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13 上師瑜伽▪P3

  ..續本文上一頁具外阻止他們拾取,這樣會有效吧。”如此商定後,第二天那位隨喜供養者的貧女又來拾取被丟掉的食品時,受到阻攔並遭到毆打便心生嗔恨而摧毀了善根。當天(佛陀)便念國王的名字作了回向。所以說善不善之差別絲毫不在身語的所言所行上,而唯以自己的意樂而安立。

  正如前面反複強調的那樣。所以佛在《教王經》中也如說:“見到他人行持善法時,自己若以清淨意樂誠心誠意隨喜,並將其善根回向圓滿菩提,則所積累的資糧絕對勝過以競爭心對待他人行善或以傲慢心想我定要做如此善事等裝模作樣地行持爲希求現世名譽、世間八法之毒所充斥的廣大善法。恰美仁波切也說:“聽到他人行善時,若舍不善嫉妒心,並以歡喜心隨喜,佛說獲得同等福。”《彙集經》中也說:“叁千須彌可稱量,隨喜善根不可量。”因此說,此隨喜是事半功倍之法,所以應當隨時隨地修持。

  請轉*輪支:佛、菩薩、上師、善知識等一切肩負廣大利他重擔之士,因衆生的邪行及憂勞而生厭煩,不講經說法安住寂樂境界之時,在他們面前觀想:我化出百千俱祗無數身體,供養*輪、珍寶等,祈請他們廣轉*輪,並念誦:

  

  特 色 秋 扣 故 瓦 哥

  祈請常轉叁乘法

  總的來說,一切佛法可包括在聲聞、緣覺、菩薩叁乘中。或者將其分爲:集聚招引外叁乘,即聲聞、緣覺、菩薩叁乘;苦行明覺內叁乘,即事、行、瑜伽;隨轉方便密叁乘,即瑪哈、阿努、阿底,共爲九乘。爲了調伏所化衆生,祈請廣轉相應之*輪。

  祈請不入涅槃支:于此世界或其它諸刹土中,任何上師、佛菩薩已完成了利衆事業准備趨入涅槃時,在他們面前,如往昔珍達優婆塞祈禱世尊住世一樣,觀想自身化出衆多身體而祈禱諸聖者乃至輪回未空之前長久住世、饒益衆生,並念誦:

  戒這 扣 瓦瑪 洞 瓦

  乃至輪回未空前

  

  釀安莫 大 耶 索 得

  祈請住世勿涅槃

  回向支:以現在的善法爲例的自他叁世所積累的一切善根完全如同文殊童子回向一樣以無緣智慧印持而回向一切衆生,並念誦:

  

  地 色 薩 波 給匝根

  叁世所積諸善根

  

  向 切 親波 傑熱怄

  回向廣大菩提因

  在何時何地無論做任何大小善根,結尾時千萬不能忘記如此做回向。如果沒有這樣回向,那麼所成辦的任何善根,其果成熟一次便會耗盡。若回向于獲得究竟菩提之因,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其善根在我們未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之前也不會窮盡,反而日日增上。如《慧海請問經》雲:“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幹涸其不盡,回向菩提善亦然,未獲菩提其不盡。”同樣,無論自己希求獲得聲聞、緣覺、圓滿菩提等究竟果位還是希望得到善趣人天之身體,或長壽、妙色等暫時果報也好,爲任何目的所成辦的善根最後都要爲此而作回向。如哲貢覺巴仁波切說:“二資如意寶,若無發願拭,不生需求果,故當勤回向。”因此自己所行的善法能否成爲圓滿菩提之因都取決于回向之力。無論積累多麼廣大的有爲善法然而若未以回向駕馭(印持)則不能趨入解脫道。誠如卡隆巴格西所說:“一切有爲善法乃無記,回向衆生方得廣大利。”同樣,爲自己的父母親友等做佛事以及爲利益亡者等念經超度,若不做回向則他們不會獲益。如果回向,則會如願以償。從前,廣嚴城的人們准備次日迎請世尊,供養午齋。前去迎請的人們走後,五百餓鬼來到世尊面前請求道:“明日廣嚴城的人們供養世尊及眷屬午齋的善根回向給我們可以嗎?”世尊明知故問:“你們是誰呀?爲何廣嚴城人們的善根要回向于你們呢?”“我們是廣嚴城這些居民的父母親,以吝啬之業而轉爲餓鬼。”“那麼明日回向時你們也應來做回向吧!”“我們投生爲如此低劣之身,十分慚愧,不敢前來。”“你們造惡業時理應羞愧,但那時卻不知羞恥,如今已生爲低劣之身,慚愧又有何用,如果不來無法回向給你們。”“那麼我們一定來。”說完便離開了。第二天回向時,那五百餓鬼前來請求(將善根)回向它們。廣嚴城的人們驚慌逃竄。世尊說:“諸位不必驚慌,這些衆生是你們自己的父母所轉生的餓鬼,它們是如此說的,所以是否能將善根回向給它們?”“既然如此,無論如何也應回向給它們。”世尊便說:“此施諸善根,願彼利餓鬼,離餓鬼劣身,獲善趣安樂。”結果那些餓鬼死後轉生到叁十叁天。此外至尊米拉日巴也曾說:“山間靜修大行者,及作供養之施主,彼二具有成佛緣,因緣之要即回向。”

  如此回向成爲圓滿正等覺之因必須以叁輪無緣智慧攝持。否則,如果爲叁輪實執之垢所染,則稱爲具毒回向。如《彙集經》雲:“猶如食用雜毒豐美食,佛說緣于白法亦複然。”所謂的叁輪是指所回向的善根、爲其回向的補特迦羅、所回向的對境叁者。叁輪以證悟無實的智慧攝持的真實無毒回向在此凡夫地中無法做到,所以我們應當觀想往昔的諸佛菩薩如何回向,我們也如是回向,這種回向與叁輪體空的回向無有差別。《叁十五佛忏悔經》中也說:“過去諸佛如何回向,未來諸佛如何回向,現在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普作回向。”如《普賢行願品》雲:“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複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因此,善法成爲圓滿菩提之因的無誤要訣唯有依賴于此以回向印持的結行。所以應當時時刻刻精進作回向。

  專心祈禱:專心祈禱並修持因四金剛之本體:吉祥怙主殊勝上師是一切壇城中主尊(黑日嘎)之本體,圓滿具足灌頂。僅以見到、聽到、憶念、接觸上師便可種下解脫的種子,上師是諸佛事業的作者,稱爲第四寶。對自己而言,上師開示一生一世能成熟解脫之深道,唯以大悲加持,強力方便將自己安置于金剛持地,所以對自己的恩德勝過佛陀。若衡量上師的功德,則可謂密意廣大如虛空,智慧無量如大海,悲心猛烈如湍流,自性堅固如山王,視衆平等如父母,每份功德不可量。僅以祈禱上師便可無勤獲得一切所求悉地,猶如如意寶一般。當意念:我依止上師如意寶您,希求您的果位,唯一修持您,自己以滿懷敬信,淚水橫流感恩戴德之心而修持。最初修持悉地時,念誦:

  

  記尊革熱仁波切

  至尊蓮花生大士

  

  切 讷桑 吉 踏 加 戒

  您乃諸佛之總體

  

  特 記 辛 辣 得 波 花

  普降大悲之加持

  

  思 堅 擁 戒 滾 戒 簸

  一切有情唯依怙

  

  利 蕩 龍 秀 漏 釀 張

  自身受用識心胸

  

  鬥 巴美巴 切 拉 簸

  毫無遲疑供養您

  

  的 內向 切瑪透 瓦r

  自此未獲菩提間

  

  戒 德 累 逆 透 漫 根

  善惡苦樂貴賤等

  

  記尊 親波 班 炯 親

  皆由至尊蓮師知

  祈請祈禱都是唯一精勤念誦蓮師心咒:

  

  嗡阿吽 班則格熱班瑪斯德吽

  每念一百遍間隔又如前一樣誦“至尊蓮花生大士……”如是念誦到一半(如修一百萬遍蓮師心咒、誦到五十萬時)時,再祈求悉地時,每念一百遍蓮師心咒中間誦:

  

  大 拉瑞薩煙 那美

  我無其余希求處

  

  達得 地 安 涅 莫 晝

  如今惡世濁時衆

  

  莫 奏 德 愛 大 德 香

  沈于難忍苦沼中

  

  的 累 救 謝瑪哈革熱

  願救此苦大師尊

  

  旺 月 革 戒 辛 辣 堅

  賜予四灌加持者

  

  鬥 巴布 戒 特 記堅

  賜予智證大悲者

  

  這 逆 擁 謝 逆 特 堅

  淨除二障大力者

  求悉地時應觀想受持四灌頂,即觀想上師白毫間猶如水晶一般晶瑩剔透的嗡( )字放射光芒入于自己頭頂,從而淨除殺生、不與取、邪淫叁身業以及脈障(脈能夠産生身體)、獲得了上師身金剛之加持,于是相續中得到了化身果位的緣份;複次觀想上師喉間宛如紅蓮花一般絢爛璀璨的啊( )字放光入于自己的喉間,從而淨除了妄語、離間語、惡語、绮語四語業以及風障(風可增上語言),獲得語金剛之加持,于是相續中得到了受用圓滿報身果位的緣份。又觀想上師心間如蔚藍天空般的吽( )字放光入于自己的心間,從而淨除了貪心、害心、邪見叁意業及明點障(明點可增上意識)從而獲得了上師意金剛之加持,相續中得到了法身果位的緣份;又從上師心間吽字中如流星般地出現第二個吽字與自心融爲一體。從而淨除叁門所依阿賴耶識之業及所知障,獲得了上師智慧金剛加持,于是相續中得到了究竟之果——本性身果位的緣份。最後使自己的凡夫心與上師的智慧成爲無二無別而入定。收座時念誦:

  

  那 葉才耶地 謝才

  何時命終壽盡時

  

  恙 囊鄂 呀 花 瑞 揚

  自現妙拂吉祥刹(銅色吉祥山)

  

  宗 戒 這 波 揚 卡 色

  雙運化身刹土中

  

  月 利多吉那 救 瑪

  身成金剛瑜伽母

  

  薩 才 怄戒貢哦熱

  晶瑩剔透光團中

  

  傑 內記 尊 瑪 炯 蕩

  明觀至尊蓮花生

  

  瑞 美 親波 桑 吉得

  無二無別正等覺

  

  得 蕩 洞 波秋 徹 戒

  空樂雙運之神變

  

  益西 親波 肉 巴累

  廣大智慧遊舞中

  

  卡 色 思 堅瑪 利巴

  叁界有情一無余

  真 波 得 混 大巴熱

  最勝引導勝商主

  

  記尊 班美 哦 擁 索

  祈禱蓮師賜安慰

  

  索 瓦釀 各 戒 內 得

  衷心摯誠而祈禱

  

  卡匝策匝瑪因諾

  並非口…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13 上師瑜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