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成就文五▪P2

  ..續本文上一頁話對你來說非常重要,不僅僅是道理,你要通過了解“教法”發願往生,通過“證法”獲得阿彌陀佛的回向。

  特別提倡口稱的人,認爲口稱是佛本願,如果提倡信心,往生的人就少,這種說法如理嗎?我覺得不如理,信心和念佛是信、行不二組合,信心是“即得往生”,機法一體成就在次第上更高一層。當然提倡信心反對自力念佛也有所偏失。信心是大涅槃的真因,淨土法門的成果在信心,信心成就即得往生決定(平生業成),成佛決定。

  信心念佛法體自然回向

  “至心回向”是法體自然回向,那麼你念佛要不要回向呢?信願不同回向即不同。念佛的方式有多種(默念、觀想、觀像,實相、持名),每個念佛人的用心也千差萬別。從機法兩邊來說,隨順佛意,你不用做回向,因爲名號義中,你是接受回向的一方。念佛不是你修功德回向淨土,反而是佛成就功德回向給你,名號中“南無”首先就是回向給你的意思。從機這邊來說,你念南無阿彌陀佛,雖然名號真實義是佛的功德回向給你,讓你往生淨土。但是在你沒有信心之前,你沒有真正了解名號實義,不能真實信受名號,念佛帶有自力,你就需要回向,這樣你就入第二十願,“聞其名號,植諸德本”,至心回向,回向反而格外重要。

  所以你應先發起往生的願望,但是有些人念佛甚至不願意往生,當然你也不會將念佛功德回向淨土。成就文“至心回向,願生彼國”是指你有了願生阿彌陀佛報土的願,你的願是佛願,佛願是你的願,到了此處,信、願、行成爲一體。在你沒有成就真實信心之前,你的信心、發願、回向心都是自己的,這時你處于自力狀態。當因爲念佛你發現自己有的只是罪惡生死、貪嗔癡、無明和黑暗,感覺完全沒有希望了,等待的只是無盡的輪回,地獄是最終的歸處。而這一切就在接受他力的那一極促時刻到達極點;那時所有的萬善、功德都歸向于佛,光明名號的力量在你身心上顯現,信心由此而開顯。所以淨土法門是從自力到他力,也就是自力用到極處時,才能真實地顯現舍自歸他。

  信心中就有“至心回向”,這應該是很清楚的。如果你獲得了信心,在你完成皈命的一念就入了“發願回向”心,對淨土有了真正願生心。但是強烈不強烈,每個人感受還是有差異。如果你沒有成就信心,你說願意往生淨土,把一切都回向淨土,那不是你能力所及的。所以至心回向,願生彼國,有承上啓下的意思,包含在信心中。

  信心者橫超五趣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

  成就文:“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你通過聞其名號,信心在一刹那間成就。親鸾大師《教行信證》信卷依本經解說,稱信心成就爲“橫截五惡趣”,此時你已經決定出離輪回,從五惡八難中出來,現生可以獲得十種利益(詳見成就文講解叁),這是很大的利益。你修學佛法,目標首先就是脫離輪回,出離五惡趣。除了叁惡道(地獄、惡鬼、畜生)外,人、天也屬于五惡趣。人跟畜生比好象還不錯,但是與極樂比,此界不論是人還是天人都是惡的。所以你只要獲得信心,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光明力,就把你輪回的因果橫著截斷了。你就從叁界六道輪回的因果軌道轉入法藏菩薩本願因果的軌道,佛的就是你的。但是你的卻不是佛的,此時的你仿佛來回穿越于娑婆與極樂中,感受奇妙,在信心中你就能體會其中的微妙之處。

  教法和證法必須相互依靠

  下面對淨土教弘揚出現的一些現象做點解說。大約十多年前,淨土教專門弘揚信心的人被稱爲本願法門,他們講不死而往生,招到很多人反對。一方面,由于一些弘揚者講法雖有信心經驗,由于不明教理,說法不圓,再加上名利心強人格有失,造成所謂信心大而智慧小,不能取信于人。另一方面,聽法者對“他力信心”望文生義,諸多誤解,又少真實用心,能信者稀。這些現象容易讓欲修學淨土的人産生困惑和退卻,不過你若有真實用心,目前淨土教的學習緣份還是很好的,獲得真實利益值得期待。

  所以你即使通過“聞其名號”成就信心,對“即得往生”的理解還是要依經,不能全憑經驗,任意解說。佛法有教法和證法,兩者相互爲依,不能偏失。獲得信心是證,證是經驗,經驗是“事”,佛經是教,是理,事理不二。你通過念佛了解阿彌陀佛本願獲得信心,感受到自己往生決定,這是你的經驗。但是你的信心經驗也要分辨真假,就如同禅宗開悟要甄別一樣。自力難行有一個原因是“顛倒善果”,曾經有人把證入初禅誤認爲是初果。禅定是會退失的,而果不會,因爲沒有認准果證,後來就把初禅的退失誤認爲是初果的退失。所以禅宗特別注重傳承,真開悟需要有老師給你證明。淨土教的傳承也很重要,只是淨土宗的信心跟禅宗的開悟不一樣,淨土教的傳承是依經解說,主要是依成就文開顯信心。

  平生業成”才是阿彌陀佛要給你的真實利益

  中國唐朝的善導大師,依《觀經》楷定古今,廣開淨土要門,導入弘願。其勸化重點在以行攝信,法然上人繼承善導大師建立淨土宗,自行化他亦是以行攝信。直到法然弟子親鸾大師,編輯《教行信證》,主依《佛說無量壽經》,信心成就(平生業成)作爲果證,才真正的被開顯出來。而直到現在中國淨土教注重的仍是臨終往生,平生業成的利益鮮爲人知。平生業成都不知道,當然也不會去追求了,修學淨土就成爲追求臨終的好死,這與現實有很大距離。世上有幾個人真能看破、放下而念佛、等死呢?我們應該知道,臨終往生並不是淨土教最真實的利益,阿彌陀佛真正要給與我們的是平生業成的信心。但是中國淨土教,即使到印光大師的時代,他主要勸化仍是臨終往生,雖然也談到了他力,但並沒有提出“平生業成”。雖然他的信衆很多,感應也不少,但由于開顯的不是淨土教最真實的利益,以致于淨土教多被認爲是愚夫愚婦的事,太虛大師對此曾經有所批評。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史上,大部分時間以禅宗爲核心,淨土教長期處于輔助位置,原因之一就是真實利益沒有被開發。禅宗大家都比較喜歡,追求開悟是在當下,並且能得到廣大的智慧。現在你來學淨土教,要清楚地知道目標和方向,“平生業成”才是你真正地追求,要舍棄臨終往生。

  信心和業成同時

  修學淨土你獲得信心叫業成,業成與到淨土開顯功德相對。前面舉例說過,若你以惡心殺父殺母,當下地獄業成,但你的地獄果報要等到舍身後方會顯現。“即得往生”也是,今生平生業成信心成就,依佛力住正定聚,但淨土的果報功德要次生到淨土才完全開顯。“即得往生”是指信心業成時,你已經得到往生了,已經在淨土中,只是沒有開顯淨土的功德。所以這種往生稱爲不思議報土往生,報土是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我們身處的娑婆亦攝在其中。“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你往生業力當下成就,不需要再等臨終,也不用期待臨終阿彌陀佛來接引。

  信心是大涅槃之真因

  佛力信心使你“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也稱報土真因,即是成佛得大涅槃的真因。“本願名號正定業”,你從聞其名號獲得信心當下,不單是往生決定,也是成佛決定。龍樹菩薩說“即時入必定”,必定會往生成佛,“即時”是不隔日不隔時當下就住在正定聚上。信心獲得的一刹那,就是“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娑婆生命從此結束,淨土新生由此開始,這是非常殊勝的利益,不可思議。信心證果平生業成大家以往了解的不多,對教法和證法都不太清楚,也不知道去追求。現在名號真實利益已經開顯,你若欲得當隨順釋迦佛的勸導,發起真實願,乘彼阿彌陀佛的光明,開顯信心,即得大慶喜!南無阿彌陀佛!

  

《十八願(念佛往生願)成就文五》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