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傳記,覺得他們很幸福、人生很有意義,也只是欣賞,真正讓我去做,也做不來,聖人的力量,凡夫真是望塵莫及。我們身心沒有力量,種性太差,劣種,生在未法時期,是叁毒五惡的衆生。一方面是厭離娑婆世界,另一方面是舍惡做善,兩個都做不到,所以我們跟極樂世界的距離一步都沒有拉近,十萬億個佛國土,我們的情況是一個佛國土都沒有邁過去,一步都沒有走,再造點罪業的話,可能還拉得更遠了,搞到十一萬億去了。
我們現在依善導大師的講解來學習,很多人沒有怎麼學,覺得我在修行、做善,我確實是個好人,在莊嚴淨土,光去念自己的善,沒有按照真實心的標准來量,實際上在沒有獲得信心之前就沒有真實心。我們到現在爲止一直沒有解脫的原因,就是沒有真實心,所以都不算真正的人,都是被無明、魔王所控製的魔子魔孫,就是因爲我們一直沒有真實心。阿彌陀佛就是要把他的心放在名號裏給我們,我們獲得了真實心就有了信心,真實心我們連見都見不到,真實心和清淨心超過我們的思維和思議。禅宗和密宗要在真正證悟到了才見到實相,聖道的經典裏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就是說我們沒有見過佛、沒有見過真相,就沒有真實心,沒有真實心就沒有清淨心,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問題,總指揮官不對頭。爲什麼我們要皈依佛的名號,其實禮拜名號就是禮拜佛的心,把我們跟佛放在一起比較,念佛就是心跟心相對,將心比心,所以就要知道我們是沒法比的,有真實心就可以舍惡就善,沒有真實心,即使是做了,也是假的,也不能得出真正的結果來。
真實心中,口業贊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口業上贊歎阿彌陀佛依正二報,在博客裏有些蓮友會留一些話,都是對阿彌陀佛的贊歎,由于不知道淨土有多麼好,很多時候就不知道怎麼說,文采差了點,說話像小孩子,天天就說阿彌陀佛很好,就像父母親一樣的,一點也沒有文采,多贊歎一點啦,就是心不開發,沒有莊嚴,不知道怎麼贊歎淨土,因爲實在是太陌生了,最後只有像沒文化的人說,我媽媽對我可好了,就沒有更多的話說了。口業贊歎,口是通心的,心裏真正的體會到了好處,就是出自于真實的情感用文采去贊歎。所以釋迦牟尼佛贊歎極樂淨土、世親菩薩的《往生論注》、法然上人、親鸾大師作的偈子,都是世間一等一的好文章,都是口業的莊嚴。
我們在說別的事情的時候很會說的,到了贊歎佛時,就不知道要說些什麼了,心裏面堵住了,一點都不透光,說明就是沒有真實心嘛。真實心就與佛相通,就會有一些感受,念佛的妙好人呈現了一個性質,對佛的贊歎是透明的、如實的,所以要如實的贊歎也不容易。我們的贊歎好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其實極樂淨土要比娑婆世界豐富、莊嚴得多,說之不盡的。現在電影、電視的信息發達,要是在上面播一播,教教大家贊歎極樂世界就是最好的了,贊歎就是心裏真正的喜歡。
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叁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
這個尤其困難,我們很容易聽到贊歎世間的某些人、某些事,我們不是摧毀討厭,是建立,你看人家怎麼怎麼成功,人家怎麼怎麼有本事。因爲我們都是凡夫,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沒有生起真正的觀照、厭離,其實心裏還是希望在這個世界獲得某些成功的,哪裏會去摧毀呢?就不會,聽聽周圍人的說話,就非常容易知道,他的價值觀很快就出來了,到底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即使是再做假,念阿彌陀佛的這個假是不容易做的,往生淨土的真實心,沒有就是沒有。我們開始不行,念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有點做假的意思,我們就拚命的念,其實我們心裏不是想去,但是就是拚命的我想去、我想去,沒有假就沒有真。我們很努力念佛是認識到自己假的一種方式,至少念佛的時候,用口來表達要聽佛的話往生淨土,心裏面盡管不情願,但在身業和口業上還是接受佛的引導,所以最難的是心。女衆跟男衆有個區別,男衆在嘴上不容易服軟,女衆很容易,你說往生就往生,說叫念佛就念佛,叫我聽佛的話就聽佛的話,是順從爲主的性質;男衆屬于有主見的,我怎麼就要往生呢?那個地方有沒有呀?我要好好的考證一下,但在說“我願意”時,就會比較堅定。所以不能單純的從表達上判定誰就更信,對于我們來講尤其要注意,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假的就沒有力量、耽誤工夫。
佛法是屬于雙面的,不是單純的覺得這個世界很苦很惡,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贊歎光明,其實這更有力量。不是像有些人一天到晚愁眉苦臉,好像要趕快的死了算了,真正的念佛有安心,獲得了救度有歡喜的心,就是有苦惡的同時,也有淨化的力量,有不淨觀也有淨觀,是中道,而不是只有一頭。但是通常在一些階段裏,機感太強,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惡了,是一個貪嗔癡的凡夫覺得很難過,就看見世界全部都是黑的,一點光都沒有,這是我們個人心境的原因。淨土教實際上是離苦安樂的法門,是甯靜、平和的,佛力調攝的過程裏是蠻安全、平靜的,有一個厭離娑婆世界苦、惡、肮髒的過程。你的智慧力不足,執著的力量就強,導致心情不好,實際上厭舍自惡就是佛法的力量,只不過一方的力量強了一點,有點偏,這時就多念念淨土裏的美好,心境就會調整一點,要不然整天就是念著不好,就好難過,這也是我們在修學過程中的經驗,佛法講中道,這一點非常重要,阿彌陀佛要我們不是苦惡就止在這裏了,是真正的要我們究竟的安樂解脫。
亦贊歎一切衆生,叁業所爲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
因爲自己的業障太深,看到人家不好的地方眼睛可亮了,人家好的地方怎麼樣都看不見,這就是沒有福,所以我們就是念佛,佛無論對凡人還是聖人、叁業衆生的善行都隨喜,這就有福了,念佛就是滅罪生福,一方面要認識到罪,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福。南無阿彌陀佛!
錄音:白蓮花 整理:如意 審核:純祥師
《《選擇本願念佛集》第十四講:叁心章,至誠心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