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勸修誦金剛薩埵法門▪P2

  ..續本文上一頁句以損他利己、謀求私利之發心所造下的妄言口業,而帶來的現世障道之堅、他生感果之苦已是不可言說、無法想象,更何況是難以計算的連篇謊言所帶來的障緣苦果,又怎能不令人深生極大恐畏,速急求哀忏悔?並且口業之中除妄語的罪垢以外,其余惡口相向、汙言穢語,挑撥離間等的不淨口業,又是否絕對清淨呢?倘若不是,則除勇猛求忏,精進悔過之外,又有何事急切緊要過于此事呢?

  此處,我想極有必要提醒諸位:諸多罪業之中,不但極易造作,而又過患深重的便是輕宗慢教、謗法毀僧的不慎口業。諸位通過學修《廣論》,應該還記得《廣論》開篇便著重宣講四大殊勝之理,其中第一殊勝,便是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此理闡述大小性相、顯密諸宗不僅無有絲毫相違之處,而且正因爲宣講側重不同,接引根機有別,才真正體現出一代時教叁根普被、利鈍全收的無上圓滿。倘若沒有親近善士系統聞思,僅憑個人的世智辨聰、偏意狹見,只對己所傾心的教法及弘法者贊歎不已、護持有嘉,而對自己尚未接觸、不盡了知,或未真正理解、暫且不能相應的宗風教法及弘傳護持者,卻視若異端、判爲邪說,然後盡己所能橫加貶斥、肆意诋毀,殊不知于此過程中瞎卻多少人天眼目,枯斷多少稚純善根。此等口業可謂聲聲阿鼻業、句句極苦因,若不以誓不造作、猛利悔過的願心行持忏除清淨,又怎能不感召生陷無間獄、萬劫不複出的慘烈苦報、難喻罪果?

  身口二業的支配主導者即是意業。請諸位認真仔細地回憶一下,從有記憶時起直至此時此刻,能夠憶念起的分別念中有多少與善心相應,與佛法相應。又有多少與貪嗔癡慢、卑劣發心相應而轉。若果真能于記憶的長河中細致入微地揀拾尋覓、如實相比,很有可能會發現前者與後者的比例之懸殊,遠超自己所想象。面對這顆驿動的罪惡之心,不要說如理修行者,賢善佛教徒,乃至于對普通的世間好人之名,自己也會覺得愧難擔當、相距遙遙。道友們,若我此番話語不幸言中你心中所想,請不要怪我直言相告,坦誠相勸,我只是希望你們能夠以清淨發心,虔誠信心恒時祈禱金剛薩埵佛尊賜予無上加持,滅淨障垢罪業,現前本源真心。時值末法,濁惡增盛。當今世界已進入金元崇拜物欲橫流的時代。在如是的汙濁世間中,人們的心靈世界又是怎樣的呢?可謂是:罪惡的阡陌縱橫交錯,垢染的井田布滿相續。損人利己的發心已不再是遭受非議遣責的對境,貪得無厭的欲求也逐漸被承許爲是進步的思想。在如是思潮的驅動下,人們彼此相交,互相接觸之時,往往是嗔嫉交加,惡心相向,表面強裝機械怪異的笑容,已無法掩飾內心扭取的罪惡作意。佛陀以遍知智慧觀察之後于《地藏經》中雲:“南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所以,請諸位反觀自心,會不難發現:身雖尚在人間,但心行作意的每一刹那幾乎都是在營造地獄的堡壘,鬼畜的器界。可謂是:心心輪回種,念念叁塗因,晨起至夕臥,語默動靜時,乃至迷夢中,造罪知多少。試問,面對如是的意業罪垢,若再不精進忏悔以求滅除,則除身雖未殒亡,獄城已堅固的結果以外又怎能奢求其他?

  經過上面的分析,也許你們會覺得所造罪業數不勝數,難可思量,但其實如上所說的惡業罪垢、縛因障緣,與任何一位普通凡夫相續中的罪業相比,都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海中水滴而已。因爲上述所說尚不能盡含一生中的各種罪業,而凡夫有情輪回叁有已是無量劫數,僅一生中的所造罪業,已經是多得令人難以想象、無法面對,更何況無始以來所積累的非理作意、身口惡行等的數量之大、程度之深,又怎能以凡心揣測、數喻比擬。所以佛陀于經中雲:“若罪業有相狀,則虛空容納不盡。”

  對曾恭受如來所製大小顯密各乘戒法的四衆道友們,我在此特別提醒諸位:無論受過哪一乘的戒法,在造作非法違越戒行時,往往是二罪並獲,即除自性罪外,還將積累違佛製罪的惡業。諸位不妨想想,自己在秉受諸乘戒法之後,是否皎若冰霜、點塵不染?可能稍加觀察便會發現:不要說戒珠圓朗,清淨無染,甚至于每日之中所違犯支分戒律的次數,皆如秋夜繁星、春山綠草般無法計算。並且違犯戒律的罪業若不及時忏除,以惡業勢力相染的緣故,會于晝夜之中不停地滋生新的罪業。莫論其它,僅此所滋生之罪業中的任何一分若不忏除清淨,則皆會感召無量的地獄苦報。

  面對如是須彌罪山,滔滔業海,試問對因果稍有誠信之人,又怎能不生起驚心悼膽、心魄顫慄的恐畏之心呢?因爲八識田中的罪業種子,不會無因無緣地倏爾消失,而彼等的存在又是令道業增上的最大障礙。如華智仁波切于《普賢上師言教》中雲:“在相續中生起甚深道之殊勝證相的主要障礙是罪障、習氣。”並且若不將罪業忏除清淨,待成熟果報時,就不僅僅是修道障礙的問題了。因爲屆時伴隨著罪業的成熟,包括修道所依的人身也會失去。經中雲:“一失人身,萬劫難複。”當成爲求出無期,萬苦纏身的地獄有情,饑渴交迫,糞尿爲食的惡鬼衆生,披毛戴角,鞭杖驅使的愚癡旁生時,無量劫中尚且不能暫聞叁寶名字,難生刹那微薄善念,更不必說什麼賢善作意、殊勝道相了。所以沒有忏除的罪業一旦成熟,除于暗鈍中飽嘗劇苦、隨業飄流以外,又能感受些什麼呢?諸位道友,請恭閱《百業經》、《賢愚經》等教典中佛陀金口親宣的種種公案,便會了知:有的僅僅是因爲一句話,或生活中的一件事便導致感受“漫漫叁塗苦,長劫輪回縛”。請扪心自問,不要說無量劫來,僅僅是以自己能夠憶念起的話語、所作過的事,結合佛陀所宣講的因果規律來作觀察,其中有多少是地獄之因,鬼畜之源,想必無須問人、自當清楚。所以忏悔業障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之事,希望諸位能夠發起如救頭燃般勇猛精進之心。

  面對茫茫業海,因果規律,有人在深生恐畏,萬分自責的同時,也許會問:忏悔真的能夠消除無始重罪,增上道業嗎?對存此疑問者,我可以斬釘截鐵、十分確定地回答你們:只要如理忏悔,絕對可以清淨往昔罪業,增上未來道果。因爲佛語不虛,真實可靠。如佛陀于《業報差別經》中雲:“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又于《未曾有經》中雲:“前心作惡,如雲覆日;後心起善,如炬消暗。”再看《大集經》中雲:“如百年垢衣,可于一日,浣令鮮淨,如是百千劫中所集諸不善業,以佛法力故,善順思維,可于一日一時盡能消滅也。”又《金光明經》中雲:“千劫所造無邊業,一次作忏亦得淨。”華智仁波切也說:“爲使阿賴耶之明鏡中顯現證悟的影相,淨除罪障至關重要。如同要使鏡中顯現影相,擦拭鏡面十分關鍵一樣。因此佛已宣說了無數淨除罪障的方便法門……”看過如上谛實不虛的佛言祖語之後,想必諸位應當對忏悔法門生起穩固的信心與決心,對“彌天大罪忏字除,如海惡業悔字消”的道理,亦應生起堅定不移、誓願行持的真實信解。也許有人還會問:“忏悔殊勝我雖相信,但修行貴在積累資糧,若將精力皆用于忏悔之中,是否會影響勤積善法資糧呢?”對此疑問,依靠佛陀的谛實金剛語,我仍然是以絕對保證的方式回答:絕對不會。因爲佛陀曾于《無盡智慧經》中說:忏悔也是一種積累資糧之方便,並于律藏中亦曾宣說:“有人造罪若作忏悔,不但不失壞善法,而且能增長善根。”所以忏悔罪業不僅能遮止來日苦報,同時又是一種積聚世出世間善法資糧的殊勝方便。

  面對如海罪業,無常人生,獄卒的請函好似已將至家門,稍信因果之人又怎能置若罔聞,心安理得。如寂天菩薩于《入行論》中雲:“我若負罪墮,何能超叁界……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又雲:“已造獄業者,雲何複逍遙。”如是在“心蘊無量罪種,身負難忍獄業”之時,又能值此殊勝忏悔法門,試問除“精進求哀忏悔、乞佛拔業消障”之外,又當如何?如《入行論》中雲:“無始輪回起,此世或他生,無知犯諸罪,或勸他作惡,或因癡所牽,隨喜彼所爲,見此罪過已,對佛誠忏悔。”所以請諸位能夠于心中常常系念:淵淵罪谷忏爲路,茫茫業海悔作舟。乘坐忏悔的舟航,循望正理的燈塔,必定能夠度越吞噬善根的茫茫業海,而到達身心寂然的輪回終點、解脫彼岸。

  說至此時,也許有人在發起忏悔決心的同時還有疑問道:“殊勝的忏悔法門多種多樣,如禮佛誦經,念佛拜忏等,而爲何偏偏向我們介紹念修金剛薩埵法門呢?況且,我等從未接觸過密宗,從未領受過灌頂,是否具有修此法門的條件呢?在這種情況下持咒念修會不會産生什麼過失呢?”若果真有人提出此等疑問,我本人首先表示深深地感謝。因爲我一直想找一機會,向廣大道友們解釋遣除以上方面的諸種不解之疑。也許是蒙上師叁寶的加持,致使因緣會聚,不妨借此良機,向諸位簡單說明一下如上的幾個問題。首先,請諸位相信,我本人對金剛薩埵以外的藏漢顯密、佛門各宗所倡導的一切忏悔法門,乃至于一切如理教法,巍巍證德,無一不是深深仰慕,切切隨喜,無一不是頂禮膜拜,奉爲尊聖。在此處我也以坦誠真切,摯心實語的發心敬勸諸位:希望能夠運用殊勝的忏悔法門,滌盡心中“贊自宗謗他門,弘自教毀他法”的惡業種子,永遠斷除偏袒嗔嫉,重自輕他的狹隘之想、門戶之見。以一顆公正平等、遠離私欲的弘法護教之心,上契佛理、下應衆機,互助團結一切顯密諸宗,圓融開顯一切真言聖教,以求呈現四方佛子共同攜手荷擔如來家業的正法氣象。

  在這種心態的前提之下,我勸諸位精進念修金剛薩埵心咒,是因爲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之金剛法語,智悲教言的啓迪。作爲弟子,我不敢說窮徹上師密意,盡應上師本懷,只是想在上師的加持垂念,悲愍護導之下做一點真實利他的佛法之事。上面已向諸位介紹過大恩上師弘揚金剛薩埵法門的殊勝緣起,由于大恩上師的色身已經示現圓寂…

《普勸修誦金剛薩埵法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