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16 注解▪P2

  ..續本文上一頁二郎腿。一條腿擱在另一條腿上的坐姿。

  76非法稱鬥:私下製造的秤鬥。

  77生圓次第: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之簡稱,密乘中修習本尊叁身爲生起次第。修習風脈等爲圓滿次第。

  78笨教:古代西藏原始宗教名。創始人興饒,年代待考。盛行時分本地、外來和竄易叁派,黑苯、白苯兩支。早期但以禱神伏魔爲人禳病、薦亡爲業,及至吐蕃王布德共傑時,幹與國政。松贊幹布以後,吐番王室扶持佛教,佛苯之間鬥爭甚爲激烈,熱巴堅因尊佛抑苯被苯教徒所殺,朗達瑪尊苯抑佛被佛教徒所殺。成爲吐蕃王室趨于分裂滅亡的一個近因。其後苯教在見、行、修道之法諸方面,産生了衆多和佛教相似的經典,晚近漸趨衰微。

  79降香木:梵語爲朅地洛迦木。分叁種:紅色栴檀降香、黃色柏樹降香和灰色松樹降香。

  80遍行宗派:印度六大外道之一,其承認衆生之苦樂,非由因緣所生,唯由自然而生。

  81無縫衣:指不見縫痕的精工妙衣。

  82根據印度佛教曆史記載,龍樹菩薩圓寂以後,他的法體和頭部變成兩座山,將來龍樹菩薩重入此身體,重新弘揚中觀的般若空性。這兩座山如今在印度南方貝谛境內。

  83二止觀:寂止和勝觀的簡稱。寂止:梵音譯作奢摩地或叁摩地,一切禅定的總括或因,心不散住外境,專一安住所修靜慮之中。勝觀:梵音譯修作毗婆舍那,一切禅定的總括或因,以智慧眼觀察事物本性真實差別。

  84貴族子弟:舊時西藏貴族的幼弟和侄子總名。

  85木磨:形相是磨子,但不能磨糧食,而自盡之喻。

  86黑沈熏香:沈香。梵義譯爲“無重”或“去心”。分白、黑及赤色叁種。

  87托巴:人頭蓋骨所做的碗。

  88七聖財:信財,戒財,舍施財,聞財,慚財、愧財、智慧財。

  89神馐:供佛的食品。

  90函頭標簽:藏式書函左端的書名浮簽,一般多用綢子製成。

  91啊勒嘎勒:梵文元音字母組和輔音字母組。

  92禳解術:禳解災難的法術。

  93獻新:在新鮮飲食等未用之前,首先取以供神的部分即用指拈少許向空彈撒敬神。

  94基數密咒:密宗中修任何本尊,作降伏等事業,先須念滿儀軌中規定的基本的心咒數量。

  95召召:修珠法時行者召喚“勾召”之聲,使邪魔等召集融入食團對它們進行懲治。

  96十大應誅:又名十逆怨賊。佛教密乘所說應殺不赦的十惡怨敵:毀滅佛教、摧殘叁寶、劫奪僧財、謾罵大乘、坑害上師、挑撥金剛弟兄、障難修行絕無慈悲、背棄誓戒和顛倒業果。

  97藏合:稱量單位,舊時一藏升的六分之一。

  98藥山王:拉薩布達拉宮西南一山名。西藏四大名山之一。

  99絞木:用來拔去牦牛身上毛的木棒。

  100馱罩:用來覆蓋馱子的毛織物的毯子。

  101現有:指器情所攝之諸法,或輪涅所攝之法。

  102踏嗝:享用美味時感覺甚爲可口而發出的一種聲響。

  103桑哈查門:《聞解脫續》中講:桑哈即八位桑哈空行母,未依教進行血肉供養者需在此等空行母前忏悔,遣除罪業。查門,提指空行母總稱。

  104五肉:人、馬、狗、大象、孔雀肉。

  105彩盤:苯波教禳災送祟時作爲犧牲物品的彩線花盤。

  106據《藏漢大詞典》所載,叁同門是指博朵瓦、金厄瓦、普竅瓦叁位格西,此處還請讀者觀察。

  107慈氏五論:相傳爲彌勒爲無著所說《現觀莊嚴論》、《莊嚴經論》、《寶性論》、《辨法法性論》和《辨中邊論》。

  108法相師:采用辯論的方法研究佛教法相學的人。

  109中觀理聚五論:古印度龍樹論師著的《中論》、《回诤論》、《七十空性論》、《六十正理論》、《細研磨論》。

  110護摩:火供,燒施。燃燒有漿樹枝等進行的火祭。

  111細頂脈:由鎖骨上行四指處,能現叁脈即居中,能現二脈即居後,與耳垂平齊之剖刺脈道。剖此放血,能治腦蟲、肺、心熱邪、牙痛、胸血亢盛等病。

  112吠陀:經籍,特指印度古典教文化書籍。舊譯明論,梵音譯爲韋陀典或吠陀典。

  113陀羅尼:總持,執持。以持久不忘諸法詞義的念力和神驗不測的智力爲其體性,以受持善法,遮止不法爲其功用。

  114素煙、葷煙:焦煙,舊俗布施給一切“中有”鬼物的糌粑火煙。焦煙分爲素煙與葷煙二種,素煙,即混有乳、酥叁素的糌粑火煙;葷煙,即混有血、肉、脂叁葷的糌粑火煙。

  115石堆:供神石堆。堆積卵石作供品者。

  116新肌:傷口及瘡口愈合時所生嫩肉。

  117衛藏厲鬼:當地一種鬼神,據說心胸狹窄嫉妒心極強,對其稍有不滿便立即製造違緣。

  118十二金剛大笑、希有八句:上師晉美彭措的《直斷要訣釋》中有明釋。

  119十二頭陀行:十二杜多功德。即:持糞掃衣、但持叁衣、但持毳衣、但一座食、次第乞食、不作余食、處阿練若、常住樹下、常露地坐、常住塚間、常期端坐、隨處坐。如此十二種苦行,佛家用以針對修治貪著衣食居住,抖擻煩惱之行,名頭陀行。

  120毗盧七法:佛教所傳的一套靜坐姿式:兩足跏趺、兩手定印、脊椎正直、頸部微俯、肩臂後張、眼觑鼻尖、舌尖抵上腭。

  121道貌:證果迹象。修學佛道成正果者的外表行迹。

  122誠如難陀指鬘與能樂:詳見譯者講述之《親友書略釋》。

  123四種持明:異熟、壽命自在、大手印和任運持明。

  124那達:代表法界的一種符號觀修生起次第時需要觀想。

  125绮語伏藏之門:指諷刺那些言說各種毫無意義的掀、閑言碎語。

  126冒渎晦氣:違犯誓言招致的不祥。

  127八思巴(1235—1280):譯言聖者慧幢,藏傳佛教薩迦派第五代祖師。

  128牛淨物:黃牛所出糞、尿、酥油、酪和乳等五物總名。

  129四相:修習密乘大圓滿道,證得有學乃至無學所有道相:法性現前相、證悟增長相、明智如量相和法遍不可思議相。

  130食子團:作朵馬所用揉合了的糌粑。

  131我乳轉輪王:佛書所說轉輪王之一。

  132攝生術:避谷術,金丹術。宗教徒憑借花草藥石以求延年益體之術。

  133藏升:西藏容量單位名,約可盛青稞市製一斤又二、叁兩。

  134古薩裏:恰美仁波切著《山法集》雲:“所謂古薩裏,除叁想(吃飯、解大小便、睡覺)外無其它世間俗事唯一心修禅定者”。

  135瑪吉拉准(1031-1129):雪域著名瑜伽母,依般若經典開悟後依止帕單巴桑吉爲上師,創立了斷法派。

  136十五種小兒惡鬼:1.柔軟鬼牛身;2.獸王鬼獸身;3.作瘦鬼童身;4.作忘鬼狐身;5.持拳鬼烏鴉身;6.鬼女人身;7.軋米尕鬼馬身;8.貪欲鬼金剛身;9.腹行魅女犬身;10.臭魅豬身、11.作愁鬼貓身;12.禽魔禽身;13.頂臂鬼雞身;14.八面鬼枭身;15.吊眼鬼蝙蝠身。

  137十字架:十字形,如交叉金剛杵等。

  138八吉祥徽:吉祥結、妙蓮、寶傘、右旋海螺、金輪、勝利幢、寶瓶、金魚。

  139有礙魔:即外境的地神、鬼神、地水火風、疾病災難等。

  140無礙魔:貪嗔癡等八萬四千煩惱。

  141喜樂魔:自以爲修法,境界等如何如何高、沾沾自喜之心。

  142傲慢魔:即我執煩惱,本無五蘊而執著爲有之我和我所者。

  143果倉巴(1189-1258):他一生聞思,在喜瑪拉雅山和匝日神山作苦行,弘揚竹巴噶舉派佛法,攝收了衆多弟子,著作有四大函。

  144哲貢炯巴仁波切(1143-1217):是哲貢噶舉派的創始者,建造了帕智寺,被譽爲第二龍猛菩薩,在73歲時攝受了18萬僧衆,在各地弘揚噶舉派的佛法。

  145貝諾紮那:藏地最初出家七人之一及叁大譯師之一。

  146鹿耳帽:根據根敦秋佩所著《遊國記》藏文拉薩81頁解:夏瓦即鹿子,甯即耳,夏瓦甯帽指形狀似鹿耳的冠冕,故稱爲鹿耳帽。

  147薩霍國:藏史記載,謂古印度東部一小國地名。在今孟加拉地區。

  148無見頂相:頂成肉髻相,烏瑟膩相。如來施精舍等殊勝淨室,故感得頂上有肉隆起如髻之相。叁十二大丈夫相之一。

  149近五無間罪:與五無間罪相同的五種重罪:汙比丘尼、殺見道菩薩、殺有學僧伽、奪僧伽資具和拆毀靈塔。

  150四重罪:1.居智者之首位;2.享用密咒師的財産;3.不居比丘頂禮之前;4.享用修行人的食物。

  151八邪罪:1.謗白法;2.贊黑法;3.障礙行善者積資;4.擾亂信士之心;5.已入密乘者背棄上師;6.已入密乘者遠離本尊;7.已入密乘者脫離道友;8.已入密乘者舍棄壇城。

  152五身:舊派密乘經典所說二十五果法之一類:法身、報身、化身、不變金剛身和現證菩提身。

  153紮謝堅山:即瑪拉雅山。瑪拉雅,梵義譯爲香山。藥都善見城西一山名。盛産岩精、寒水石、溫泉等藥物。

  154聖種五賢:妙稱天、安止龍王、流星面藥叉、慧方便羅刹和離遮族人無垢稱等五。

  155七種夢兆:請參閱《西藏古代佛教史》。

  156二十叁句悲哀詞:此二十叁哀詞在《集密意續釋》中有詳述。

  157肩座王(涅赤贊布):是西藏第一國王,也是吐番天座七王之首。

  158永布拉崗:在山南地區乃東縣境內,是西藏最早的一座王宮遺址,公元前一百多年,涅赤贊普所居地方。

  159文成公主:唐太宗室女。公元641年,松贊幹布派遣大臣祿東贊迎請至吐番。

  160赤尊公主:尼泊爾國光胄王之女。公元623年與吐番王松贊幹布聯姻。

  161五尊栴檀觀音:現今兩尊在拉薩,兩尊在尼泊爾,一尊在印度。

  162淨地:修建廟宇等建築物之前舉行的一種密宗淨地儀式。

  163大堪布靜命:即大堪布菩提薩埵。那爛陀寺依止智藏論師出家,受具足戒。爲中觀自續派論師及東方叁中觀論師之一,設認修建桑耶寺,度初試七人出家,並開始建立僧伽製度。

  164 夏絨卡繡佛塔:今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城中心。

  165六種傳承: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迦羅耳傳、黃紙詞句傳、空行囑咐傳、發願灌頂傳。

  166九種傳承: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迦羅耳傳、空行囑咐傳、發願灌頂傳、教授授記傳、修持加持傳、耳聞實修傳、行持事業傳。

  167往生馬:藏族民俗,一般指爲亡人作超度時,亡人家屬將自家最好的馬配上死者的最好衣服供養作超度的上師,表示已將亡靈完全交付于這位上師請上師作超度。這種馬稱爲往生馬,至今仍有此風俗。

  168九竅:人體感受五種外境的感覺活動所有九處門戶或穴竅:眼二、耳二、鼻二、口和大小便口各一,共爲九竅。

  169融合:將自心融合于阿彌陀智慧之教言。

  170隱沒次第:人死亡時出現種種滅盡次第之死相。

  171《遠喚上師》:祈禱、贊歎、呼喚上師求加持的偈頌。

  172叁現分:修行薩迦派道果預備位。顯乘的共通叁現分道:不淨現分、瑜伽景象分和清淨現分。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

  聞法方式

  人生難得

  壽命無常

  輪回過患

  因果不虛

  解脫功德

  依止上師

  皈依

  發菩提心

  念修金剛薩埵

  積累資糧

  上師瑜伽

  往生法

  結文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16 注解》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