,但如果相續與法不相應,即使說得如何天花亂墜也沒有用處,這時,就連你自己的舌頭也會譏笑你的!

  這裏所說的修法能否究竟圓滿,也就是指我們這些人最初的時候著急忙慌地說“我要進行修法”甚至激動得痛哭流涕,一時間好像資産、親友等什麼都不需要了,而在靜處安住下來,可是漸漸地,他心中對佛法的定解變得越來越減退、對今生事務的貪執卻變得越來越增盛,最後竟然落到像餓狗一樣跑到城市鄉鎮中破戒的下場。這也完全是由未策勵修無常觀所致。

  有些人剛開始的時候特別激動,見到上師、聽到佛法就一直嗚嗚地哭,但是漸漸地,眼淚已經幹了、心也已經飛到大城市裏去了……

  希望你們還是應該反思,經常跑到城市裏去的下場不一定很好,學院的條件雖然苦一點兒,但是對于修行來說,確實具有非常好的條件,可是外面大城市的誘惑非常…

《山法寶鬘論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旅途腳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