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什麼是修心?
未經訓練的心,具有貪愛、執取的性質,會衍生出不安、迷妄等煩惱與情緒。一般人的心通常都是未經訓練的,偶然試著想靜下心,便會發現念頭一直無端冒出來,不受約束。這樣的心就像一只頑皮的猴子,跳來跳去、到處亂抓。
當人被如此善變的心所混亂時,便會造下種種惡業。即使是行善事,所得到的善果也不如一顆馴服的心。懷抱一顆混亂的心,讓我們無法真正掌握自己的生命,往往在受到外界影響、一時起心動念的情況下,做出了錯誤的行爲。
每一個人都渴望快樂而不想要痛苦,但這種「心的負面品質」正是痛苦的來源。唯有去除心的負面品質,讓心進入一種安住、正面的狀態,才有可能實現究竟的安樂。這樣的努力,就是「修心」。
我們必須時時熏習佛法,讓心習慣安住在正法的環境;我們也應時時檢視心的起伏,任何起心動念都必須察覺,並檢視其性質──是好的還是壞的?這是修心的首要基礎。當心執著于某樣令我們心生貪愛的東西時,我們必須有所警覺,並以佛法提醒自己,直到心能放開它爲止,如此便能將心回歸平靜。
修心不僅能帶給自己安甯,也能利益周遭的人。對于想修習菩提道次第的人而言,修心是相當重要的,如果他們知道怎麼去守護自己的心,就等同于遵守一切戒律的規定,也才能在菩提道上有所進展。
凡夫的心是煩惱的幫傭,千萬不要隨意順隨它!善用智慧了解你的心,並善用方便照顧它,你便能成爲一個善于修心的人。
邪見使心混亂;正見使心平靜。以正見修持自己的心,能讓自己、他人從中得到利益。
在修心、修行的路上,不妨藉助良師教誨、益友切磋、或是佛菩薩加持的力量,來警醒自己維持覺知狀態;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有斬除無明、追尋智慧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