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劝修诵金刚萨埵法门▪P2

  ..续本文上一页句以损他利己、谋求私利之发心所造下的妄言口业,而带来的现世障道之坚、他生感果之苦已是不可言说、无法想象,更何况是难以计算的连篇谎言所带来的障缘苦果,又怎能不令人深生极大恐畏,速急求哀忏悔?并且口业之中除妄语的罪垢以外,其余恶口相向、污言秽语,挑拨离间等的不净口业,又是否绝对清净呢?倘若不是,则除勇猛求忏,精进悔过之外,又有何事急切紧要过于此事呢?

  此处,我想极有必要提醒诸位:诸多罪业之中,不但极易造作,而又过患深重的便是轻宗慢教、谤法毁僧的不慎口业。诸位通过学修《广论》,应该还记得《广论》开篇便着重宣讲四大殊胜之理,其中第一殊胜,便是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此理阐述大小性相、显密诸宗不仅无有丝毫相违之处,而且正因为宣讲侧重不同,接引根机有别,才真正体现出一代时教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无上圆满。倘若没有亲近善士系统闻思,仅凭个人的世智辨聪、偏意狭见,只对己所倾心的教法及弘法者赞叹不已、护持有嘉,而对自己尚未接触、不尽了知,或未真正理解、暂且不能相应的宗风教法及弘传护持者,却视若异端、判为邪说,然后尽己所能横加贬斥、肆意诋毁,殊不知于此过程中瞎却多少人天眼目,枯断多少稚纯善根。此等口业可谓声声阿鼻业、句句极苦因,若不以誓不造作、猛利悔过的愿心行持忏除清净,又怎能不感召生陷无间狱、万劫不复出的惨烈苦报、难喻罪果?

  身口二业的支配主导者即是意业。请诸位认真仔细地回忆一下,从有记忆时起直至此时此刻,能够忆念起的分别念中有多少与善心相应,与佛法相应。又有多少与贪嗔痴慢、卑劣发心相应而转。若果真能于记忆的长河中细致入微地拣拾寻觅、如实相比,很有可能会发现前者与后者的比例之悬殊,远超自己所想象。面对这颗驿动的罪恶之心,不要说如理修行者,贤善佛教徒,乃至于对普通的世间好人之名,自己也会觉得愧难担当、相距遥遥。道友们,若我此番话语不幸言中你心中所想,请不要怪我直言相告,坦诚相劝,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够以清净发心,虔诚信心恒时祈祷金刚萨埵佛尊赐予无上加持,灭净障垢罪业,现前本源真心。时值末法,浊恶增盛。当今世界已进入金元崇拜物欲横流的时代。在如是的污浊世间中,人们的心灵世界又是怎样的呢?可谓是:罪恶的阡陌纵横交错,垢染的井田布满相续。损人利己的发心已不再是遭受非议遣责的对境,贪得无厌的欲求也逐渐被承许为是进步的思想。在如是思潮的驱动下,人们彼此相交,互相接触之时,往往是嗔嫉交加,恶心相向,表面强装机械怪异的笑容,已无法掩饰内心扭取的罪恶作意。佛陀以遍知智慧观察之后于《地藏经》中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所以,请诸位反观自心,会不难发现:身虽尚在人间,但心行作意的每一刹那几乎都是在营造地狱的堡垒,鬼畜的器界。可谓是:心心轮回种,念念三涂因,晨起至夕卧,语默动静时,乃至迷梦中,造罪知多少。试问,面对如是的意业罪垢,若再不精进忏悔以求灭除,则除身虽未殒亡,狱城已坚固的结果以外又怎能奢求其他?

  经过上面的分析,也许你们会觉得所造罪业数不胜数,难可思量,但其实如上所说的恶业罪垢、缚因障缘,与任何一位普通凡夫相续中的罪业相比,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海中水滴而已。因为上述所说尚不能尽含一生中的各种罪业,而凡夫有情轮回三有已是无量劫数,仅一生中的所造罪业,已经是多得令人难以想象、无法面对,更何况无始以来所积累的非理作意、身口恶行等的数量之大、程度之深,又怎能以凡心揣测、数喻比拟。所以佛陀于经中云:“若罪业有相状,则虚空容纳不尽。”

  对曾恭受如来所制大小显密各乘戒法的四众道友们,我在此特别提醒诸位:无论受过哪一乘的戒法,在造作非法违越戒行时,往往是二罪并获,即除自性罪外,还将积累违佛制罪的恶业。诸位不妨想想,自己在秉受诸乘戒法之后,是否皎若冰霜、点尘不染?可能稍加观察便会发现:不要说戒珠圆朗,清净无染,甚至于每日之中所违犯支分戒律的次数,皆如秋夜繁星、春山绿草般无法计算。并且违犯戒律的罪业若不及时忏除,以恶业势力相染的缘故,会于昼夜之中不停地滋生新的罪业。莫论其它,仅此所滋生之罪业中的任何一分若不忏除清净,则皆会感召无量的地狱苦报。

  面对如是须弥罪山,滔滔业海,试问对因果稍有诚信之人,又怎能不生起惊心悼胆、心魄颤慄的恐畏之心呢?因为八识田中的罪业种子,不会无因无缘地倏尔消失,而彼等的存在又是令道业增上的最大障碍。如华智仁波切于《普贤上师言教》中云:“在相续中生起甚深道之殊胜证相的主要障碍是罪障、习气。”并且若不将罪业忏除清净,待成熟果报时,就不仅仅是修道障碍的问题了。因为届时伴随着罪业的成熟,包括修道所依的人身也会失去。经中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当成为求出无期,万苦缠身的地狱有情,饥渴交迫,粪尿为食的恶鬼众生,披毛戴角,鞭杖驱使的愚痴旁生时,无量劫中尚且不能暂闻三宝名字,难生刹那微薄善念,更不必说什么贤善作意、殊胜道相了。所以没有忏除的罪业一旦成熟,除于暗钝中饱尝剧苦、随业飘流以外,又能感受些什么呢?诸位道友,请恭阅《百业经》、《贤愚经》等教典中佛陀金口亲宣的种种公案,便会了知:有的仅仅是因为一句话,或生活中的一件事便导致感受“漫漫三涂苦,长劫轮回缚”。请扪心自问,不要说无量劫来,仅仅是以自己能够忆念起的话语、所作过的事,结合佛陀所宣讲的因果规律来作观察,其中有多少是地狱之因,鬼畜之源,想必无须问人、自当清楚。所以忏悔业障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之事,希望诸位能够发起如救头燃般勇猛精进之心。

  面对茫茫业海,因果规律,有人在深生恐畏,万分自责的同时,也许会问:忏悔真的能够消除无始重罪,增上道业吗?对存此疑问者,我可以斩钉截铁、十分确定地回答你们:只要如理忏悔,绝对可以清净往昔罪业,增上未来道果。因为佛语不虚,真实可靠。如佛陀于《业报差别经》中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又于《未曾有经》中云:“前心作恶,如云覆日;后心起善,如炬消暗。”再看《大集经》中云:“如百年垢衣,可于一日,浣令鲜净,如是百千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善顺思维,可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也。”又《金光明经》中云:“千劫所造无边业,一次作忏亦得净。”华智仁波切也说:“为使阿赖耶之明镜中显现证悟的影相,净除罪障至关重要。如同要使镜中显现影相,擦拭镜面十分关键一样。因此佛已宣说了无数净除罪障的方便法门……”看过如上谛实不虚的佛言祖语之后,想必诸位应当对忏悔法门生起稳固的信心与决心,对“弥天大罪忏字除,如海恶业悔字消”的道理,亦应生起坚定不移、誓愿行持的真实信解。也许有人还会问:“忏悔殊胜我虽相信,但修行贵在积累资粮,若将精力皆用于忏悔之中,是否会影响勤积善法资粮呢?”对此疑问,依靠佛陀的谛实金刚语,我仍然是以绝对保证的方式回答:绝对不会。因为佛陀曾于《无尽智慧经》中说:忏悔也是一种积累资粮之方便,并于律藏中亦曾宣说:“有人造罪若作忏悔,不但不失坏善法,而且能增长善根。”所以忏悔罪业不仅能遮止来日苦报,同时又是一种积聚世出世间善法资粮的殊胜方便。

  面对如海罪业,无常人生,狱卒的请函好似已将至家门,稍信因果之人又怎能置若罔闻,心安理得。如寂天菩萨于《入行论》中云:“我若负罪堕,何能超三界……每逢误犯过,皆当深自责。”又云:“已造狱业者,云何复逍遥。”如是在“心蕴无量罪种,身负难忍狱业”之时,又能值此殊胜忏悔法门,试问除“精进求哀忏悔、乞佛拔业消障”之外,又当如何?如《入行论》中云:“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所以请诸位能够于心中常常系念:渊渊罪谷忏为路,茫茫业海悔作舟。乘坐忏悔的舟航,循望正理的灯塔,必定能够度越吞噬善根的茫茫业海,而到达身心寂然的轮回终点、解脱彼岸。

  说至此时,也许有人在发起忏悔决心的同时还有疑问道:“殊胜的忏悔法门多种多样,如礼佛诵经,念佛拜忏等,而为何偏偏向我们介绍念修金刚萨埵法门呢?况且,我等从未接触过密宗,从未领受过灌顶,是否具有修此法门的条件呢?在这种情况下持咒念修会不会产生什么过失呢?”若果真有人提出此等疑问,我本人首先表示深深地感谢。因为我一直想找一机会,向广大道友们解释遣除以上方面的诸种不解之疑。也许是蒙上师三宝的加持,致使因缘会聚,不妨借此良机,向诸位简单说明一下如上的几个问题。首先,请诸位相信,我本人对金刚萨埵以外的藏汉显密、佛门各宗所倡导的一切忏悔法门,乃至于一切如理教法,巍巍证德,无一不是深深仰慕,切切随喜,无一不是顶礼膜拜,奉为尊圣。在此处我也以坦诚真切,挚心实语的发心敬劝诸位:希望能够运用殊胜的忏悔法门,涤尽心中“赞自宗谤他门,弘自教毁他法”的恶业种子,永远断除偏袒嗔嫉,重自轻他的狭隘之想、门户之见。以一颗公正平等、远离私欲的弘法护教之心,上契佛理、下应众机,互助团结一切显密诸宗,圆融开显一切真言圣教,以求呈现四方佛子共同携手荷担如来家业的正法气象。

  在这种心态的前提之下,我劝诸位精进念修金刚萨埵心咒,是因为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之金刚法语,智悲教言的启迪。作为弟子,我不敢说穷彻上师密意,尽应上师本怀,只是想在上师的加持垂念,悲愍护导之下做一点真实利他的佛法之事。上面已向诸位介绍过大恩上师弘扬金刚萨埵法门的殊胜缘起,由于大恩上师的色身已经示现圆寂…

《普劝修诵金刚萨埵法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