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過真正的好東西,普通人就是無願人,無願的人並不是真正的無願,是亂七八糟的願,這個也好、那個也好。有願就勇猛精進。像文殊菩薩成就了大智慧、地藏王菩薩是大願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菩薩都是大願成就,你看我們是什麼啊?什麼都舍不得,啥都撈不到,個個都是無能無用之輩,法藏菩薩經過五劫思維選擇四十八願,像我們叁分鍾的熱血,一聽這個好,馬上就想怎麼樣,也沒好好想想,幹叁分鍾就完了。法藏菩薩五劫思維的選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選擇好了、清楚明確了才能夠具足信心一直去幹,要不然發現選擇錯了,那就麻煩了。所以方向和修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到底是念佛、還是念咒呢?到底是開悟、還是要往生呢?到底是要准備繼續輪回、還是要去極樂世界呢?你要選好了,如果不選好,這都不能確定,那能幹什麼呢?是吧。
法藏菩薩是“志願無倦,專求清白之法”,我們哪裏是專求清白之法,做的事情都是臭味相投、染汙的,只要能夠獲得暫時的一點小利益、小便宜就可以,什麼清白之法離得遠遠的。所以現在跑到寺院裏面來,也把寺院裏搞得烏煙瘴氣的,在佛菩薩面前求得都不是清淨的,更不要說在其他地方了。法藏菩薩專求清白之法,所以極樂世界全部都是清淨莊嚴,沒一點點的汙染,我們這裏哪裏是這樣,念著南無阿彌陀佛,求的也不是清白的,關鍵是“以惠利群生”給十方衆生,然後是“恭敬叁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衆行,令諸衆生,功德成就。”如果你要修行就要達到至誠心,這些就是標准,沒達到就是沒有修行。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是至誠心和功德成就。
功德是什麼呢?一定要有清淨心、真實心才有功德,沒有清淨心、真實心充其量叫僞善、雜毒之善,沒有功德有點有漏的福,就像賺錢一樣,賺到一些馬上花光叫有漏的福。名號即是法藏菩薩清淨心、真實心起行成就的功德,佛的萬德弘名也是清淨心、真實心的載體。清淨心、真實心與你理解的心可能有距離,你說我不想了或者如實的表達,心就清淨、真實了,那是你的標准,你想的標准都不對頭。現在就應該知道你沒有清淨心和真實心,清淨心真實心就是名號,遇到了名號就到名號裏面找,得到佛的回施。
所以“設我得佛”很重要,法藏菩薩說我要成佛,“十方衆生”就“至心”,有佛才來的至心,沒有成佛,你就沒有至心,一直輪回到現在還沒有至心。“設我得佛,十方衆生”把衆生放在“南無阿彌陀佛”裏面,設我得南無阿彌陀佛,“得”就是“南無”,“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得佛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十方衆生的我們就有了至心,得佛後就把真實心、清淨心通過名號給了衆生,念佛的人就有了佛給的真實心、清淨心。所以你到別的地方去找都是不對的,心跟名號不能脫離,至心以名號爲體。名號不要單純的以爲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彼如來名是光明智相,阿彌陀佛是無量光明,所以名號是清淨心和真實心的體,也就是至心的體。由于我們開不了悟,心不能達標,佛就硬塞給你,這是佛來到世間給我們最大的寶藏、最真實的利益,是你無始劫到現在都沒有得到過的東西。
什麼是信樂心?
信樂心和至心不是完全一個,但有關聯,《觀經》裏面說深信之心就是信樂心,善導大師在解釋信心的時候說: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長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衆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解釋分機、法二邊,先看佛這邊,信四十八願攝受衆生就是信名號“南無阿彌陀佛”,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成就了名號,攝受衆生就是“南無”,無疑無慮就是沒有懷疑、沒有疑慮,乘彼願力就是搭上了信心,定得往生就是一定往生,這就是信心,信心跟前面的清淨心、真實心有直接關系。
再看機的這邊,輪回的衆生無始以來一直是在無明的引導下,無明爲總司令引導我們無始劫一直在輪回,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二十五有裏面輪轉、受各種的苦痛,一直沒有過信心,內在有無明的心看不清楚,外在有叁界種種的染汙境界,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清淨真實的信樂心。
佛法把心分成叁個層次:分別識、意根識、阿賴耶識,淨土法門裏有叁個心:至心、信樂心、欲生心,分成叁個層次比較難分清楚,淨土法門主要在“信心”。“信心”是二分法,有我、有佛,有能信的和所信的之分;至心通常就是開悟時的實相心,在至心、清淨心領域裏幾乎沒有我們跟佛的界限,分不清到底是你的還是佛的,真實和清淨不分時間、長短、一二、對于我們來講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從無始劫到現在,無明煩惱業力捆綁的緣故,從沒有遇到過真實、清淨的東西,內在沒有真實心清淨心,外在也沒有碰到過真實可信賴的,一直到現在沒有真實的淨信,名號就是“至心”,佛成就“至心”放在名號裏。
信心有能信和所信,包括後面的願心也攝在信心裏面,這裏要有一些觀察才能了解,叁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信心,名號就是清淨心、真實心,信心跟名號不能脫離,一環扣一環,念佛是行,名號裏有真實心、清淨心;信心是信,跟真實心、清淨心又是捆在一起,都不能脫離。南無阿彌陀佛!
錄音:白蓮花 整理:如意 審核:純祥師
《四十八願 第九講:學習十八願怎樣正確用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