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悲的音聲▪P4

  ..續本文上一頁無論什麼事情交代祂,總是圓圓滿滿。

  以前在鄉下住著一對貧窮的母女,日子過得很平靜,媽媽每天晚上總是要鎖上叁道門鎖,等女兒睡著了,自己才去睡。小女生慢慢長大了,有一天她告訴媽媽:「我想到都市找工作,鄉下太落後,沒什麼機會伸展抱負;到都市去,說不定可以談戀愛呢。」媽媽說:「不要去,都市危險,鄉下很單純,媽媽又可以保護你。」但女兒不死心,有一天趁媽媽睡著了,她把行李整理好,流下兩滴眼淚,意思意思,然後悄悄離開了。

  一去去了多久呢?十年。十年下來,事業沒成功,婚姻也失敗,感情也痛苦,身體也弄得不好,她才想到鄉下的媽媽。一天,她決定回鄉下看看,回到家時,已經半夜了,她想:「媽媽一定鎖了叁道鎖」,她只好坐在門口等天亮,坐著坐著,打瞌睡了,身體往後一躺,門居然開了,「怎麼沒上鎖呢?家裏發生什麼事情?」她嚇壞了,一進去,看見媽媽躺在冷冰冰的地上,以爲媽媽死了,她撲上去正想大哭;媽媽被這麼一吵,眼睛睜開了,母女淚眼相望,相擁痛哭。「媽媽,您爲什麼睡地上?」,「女兒啊!自從你十年前出去,媽媽天天擔心,外面很苦的,我知道你一定會回來,所以不敢鎖門,天天在客廳等你!」

  各位,這個媽媽就像佛菩薩一樣!天天希望衆生回頭。如果你不懂佛法,可能以前喜歡釣魚,喜歡打電動,偷看A片;這樣下去,受傷害的是自己,不是別人。各位這一次來有沒有受五戒?第一條是什麼?對,不殺生。除了自己不殺,也不叫別人殺,也不能墮胎,這才是真正的保護自己。第二、各位想不想有錢?有錢真好,但不要貪心,能不能偷人家的錢?不行。第叁、不邪淫。結婚前能不能跟女朋友睡覺?不可以;結婚以後能不能搞外遇?不行。所以要佛菩薩作證,要保護自己,使感情美滿,家庭快樂。如果爸爸做錯了,我們自己不要做錯,也要原諒爸爸,因爲爸爸沒有你這麼幸運,可以聽到佛法。他對不起媽媽,搞得家庭分裂,那是邪淫的果報,他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是不是?

  第四條是什麼?不妄語。不妄語包括四項,我剛才看見有人罵人,那是惡口,不可以;能不能威脅別人?不可以;能不能騙人?不可以;能不能說不叁不四的話?也不可以。除了不說這些壞話,也要多講好話,多說佛法,念佛要好聽,誦經也要好聽。所以第四條,這一輩子決定不騙人,不說輕薄話,不兩舌,不惡口。

  第五條,不喝酒,不吸毒,不抽煙。喝酒的人最笨,破壞腦神經,抽煙又製造空氣汙染,以後得鼻咽癌,肺部受損。各位要點香供佛,不要抽煙害人。酒是毒藥,會傷害理智,傷害腦神經,變得愛發脾氣、意志薄弱,身體也搞壞了。所以各位以後不要學人家比賽喝酒,看誰喝得多,誰偉大!其實誰喝得多,誰才笨對不對?

  再來,最好有人發願吃素。回去跟爸爸媽媽商量,如果他們也願意吃素,那最好。如果不願意,你把吃素的功德回向爸爸媽媽,回向阿公阿嬷,願他們長壽健康。其實,如果是爲了健康而吃素,那太自私了,吃素的目的是爲了長養慈悲,不願意傷害生命。同學們你自己咬一下手,感覺好不好?痛啊!所以吃素的目的是不忍製造衆生的痛苦。每一尊佛菩薩爲什麼身體發亮?因爲不吃肉。佛陀過去世曾經是一只獅子,一只金色的獅子,爲什麼?牠不吃肉。

  上面我們總共說了六條戒,最容易犯的是哪一條,知道嗎?釋迦牟尼佛,有一世他從一出生一直到十叁歲,一句話都不說,他爸爸想,這小孩不知道是什麼妖魔鬼怪投胎的,想把他埋掉。這時他開口講話了,他說:「這世間容易造口業,我過去世就是因爲罵人而墮落惡道,所以我這一生不想講話。」

  釋迦牟尼佛的法在這世間可以影響一萬一千五百年,人們看見他的形像,聽到他的名號,自然想斷惡行善,守戒律,想出家,想奉獻自己,這樣能不能改變社會?可以!所以各想要家庭和諧,社會安定,必須從自己做起;以後讀國中、高中,不要交壞朋友,不參加幫派,如果你想加入幫派,歡迎加入叁寶幫,做佛弟子,不要做流氓;特別是爸媽不住家裏的,或只有阿公阿嬷在家的,更要比別人懂事,管好自己。人一定要有人管,否則不會成長;如果沒人管,自己要管好自己,怎麼管呢?用戒律約束自己,所謂「以戒爲師」,這就是佛教的教育。要不然,像那個背離了媽媽,跑去都市找機會的女兒一樣,流浪十年,一塌糊塗之後才回來找媽媽,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光,不是很冤枉嗎?

  

  ◎受持五戒,破貪瞋癡煩惱。

  一、持不殺生戒,破瞋,殺罪由瞋起故。

  二、持不盜不淫戒,破貪;以邪淫之罪由貪心起故。

  叁、持不妄語,破癡;妄語由癡心發起故。

  四、持不飲酒戒,消除放逸;能破諸戒故。謂財色與酒,是叁種惑,臣耽喪家,君重亡國。受持五戒者,近報人天,遠證佛果。

  ◎大悲尊者說:「當有如此多的食物替代品時,我不知道動物有什麼理由,應該被宰殺以作爲人類的食物。畢竟人類是可以沒有肉而活下去的。」

  ◎史懷哲說:「只要不是立基于尊重生命的任何宗教,就不是真正的宗教,直到人們能將自己所關懷的範圍,擴展到所有生存的事物,否則他們是尋求不到和平的。」

  

  修︱身︱齊︱家─認識叁皈五戒

  各位同學,爸爸媽媽將我們撫養長大,使我們可以與人群接觸,與社會接觸,各位需不需要老師?需要!學校老師傳授我們知識學問;師父使你獲得身心的解脫。師父是什麼?生命的老師,心靈的老師,是不是?所以我們今天要皈依佛法僧叁寶,讓各位作佛陀的學生,讓各位了解佛法。

  宇宙間有很多已經成就的覺者,稱爲「佛」;佛所講的「法」使我們認識生命,消滅痛苦,乃至成就佛道;而幫助弘揚佛法的師父稱爲「僧」。出家的師父是僧寶,我們後面那些小和尚是不是僧寶?也是,所以看見小和尚也要合掌,他會好好修行作大家的模範。剛剛有個同學告訴我:「師父,我也要出家」,我說:「可以,但要做大家的模範,不是理個光頭跑來跑去,那你出家才有意思。」出家之後,除了讀書還必須研究離苦得樂的方法。

  各位皈依佛以後,能不能再去拜什麼太子爺?可以合掌,但不能祈求,不能膜拜,我們希望太子爺也成爲叁寶弟子,但不是拜祂爲師,知道嗎?因爲只有佛才是究竟解脫者,鬼神沒有解脫,還在輪回,包括玉皇大帝也還在輪回,這點必須知道。再來,皈依法以後,不能傷害衆生,因爲衆生都有佛性,而且不能再去算命。皈依僧以後,不結交壞朋友,要親近善知識。成爲叁寶弟子之後,進一步要受持五戒,釋迦牟尼佛說,用全世界最好的珠寶布施百年的功德,還不如受持五戒的功德。

  第一條,從今開始,一輩子絕不殘殺其他生命,不殺生也不自殺。第二條,各位想不想有錢?想有錢就不要偷盜,還要多布施;如果從今開始不偷盜,又懂得布施,命運很快可以改變,而且可以把功德回向給爸爸媽媽,讓爸爸賺錢順利一點,如果他不喜歡布施,你替他做,一杯水也可以,一塊錢都可以呀。所以從今開始,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因爲你拿別人的東西,不但使人起煩惱,自己也會窮,而且生生世世遭小偷;我們保護衆生的財産,也等于保護自己的財産。

  第叁條,各位現在慢慢長大了,會不會偷看小男生?會不會偷看漂亮女生?會不會有欲望?會,有欲望能不能犯戒?不行!以後女生也要注意,慢慢長大了,有機會交男朋友,男朋友說我們去睡旅館,可不可以?不行!還有人上網偷看,想要有性行爲,這好不好啊?不好!如果不小心懷孕,就想要去墮胎,那等于殺人,殺自己的兒女一樣,要下地獄的,所以千萬不行,除了成爲正式的夫妻之外,其他關系統統不行。即使將來作了老板很有錢,能不能去外面找女人?不行。現在把不邪淫戒守好,將來婚姻快樂,感情、家庭,一切美滿。那我們出家人守什麼戒?不淫欲,他們小和尚出家,一輩子都不能談戀愛的。

  第四條,講話能不能騙人?不行,騙人使自己心行不端正,信用破産,再也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作業有寫就講有寫,沒寫就講沒寫;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叫不妄語。受持不妄語戒,生生世世聲音好,口才好,能不能利益衆生?可以。佛經有個故事,有一個人得了痲瘋病,心理不太平衡。有一天他懷疑太太有外遇,他太太說:「我以從小至今不騙人的功德,願你的痲瘋病趕快痊愈,讓我們夫妻的關系變好。」她拿了一杯水灑在先生身上,痲瘋病真的消失了,這才知道他冤枉了太太,你看,講真話的力量大不大?所以各位要知道,不殺生很容易,不騙人難不難?難呢!所以不騙人的功德力更大。

  第五條,不要喝酒,各位腦筋好不好啊?有些同學很愛哭,脾氣又不好,都跟喝酒有關系,喝酒以後你會殺生、偷盜、抽煙、吸毒,什麼壞事都做。所以不但不要喝酒,也不要賣酒,不倒酒給人家喝,酒是毒藥,傷害理性的毒藥。我們不要說,爲了做生意要喝酒,其實都是借口。只要把品質做好,爲什麼要跟人家喝酒?大可不必去喝酒應酬,這麼一來,腦筋永遠清楚,不用越喝越愁。

  這一次大家皈依又受戒,進一步,我希望各位發起所謂的菩提心,希望成佛的大願。真實的發願成佛有四個大願,請跟我念:「衆生無邊誓願度」,無量無邊衆生要不要幫助他?要;再來,「煩惱無盡誓願斷」,自己無量無邊的煩惱,以及衆生無量無邊的煩惱,我們要發願斷除;第叁,「法門無量誓願學」,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幫助衆生離苦得樂,我們都要精進學習;再來,「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之道很辛苦,但是很有意義,最後我們把這個功德回向世界,回向一切衆生,回向一切父母,願大家離苦得樂。

  

  ◎《優婆塞戒經》雲:「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爲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衆生離五怖畏。是五種施易可修…

《慈悲的音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防自殺偈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