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话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不仅仅是道理,你要通过了解“教法”发愿往生,通过“证法”获得阿弥陀佛的回向。
特别提倡口称的人,认为口称是佛本愿,如果提倡信心,往生的人就少,这种说法如理吗?我觉得不如理,信心和念佛是信、行不二组合,信心是“即得往生”,机法一体成就在次第上更高一层。当然提倡信心反对自力念佛也有所偏失。信心是大涅槃的真因,净土法门的成果在信心,信心成就即得往生决定(平生业成),成佛决定。
信心念佛法体自然回向
“至心回向”是法体自然回向,那么你念佛要不要回向呢?信愿不同回向即不同。念佛的方式有多种(默念、观想、观像,实相、持名),每个念佛人的用心也千差万别。从机法两边来说,随顺佛意,你不用做回向,因为名号义中,你是接受回向的一方。念佛不是你修功德回向净土,反而是佛成就功德回向给你,名号中“南无”首先就是回向给你的意思。从机这边来说,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虽然名号真实义是佛的功德回向给你,让你往生净土。但是在你没有信心之前,你没有真正了解名号实义,不能真实信受名号,念佛带有自力,你就需要回向,这样你就入第二十愿,“闻其名号,植诸德本”,至心回向,回向反而格外重要。
所以你应先发起往生的愿望,但是有些人念佛甚至不愿意往生,当然你也不会将念佛功德回向净土。成就文“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是指你有了愿生阿弥陀佛报土的愿,你的愿是佛愿,佛愿是你的愿,到了此处,信、愿、行成为一体。在你没有成就真实信心之前,你的信心、发愿、回向心都是自己的,这时你处于自力状态。当因为念佛你发现自己有的只是罪恶生死、贪嗔痴、无明和黑暗,感觉完全没有希望了,等待的只是无尽的轮回,地狱是最终的归处。而这一切就在接受他力的那一极促时刻到达极点;那时所有的万善、功德都归向于佛,光明名号的力量在你身心上显现,信心由此而开显。所以净土法门是从自力到他力,也就是自力用到极处时,才能真实地显现舍自归他。
信心中就有“至心回向”,这应该是很清楚的。如果你获得了信心,在你完成皈命的一念就入了“发愿回向”心,对净土有了真正愿生心。但是强烈不强烈,每个人感受还是有差异。如果你没有成就信心,你说愿意往生净土,把一切都回向净土,那不是你能力所及的。所以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有承上启下的意思,包含在信心中。
信心者横超五趣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
成就文:“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你通过闻其名号,信心在一刹那间成就。亲鸾大师《教行信证》信卷依本经解说,称信心成就为“横截五恶趣”,此时你已经决定出离轮回,从五恶八难中出来,现生可以获得十种利益(详见成就文讲解三),这是很大的利益。你修学佛法,目标首先就是脱离轮回,出离五恶趣。除了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生)外,人、天也属于五恶趣。人跟畜生比好象还不错,但是与极乐比,此界不论是人还是天人都是恶的。所以你只要获得信心,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光明力,就把你轮回的因果横着截断了。你就从三界六道轮回的因果轨道转入法藏菩萨本愿因果的轨道,佛的就是你的。但是你的却不是佛的,此时的你仿佛来回穿越于娑婆与极乐中,感受奇妙,在信心中你就能体会其中的微妙之处。
教法和证法必须相互依靠
下面对净土教弘扬出现的一些现象做点解说。大约十多年前,净土教专门弘扬信心的人被称为本愿法门,他们讲不死而往生,招到很多人反对。一方面,由于一些弘扬者讲法虽有信心经验,由于不明教理,说法不圆,再加上名利心强人格有失,造成所谓信心大而智慧小,不能取信于人。另一方面,听法者对“他力信心”望文生义,诸多误解,又少真实用心,能信者稀。这些现象容易让欲修学净土的人产生困惑和退却,不过你若有真实用心,目前净土教的学习缘份还是很好的,获得真实利益值得期待。
所以你即使通过“闻其名号”成就信心,对“即得往生”的理解还是要依经,不能全凭经验,任意解说。佛法有教法和证法,两者相互为依,不能偏失。获得信心是证,证是经验,经验是“事”,佛经是教,是理,事理不二。你通过念佛了解阿弥陀佛本愿获得信心,感受到自己往生决定,这是你的经验。但是你的信心经验也要分辨真假,就如同禅宗开悟要甄别一样。自力难行有一个原因是“颠倒善果”,曾经有人把证入初禅误认为是初果。禅定是会退失的,而果不会,因为没有认准果证,后来就把初禅的退失误认为是初果的退失。所以禅宗特别注重传承,真开悟需要有老师给你证明。净土教的传承也很重要,只是净土宗的信心跟禅宗的开悟不一样,净土教的传承是依经解说,主要是依成就文开显信心。
“平生业成”才是阿弥陀佛要给你的真实利益
中国唐朝的善导大师,依《观经》楷定古今,广开净土要门,导入弘愿。其劝化重点在以行摄信,法然上人继承善导大师建立净土宗,自行化他亦是以行摄信。直到法然弟子亲鸾大师,编辑《教行信证》,主依《佛说无量寿经》,信心成就(平生业成)作为果证,才真正的被开显出来。而直到现在中国净土教注重的仍是临终往生,平生业成的利益鲜为人知。平生业成都不知道,当然也不会去追求了,修学净土就成为追求临终的好死,这与现实有很大距离。世上有几个人真能看破、放下而念佛、等死呢?我们应该知道,临终往生并不是净土教最真实的利益,阿弥陀佛真正要给与我们的是平生业成的信心。但是中国净土教,即使到印光大师的时代,他主要劝化仍是临终往生,虽然也谈到了他力,但并没有提出“平生业成”。虽然他的信众很多,感应也不少,但由于开显的不是净土教最真实的利益,以致于净土教多被认为是愚夫愚妇的事,太虚大师对此曾经有所批评。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大部分时间以禅宗为核心,净土教长期处于辅助位置,原因之一就是真实利益没有被开发。禅宗大家都比较喜欢,追求开悟是在当下,并且能得到广大的智慧。现在你来学净土教,要清楚地知道目标和方向,“平生业成”才是你真正地追求,要舍弃临终往生。
信心和业成同时
修学净土你获得信心叫业成,业成与到净土开显功德相对。前面举例说过,若你以恶心杀父杀母,当下地狱业成,但你的地狱果报要等到舍身后方会显现。“即得往生”也是,今生平生业成信心成就,依佛力住正定聚,但净土的果报功德要次生到净土才完全开显。“即得往生”是指信心业成时,你已经得到往生了,已经在净土中,只是没有开显净土的功德。所以这种往生称为不思议报土往生,报土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我们身处的娑婆亦摄在其中。“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你往生业力当下成就,不需要再等临终,也不用期待临终阿弥陀佛来接引。
信心是大涅槃之真因
佛力信心使你“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也称报土真因,即是成佛得大涅槃的真因。“本愿名号正定业”,你从闻其名号获得信心当下,不单是往生决定,也是成佛决定。龙树菩萨说“即时入必定”,必定会往生成佛,“即时”是不隔日不隔时当下就住在正定聚上。信心获得的一刹那,就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娑婆生命从此结束,净土新生由此开始,这是非常殊胜的利益,不可思议。信心证果平生业成大家以往了解的不多,对教法和证法都不太清楚,也不知道去追求。现在名号真实利益已经开显,你若欲得当随顺释迦佛的劝导,发起真实愿,乘彼阿弥陀佛的光明,开显信心,即得大庆喜!南无阿弥陀佛!
《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