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也可以叫做空性、光明、如來藏、般若波羅蜜多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東西的不同名稱而已。所有名稱的內在含義,都是毫無差別、完全一致的。
雖然修持出離心,可以減少造作殺盜淫妄等惡業的念頭;修持世俗菩提心,可以將嚴重的自私心降到很低的程度,但最後的細微煩惱,卻唯有證悟空性的智慧才能夠徹底解決。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在這方面努力,按照佛陀的教誨,每天安排適當的時間來認真修持外加行、內加行等修法的話,就一定能夠成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爲什麼能這麼肯定呢?因爲我們掌握著具說服力的、非常可靠的證據——千千萬萬的事實證明,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普通的凡夫,也能通過佛陀的方法而證悟,這並不是神仙、天才的專利,所以我們有這樣的把握和信心。如果沒有這樣的把握,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欺騙他人。
當然,如果不去追求證悟空性、修持空性,爲證悟空性而盡力,無因無緣當中又怎能證悟空性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種人也永遠無法成功。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這樣,世間人如果想掙錢,也必須努力工作,否則金錢決不會自己找上門來。同樣,如今證悟的方法已經擺在眼前,不怕不證悟,就怕不努力,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事實就是這樣。
雖然每個人都希望解脫,但因爲物質享受是無需通過修行,便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所以具有很強的誘惑力,作爲凡夫俗子是很難抵擋的,因而就不容易産生出離之心。如果不精進修行,懶惰懈怠,再加上往昔的習氣,就會一門心思地去追求這一切,永遠也不能感受到修行的樂趣,永遠都徘徊在解脫之門的外圍;其實,假如我們能勤懇專注地修行,其結果也絕對能親身體會到,不是在下一世,即便在今生,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證悟空性。所以,空性並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一般遙不可及。
前面講過,即使有了出離心與菩提心,也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所謂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指輪回的起源。如果不去破壞它,輪回隨時都有可能産生,這樣則不能斷除輪回的根本,因而,我們就應該千方百計地去證悟緣起法。
什麼叫做緣起法呢?大家都知道,有因就會有果,無因就不會有果,這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很普通的邏輯,但如果從深層次的角度去看,我們從來就沒有通達真正的因果關系。爲什麼呢?我們不要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因爲這些都是五官的錯覺,學過量子力學的人都知道這一點,對此誰也不會有所懷疑,而應到微觀世界當中去分析。什麼是微觀世界呢?就是物質粗大的表象下面所隱藏的,最基礎、最原始、最究竟的層面。
比如說,在宏觀世界的概念當中,我們一般認爲,果就是從因中産生的,有了因,就會産生果。
這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爲什麼是錯誤觀念呢?因果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呢?比如說,我們都認爲稻種和稻芽就是因果的關系,因爲有了稻種,以及土壤、水分、空氣等助緣,就會讓苗芽無中生有。種子對苗芽起的作用,就是讓它産生,讓它成長。
但是,請大家認真地分析分析,因與果究竟是同時存在,還是先後存在呢?在因對果起作用的時候,果究竟存在嗎?如果認爲此時果存在,也即因果二者同時存在,那麼種子能讓芽苗産生嗎?不可能。因爲果已經存在了,既然果存在,又何須因的作用呢?因根本不必對果起作用;反之,如果認爲此時果不存在,先有因,後來才由因産生了果,也是不能自圓其說的。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果尚未産生的時候,因能對它起作用嗎?不可能,因爲果根本不存在。既然果不存在,像虛空一樣,因又怎麼對其起作用呢?還有,假設此時果已經産生,那麼因也就不可能存在,否則因就成了多余的東西。既然因不存在,它又怎麼對果起作用呢?兩個從未見面的物質是不可能互相起作用的。因此,雖然從宏觀的角度而言,存在著因果的關系,但這只是一種錯覺而已,從微觀的角度而言,因果的關系從來就不存在。
大家一定要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因怎麼會對果起作用?
雖然很多人學過西方哲學或者東方哲學,但這些學科卻從來沒有深層次地思考過這一問題,只有佛教,才進行過這種深入細致的思維。
雖然這一切都不是實有存在的,但在我們的眼前,卻會出現因、果,以及從因産生果的奇特現象。電子顯微鏡、粒子加速器等精密儀器無法觀測,世間的神通、修行的境界也不能衡量,這就是佛陀所說的緣起法。緣起法與空性是等同的,也就是說,不存在與現象是平等共存的,如果想抛開眼睛所見的外在現象,去重新尋找一個空性,是不可能的。緣起法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緣起法,這就是佛經所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世間所有的東西,都不能以中觀的理論去分析、觀察,否則越觀察,就越接近空性的方向,就越沒有答案。比如說,從宏觀的錯覺而言,水喝下去就可以解渴,就能夠滿足我們身體感官的需求。但佛陀卻教導我們不能滿足于此,而是要往深層次去思考,打破對因果的固有認識。
世間一般的人都是人雲亦雲,大家說有因果,自己就認爲有因果,但這些所謂的因果關系,卻只不過是一種錯覺,是我們的感官在欺騙我們而已。感官不經分析便將錯誤的信息傳遞給我們的意識,意識也毫無原則、不假思索地緊緊抓住這些錯誤訊息,死活也不肯放開。因爲我們的內心是不見一絲光亮的黑暗。
只有佛陀的智慧光芒,才照亮了我們的內心,使我們清醒地意識到:不要說佛陀所照見的世間萬法的究竟真相,就連電子顯微鏡所能觀測到的,將物質放大很多倍的層次,我們的眼睛也無能爲力,所以它是不可靠的。我們從來就不知道事實的真相,只會在感官與意識的相互作用下,無有止境地流轉輪回。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說服自己、教育自己,說服的理由千千萬萬,不僅是佛教的深奧理論,只要借助于物理,也可以證明很多。前面也講過,雖然在叁百年以前,我們根本沒有電磁波的概念,即便是現在,我們也看不見、摸不著電磁波,但通過儀器卻能使我們感覺到電磁波所帶來的信號。這就說明,我們的五根是不可靠的,看不見、摸不著並不意味著不存在。
稍爲懂得一點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在空中有電磁波、有引力等等,只是自己看不到這一切罷了。
但科學只能深入到這個層面,就停滯不前,轉而求助于哲學等其他學科。其實,最終的問題,卻只能由佛學來解釋。
當世人對自己的五根與原有的觀念産生懷疑的時候,我們就適時地將空性光明的概念介紹給他,這樣他就能很快接受,就能慢慢放下原有的錯誤觀念,而逐漸地接受空性,並進一步接近于空性光明。
有些人認爲,《心經》中說:“無眼耳鼻舌身意”,但明明我們的眼睛、耳朵等等就是客觀存在的,這怎麼能說得通呢?
佛陀的上述結論,不是從世俗現象的角度而言的,他不會如此愚蠢,不會荒謬到去否定世俗中眼耳鼻舌的存在。誰都知道,除了精神不正常的人以外,世俗當中不可能有人會明明看到物質,卻否認它的存在。眼睛是在看東西,耳朵是在聽聲音,但這都是錯誤的幻覺。
從此以後,我們的意識就開始變得聰明起來,就開始動腦筋了:我一直認爲自己耳聞目睹的一切,是千真萬確的,感觀從來就不會騙我,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原來這一切連微塵大小的實有都不存在。
然後,我們就可以采用中觀的推理方式來分析抉擇,並從中深切地了解到:正因爲輕信了這些錯誤信息,才讓我産生了如此之多的煩惱,才讓我不由自主地流轉輪回、飽受痛苦。這就叫做證悟緣起空性。
誰見輪涅一切法,永無欺惑之因果,
滅除一切所緣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緊接著,宗喀巴大師又進一步地說明緣起法的概念:
“誰見輪涅一切法,永無欺惑之因果”,這句話很重要,也就是說,雖然一切都不成立,但從錯誤觀念的角度而言,因果、輪回、涅槃的一切萬法卻毫無錯亂、真實不虛地存在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千真萬確、永無欺惑的事實,這就是因果的自然規律。
這就像雖然通過科學已經證明,一切物質都是瞬息萬變、刹那生滅或運動的,但從肉眼所見的層面來說,我們仍然可以承認某個物質是恒定靜止的一樣。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認爲,一個小時之前來到這裏的是我,現在坐在這裏的仍然是剛才的那個我。
有的人可能已經聽糊塗了:一會兒又說因果不存在,一會兒又說因果不虛,這應該怎麼理解呢?以前的《慧燈之光》當中講過,這是從二谛的不同側面來區分的。詳細的原因,大家可以看書,此處就不再重複了。
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定要認真反複地進行思考,時常有些人在聽到空性的說法之後,便認爲“既然一切都是空性,因果也不存在,我們爲什麼還要去修行,還要去度化衆生呢?純粹多此一舉!”
曾經也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有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上師爲弟子們傳講大圓滿法,當他講到“沒有善、沒有惡,一切都不存在……”的時候,一個路過的牧人聽到了,就回家用繩子拴住一只羊的嘴,並且傻乎乎地告訴羊說: “你也不存在,我也不存在,因果善惡也不存在。”然後,就眼睜睜地看著羊閉氣身亡。
但是,在我們凡夫的境界中,誰也不能否認因果的存在。當我們有因果善惡執著的時候,因果善惡就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就能夠起作用。比如說,雖然從空性的境界而言,一杯開水並不存在,所以不可能把手燙傷,但如果我們不小心把滾燙的開水倒在了手上,就肯定會被燙得大呼小叫,因爲我們感覺到疼痛了。這是爲什麼呢?就是因爲雖然我們在理論上懂得了開水不存在的道理,但由于修行跟不上,還有對開水、對手的執著,認爲開水是很燙的,而手卻是肉長的,是有感覺的,所以不能去接觸開水。只要有了這樣的執著,就會被燙傷,理論上的認識在此時是不管用的,所以,在執著沒有消除之前,我們不能把開水倒在手上。
同樣,雖然我們從理論上知道萬法都是空性,沒有善、沒有惡,但從現象的角度而言,卻還是要…
《慧燈之光四《叁主要道論》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