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十八願 第十五講:五逆惡人阿阇世王的皈命之路▪P2

  ..續本文上一頁他就是佛要救度的五逆病人,他怎麼樣一步步的獲得救度呢?

  4.求救選擇良醫

  如果我們在哪個環節上不足,就感受不到佛法的力量。他知道這個病找世間的醫生不行,要去找出世間的聖人。當時在可提供的醫生裏,不只釋迦牟尼佛,還有六師外道,個個都說得到了大解脫,有的人就是皈依這些外道,有個大臣名叫月稱,問阿阇世是身痛還是心痛,阿阇世說,父親沒有過失,我把他給殺了,聽有智慧的人說,世間有五逆的人要墮地獄,我現在已經做了五逆罪,花報現前,身、心現在很痛。阿阇世做的五逆罪夠嚴重,真正惡果造成、墮地獄定業已定的情況下,佛能不能救度呢?

  在果沒有現前之前,遇到佛法,阿彌陀佛無上醫王不管多麼嚴重的病,沒有不能治的。你不要說業障嚴重,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罪業,佛就管不了,不要這麼看不起佛,恐怕你造不過阿阇世這麼嚴重,他對我們來說就是大恩人,做了一個榜樣。這是曆史上的真人真事,佛涅槃後,阿阇世是最主要的護法,我們今天能讀到的佛經,全部都是由阿阇世王護持結集,他是佛教裏很重要的一個人物,就是這樣的人做了五逆罪。所以我們不要對那些惡人棄舍、我們做了惡也不要失望,也有可能轉成功德,這就要看因緣了。

  阿阇世說,現在我要找一個良醫來治我的身心,實際上就是找皈依處。我們在求道的過程裏要“了生死”,認識到這一步還是有可能遇到很多的邪師,他們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還胡說一通來擾亂你,甚至胡說的也是很厲害的出家人。現在瞎說的多了去了,邪師說法如恒河沙,說也能包攬,給你瞎講理由。有個大臣月稱,勸導阿阇世不要發愁,他打比方說:如果經常貪睡,睡眠就增加了;經常愁苦,愁就增長了。就是說不要愁,要開心點、做個好夢,不要總想那些難過的事情。阿阇世王已經生了大病、業病現前,但還說不要總想這個事情,不要愁。然後又說,你聽有智慧的人說做了五逆要墮地獄,地獄誰看到了?就像現在有的人不相信因果業報,跟他說墮豬、墮狗、墮地獄,他說誰看到了?否認因果業報。

  有一個醫生叫富闌那,說他的老師有自在的禅定、行持清淨,常爲無量衆生,演說無上涅槃之道。無上涅槃之道就是大解脫之道,他說沒有惡業,也沒有惡的果報;沒有善業,也沒有善的果報;沒有善惡的業,也沒有善惡的果報;沒有上業及下業。這個老師現在王舍城,你可以去求見他。就像我們生了病、出了問題,找八字掐一掐,過了年就好了,反正就是這麼一通搞一點轍。在真正遇到問題時,內在、外在都有很多的擾亂,而且這些擾亂花樣百出。阿阇世國王都遇到這樣的勸導,狡辯、否定因果業報。對于念佛的人來講,真正深信因果都是很難的,做了殺生、偷盜惡業的時候,很多人恐怕都會這樣想,反正沒有人看見,誰看見地獄了?要不然怎麼安慰自己呢?沒有看見就等于可以做,口裏面說信因果,真到現實做的時候,就是信力微弱,這實際上並不信,心裏面的小九九就是這樣想的,跟這個大臣的說法差不多,如果我們有這個想法就要注意,要是有人跟你這樣說,就是邪說。

  第二個大臣叫藏德,他的解釋是,大王不要發愁,法有兩種,一種是出家法、一種是王法。世間的王法就是如果要當國王,就要殺了老王才能産生新王。世間的革命造反,老皇帝推翻了才能産生新皇帝,王法就是鬥爭。他又舉了一種迦羅羅蟲,一定要把母親的肚子弄壞了才能出來,它生的方法就是這樣的,沒有什麼罪過。現在好多人破腹産也是業障,必須傷害了母親,兒子才能産生,按照世間法理由充分。現在的人追求當官、賺錢,誰擋住了官道、賺錢道,我就要傷害你,因爲官就是這麼當的、錢就是這麼掙的,這就是給作惡找理由。治國之法也是“雖殺父兄,實無有罪。”像李世民一樣。出家乃至殺了蚊子和螞蟻也是有罪的,出家有出家的法,在家有在家的法,在家的殺了人也沒有罪,出家的殺了一個蚊子也有罪,完全分成兩邊、打成兩截的來解說,其實這就是胡說。有些人真就這樣想,自己做得亂七八遭,喝酒吃肉、殺生偷盜都可以,如果看到出家人稍微有一點不如理,就恨得要死,和尚怎麼能這樣?我是在家人就應該做,很多人就把這個觀念強化了。然後還介紹一個老師,叫末伽梨,說他憐憫衆生,也能解決你的問題。阿阇世一聽,說如果能夠解除我的罪過和痛苦,我就要去皈依,這是第二個來勸的。

  第叁個人的解釋更複雜,也是勸導他不要發愁,說“一切衆生,皆有余業,以業緣故,數數受生死。”這個說法很多人很容易接受,說反正一切衆生都是造業,都會受生死的。你殺的這個國王也是有業的,他有業把他殺了,也沒有罪,等于說他自己有果報,按照他的業報就是這樣,就把責任推給你殺的人。我們有些人也這樣想,沒有罪就不能殺、有罪就能殺,這些都是邪見。但是我們自己的小九九裏就有種種的邪見,一個個檢點,多數人都有這些亂其八糟、邪知邪見的想法。

  又來一個人舉了個例子,有個叫羅摩的人把他父親殺了,做了國王,另外又舉了曆史上好多國王,都殺了父親,繼承了王位,但是沒有一個國王下到地獄裏面的。現在的琉璃王、優陀邪王、惡性王、鼠王、蓮花王、如是等王,皆害其父,悉無一王悉惱者。說阿阇世王同時代就有好幾個國王都殺了父親,沒有一個墮地獄,他們殺了以後,也沒有一個發愁的,你擔心什麼呢?叁惡道誰看到了?只有兩個道可以看得到,一個是人道,一個是畜生道,天道、地獄道、惡鬼道沒人看得到,他不承認有六道。雖然有人道和畜生道,也不是因緣産生的,“非因緣生,非因緣死。”勸導阿阇世不要發愁,竭力否認有因果業報,從果上和因上解說,都把因果業報觀念給否定掉了。

  有多個六師外道,都是邪知、邪見。我們都會遇到生死、遇到業障,在困難時是什麼樣的態度、內在的知見非常重要,遇到了問題後可能會有很多的邪師,阿阇世身邊沒有善知識就糟了。所以自身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不是有忏悔力;有識別善惡的是非觀念;有無正確的因果觀念、苦樂認知,這是內在的,身邊人的解釋、引導也很重要。阿阇世身邊也有很多惡知識,好在有他的媽媽韋提希,還有大臣耆婆。耆婆也來問候他睡得好不好,阿阇世王說現在病很重,于正法王興惡逆害,他的父親頻婆娑羅是信佛、行持正法的國王,我把他給逆害了。現在世間的醫生、好藥、咒術都不能治,因爲我的惡業太大了,父親是如法的治理國家,沒有過失,但是我把他像魚一樣從水裏撈上來,放在陸地上,實際上就是給餓死了,我現在身口意不清淨。“往昔所造諸惡業,皆有無始貪嗔癡”,是從身、口、意叁業之所生,阿阇世都知道。

  我們雖然經常念佛,是不是真正的認識到身口意不清淨呢?一般教育自己身邊的人,我是學佛的、是清淨的,你們都不清淨,有這樣一種錯誤的認知。所以認識自己的身口意不清淨是很重要的,“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身口意之不清淨所生,不清淨就要墮地獄。阿阇世知道自己身口意不清淨,做了惡業要墮地獄,現在睡不著;找不到很好的醫生幫我治病,所以現在很煩。我們都不擔心這個事情,都睡得著,就是沒有遠慮。好在阿阇世沒有去找這些外道治病,所以同樣的罪業,生死凡夫的惡業都是難免的,但真正處在惡業的處境之中,什麼樣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我們現在不要說去當善人,當善人實在是太難了,在多數都是惡人的情況下,怎麼樣對待才是關鍵。他就有慚愧,耆婆善友就說,大王雖然做了罪,但是有慚愧。佛說有兩種白法,白法就是善法,一者慚,二者愧。衆生要有慚愧就能得救。“慚”就是自己不去做罪,自我就有自製力,這個行爲不能去做,現在叫遵紀守法,佛法裏面叫守戒,我已經是出家人、已經是居士信衆了,怎麼好意思做這種事呢?如果做了惡事,自己就覺得非常的不好意思,覺得很羞恥。“愧”就是不教別人做。

  這個是非觀念相當重要,人有沒有智慧就在這裏,很多人連善惡都搞不清楚,現代人荒唐得不得了,有些網絡紅人,或電視裏演的,本來是醜的行爲,但他不以爲醜,還得意洋洋,還有很多人圍觀,現在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沒有慚愧。明明是醜惡的事情還張揚,自己做了就要有慚愧、不要張揚,做壞事有什麼好張揚的呢?有些人做生意違法、偷稅漏稅、或者做非常淫亂之類,不但不覺得不好意思,反而要去向別人宣傳,看我多有本事,社會也沒有止惡揚善的力量,非常的混淆,我們就是處在這樣的環境裏面。如果你連這種判斷力都沒有,那還說什麼?因爲現在社會也沒有這種判斷力,很多醜惡的事情也可以得到很多人的呼應,明明是做惡,還依止這個,指望從這裏撈到什麼好處,出了惡名反而可以打廣告賺錢,哪裏都有人邀請,這就是鼓勵惡。

  我們學佛法、通過佛的教育,知道一些根本的善惡觀念,佛是唯一的、究竟的善。首先佛所說的因果業報、所說的戒法就是標准,有這個觀念就知道什麼是善的、惡的、苦因、苦果,有清晰的理念。其實那些人都是非常蠢的,所做的都是苦的因果,但還得意洋洋。心裏面沒有一點正確的引導、沒有善知識的力量。佛弟子就非常幸運,我們遇到了導師,至少心裏面知道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這樣你就有了方向。

  南無阿彌陀佛!

  錄音:白蓮花 整理:隨順 編輯:如意 審核:純祥法師

  

《四十八願 第十五講:五逆惡人阿阇世王的皈命之路》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