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福德日記11月24日─依止善知識之方法

  11月24日─依止善知識之方法

  岡波巴大師在《解脫莊嚴寶》提到依止善知識的方法是:

  (一)恭敬與供養,(二)愛敬並承事,(叁)修行及努力。

  「恭敬」是說要對善知識常行禮拜和周匝繞行;他行近的時候要速即起立,近他的身旁時要躬屈身體;以誠摯的心情在適當的時候講話和以無厭足的心情瞻仰其慈顔。《華嚴經》雲:「以無厭足心,頻視善知識。」

  這是什麼理由呢?因爲善知識實在是難見、難出、難遇的緣故!

  「供養」是說要以與法不相違的食物、衣著、墊褥、醫藥、珍寶等財物,不計身命地去承事、供養善知識。善財童子說過:「佛菩提是由供養善知識而獲得的!」

  「愛敬並承事」是說要視善知識如佛,凡有所訓皆不違越。對善知識要仰慕、敬重、和敬信。《般若經》雲:「你應該對善知識竭盡全力的去敬重、愛惜和淨信!」某些時候當善知識以善巧方便來行動的時候,應該擯棄自己的邪念,並特別努力的去生起淨信。

  「修行及努力」是說從善知識而得聽聞,思惟和修持佛法。由聞、思、修叁門努力的去行持乃能使善知識歡喜。《莊嚴經論》雲:「從師修學時,依教奉行之,令彼心歡喜‧‧‧。」

  因爲,要使善知識歡喜,自己才能趨入佛道。故《入法界品》雲:「若令善知識歡喜則能獲得一切佛菩提。」

  《般若經》雲:「善知識善護念諸菩薩摩诃薩能速得阿褥多羅叁藐叁菩提。」這是依止善知識的利益。

  向善知識求法,要有適當的心理准備:

  一、首先要具足菩提心。

  二、把自己做爲病人想,把法做爲藥物想,把上師做爲醫生想,知道自己如果努力去受持佛法,就能夠治療宿疾。

  叁、設想自己是一個孔口朝下的器皿,所有原先存在的毒液(邪見)都流光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